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史』 [宗教文化]浅谈佛教“空性”之说的智慧与积极意义
|
作者:大化 提交日期:2005-1-4 11:48:00 |
|
浅谈佛教“空性”之说的智慧与积极意义
——linyi518《佛教批判》小议
linyi518《佛教批判》摘录:
佛教在在认识论上是虚无的,是无中生有的,它以空无为起点,以空无为终点,但它是非常自信的,……佛教对于常人得难处,就是空有认识,……承认世界、意识 的空无,就很容易地放弃了对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放弃了好奇心、求知欲,就放弃了人的伟大力量,这种认识只会使人回归到原始状态。
批判:
楼主所理解的空,不是佛教的见解,而是佛教所批判的印度外道思想——断灭见。
佛教所说的空,不是一无所有的“断灭空”,而是“缘起性空”。请看以下佛学词典的解释:
【缘起性空】——缘起,是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的,性空,是说众缘合成的诸法,其性本空,无有真实的自体。
所以,佛教讲的“空”,并不同于虚无,而是一种贯穿事物现象乃至本质、空有圆融的说法。它的“缘起说”,也就是辩证法中的“联系的观点”;而由“缘起改 变”导致的“结果改变”——“现象改变”,也就是辩证法中的“运动变化的观点”;而事物之所以能够运动变化,关键就在佛教所说的“性空”——任何事物没有 一个固定不变的本质。
许多人对佛教一知半解,往往把佛教的“性空”之说、“无常”之说,当成是消极悲观,这种见解是错误的。
“无常”之说,是叫人不要以僵化的眼光去看问题,是帮助人从自己往昔的成见中超越;
“缘起性空”之说,是叫人积极创造与把握事物发展的相关因缘,让事物的发展、尤其是修行命运的发展,向着理想的方向转变。
所以,正是因为“性空”,因而事物可以去加以改变;而改变事物的途径,也就是改变事物的缘起。这个缘起,既包括“内因”——事物发展的可能性,也包括 “外缘”——影响与改变事物发展的相关条件。如果能够把握有效增加或者减少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条件,就可以让事物向成、住、坏、灭等不同的方向去发展。
——呵呵!现在的“反季节瓜菜”,就是充分把握植物生长的不同因缘而造就出来的。如果不是因为传统植物生长模式的“性空”,如何能够认为加以改变、让人们在冬天也能吃到鲜美的瓜菜呢?!
所以,佛教的性空,并不是目空一切,而是对事物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把握。真正的佛教修学,要求通达“五明”——声明(语言声音文学艺术)、因明(逻辑哲 学)、内明(佛教心理学)、医方明(医学、药物学)、工巧明(工程技术),这些,都是佛教徒自利利他、普度众生所必须的学问。另外,佛教也特别发菩提心, 教人行于慈悲利他,与众生结善缘,为自己种善因、修善乐。这也是有效达成自他因缘良性互动的智慧做法。
所以,作者所说的以下内 容:“佛教对于常人得难处,就是空有认识,……承认世界、意识的空无,就很容易地放弃了对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放弃了好奇心、求知欲,就放弃了人的伟大力 量,这种认识只会使人回归到原始状态”。——其见解与行为都并不是佛教的,而是某些人错误的想法,不知作者是否错误地把“发愣功”一类的见解行为算到佛教 身上了。
|
作者:幻海 回复日期:2005-1-4 15:59:35 |
|
楼主好文。
很多人对佛教的空有很大的误解,流于边断二见。
确实应该在天涯扫扫盲了。
|
作者:这个那个 回复日期:2005-1-4 16:59:45 |
|
随喜楼主
|
作者:午夜蔷薇 回复日期:2005-1-4 18:45:12 |
|
请告诉我佛教最基本的教义是什么?
|
作者:古烈风 回复日期:2005-1-4 18:58:23 |
|
所谓空,不是说“不存在”,而是“不实在”。万事万物都是过程,没有一个固定的实体。因为事物随时随地都是在流变之中的。
楼上的朋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我不知道说的全不全,你姑且听之吧
缘起法 四谛 八苦 十二因缘~
具体的情况,有机会再聊吧
|
作者:荷冰鉴 回复日期:2005-1-4 19:21:38 |
|
呵呵,这个空,类似于无吧?不能用无说无,但是如果用有去说无,却也错了。
|
作者:蹬踏犯规 回复日期:2005-1-4 23:22:04 |
|
没有对错
只有适合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1-4 23:22:24 |
|
午夜蔷薇:
请告诉我佛教最基本的教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_
众善奉行,诸恶莫做,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佛教的教义精髓是_
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有受皆苦,涅盘寂乐.
佛教的世界观是_
缘起性空.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1-4 23:24:57 |
|
再补充一句:
佛教的目的是_
觉悟心身宇宙本质,解脱自他心身烦恼.
|
作者:舞随风 回复日期:2005-1-4 23:35:21 |
|
万法皆空,因缘不空。一切都是过程!
成也成灰土,败也成灰土,但只能说它们存在过!
|
作者:吴奇正 回复日期:2005-1-5 1:56:31 |
|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无穷,无穷归一.
空性非空虚,而为满.
佛者,胸中满怀大千世界,明世间一切变化因缘.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抵如此.
楼主对缘的解释颇有力度,受益良多.
|
作者:听涛天涯 回复日期:2005-1-5 13:47:41 |
|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无穷,无穷归一.
这个……是不是道家的说法啊??
我记得之前还有一句,太极生两仪,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1-5 19:16:38 |
|
中外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对佛教真理的客观评价
★卡爾·馬克思(德國)
◇辯證法在佛教徒那裡已達到比較精緻的程度。
★恩格斯(德國)
◇辯證的思想只有對於人才是可能的,並且只對於相對高級發展階段的人(佛教徒和希臘人)纔是可能的。
★弗裡德利希·尼采(德國著名哲學家)
◇佛教是歷史上唯一真正實證的宗教。它視善良和慈悲為促進健康,不可以仇止仇。
★伯特蘭·羅素(英國著名哲學家)
◇多種宗教中,我所贊成的是佛教。
◇我覺得不論是智慧還是人格,…..佛陀都超過耶穌。
★章太炎
◇佛法本來不是宗教……一切大乘的目的,無非是斷所知障,成就一切智者,分明是求智者的意思,斷不是建立一個宗教,勸人信仰。
◇佛法……與其稱為宗教,不如稱為哲學的實證者。
◇佛教的理論,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者不能不信。通徹上下,這是最可用的。
★梁啟超
◇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獨善,乃入世而非厭世。
◇有放萬丈光焰於歷史上者焉,則佛教是也。六朝至唐數百年中,志行高潔、學識淵博之士,悉相率入於佛教之範圍。
★孫中山
◇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佐科學之偏。國民不可無宗教思想,蓋教有輔政之功,政有護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並行不悖。
★李石岑
◇我以為佛學的提倡,不特於對科學毫無抵觸之處,而且能使科學的方法上加一層深密, 科學的分類上加一層正確, 科學的效用上加一層保證。
★張君勵
◇蓋世尊之說法,因眾生而起大悲心,因大悲心而生菩提心,而成正覺。既有覺,自然不離智慧。悲智雙修者,佛教之最大特色,為世界其它宗教之所不及。他教之教徒,謂起於迷信可也;歸依佛法,則智者之事也。
★沈家禎
◇我本人是科學家, 對科學很感興趣, 我對佛法同樣感興趣。我個人認為佛法和科學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科學只能幫助我們多明瞭一些開悟, 如佛陀的人所說的話,但不能引導我們到悟的境地。如果我們要悟得正覺,我們須以佛陀所教示的方法去切實修行。
★王季同
◇哲學家對這個(佛家的真如,即宇宙萬有的本體, 終極真理)不過是推測, 佛教卻是親證。 所以佛教哲學大旨和近代西洋哲學仿佛, 而精密過西洋哲學好幾倍。
★ 愛因斯坦(美籍德人)
◇如果有一種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並且能夠與現代科共存發展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瘸子, 沒有宗教的科學是瞎子。
◇ 空間、時間和物質,是人類認識的錯覺。
◇未來的宗教將是宇宙的宗教。 它應當超越個人化的神,避免教條和神學,涵蓋自然和精神兩方面。它的根基,應建立在某種宗教意識之上,這種宗教意識的來源,是在把所有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作為一個有意義的整體來經歷時得到的體驗。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種宗教。
★ 尊者W·羅睺羅博士
◇佛教是現實的,因為它對生活和世界所采取的,就是一種現實的態度。 它並不是錯誤地把我們領向愚人的天堂,也決不用所有的那些虛構的恐懼和罪惡感來威脅恐嚇、折磨摧殘我們。它精確而客觀地描述我們以及我們周圍的世界,並且 給我們指出了一條通向徹底自由、和平與安寧的幸福之路。
★ 弗朗西斯·斯托利
◇ 佛法的原則在今天就像在它最初表述出來時一樣,並不受時間變化和知識爆炸的影響。無論科學知識的增長如何擴展人類心理的地平線,在「法」的框架裡總是有接 納和消化更多科學發現的空間,但它又不是靠依賴原始思想中有限的概念來投合一些人的心意,也並非仰仗了其否定思想的力量。
★鮑羅登博士(英)
◇佛教為今日人類之救星!現今研究佛學者漸多,實因佛教高出一切宗教, 雖科學、哲學長足進步,然其發明之最如理處,要亦和佛法可通。 況佛法有最甚深處、最廣大處、最真實合用處,決非現世一切學術宗教所可企及。
★薩拉乃浮夫人(美)
◇佛教在其長遠歷史中,無時不在向前邁進。 它不但保持了它的與近代科學之並進,並且超出而立在科學的前面。佛教在今日,正如科學一樣,嶄新而適用。 何以故? 因為佛是以顛撲不破的真如之理為基礎故。
★克裡柔夫人(英)
◇宗教與科學是相互排斥的,兩者不能通融。這大半是由於某些宗教信守神的啟示, 它們固步不前,不肯去研究宇宙的自然法則。唯獨東方的宗教---佛教,它提出瞭因果律和緣起法,能從事研究佛教和人生,並經得起科學的推理和驗證。所以佛 教是啟人智慧的宗教,只有它可以與科學相提並論。
◇佛教所開示者,乃是一種使心和意共同滿足的思想法則,其所含內容之高深,乃無與倫比者也!
