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过滤

协同过滤(Collaborative Filtering)技术,是推荐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顾名思义,“Collaborative” 本身就已经说明了协同过滤算法的主要意思,它基于一组兴趣相同的用户进行推荐。协同过滤基于这样的假设:为用户找到他真正感兴趣的内容的好方法是,首先找他与他兴趣相似的用户,然后将这些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推荐给此用户。这个基本思想是不是和现在颇为流行的“口碑传播(word-of-mouth)”有点儿类似?其实这个非常直观,相信大家都有体会,在现实生活里,对自己最有效的信息,往往是来自于朋友们的推荐。

协同过滤技术可以分为三类:基于用户(User-based)的协同过滤;基于项目(Item-based)的协同过滤;基于模型(Model- based)的协同过滤。这篇文章针对基于用户(User-based)的协同过滤技术。建立一个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系统通常需要三个步骤。

步骤一,收集可以代表用户兴趣的信息。
传统的系统一般使用打分的方式,最著名的例如 MovieLens豆瓣 上经常出现在右侧的“我来评价”也是这种方法。这种方式被称为“显式评分”方法。但它有一个明显的缺点,收集数据比较困难,用户通常并不愿意费力气为你贡献这种数据。这导致这种系统通常更多出现在实验室或者论文里面。在实际的商业系统中,即使使用了这种方法,也多会被包装为一种更加 user-friendly 的样子。
另外一种被认为更有效的方法是“隐式评分”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用户直接输入评价数据,而是根据用户的行为特征由系统代替用户完成评价。一种研究得比较多的方法是 Web Mining 。电子商务网站在隐式评分的数据获取上有先天的优势,用户购买的商品记录是非常有用的数据。你在豆瓣上写书评,其实也是在为豆瓣贡献着这种评分数据。

步骤二,最近邻搜索。
协同过滤的出发点是与你兴趣相同的一组用户,术语叫做“最近邻”。最近邻搜索的核心是计算两个用户的相似度。例如用户A和用户B,首先需要获取用户A和用户B所有的评分项,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相似度计算方法,基于评分项数据,计算得到用户A和用户B的相似度数值。目前使用比较多的相似度算法包括,皮尔森相关系数(Pe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余弦相似性(Cosine-based Similarity)以及调整余弦相似性(Adjusted Cosine Similarity)。这里有一个试验,结论是“调整余弦相似性”算法的准确性较好。不知道豆瓣使用的是哪种算法?肯定不会仅使用一种,通常情况下,会根据数据集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算法。

步骤三,生成推荐结果。
有了最近邻集合,就可以对目标用户的兴趣进行预测,生成推荐结果。通常根据推荐目的的不同,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推荐。最常见的推荐结果有两种,Top-N 推荐和关联推荐。
Top-N 推荐,这里的 Top-N 和一般网站(比如 digg )上见到的“最热门”列表是不同的。热门列表是基于全部数据集产生的,它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Top-N 推荐是针对单个用户产生的,它对每个人是不一样的:通过对你的最近邻用户进行统计,选择出现频率最高且在你的评分项目中不存在的项目作为推荐结果。豆瓣上的“排行”栏目,应该是传统的“热门”列表,不是 Top-N 推荐。
关联推荐,也称为基于关联规则的推荐。与传统关联规则针对全部数据进行挖掘不同的是,此方法仅对最近邻用户的购买记录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如果你曾经购买过关联规则左边的商品,而没有购买过关联规则右边的商品,那么就把右边的这个商品推荐给你。它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帮助你发现你感兴趣的而以前却从来没有注意过的商品。在 Amazon 介绍书的详细信息的页面上,可以看到这种推荐的一个实际应用。例如在《The Search》的页面上,Amazon 给我的推荐是,

基于用户的协同推荐算法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多,计算量成线性加大,其性能会越来越差。而对于 Web 应用系统,响应速度绝是影响用户体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一点极大的限制了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技术在实际系统中的使用。Amazon 更多地使用了基于项目(Item-based)的协同过滤技术,而且随着 Amazon 的成功,Item-based 方法也大为流行起来。豆瓣主要使用的也是 Item-based 方法。在下一篇文章里,我会重点介绍 Item-based 方法。

Answers 上面关于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的 Topic 是一个好的学习起点。另外在 del.icio.us 上可以找到不少关于协同过滤的资料

你可能感兴趣的:(算法,Web,生活,电子商务,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