pppoe设计的一般性

pppoe使用了ethernat的多点对多点网络链路拓扑,然后在之上使用了ppp的点到点的应用逻辑,这里的ethernet并不是指数据在真正的以太网上传输,而是仅仅使用以太网帧格式进行封装,封装之后的数据显然需要另一个载体才能到达局端,如此一来pppoe结合了以太网良好高性价比的传输特性和ppp的高效安全的点对点管理特性。
     根据pppoe的设计可以看出,一般的网络应用设计都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是承载层,第二个是业务层,承载层实际上已经通过TCP/IP协议栈给固定住了,而业务层却可以在应用层随意发挥,其实在这个承载层内部也可以按照此原则来进行分层,上层是下层的业务逻辑层,下层是上层的承载层,可以说在分层模型中越靠上的层次业务逻辑越复杂,越靠下的层次业务逻辑越简单,这可不是凭空说的,而是一个可以推离出来的原则。越下面的层次复用性越高,想想看,物理层几乎承载了所有的通信,复用性高了也就更加抽象,其实这种抽象就是简单的选择复用者们的共性进行汇总的结果,反过来分层模型本身其实就是这种抽象-汇总的结果堆积而成的,根据这种越下越简单的设计,越下面的层次设计成本也就越低,但是仅仅就具体协议设的计成本而言,如果考虑到抽象-汇总的成本,那么就很高了,越往下的层次的抽象-汇总成本越高。以上是从设计上分析的分层协议的业务逻辑和承载层的关系,如果从纯应用的角度分析,则会产生各种各样的X over Y的设计,只要Y能承载X即可,于是可以从这个角度得到“任何层次都能互相承载”的结论,并且,下面的承载层次越发散越合理,最终构成一个多点对多点的拓扑,而上面的业务逻辑层则越集中越好,最终构成N多个点对点的应用,目前的pppoe,ip over ssl,城市有轨电车,城市地面公交等都是这样的例子,业务我们强调的是独享,而承载层则越共享成本就越低,这就是为何一个坐着公交车去签千万合同的人要比一个开着兰博基尼去签百万合同的人更明智的原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pppoe设计的一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