★弗那多博士(斯裡蘭卡)
◇佛教之生活法,能使人們得到安樂,並使生活成為合理,至誠和平;使人類確知戰爭是野蠻愚癡的最良方法,無過於宣傳佛教之道理及見解。佛教不強人盲從, 但凡有思想智慧之人,就佛教道理深思諦觀,則未有不怡然煥然,心安理得者。
★韋爾斯博士(英)
◇佛陀之法音,佛陀之根本教義,由今研究其原本所得,乃知極簡單明晰,且與近世觀念最相合,其為自古迄今最銳利理智之成功,蓋不待辯也。
★曼特森夫人(德)
◇佛教的生活準則,能使人們獲得精神上的淨化與安樂,並使生活充實、美滿而合理。佛教的思想能導致和平,使人類確知非正義戰爭是野蠻行為。佛教不強人盲從,而是引導人們深思,接受其教義。凡有智慧的人,就佛學的道理深思諦觀,盡皆會達到心智開悟而感到心底光明。
◇佛之教義,不僅為東方人設,並為一切西方人所需要。凡能精研佛法者,皆能得到不可思議之智慧及思想威力。今,時機已至,東方人應速將大乘佛教詔示西方,西方人應速起研求之。東方對世界文明之大貢獻,蓋即大乘佛教是也。
|
作者:怎不忆江南 回复日期:2005-1-6 14:13:29 |
|
谢楼主,受教
|
作者:斗战不胜佛 回复日期:2005-1-6 15:49:44 |
|
好啊,好
|
作者:蛊_雕 回复日期:2005-1-6 17:28:21 |
|
我只说一点自己体会。佛性源于“悲”,悲世上的老、病、死,悲人间的贪、嗔、痴,更悲一切的执迷、愚钝、不自觉,在你我身边就是个不能不“悲”的世界,也许真的是末法的年代,静静体会从心底涌上的悲哀,才知道非大悲不能有大慈,更何况大智大慧,更何况觉悟与“佛”。
|
作者:玄冰剑 回复日期:2005-1-6 18:01:49 |
|
空=0
理解好数学里0的定义,就差不多能理解空了
|
作者:绝尘独行 回复日期:2005-1-7 18:33:36 |
|
万物起于空,最后也归于空~~
|
作者:jingying001 回复日期:2005-1-8 15:56:08 |
|
还是看看韩愈的文章吧!!
|
作者:colin8005 回复日期:2005-1-8 16:41:22 |
|
受益非浅~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1-15 13:51:06 |
|
复“玄冰剑”:
空≠0,
空既是δ,也是∞,
一切物质以及精神(名相)的本质都是空性。
|
作者:玄冰剑 回复日期:2005-1-15 13:58:19 |
|
呵呵
我理解的0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零
数学上零既是起点,也是终点
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
我能理解空,虽然我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
语言本来对于精神领域就是贫乏的
有很多道理只能意会,难以言传
太执着于用语言解释精神,就不空了
呵呵
大化兄认为呢?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1-15 13:58:30 |
|
复“jingying001”
月溪法师对韩愈辟佛的认可与评说
------------------------------------------------------------
韩愈辟佛未可全非(月溪法师)
韩文公辟佛,佛徒多斥之以为非是,余则以为韩公之为未可而子非极当,但其立论较偏所见较狭耳。我国思想文明向不重迷信,当愈之时,不肖僧徒,藉佛以 招摇骗财,辟之宜也。佛制修行者死后焚化,收舍利建塔,为纪念有道者耳,非谓死之骨可以降福显灵也。而有僧徒遂谓藉之可以得福,愚民敛财,设吾正当佛徒见 之,亦应鸣鼓攻之,摈而斥之诸佛门外,虽然,不能以少数僧徒之不肖,谓佛为不肖也,故辟不肖之僧则可,辟佛则不可也。韩公初实不知佛法为何物,其推佛之 论,仅限于政治伦理,而未尝涉及哲理之域,其〈陈佛表〉(谏迎佛骨表)中的排佛理论,不外乎狭隘种族主义思想,未认清是非邪正,而遂明损斥毁谤,则失之偏 狭矣。其〈原道〉所谓‘退之分心其外而遗其中’,是知石而不知韫玉也,‘退之所谓者其迹也’;又谓其后贬处潮州,与大颠为友,始稍明佛理,不无惚悔,倘早 遇大颠,则必不多此一举矣。
其〈与香尚书〉云:‘潮州时有一着号大颠,颇聪明识道理,实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不为文物侵乱,与之语虽不尽 解,要自胸中无滞碍。’又《五灯会元》载潮州灵山大颠宝通禅师:‘韩文公一日相访,问师:“春秋多少?”师提起数珠曰:“会么?”公曰:“不会。”师曰: “昼夜一百八。”公不晓,遂回。次日再来,至门前见首座,举前话,问:“意旨如何?”座扣齿三下。及见师,理前问师,师扣齿三下,公曰:“元来佛法无两 般。”公又一日,问师曰:“弟子军州事繁,佛法省要处乞师一语。”师良久,公罔措。时三平为侍者,乃敲禅床三下,师曰:‘作么?’平曰:“先以定动,后以 智拔。”公乃曰:“和尚门风高峻,弟子于侍者边得个入处。”’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1-15 14:04:32 |
|
复“玄冰剑”(2005-1-15 13:58:19)
语言的确容易产生歧义,
也许,只有大家一起坐下来喝喝茶,
才能品出一些更深层的东西来。
|
作者:新雷神 回复日期:2005-1-16 14:23:51 |
|
顶一下
|
作者:茜茜xixi 回复日期:2005-1-16 17:01:07 |
|
我想学习佛教,但是不知道从何入手!
能不能推荐一下入门读物?谢谢!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1-18 18:40:05 |
|
回复"茜茜xixi"
如果要从理性入手研究佛法,建议阅读以下几本书:
1.净行法师《佛法—解脱的原理和行法》
http://hk.netsh.com/eden/bbs/701668/html/tree_2153817.html
2.宗萨钦哲仁波切《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http://hk.netsh.com/eden/bbs/701668/html/tree_1490958.html
3.《 六祖坛经》
http://hk.netsh.com/eden/bbs/701668/html/tree_1484225.html
这几本书比较适合比较理性的学佛人。
如果不想走智慧路子去深入佛教理论,则可以选择以下几部从信仰入手的经典:
1、观音菩萨普门品
2、佛说阿弥陀经
3、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4、地藏菩萨本愿经
|
作者:一叶扁舟 回复日期:2005-1-19 16:45:10 |
|
楼上的好人啊.
|
作者:玄冰剑 回复日期:2005-1-19 18:25:15 |
|
释迦的启示
|
作者:防弹内衣 回复日期:2005-1-21 19:33:12 |
|
我这个年纪好难理解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1-21 23:45:12 |
|
防弹内衣:
我这个年纪好难理解
————————————————
仁者岁数多少?对什么好难理解?:)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1-22 11:10:14 |
|
观音心悟(诗歌)
永远在听
不是为了追寻声音
而是为了认识寂静
永远在听
不是为了追求寂静
而是为了觉悟自心
永远在听
不是为了觉悟自心
而是为了遍知呼声
永远在听
不是为了追求呼声
而是为了普施安宁
永远在听
不是为他追求安宁
而是他人即自法身
永远在听
不是为了圆满法身
而是为了超越无明
永远在听
不是为了安住空明
而是空明即自本心
永远在听
不是为了追求本心
而是本心本不离听
敬拟于2004腊月十三晨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1-28 10:33:12 |
|
大师仙佛的法力本源何在?——直指心性
能够改变自我心身状态与外在事物的神奇法力,是许多修行人都梦寐以求的。因此,在这个世界上,一旦有某个法力高强的大师出现,许多人便蜂拥而从之,希望能够借助这种法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或者达成某种梦想的境界。
因此,许多人都喜欢亲近大师、追随大师,用种种方法去打动大师,就象一些人求仙拜佛一样,希望获得大师的恩赐,以此达成自己的目的。
但是,大师的法力到底从哪里来?仙佛的法力又从哪里来?
这个问题,要么大师干脆不说,要么说了,但由于不能一时见效,大家不能相信。所以,大家只好重新寄望于大师的恩惠,形成大师崇拜。
于是,问题便来了——世界上冒名的大师便越来越多,他们的的名堂也越来越多,有的把牛皮吹得比天还大,叫人不知相信谁好。
于是,便有上当受骗,更有人个别糊涂虫被人牵着鼻子骗得团团转,甚至糊里糊涂地把小命也送进去。连佛菩萨都为他难过。
其实,真正有智慧的人决不会迷信:毕竟,大师也是人做的,仙佛菩萨照样也是人修成的。大师能够修成的法力,别人也一样可能修成。
问题只是应该怎样去修!
若此,构成大师法力的要素又是什么呢?
答案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的,一个是心灵的。在这两者之中,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心而不是物!而且,不论这个心是自心还是他心,最终究还是心灵。
为此,更加深入细致地认识自己的心灵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在心灵研究方面比较深入透彻的佛教有关理论,我们的心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 │
│ 本来觉性─┬心——┬净识(心体)——————胎光业魂 │
│ │ ├种子(记忆)——————幽精转魂 │
│ │ └习气识(习惯)—————相灵现魂 │
│ └色身─┬末那识(思想)—————伏尸魄 │
│ ├意识(注意力、直觉)——除秽魄 │
│ ├身识(触觉)——————尸垢魄 │
│ ├眼识(视觉)——————非毒魄 │
│ ├耳识(听觉)——————天贼魄 │
│ ├鼻识(嗅觉)——————臭肺魄 │
│ └舌识(味觉)——————雀阴魄 │
│ │
└──────────────────────────────┘
——在以上心灵元素中,眼耳鼻舌身五识受意识(注意力)支配,而注意力的启动决定于末那识(思想),思想模式又由习性识(习惯)
决定,习惯又决定于种子(记忆),能够包容记忆的则为净识(心体),而这一切又全部来自与虚空万物一体不二的觉性。
那么,在我们的心中,既然有这种与宇宙一体的力量,那为什么我们却不能象大师一样随意调用呢?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心的迷惑。因为我们从无始以来,绝大多数人都是习惯于从感知对象上去认同自己,把所感知的外来信息所构成的思维习惯,错误地看成是自己的本心,以致由此而迷失心性——本来觉性,从而不能与这种涵盖宇宙的根本能量沟通,由此变得弱小无助。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证明,象遥感雷达、射电望远镜等一类的感应工具,其感知运作过程是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在我们人体的感知活动中,当我们凝聚注意力认真意地感知某些事物时,时间久了,也会造成能量消耗,由此产生疲劳的感觉。——这个就是意识能量的有限性。
意识能量的产生,主要来自人体感觉功能所能够沟通的法界能量,其精华在于人的思想。由于人体感觉功能本身的局限性,譬如视觉只能与可见光能量沟通, 对红紫两端以外的光能量则沟通不了;听觉只能沟通声波能量,对超声波、次声波等其他波动能量也沟通不了。——所以,如果只是在思想意识上修行,这个只是世 间禅定,其法力根本超不出三界轮回。
所以,真正的出世间法的功夫是超思想意识的。这层功夫,乃是在感觉上去修,在各种业力、魔力构成的感觉障碍中去突破。它是没办法用语言概念来传达的,说了也没人能领会得到,所以,佛说不可思议。
出世间法以上层次的超级法力,都是超感觉的能量,这种能量,除了真正的大觉悟者以外,是谁也感受不到的,完全是空性的。只有大觉悟者顺应他人的因缘将它转化之后,他人才能有所感觉。
超感觉的无形力量,说起来玄之又玄,但如果用心身直接去领会,得到部分了悟也非常简单,只要能够悟知自心的本来觉性,并对其功用有所反思,也就不难了悟这种力量的存在。
这里特别介绍一个简单的认知方法:你可以尝试着控制你自己的感觉,坚决地不让它进行感知,然后坚持一段时间,最后,你就能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尽管你不想感知,但你的心仍然能够有所感知,在你有意识的感觉背后,还有一种不受自我意识支配的另一种感觉的存在。
——这种隐藏的感觉,就是你的本来觉性——你的本来真心。这个,佛教称之为佛性、自性、如来宝藏、大圆镜智等,儒家称之为明德,道家称之为道、或者天心。
如果你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自己的本来觉性,你就会发现,这种觉性的感知功用是恒常性的,它遍及整个虚空世界,并且不受任何意识行为的干扰,就象《心经》所说的一样: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虚空万物尽在其中。
前面谈到雷达、射电望远镜、以及有注意力的感知时,我们着种提到了感知能量的消耗问题。但是,在自心本来觉性的恒时性的全方位的感知之中,我们为什么没有能量消耗的感觉呢?这就是因为这种感觉的能量是整个宇宙性的,与虚空万物的本体能量一体不二。
所以,佛说,我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心,万法皆归一心。只有本来觉性的能量,才是古今一切大师及仙佛神圣的根本法力来源。
因此,只要我们能够抛弃心外求法的错误习惯,跳出自我感觉的误区,从心性的迷失中醒悟过来,回归并不离自己的本来真心觉性,长此以往,你也能成为大师,成为仙佛圣人,拥有来自整个宇宙的无限法力。那时,你也不再是你,你也就是我、是他、是整个虚空世界。
愿人人都能成为无上觉性能量的拥有者!
谨以此功德回向众生的觉悟解脱!
|
作者:black-to-black 回复日期:2005-1-28 11:07:00 |
|
呵呵,大师未悟,愿大师给我求证,"佛"是不可言说的,"佛"可以"证",可以"传",但是就是不可言说的,试想,若你能识破世界本相,得十万八千世 界的"善知识",你如何能用此世间的语言来述说它,若只是使人"信",但是"信"的力量并不等于"知‘.另外,以求"神通"来证"佛道",则是正信以外的 "外道‘,因为,"神通"也是"障",并不是这个世界的真理本身.世尊说有"善知识",那么可以推导他认为也有"恶知识",但是他并没有给我们讲述,以此 推论,"佛"在"善知识",宝相庄严,"自性空如"以外,当通所有"恶知识",当年的拈花微笑,一班泥雕木塑皆不能解,唯一能解的是跟他最久的大弟子-- 阿难,那意思我是个小人,不怕将来堕拔舌地狱,是不是:呵,知道,其实我们两个才是真正狡猾的:),然后世尊:得,衣钵就你了:)
|
作者:tewuopen 回复日期:2005-1-28 12:16:51 |
|
拥有来自整个宇宙的无限法力????????
这样会导入发楞功的层次吧?
能量,也是一种非能量,或是是宇宙规律,非规律,时空观,,,都是一种“空”的东西,科学上它又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所以“缘起性空”
楼主说:“所以,真正的出世间法的功夫是超思想意识的。这层功夫,乃是在感觉上去修,在各种业力、魔力构成的感觉障碍中去突破。”
但楼主说的修也没看出来超出感觉,能量的。。。仍然是束缚在追求感觉能量的圈内。
(个人认为从感受自我感觉,感受世界修起是没错,,,以后呢,,我没修过,更没提超越什么业力,能量的层次了)总是要否定之否定的,凡人能够身心愉悦就可难了。超出三界外又是什么??
好象我理解的佛教也是
主张不改变业力,“缘起性空”,所以规律,因果都是自然的。
世界,自身每个变化都是认知(修行)的过程。。
至于目的,结果。。修到哪才能说到哪
楼主说是是气功或是自以为是佛教的,而佛教徒是绝对不接受“仙佛法力的本源”的说法的。
|
作者:tewuopen 回复日期:2005-1-28 12:20:48 |
|
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时间,因果。。一切都变化中,
“本源”?追求“法力”?
|
作者:asdn2002 回复日期:2005-1-28 12:26:35 |
|
空性,顿悟纯属扯淡;比起慧宗,还是讲究修炼的禅宗有价值。在我看,慧能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坛经与庄子并无本质不同。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1-30 17:49:03 |
|
禅宗《六祖坛经》摘要:
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1-30 18:15:20 |
|
回复asdn2002 回复日期:2005-1-28]
禅宗与庄子,表面上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若论透彻利落,禅宗还是要胜一筹!
仁者认为“空性,顿悟纯属扯淡”,这个,
在于你的因缘,若无胜缘相助,孤因难变,
结果,你就只能继续你过去的观点和经验,
难以有新的转变与突破的机会。
这里有篇文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顿悟的原理——《楞伽经》的“渐顿加持”说及“神力建立”说
http://hk.netsh.com/eden/bbs/8736/html/tree_2317283.html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1-30 18:25:29 |
|
回复——作者:tewuopen 回复日期:2005-1-28
仁者理解错了,文章所强调的,
不是“来自整个宇宙的无限法力”,
而是本来具有的自心觉性的潜力,
你也可把它叫做观察力、认知力,
所以,真正的佛教是没有迷信的,
佛教说,佛性本来具足,不假外求,
这个与发楞功在心外求能转的轮子、
想去轮子世界是根本不同的观点。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1-30 18:30:18 |
|
回复——作者:tewuopen 回复日期:2005-1-28 12:20:48
谁知“过去心不可得”?
谁知“未来心不可得”?
谁知“时间,因果,一切都变化中”?
仁者若明白了这个,
你就会了悟“本源”的心,
不用追求就自然拥有自心的“法力”!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1-30 18:47:08 |
|
回复——作者:black-to-black 回复日期:2005-1-28 11:07:00
"佛"可以"证",可以"传",但是不可言说的,
——仁者所说,是就表述自性的困难而言,
若是了悟者,怎么表述自性,都不会有错,
但是,接受表达者,由于没有相同的经验,
只能怎么理解都不是。所以,真正的问题,
是在如何令引导对象自己从观察中去反省,
——如果符合这样的原则,言说即为正确。
如果是令引导对象离开观察变得想入非非,
那就是言说的错误了!仁者认为是这样么?
|
作者:asdn2002 回复日期:2005-1-30 19:53:14 |
|
回复asdn2002 回复日期:2005-1-28]
禅宗与庄子,表面上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若论透彻利落,禅宗还是要胜一筹!
仁者认为“空性,顿悟纯属扯淡”,这个,
在于你的因缘,若无胜缘相助,孤因难变,
结果,你就只能继续你过去的观点和经验,
难以有新的转变与突破的机会。
我虽不虔诚,但是还算是北宗的信徒,我反对的是南宗。
“无本无我,四大皆空。”佛如是说。但是,这四大皆空是否是对本体的否定呢?就像惠能所说“菩提本无树”呢?“四大皆空”究竟是本体还是境界?我认为应该是境界,而非本体。就因为我们本不空,而要空。
我觉得佛的意思是让人们通过修炼,放开心胸,对万事万物采取宽容超然的态度,而非是认为人天生而“空性”,而要人无知无识,六祖本就不识字。
“拈花微笑,只可意会。”佛说无法。无法真的无法吗?我觉得,无法就是万千法,各种修炼方法都可以悟道。但是,法不是想追求就追求到的,与科学不同;法要机缘。六祖顿悟之说不可信,无渐悟何来顿悟?否则,悟道岂不成了买彩票?
若有顿悟,佛又何须静卧菩提?
|
作者:river666 回复日期:2005-1-30 23:44:19 |
|
好贴
|
作者:black-to-black 回复日期:2005-1-31 9:32:49 |
|
是,同意楼上的,性空之说,本应只为破"障",慧能作述,起先只是为"空"说多加一层迷障,到他坐化时那首又意味不同,他本人尚且有渐进过程,"顿" 说就让人生疑问,我是喜欢他最后的那首,觉得本真扑面而来.神秀未必有大错,只是"执",但是慧能也执,或许有心,或许无意,结果"空"若有实物该是不对 的.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1-31 12:38:24 |
|
回复作者:asdn2002 回复日期:2005-1-30 19:53:14
兼答作者:black-to-black 回复日期:2005-1-31 9:32:49
我虽不虔诚,但是还算是北宗的信徒,我反对的是南宗。
“无本无我,四大皆空。”佛如是说。但是,这四大皆空是否是对本体的否定呢?就像惠能所说“菩提本无树”呢?“四大皆空”究竟是本体还是境界?我认为应该是境界,而非本体。就因为我们本不空,而要空。
——————————————————
六祖慧能说: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宗。
佛祖强调:万法唯心。——悟心,才是禅宗的根本。
作者说“空是境界”,这句没错。
但“我们本不空,而要空”一句,则落妄想。
为什么?被境界空有所惑,不知悟心之故!
佛在金刚经中说,
实无有法,得无上菩提,——是就觉悟本心而言。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是就破密断惑而言。
其中,破迷是手段,悟心才是目的。
人皆有心,但多迷逐道理感受(名相),
若能一时真正将道理感受抛开,悟心实际不难,
真正难的是彻底摆脱道理感受的迷惑,
所以禅宗说,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
作者:black-to-black 回复日期:2005-1-31 12:42:39 |
|
受教了
|
作者:Geffriy 回复日期:2005-1-31 13:52:36 |
|
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佐科學之偏。國民不可無宗教思想,蓋教有輔政之功,政有護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並行不悖。
=================================
国父说得好啊~, 我一直认为中国人素质不高,很大原因是没有信仰。 有的也只是迷信
|
作者:black-to-black 回复日期:2005-1-31 13:57:00 |
|
过分了,扯到这个高度就有危险,现在是这样的.其实对于我们来说,这只是爱好者的一种智力游戏,只是这样
|
作者:十力 回复日期:2005-1-31 14:07:10 |
|
不要把佛的教理沦为世俗的争辩,只有信而精进实修的人,才有可能体悟佛法的精深博大
|
作者:black-to-black 回复日期:2005-1-31 14:14:25 |
|
大师说的果然是信言,但是我等凡俗之人,只是想知道"佛"到底该是什么,何况若终不免堕入轮回,佛理似乎还是有未通或者是我们不解的地方,恐怕也只能到这一步了
|
作者:十力 回复日期:2005-1-31 16:13:10 |
|
black-to-black说得也对,但是,佛理绝不是一般世间知识,如果你信,这是缘分,我们如果一定要认清楚""佛"到底该是什么",那就是着 相了,那我们将不能得到佛陀的任何教化,只会惰入如linyi518一样的认识,只有精进实修,才有可能体会到佛境的喜悦.
|
作者:十力 回复日期:2005-1-31 16:19:21 |
|
望大化先生能在实修方面指点一二
|
作者:black-to-black 回复日期:2005-1-31 16:28:48 |
|
那就不一定要执着于"佛"了,各种"修"的法门应该还是有传承关系可以找到,可能是婆罗门,可能是瑜珈,关键是,"佛"的教诲是不同的,找到这个可能是关键,我只是这么想,如果是实有,那么应该是这样
|
作者:asdn2002 回复日期:2005-1-31 20:58:42 |
|
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好,受教。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1-31 22:50:16 |
|
《烦恼痛苦的自我解脱八法指授》
(一)略论解决痛苦烦恼的关键——行为的作用(序)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难免遭遇到这样那样的烦恼痛苦。
烦恼痛苦,常常让我们难以忍受,让我们的身心功能受到影响,无法正常地行动和思考,无法有效达成心中的目标。
对于烦恼痛苦,除了变态的自虐症狂以外,几乎所有的人,谁都不会喜欢。一旦不幸遭遇,谁都想躲得远远的。然而人生难测,烦恼痛苦总是如影随形,叫许多人无法摆脱,亦无可奈何。
烦恼痛苦,既然令我们没法逃避。我们就得积极面对,就得想办法去解决。
那么,到底有没有办法能够解决烦恼痛苦呢?
事实上,办法是有的。人类在久远的历史发展中,已经找到许多解决烦恼痛苦的方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从宗教到饮食,从巫术到医学,从武术到禅法,从体育到心理学,还有各种专业科学……等等,从各个方面入手的智慧,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然而,这些古代的智慧,流传到现在的,很多只是一些难以理解的文字。从表面上看,似乎与我们的烦恼痛苦毫不相干。
所谓“说食不饱”。文字所表达的,乃是思维的成果,是感觉的抽象。而烦恼痛苦,则是实在的感觉。这二者之间,虽然非常接近,但本质上却相差甚远。要想用文字来摆平感觉,的确是件困难的事。
所以,真正的问题,乃是如何利用文字来影响感受。只有让文字道理与人的感受联系起来,实现感受的转变,文字道理才有真正的意义。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的呢?
其根本的关键也就在于实践。——因为,在色、受、想、行、识五蕴的相互影响中,只有行为,才是思想与感受的纽带。因此,文字中的道理与智慧,只有与人的行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解决感受的问题。如果文字不能引导感受转变,就应当直接利用行为来达成目标。
通过行为来促成感受的转变,这是佛教禅宗常用的手段。也是最直接的手段。自从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的拈花一笑,二千五百多年来,禅宗就是这样别具一格地运用行为来解决感觉问题。
为了强化这种干脆利落的经验,禅宗甚至公开提倡“不立文字”,而直接运用拳脚、棒子、吼喝等,通过感觉刺激来直接引导感受的转变,由此令人产生顿悟。
所以,要想学会怎样解决烦恼痛苦,最为有效的办式,莫过于采用禅宗的手段,直接运用行为来进行启发,让学人在实践中,切身领悟相应的技巧与经验。
——为了更快地开显智慧,令人顿悟解脱痛苦烦恼的技巧。在此,笔者充分运用禅宗的智慧,并结合一些世间流行方法,特别设计了一套《烦恼痛苦的自我解脱八法指授》,以供有缘学会如何改变自己的感受。
(二)、《烦恼痛苦的自我解脱八法指授》简介及说明:
1、方法简介:
《烦恼痛苦的自我解脱八法指授》,一共包含八种感受启发模式。
——这八种模式,分别属于八种智慧类型,他基本上归纳了人类目前解决烦恼痛苦的八种行为。学人只要有兴趣,经过逐一尝试体会,必定能够找到如何解决烦恼痛苦的最好办法。
2、方法说明:
为了保证获得较清晰的感知印象,学人在学习《烦恼痛苦的自我解脱八法指授》之前,应当首先让自己安坐下来,平和地呼吸大约二十一次,然后再进行体会。
领会本《八法指授》,需要借助一点烦恼痛苦来进行认识。学人心身如果已有烦恼痛苦,可以直接针对自身的病痛,按照八步心法进行尝试体会。
学人如果暂无烦恼痛苦,而又想能够有所领会,这则需要人为创造一点烦恼痛苦感受,以方便地进行体会。(对此,笔者建议采用捏痛自己手指的方式来配合 领悟,以较敏感的小指为佳)。其具体方式,可以请同伴来捏自己,也可以自己来捏自己。当自己的手指感到疼痛时,就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配合不同的心法来进 行领会。
(三)、《烦恼痛苦的自我解脱八法指授》启智步骤:
如果前述内容准备妥当,即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尝试体会。试验时注意留心自己每一个步骤中微妙的感受情况:
1、稍稍用力捏痛自己的指头,边捏边体察自己内心对烦恼痛苦的习惯性反应,如果感觉不清晰,可以稍稍捏重一点,反复进行体会;
2、在感受到烦恼痛苦时,尝试运用意志力或者气功功力来抵制烦恼痛苦,同时注意体察自己的心态以及烦恼痛苦感受,看看有什么变化;
3、在感受到烦恼痛苦时,在心理上不断提醒与安慰自己,“不用怕,不痛了,不痛了”,同时注意体会自己的心态及烦恼痛苦感受,看看有什么变化;
4、在感受到烦恼痛苦时,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认真去关注一些美好和令人愉快的事情,譬如用眼睛去看某个喜欢的人或事物,用耳朵倾听远处的声音或音乐,与他人探讨某个有兴趣的问题等,随后再体会自己的心态及烦恼痛苦感受,看看有什么变化;
5、在感受到烦恼痛苦时,模仿呻吟状态自然地发出“哼——哼——”的声音,同时注意体会自己的心态及烦恼痛苦感受,看看有什么变化;
6、在感受到烦恼痛苦时,轻轻地用鼻孔呼气,并放松自己的心态,同时注意体会自己的心态及烦恼痛苦感受,看看有什么变化;
7、在感受到烦恼痛苦时,想像经过这种烦恼痛苦,自己将会掌握解除烦恼痛苦的办法,将有能力帮助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儿女、配偶等最心爱的人解除烦恼痛苦,由此从内心生起欢喜。待欢喜心生起后,注意体会自己的心态及烦恼痛苦感受,看看有什么变化;
8.在感受到烦恼痛苦时,进入一种研究心态,带着“就让它痛,看它能痛到怎么样?”的想法,仔细观察与体会烦恼痛苦的变化,看看烦恼痛苦感受有什么变化。
(四)、《烦恼痛苦的自我解脱八法指授》内涵揭示:
回想一下前述八个试验步骤中,自己不同心态下的感受情况,看看每一步之间的感受是否存在微妙的变化,然后再阅读下文开始思考总结。
以上八种体会方式,分别代表着对治心身烦恼痛苦的八种类型的方法。
其分类情况如下:
——┬———┬——————————————————
序│ 类型 │所代表的方法内容
——┼———┼——————————————————
01│惯用法│一般人常用的习惯方法
02│力控法│一般气功、武术、意志力方法
03│宽心法│一般安慰疗法、心理暗示法
04│移情法│各种意守法、宗教精神寄托法
05│念诵法│宗教性念经、唱诗、持咒法
06│息心法│佛家自净其意法、道家清净无为法
07│无我法│宗教性利他、佛教大乘菩提心法
08│正观法│宗教性祈祷、佛教止观、参禅法
——┴———┴——————————————————
对于上述八种方法,如果认真按顺序体会,学人将不难发现,通常情况下,越是后面的方法,越能够有效地缓解甚至解除原有的烦恼痛苦感受。
(三)、《烦恼痛苦的自我解脱八法指授》原理分析:
为什么不同的方法会导致不同的感受呢?
佛法修行的实践发现:所谓烦恼痛苦,其本质只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之所以演变成烦恼痛苦,关键在于自心启动的注意力。由于注意力的传递作用,外部感 觉信息便得以通过注意力传递到人的内心,并诱导人的意识产生紧张反应,由此进一步强化注意力,造成内心的紧张,并影响到感觉的通达,从而形成烦恼痛苦与不 安的感受。
因此,人的意识所产生的注意力,乃是构成内心紧张与烦恼痛苦的关键所在。当我们感到烦恼痛苦时,如果能够及时 调节自我心态,有效转移与消除注意力的作用,就可以有效缓解烦恼痛苦的感受。如果能够进入客观的观察状态,让观察力穿透感觉障碍,就可以彻底消除烦恼痛苦 感受。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其中道理,我们可以根据前面八种方法的内容,对其中注意力的控制以及观察的运用情况列表进行对照(见表格)。
——┬———┬——————————┬———┬—————
次│ │ 注意力作用 │观察 │烦恼痛苦
│类型 ├——┬———┬———┤ │
序│ │有无│去向 │ 心态│作用 │情况
——┼———┼——┼———┼———┼———┼—————
01│惯用法│有│痛处 │紧张 │主观 │烦恼痛苦
02│力控法│有│痛处 │紧张 │主观 │加重
03│宽心法│有│思想 │略紧 │无 │略减
04│移情法│有│转移 │略紧 │无 │略减
05│念诵法│有│转移 │略松 │无 │减轻
06│息心法│无│无 │略松 │无 │缓解
07│无我法│无│无 │宽松 │无 │缓解
08│正观法│无│无 │宽和 │客观 │转乐
——┴———┴——┴———┴———┴———┴—————
——由此可知,痛觉解除的关键,一是注意力的转移与止息,二是客观冷静去面对与观察。注意力不与烦恼痛苦感觉相应,即可消除内心紧张;客观冷静地去观察,即可消除感觉障碍,彻底解除烦恼痛苦。
在心态放松的情况下认真进行观察,这是佛教止观双修的精华所在。如果真的能够让观察深入到痛觉之中,这时,烦恼痛苦的感受不仅会很快消散,甚至有可能演化相反的快乐,观察者也将随之获得“烦恼即菩提”佛家智慧见解。
所以,一旦我们遭遇到烦恼痛苦,最直接、简便、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当下放松内心,息止自己的注意力,而后用客观面对的态度去观察,进一步消除感觉障碍,由此达成感觉的自在。
注意力的止息与观察,不仅是有效解除烦恼痛苦的关键,同时也是有效认识与把握传统方法,破除迷信、走向觉悟与智慧的关键。只有充分把握这个关键,我们才能消除不同人类文化及宗教的相互隔阂,正确扬弃人类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
前述八种方法的体会过程,既是一种学习,同时也是一种鉴别,学员如果认真去体会,必定能够找到解除烦恼痛苦的有效办法,并且消除原有的错误认识,由此走上幸福快乐之路。
愿大家从中得到真实体悟与受用,破除迷惑,形成智慧,更快地从烦恼痛苦中解脱,为人类的幸福快乐做出更大的贡献!
|
作者:天涯瞌睡虫 回复日期:2005-1-31 23:37:49 |
|
鸵鸟??
|
作者:black-to-black 回复日期:2005-2-1 8:41:01 |
|
就是象鸵鸟,靠自我欺骗得来的幸福感觉,象魔教诲,不象佛教诲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2-1 14:46:17 |
|
答“鸵鸟”之说:
心情好的时候,看什么都好!
心情烦的时候,看什么都烦!
——原因是为什么?
实际上每个人都在被自己的感觉骗!
所谓烦恼、痛苦、快感,
本质都是心态的幻现,一种错觉,
都是心造,——自觉与不自觉的心造。
佛教《心经》指出:
形色、感受、思想、心行、情感,五蕴皆是空相。
《金刚经》指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既然“感受”由心造,如梦幻泡影,
那么,正确的对待方式应该怎样?
是继续糊里糊涂地被感受骗来骗去?
还是理智地超越感受、甚至转变感受?
所以,佛教特别强调修心,
其原理就在于运用智慧去解脱感受的困惑,
由此让心身感受进入最佳状态。
佛说“一切唯心造”,
感受如此,世界也是如此,
如果不是联系切身经验来理解,
这种说法的确有些难思难信。
但是,不管你信不信,
心身感受的原理和本质就是这样。
所以,人生的结果只有两条路,
一是做糊涂虫,被烦恼感受不断驱使,
二是做只聪明的鸵鸟,随时享受心身安乐。
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就看你肯不肯回头,阿弥陀佛!
|
作者:black-to-black 回复日期:2005-2-1 15:22:28 |
|
这些东西自己信,当然不错,能作点好事更不错,可是狂热到不觉得狂热,疯狂而偏执,容易成为宗教狂,也不好.佛不错,比婆罗门好点
|
作者:天涯瞌睡虫 回复日期:2005-2-1 21:20:32 |
|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2-2 3:18:17 |
|
回复作者:black-to-black 回复日期:2005-2-1 15:22:28
行于智慧,乃是清净安乐,怎么会是狂热呢?
仁者是否觉得这些观点与你的见解有所冲突,
才会用狂热的眼光来看待理智性的行为?
狂热因妄想迷信的冲动而生,
对事物不论是盲目肯定,还是盲目否定。
明知是妄想偏要坚持,明知是智慧偏要反对,
这些都是因为不知不觉被妄想迷信所驱使的缘故。
|
作者:何事苦淹留 回复日期:2005-2-3 3:39:00 |
|
与其说佛教及其他宗教能伴随人类生产活动经历如此长的时间,其存在必然有存在的道理。任何宗教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其中唯心的成分总会在时间 的长河中荡涤至尽,其核心理念中唯物的成分愈多其存在的时间就愈长。佛教其实是一种很务实的处世哲学,“空”的概念仅仅是佛教中人处理、思考世物所必须具 备的心态和基础,偏离这个基础你就不可能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这个理念。我对佛教原先没有多深的认识,只是现在才刚刚看了点这方面的书,当我在看佛法概论时, 看到对了“释枷牟尼”解释:“能仁寂寞,自利利他”,使我彻底改变了对佛教虚空的看法,“自利利他”的确是一种务实的处世哲学,我想这正是佛教赖以存在千 百年的根基。
|
作者:天生有责 回复日期:2005-2-3 15:03:57 |
|
强烈向大家建议学习一下佛教
能给你的心灵带来好处
原来我也以为佛教让人不进取,教人不要拼搏 可当我看了一些佛教书籍后发现不是这样 恰恰相反 佛教让人控制自己的命运 提倡努力改变自身一些不好的东西 包括命运 所以我现在非常喜欢佛教
建议大家可以先看看《了凡三训》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2-3 15:19:42 |
|
一般世间哲学中的唯物与唯心学说,实际上都是一种片面的态度。佛教的观点是心物不二,即物质与精神本来一体,不可分别,其中,心是体性,物是表相。这一点,与道家“万物皆有灵”之说相似。
中国现代的唯物哲学,把中国道家哲学理论判作机械唯物主义,按照列宁的哲学观点,把意识定义为“物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人脑的功能”,这实际上是 “有条件”的狭义辩证法。这一点,连“凭含羞草的反应”以及“电脑的运算作用”都难以解释,更别说“蚂蚁分工”“猩猩运用工具”等现象的解释了。
佛教不仅是处世哲学,同时也是根本哲学。喜欢哲学思考的人,如果没有看过古印度龙树菩萨的《中论》,就不会知道佛教哲学是如何高深到让人不敢乱打妄想的 程度。其实,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大半都是从佛教来的,尤其是辩证法的部分,其根本就来自佛教的“因明学”,——马克思所继承的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是从那里 学来的。
佛教不仅是辨证哲学之母,也是现代心理学之母。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来自佛教业力学说(本人另有《心理动力学的 “性力说”与佛教的“业力说”》可供参考);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自我实现”的研究,与佛教禅宗修行体验相关(本人另有《心理学的高峰体验与佛教的 涅盘大乐》可供参考;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与佛教的“止观”修行方法理论也是如出一辙。
把佛教的“自利利他”看成是一种务实的 “出世哲学”,这仅仅是一种思想上的认识。要想真正明了这句话的含义,必须要有长期深入的“止观”实践、从感觉上突破——有所觉悟才行。只有“止观”实践 有所突破,才能由此找到佛教“自利利他”背后的另一个原因——一种对对于所有生命的超级“母爱”——“同体大悲”觉心,……这问题有点太过高深,若没有相 关体验,会比较难以理解。所以,此处只是点到为止,以便有兴趣的读者能够有所深入。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2-6 12:42:05 |
|
什么是当下?——从佛教解脱原理谈悟心之道
佛教修行方法中,常有不少文字谈到“当下”,譬如“活在当下”、“悟在当下”、“觉在当下”等等。
那么,到底什么是“当下”?不少人对于这个名词实际上少有领会。为了能够启发有缘人准确领悟“当下”的意义,以下笔者特别撰文,根据佛教觉悟解脱的基本原理论述如下:
佛教认为,诸法无我,诸行无常,诸受是苦,涅盘寂乐。一切事物缘起性空,如幻不实。——仁者所说的“苦难”,也是一种缘起现象,其本质是内心对于如幻外境的迷惑——佛教称之为根识之“受”,从佛教心理学上来说,则属于情感认识。
佛教认为,人的身心意识活动分为“色”“受”“想”“行”“识”四个范畴,其中,色即根识(根本业识以及感官),受即感受,想即联想,行即冲动,识即情 感认识。在这五者之中,根识是俱生以来的习惯性的本能“知觉”,其决定“受”的类型,而“受”的积累决定“想”,“想”的取向决定“行”,“行”的冲突决 定“识”,而“识”又反过来影响“知觉”……由此而构成内在思想认识的轮回。
“受”,其途径分“心受”与“身受”两种,其性质有“苦受”、“乐受”、“舍受”三种。这三种受,也就是内在思想认识的三种不同轮回。——仁者所说的“苦难”,则是其中的一种不断导致与强化认知障碍的轮回。
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苦受”轮回,而进入“乐受”、“舍受”的轮回呢?
世间上的一般方法有两种:一是创造一种“乐受”来改变“苦受”;二是企图通过思想上的安慰或者寄托来摆脱“苦受”。这两种方法,一个被称做现实,一个被称做迷信,由于其结果均不太理想,而且各自都包含副作用,所以,它们常常被互相否定。
那么,为什么现实的方法与迷信的方法两者均不理想呢?
这是因为,其对于“受”的“改变”与“摆脱”实际上都只是假象,只是一种暂时的掩盖,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转化与突破。
为什么呢?因为“受”的形成,关键在于根识的知觉,在于知觉的感知方式。就象心情好时一切感觉都好,心情不好时一切感觉都不好一样,这是属于知觉本身问 题,是内因。而感受则是知觉的对象,感受以及感受形成的思想,都是外缘。——要想真正解决感知的问题,如果不能真正解决内因问题,在外缘方面任何的努力结 果都只能是失败。
要想从决定感受的内因——感知方式来解决感受的问题,首先一个条件,就是要排除思想、冲动、乃至情感对于感知状态的影响问题,克服意识冲动所形成的干扰。如此,才能有效达成目标。
那么,如何避免意识冲动、排除干扰呢?这个就有一个难度,因为意识冲动本来就是思想作意产生的,如果继续启动思想作意去控制,其结果只能是使得干扰更 多。所谓,树不摇则静,水不搅则清。为此,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在发现问题并想到要解决之时,立即停止意识干预,由此令原有的意识冲动自然晏息,以此而归 于最清净最透彻的感知。
对此,以下几个佛教内外的词语解释颇有参考意义:
1、【当机立断】在发觉问题显现之际,立即做出准确判断与行动的决断。
2、【当相即道】世间浅近之事相,皆有深妙之道理也。犹言即事而真。密家之事相门,盛谈此旨。
3、【当体即空】一切之有为法不必分析坏灭事体而使为空,其事体本为空无也。盖因缘生之法,如梦如幻,无实性也。观如此当体即空,称曰体空观。为天台四教中之通教观法。
4、【当体即是】如波之当体即水,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也。即是有相合相翻当体之三种。见即条。
5、【当位即妙】指在当分之地位,即为微妙;即使处于世俗间,不改凡夫之位,亦可契合真理。意即不论何事,其位皆妙,如良医所观,毒有毒之妙,药有药之妙。据法华玄义释签卷十一所说,法华之心为当位即妙,不改本位、不舍罪业亦可成佛道。
根据佛教修行原理以及上述相关解释,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当下”的意义:
1、当下=当机之下——当前事物发展变化之际(抽象时间意义);
2、当下=当前之下——当前与事物相对的己方(有相空间意义);
3、当下=当体之下——当前事物形而下的特性(无相本质意义);
4、当下=当念意下——正觉当前心意识的自性(离相唯心意义)。
如果把以上解释综合成一句话,其意义就是:
——当心身感受显现之际,与心身感受相对应的内在心意识的体性,正觉心身内外万象的自性,即是“当下”。
所以,“当下”就是本心的清净觉性,是不断变化的一切心身万相的空性体性,是自心中如如不变的永恒。
阿弥陀佛!
愿以此文为供养,
促令有缘悟本心,
各各回心识本岸,
心身万法得安宁。
于2005年1月6日甲申腊月廿八日
|
作者:风声剑 回复日期:2005-2-6 17:15:23 |
|
大家说的是佛教的思想吧,我想确切的说应该是佛学。
我也很想学习,不过好像佛学和佛教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吧。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2-7 19:45:26 |
|
对佛教与佛学,
如果硬是要作出分别的话,
大概可以这么去看——
佛学属于一种理论体系;
而佛教则属于一种方法体系。
一般情况下,理论与方法总是紧密相连的,
不过,佛教禅宗却漠视所有理论,
只强调对于自心本性的了悟。——这也许是个特别!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2-9 13:20:52 |
|
恭祝各位读者新年卍福吉祥!
┏━━━━━━━━━━━━━━━━━━━━━━━━━━━━━━━━━━┓
┃┏━━━━━━━━━━━━━━━━━━━━━━━━━━━━━━━━┓┃
┃┃卍卍卍卍福福福卍卍卍卍卍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
┃┃卍卍福福福福福福卍卍卍卍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
┃┃卍卍卍福福福福福福卍卍卍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
┃┃卍卍卍卍福福福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
┃┃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卍卍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卍┃┃
┃┃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卍卍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卍┃┃
┃┃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卍卍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卍┃┃
┃┃卍卍卍卍卍福福福福福卍卍卍福福福福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福福福福卍┃┃
┃┃卍卍卍卍福福福福福卍卍卍卍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卍┃┃
┃┃卍卍卍福福福福福卍卍卍卍卍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卍┃┃
┃┃卍卍福福福福福福卍福卍卍卍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卍┃┃
┃┃卍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
┃┃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
┃┃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卍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
┃┃福福福卍福福福福卍福卍卍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
┃┃卍福卍卍福福福福卍卍卍卍福福福福卍卍卍卍福福福福卍卍卍卍福福福福┃┃
┃┃卍卍卍卍福福福福卍卍卍卍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
┃┃卍卍卍卍福福福福卍卍卍卍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
┃┃卍卍卍卍福福福福卍卍卍卍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
┃┃卍卍卍卍福福福福卍卍卍卍福福福福卍卍卍卍福福福福卍卍卍卍福福福福┃┃
┃┃卍卍卍卍福福福福卍卍卍卍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
┃┃卍卍卍卍福福福福卍卍卍卍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
┃┃卍卍卍卍福福福福卍卍卍卍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
┃┗━━━━━━━━━━━━━━━━━━━━━━━━━━━━━━━━┛┃
┗━━━━━━━━━━━━━━━━━━━━━━━━━━━━━━━━━━┛
说明:
“卍”字,汉语读“万”,佛教认为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梵语是“吉祥海云相”的意思。
佛教的“卍”字为右旋(顺时针),与西藏本波教教徽左旋(逆时针)的“卐”方向相反。希特勒的纳粹党党徽也是左旋的(倾斜状态),其为德文“国家”、“社会”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S的重叠。
|
作者:simachengzhen 回复日期:2005-2-9 15:00:14 |
|
多谢楼主!同祝大家新年卍福吉祥!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2-19 9:07:09 |
|
人的心身障恼与内在张力
人生在世,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有各种各样的痛苦,譬如,生病、受伤、行动与思维障碍,以及心理上的烦恼等等。那么,这些痛苦的本质是什么呢?
为了较好说明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弄清一个名词——张力。现代物理学把物体所承受的内部压力、拉力等作用力就叫做张力。
古代禅法修行者的实践与观察发现,在我们人体中,也有多种多样的张力。其中,有些张力比较容易受我们支配,我们可以将它转变成行动力;而另一些张力,在 通常情况下,它们却是出于失控状态,它们以分散或者集中的方式存留于我们的肌体之中,有的与我们的意识相互隔离,构成我们感觉上的障碍,以及各种紧张和痛 苦等,有的则与我们的意识相融合,形成我们固执、敏感、暴躁等种种古怪的脾气。
在人的各种内在之中,已经与我们意识相合的部分,是比较容易控 制和调伏的。因为我们很容易明白,这些张力与我们的意识有关,由此,我们可以通过提高修养、转变思维的方式音加以控制。而另外一部分隔离在我们意识之外的 张力,我们通常则不那么容易控制。他们会集中或者分散于我们肉体的某些部位,轻则构成感觉障碍及麻痹症状,重则构成肌肉紧张和肉体痛苦,甚至引起内部气血 循环失调,形成各种病灶或炎症(张力膨胀现象)。而当它们集中于心肌或者脑部时,就会产生心理焦虑以及神经功能障碍。由于人的内在张力的作用,人的内心往 往会产生一种释放的需要,从而会诱导产生一些不由自主的造作行为。这种现象,如果失去理性的控制,就会形成某种精神病态。
——所以,对于人的各种心身疾病,在一定程度上,我们都可以看成是某种张力的显现。
那么,人的内在张力是怎样形成的呢?对于与人的意识相同的部分张力,传统的各个宗派都比较认同“心生”之说。意见分歧比较大的,在于与人的意识相隔离的 部分。对此,传统的各个宗派,有的归结为上天没命运的安排,有的归结为先天的原罪,有的归结于鬼神的作用,更多的人则归结于衣食、环境、以及细菌、病毒的 作用。然而,如果进一步对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情况进行深究,这些观点都很难自圆其说。相对而言,只有佛教的“无明之惑”的观点比较透彻。
佛教正 规禅法的实践发现,人的内在张力,是由人的自我意识造作和情感冲动形成的;.其根本原因在于自心的观察不足——无明,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情感欣厌经验——情 识(内因),这种情感经验一县遭遇外来信息——感觉(外缘),便会迅速激发内心产生意识的作意行为,由此产生注意力并与感知对象沟通信息,继而进一步与内 心的欣厌情感相合,由而形成贪着或者对抗的情感力量,如果这些力量未能及时释放或者返回内心,便会存留于任的心身,形成各种各样的张力..如果某种张力产 生时,曾经参和某种极端深刻与极端强烈的内心情感,这种张力就有可能与人的常态意识相隔离,看起来好像是一种外来的力量。所以,佛教认为,人的心身烦恼, 一切唯良已所造。
人的各种内在张力,从根本上源于人的内心造作,所以,在佛教禅法理论中,这种张力又叫做造作力,又为这个词汇来自梵语的 Karma 社作“揭摩”),因而,它又被音译成“业力”。由于这种译法太专业,一般人不容易理解,所以有人误以为是某种神秘莫测的东西,以至一听说“业力”,就觉得 好像是一种迷信。如果能够从“张力”的角度去认识,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
人的内在张力,是以注意力为基础的造作行为产生的,根据人的不同造 作行为,它们可以分为身、语。意三种类型。其中,身的张力包括:自身行动力、动后残余力——尘劳、环境感生力——寒热风湿、异生外来力——伤痛,等等;语 的张力包括:宣说感化力、语言暗示力、咒力,等等;意的张力包括:意志力、情绪力、念力,等等。这些张力产生时,如果我们失去自我觉察,则都有可能积存于 人的心身之中。
积存于人的心身的各种张力,根据其中所包含的情感信息,可以分作良性、恶性和无记三类。它们分别可以诱导我们内心产生愉悦、烦 恼和没记性等三种感受。鉴于这一原理,传统的许多宗教流派,为了消除人的内在烦恼,都特别强调慈悲、仁爱、善心的培养,以图用善的行为来不断增强和延续人 的愉悦感受。这种修行的方法,从效果上来说,它的确可以使修行人得到一些相应的快乐,然而,从本质上来说,它并不能丝毫减少人的内在张力,其所产生的快 乐,至多只是一种表面的强制性平衡,而远非真正的和谐状态。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其理由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行善是行善,除恶是除恶,善习的增强并不等于恶习的消除。其中的因果关系,就象吃补药是吃补药、治病是治病一样,如果药物不对路,病情终究难以好转。
第二、所谓有善就有恶,如果一心选择善,必然要排斥恶。这样,人的自心就必然有情感欣厌问题,面情感欣厌本身就是一种失衡,它绝不可能给人带来心身和谐的结果。
第三、从哲学与智慧的层次来说,所谓善与恶,只是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从全局上说,善恶本来一体,如果不能从矛盾双方超越出来,也不能得到真正的和谐。
所以,修行的关键,下议在于加强善行,更重要的是要清除恶习,就像好人犯法也要接受法律制裁一样,如果有病根不除,吃再多补药也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人的心身调整,是与自己的切身利害紧密相关的问题。要想真正解决问题,我们就不能有半点回避,否则最终受害的只能是我们自己。因此,如果我们仅仅想锻炼出某种张力来对抗另外的张力,用搬育头压单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其结果是不明智的,充其量只能产生一种暂时的稳定。
老子《道德经》指出,“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进行人的心身调整的正确选择,应该在提高我们的智慧和认识的情况下, 重点从消除我们的错误做起。所以,只有我们充分认识与把握张力产生以及作用的有关特性,重点地消除产生恶性张力的错误行为,这样,我们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 自我心身的和谐。
根据古今禅法修行者深入观察和总结的结果,人的心身张力具备以下几个重要特性:
1、不作不得——符合因果相应律
人的内在张力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人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承受张力Z张力的产生在于人不自觉察的无明造作,如果没有无明造作,张力即不会产生。
2、作已不失——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人的张力一旦产生,就不会无缘无故地消失,纵经百年千年,如果众生心识不灭,则张力永远如影随形。所以,对于良性张力及其愉悦作用来说,如果不因强烈喷恨的烦恼火烧毁,其功用决不白费。对于恶性张力来说,如果不用四种智慧力量忏悔净除,其紧张与烦恼也不会消失。
3、自作自受——符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所谓有因就有果,如果不曾造作张力,决不会承受张力的作用。由于人的心身的相互影响,生欢喜心者,必得较安感觉,起咳恨心者,必尝紧张滋味。张力由自己 的情感遗作产生,自然由自己的心身来承受。在气功治病上,许多人气功师常常激发一种力量去压服另一种力量,结果往往弄得自己紧张熙熙、气色灰暗,而病人则 不是烦恼复发,就是演化成其他形式。所以,欲求安乐,必须修善心Z欲求无苦,必须除恶念,如此方为智慧之道。
4、感受莫测——符合条件结果规律
由于各种因缘的综合作用,人的张力作用于人的心身时,在感受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同样的张力,在人的不同心理状态下发生作用时,其给人带来的内心感受具 有极大的差别。譬如烦恼,如果发生在喜乐时,则比较容易让人承受,如果发生在绝望时,则可能变得非常强烈。就像唱水也能噎死人~样,各种张力因缘的相互影 响,其结果不可思议。所以,如果希求真正安乐,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行为不可不慎。
5、依忏能净——符合业由心造原理(意识层次)
人的内在张力由人的心灵产生,因此,从理论上说,它也可以由人的心灵加以转化,即使是任何外来的意识力量,也同样可以如此。其中最关键的方法,就是配合四种意识力量加以忏悔,由此使这些张力返回内心。这四种意识力量,一是依止力,二是破恶力,三是善愿力,四是对治力。
所谓依止力,就是在心身烦恼生起时,首先要学会用理性把持自己,不让自己的内心被各种感觉左右,然后再运用各种智慧力量去改变自己的心身状态。
所谓破恶力,也就是忏悔力,我们已经知道,自己心身的各种紧张,都是源于自己的不良心态,为了消除这些紧张,我们首先必须放弃自己原有的贪心、喷小疑心 以及各种情感成见,真正回心转意,对上述不良心态进行真诚和猛刺的忏悔,如此才能极大地放松内心,让张力自然地息返回内心深处。
所谓善愿力,又叫恢复力,就是在内心中建立良好的意愿,以及弃恶从善的决心,由此激发产生出一种良牲的张力,并借助这种张力的作用使自己建立一种良好的心态。
所谓对治力,则是有效配合某些具体的办法来净除心身张力、其内容包括:念诵有关经典或者有净除张力作用的真言,礼拜供养圣贤人物,布施财物救济他人及动 物,遵守某些行为准则等等。在消除心身障碍方面,藏传佛教中有两种比较典型的修法,一是《金刚萨埵净业除障法》,一是《菩提心业气转换法》,这两种修法, 是藏密各宗派修行人的必修之法,效果相当好。
6、由悟化空——符合业由心造原理(智慧层次)
人的心身张力,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 不自觉察的造作力,其之所以构成种种紧张,关键在于感觉意识上的迷惑——无明,由于这种迷惑,人的意识便把它看成是一种外来的力量,由此不自觉地进行排斥 或者逃避,由于这种排斥和逃避所激发的造作力,人的心身便产生种种紧张,这种紧张信息,反过来又作用于人的意识,意识便产生更为强烈的排斥或逃避作用,由 此不断激发内心产生造作力,而使心身的紧张进一步加强,形成种种心身的痛苦,所以,表面上存在于人的心身的各种张力,实际上是人的自心产生的排斥力或者收 缩力,心身烦恼的真正根源在于自己的妄念作用。——因而,禅宗古德有言,“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认识到心身张力背后的 妄念行为,那么,解决心身张力的办法也就极为简单。按照如来惮,也就在个“放下”——放下内心欲求安乐的妄想,或者“随它去”——任烦恼去自然发展;按照 祖师掸,也在个“照”——认真把烦恼体会透彻。祖师云:“放下即是平和,能照即成智慧”,行者如果具足大智大勇,如法而生大舍之心,顷刻之际,所有张力将 迅速隐化,无迹可循。如果能够妙用禅观,以妙觉智慧力契入张力之中,由此将直接化张力为功德,成就微妙机用,使自己的觉悟更加圆满和成熟。
无 上禅祛,至简至妙,如非上上善根之人,以及有觉悟过来的明白人指导,一般人极难契合。对于上述禅理,行者如果难以领受和契入,建议重新选修忏悔等法,万勿 勉强而成耽搁。须知人生短暂,修行必须讲求实效,否则,可能欲速而不达。个别利根行者,如能从此得到受用,亦需小心谨慎,找真正过来明师验证指教,由此步 步深入,开发大机大用,进一步圆成无上智慧功德,得大自在。
愿一切有情生命都得智慧解脱!
(附注:金刚萨埵心咒——嗡班则日萨埵吽)。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2-26 0:56:04 |
|
心理学的“高峰体验”与佛教的“涅槃大乐”
《六祖坛经·无相颂》引句: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敬礼,无上卓越的人类心灵导师们!
一、简述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先生提出的一个心理概念,特指人的内心愿望得到满足时——即自我实现时,其内心中所产生的一种瞬时的狂喜经验。
根据马斯洛先生《谈谈高峰体验》(陈维正译)一文的描述,高峰体验乃是一种“极度强烈的幸福感”、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至极的感觉”。
马斯洛先生调查发现,高峰体验产生时,当事人常常会有这样的经验:“他们沉浸在一片纯净而完美的幸福中,摆脱了一切怀疑、恐惧、压抑、紧张和怯懦。他们 的自我意识也悄然消逝。他们不再感到自己与世界之间存在着任何距离而相互隔绝,相反,他们觉得自己已经与世界紧紧相连融为一体”。“最重要的一点也许是, 他们都声称在这类体验中感到自己窥见了终极真理、事物的本质和生活的奥秘,仿佛遮掩知识的帷幕一下子给拉开了”。“产生这种体验的人像突然步入了天堂,实 现了奇迹,达到了尽善尽美”。
马斯洛先生在文章中还特别指出,“这类体验都是自然产生,绝非迷信”,“那些对我讲述过或撰文描写过此类体验的 人无不健康正常”。“这类体验大多与宗教无关,至少从通常的迷信意义上看是如此。这些美好的瞬时体验来自爱情、和异性结合,来自审美感受(特别是对音 乐),来自创造冲动和创造激情(伟大的灵感),来自意义重大的顿悟和发现,来自女性的自然分娩和对孩子的慈爱,来自与大自然的交融(在森林里,海滩上,在 群山中,等等),来自某种体育运动,如潜泳、来自翩翩起舞时……”。“显然有多种途径达到这些狂喜神迷的体验,……在任何行业中的任何常人都可能在生活中 得到这种体验”。
鉴于高峰体验的发现,马斯洛先生说,“对于那些论述禅宗的著作家来说,这对他们的学说无疑是一种支持”。“总的来说,我相信 我的这些发现与佛教禅宗和道家哲学更吻合,远远超过其它任何宗教神秘主义”。此外,马斯洛先生还同时指出,“我发现高峰体验有一点与神秘主义、特别是与东 方的神秘主义相反,即所有的高峰体验都是转瞬即逝的,而非永存不变。虽然其影响和作用可能长期存在,但是体验出现的一刹那却是短暂的”。
二、简述印度的涅槃说
那么,在佛教禅宗或者东方神秘文化中,有什么东西同高峰体验如此相关呢?笔者认为,其中最为相关的当属佛教及其它印度宗教的涅槃之说。
关于涅槃这个概念,现代人往往把它理解为死亡,这是错误的。涅槃一词,原是印度语,本义指火的息灭或风的吹散,其汉语意义为灭度、寂静,在印度宗教文化 中,特指心身烦恼的息灭与内心的自在安乐,在佛教中,它还表示觉悟——一种超意识的深层次觉受经验。佛教《杂阿含经》说:“贪欲永尽,嗔恚永尽,愚痴永 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胜鬘经》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者,即是涅槃”。《大般涅槃经》指出,离欲无为、烦恼火灭、常住 解脱、究竟安乐,是名涅槃。
涅槃之说,在印度宗教文化中历史悠远。据佛教《入楞伽经》记载,在佛教产生之前,许多印度的原始宗教就已经采用涅 槃这个概念,并且形成了大约二十种不同的涅槃说法。其内容包括以现世五欲的快乐与得四禅定的“现法涅槃”、以达到梵我合一的“梵涅槃”,以及自体相涅槃、 种种相有无涅槃、自觉体有无涅槃、诸阴自相同相断相续体涅槃,等等。
佛教的涅槃之说,与一般印度宗教的定义有所不同。佛教认为,其他宗教依种 种外相而建立的“有相涅槃”并非究竟,只有超绝外相的“无相涅槃”才是真正的解脱。《大乘起信论》说,“心相不起……境界相灭……心相都灭,名得涅槃”。 《大般涅槃经》亦指出,“无相定者名大涅槃”。为此,佛教唯识理论将涅槃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与无住处涅槃。其 中,有余依涅槃,指心得寂灭、而身业烦恼未尽的涅槃;无余依涅槃,指身心俱归寂灭的涅槃,又称大般涅槃;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指万物本来不变的真空本性,亦 即真如;无住处涅槃,指菩萨觉悟诸法空相,大悲救助众生,行种种方便而无染无惑的涅槃。
三、相似的大乐特征对照
那么,高峰体验与涅槃到底有什么相似之处呢?笔者以为,其中最为相似的,首先当属二者所共同具有的“无比大乐”。
《大般涅槃经》说,“乐者是涅槃义”,“涅槃虽乐,非是受乐,乃是上妙寂灭之乐”。而且,涅槃之乐,不是单一的快乐,而是由四种绝妙大乐共同构成的无比大乐。据《大般涅槃经》所说,涅槃所具有的这“四种大乐”是:
①无苦乐,谓世间之乐即是苦因,若断世间之苦乐,则无苦无乐。
②大寂静乐,谓涅槃之性远离一切愦闹之法,故为大寂静。
③大知乐,谓诸佛如来具有大智慧,于一切法悉知悉见。
④不坏乐,谓如来之身犹如金刚之不能毁坏,以身不坏之故,称为大乐。
高峰体验中所产生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至极的感觉”,“摆脱了一切怀疑、恐惧、压抑、紧张和怯懦……觉得自己已经与世界 紧紧相连融为一体”、等体验,与上述四种涅槃大乐相比较,除了“不坏乐”之外,其余的“无苦乐”、“大寂静乐”、等特征基本一一具备。尤其是“窥见终极真 理”之说,与禅宗的开悟和道家的得道之说的内容极为相似。——所以,对于高峰体验现象的发现,马斯洛先生无不感慨地指出:“对于那些论述禅宗的著作家来 说,这对他们的学说无疑是一种支持”。
四、不同的大乐时效辨析
那么,为什么与佛教“常住究竟安乐”式的涅槃有些相反,“高峰体验都是转瞬即逝的”呢?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达成高峰体验的途径与方式。
马斯洛先生所发现的高峰体验现象,一般都是由当事人内心意愿的实现而达成的。这种快乐的产生,主要来自内心中依靠外在事相而建立的心理平衡,其快乐乃是 现世五欲的快乐——即“现法涅槃”。由于外在事物不断“成住坏灭”的无常特性,以及当事人内心中依贪欲而产生的本能冲动的存在,构成这种快乐的心理平衡是 极其不稳定的,一旦外在事相发生变化或者内心产生本能冲动,其快乐就会随着内心平衡的打破而立刻消失。——这一点,也就是佛教之所以反对借助“心外之物” 建立“有相涅槃”的理由所在。
佛教认为,“凡有所相,皆是虚妄”。佛教的涅槃,之所以能“常住究竟安乐”,其根本的关键,在于佛教不同于其他 宗教的涅槃见解。所谓“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教的涅槃,乃是一种无相离念式的涅槃,它是用息心无为、反观自性的方式,通过净除自 心无明和贪欲习气的影响而实现的。其所获得的内心平衡,并不是人为造作而产生的,而是人的自性中本来具足的平衡,一种无条件的自然和谐的本体平衡。——所 以,由这种平衡所产生的安乐,是一种常住不变的终极安乐。
五、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普遍性
众生的自性中本来具足的平衡——即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简称自性涅槃),乃是佛教祖师释迦牟尼的一个伟大的发现。
大约在公元前五百多年,三十五岁的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经过对当时印度的六种涅槃学说的实践验证,终于失望地告别了为期六年的苦行,他离开同 伴,用河水洗净身上的污垢,又饱饮了一位牧女奉献的牛奶,走到一棵茂硕的菩提树下,用厚厚的软草铺成坐垫坐下,发誓不证涅槃决不起身。他努力抛尽所学的一 切方法,自心清净地进入静虑。就这样,日复一日,直到第四十九日的夜深人静之际,他终于灭尽了内心所有的冲动,于是,他轻松地抬起头,当他看见夜空里的星 光时,蓦然,他觉悟到了内心中与虚空万物相通的本妙觉性,并发现了其中所包含的永无穷尽的大乐、真知和力量。于是,他深深感慨地说:“奇哉!奇哉!原来一 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只因妄想执著,未能证得”。
据《六祖坛经》记载,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经五祖弘忍大师的引导而悟明自心时,也有同样的感慨:“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因此,每个众生的内心本来就是平衡、和谐与快乐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无时无刻不在每个人的心中,只要我们的意识能够不为外相所惑,自性涅槃的快乐就会立刻显现。
正如马斯洛先生所发现的,高峰体验现象之所以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产生,并出现在“任何行业中的任何常人”身上,构成这种普遍性特征的根本关键,这就是因为每个人的内心中,都存在着与万物相通的本妙觉性,以及这种觉性所具足的无限平衡与大乐。
根据禅宗有关《传灯录》的记载,古今许多禅师之所以能够在锄草、吃茶、赏花、听歌时,甚至在拳脚、棍棒、吼喝下得到觉悟,其道理也在于此。禅门中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说,其根本也就在于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普遍性。
六、意志力的活动与快乐抑制
马斯洛先生在研究高峰体验时发现,“能否根据自己的意志产生这些体验呢?不!几乎完全不能!”“高峰体验降临于人,而人必须能够做到听其自然。人不能强迫、控制或支配高峰体验,……意志力的干涉似乎只能抑制高峰体验”。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产生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问题的关键与意志力产生时的心身行为的失衡情况有关。现代生理学的研究说明:动物体内的一切作用力,都是由该动物心理紧张与生理紧张激 发形成的,其形成过程与动物体内相关肌肉的收缩有关。人的意志力的产生,其本质是一种心理强迫作用,其生理形成过程,与人的心、喉、脑等部位的肌肉收缩密 切相关。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意志力的产生及其作用,不仅会使自己产生内心的压迫和紧张,同时也会产生肌体的压迫和紧张。这些情形,都有可能造成 心身的失衡状态,并由此打破心身中的和谐感受,让人失去快乐。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说,意志力的活动,对于高峰体验与涅槃等心身大乐的建立,乃是的一个重要的障碍。为此,在尚未获得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体验之前,有效地控制与止息意志力的活动,乃是获得内心和谐与安乐的一个重要关键。
在这一点上,佛教“诸行无常、涅槃寂静”的见解,以及“舍念清净”、“自净其意”的修心方法,与中国道教“遣其欲”、“损之又损、以至无为”修行方式,以及儒家“惩忿窒欲”、“诚意格物”的修身理念,可以说是殊途同归,真乃英雄所见略同。
七、妙用意志力与无住涅槃
那么,是否等于涅槃大乐与意志力就绝对不可以共同存在呢?
答案是否定的,也是辨证的。其理由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从意志力的生成上分析——意志力对于内心平衡的影响,关键并不在于意志力的大小,而在于意志力作用的倾向性。如果意志力的作用无偏无邪,就不会打破内心的和谐。
第二、从反意志力的接收上分析——意志力的反作用是否会导致心身失衡,关键在于自身对外力的应激行为。如果自心能够对外力毫无排斥地加以包容,心身的和谐就不会改变。
第三、从快乐感受的建立上分析——快乐是一种和谐的感受,其感受的建立是以自心的觉察力为基础的。意志力的产生与反作用所构成的心身紧张,是否会影响到 心身的和谐感受,关键要看当事人的觉察力。如果其觉察力绝对清净入微,能够无碍地透入意志力构成的种种感觉障碍(包括人体肌肉紧张在内),其和谐感受也将 不会受到自身行为的影响。
所以,意志力的活动与心身的快乐是可以共同存在的。其中最关键的,只是如何妙用意志力的问题。在这方面,最具智慧性的理论,当推大乘佛教的无住涅槃学说。
无住涅槃,乃是与佛教的成所作智相对应的不空事业成就,又叫自在神通游戏三昧。其与道家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极为相似,乃是“自净其意”达至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后,依靠由此获得的圆满觉察智慧而建立的一种“事事无碍”的、更加自由的绝妙安乐。
无住涅槃理论对意志力的妙用,主要分三种方式:
㈠、以大慈大悲普度一切众生的开放心态来引导意志力的作用方向;
㈡、以离执无我、随缘自在、大喜大舍的态度来对待与接受意志力的反作用力;
㈢、通过对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体认,由此达成明心见性——获得能够通透虚空万物的圆满觉察智慧,从而超越一切感觉障碍,然后依大悲任运意志力,进入自在神通游戏三昧。
以上三种方式,前两种属于相似方便,后一种属于真实妙行。只有后者,才完全解脱心身行为对自心安乐的影响、由此达成心身行为的绝对自由。这一点,乃是佛 法大成就者之所以能够广泛利益众生、从事各种息灾、增福、摄招及降伏事业,而又恒时不离自心安乐的关键。《六祖坛经》说:“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 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
所以,只有无住涅槃,才是佛教修行的最后目的,它不仅是人类心身的毕竟安乐,同时也是人类行为自由的最高境界。
八、涅槃大乐的实在性和宗教神秘主义
马斯洛先生介绍高峰体验时指出,“这类体验都是自然产生,绝非迷信”,“总的来说,我相信我的这些发现与佛教禅宗和道家哲学更吻合,远远超过其它任何宗教神秘主义”。
那么,佛教禅宗和道家哲学与其它任何宗教神秘主义到底有何不同呢?
由于历史与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一般现代人都比较注重新知识的吸收,而较少关注一些传统的文化知识,尤其对传统哲学及宗教知识,很少有人能够正视其中的价值和差别,由此形成辨证的看法。也正是如此,佛教禅宗与道家哲学,也常常被人们当作宗教迷信而等闲视之。
其实,佛教禅宗与道家哲学,其很多见解都是相当客观实际和极富理性智慧的。如果说它们是宗教,从一种学说的传承与发扬上说,似乎还有点象。如果说它们是 迷信,则毫无相干之处。因为它们既不迷信任何外在事物,也不迷信自己的感受和思想经验,它们所相信的,唯有自己内心中能够超离外在事物影响的平衡与安乐, 以及这平衡安乐中本来清净自在的本体知觉。——这种信仰,其对象不仅在理论是存在的,在事实上也是可以验证的。高峰体验现象的发现,可以说就是一种部分的 验证。
而就一般宗教神秘主义而言,它们所信仰和崇拜的对象,大多都是自我心身以外的、某种不知来由的神秘力量或者实体。其信仰的目的,主要是 企求借助外在神秘力量的支持,以平衡与改变现实生活中的压力,由此达成自我心身的安定状态。——这些信仰,其对象是不可知的,其理论是非逻辑的,其行为是 盲目的。其所建立的心身平衡,乃是借助妄想而达成强制平衡,由于其缺乏轻松和谐的特性,因而,也就难以形成与高峰体验相似的强烈大乐。
所以, 佛教禅宗和道家哲学,与一般宗教神秘主义相比,其建立内心平衡的方式有本质差别的。禅宗与道家所达成的,乃是完全超越外在事物影响的绝对本体性和谐。而一 般宗教神秘主义所达成的,只是借助自心妄想而建立的一种强制平衡。此二者,一个理性,一个迷信,不论是智慧,还是所能建立的安乐,彼此间皆有天壤之别。 ——这一点,望有关现代人能够有所明鉴。
愿人人都能觉悟内在的平衡与安乐。
|
作者:大自由大自在 回复日期:2005-2-26 6:19:15 |
|
记得净空大师说佛教本不应该是宗教,而是教育。本身变出个佛教来就是末法时代的一种体现。
|
作者:傅鸿雪 回复日期:2005-2-26 20:02:03 |
|
佛就是大彻大悟。
跟什么 信 毫无关系。如果都信了。还彻悟什么。
还有什么 不可言传 。都大彻大悟了,还有什么不能言传。
言传不了可以用数学公式吗。所以不是什么 不可言传。
是根本没能彻悟。然后再装什么高深莫测。让他人也去领悟。
你自己都表达不出来。让别人领悟什么,其实,还不是 信 吗。
信了,还彻悟什么。
还有什么 法力。佛是达彻大悟,但不是万能的。
清醒一点,否则佛会被气死的。
|
作者:行走的笔尖 回复日期:2005-2-26 20:12:57 |
|
傅鸿雪
我觉得自觉之道是私人的事情
至于真的投契导师人生可遇不可求因为空性见是大善根大福报
书上说空性见真出现无福人会大恐惧的
有缘有缘有天资
书上说
真的很少人能在此身的空性见得大圆镜智果的
|
作者:行走的笔尖 回复日期:2005-2-26 20:15:19 |
|
但趋向导师人生基本就是趋向空性见的
而无福我辈只能默修善缘浪迹天涯
|
作者:行走的笔尖 回复日期:2005-2-26 20:16:55 |
|
有缘有师有天资
是顿门人的大根基
而大智慧是大福德大因缘
|
作者:随缘得自在 回复日期:2005-2-26 20:31:15 |
|
随喜楼主。很不错的解说。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3-1 23:37:54 |
|
复:行走的笔尖
因果缘起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佛说“佛种从缘起”,学禅悟道同样需要因缘的互动。——仁者能够认识外缘的作用,这一点应该肯定。
但是,佛教说,“一切唯心造”,“愿即是缘”,因缘并不是死的,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发心与行为去改变的,所以,佛教有关于“结缘”与“化缘”的说法。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意愿与行为去寻找善缘、系结善缘。所以,佛教《华严经》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禅宗也有行脚普参善知识的传统。
佛在《妙法莲华经》中说过,我们这个表面上看来五浊不堪的娑婆世界,实际上也是净土,从无始以来就有无量无边的菩萨大菩萨隐居其中。如果大家对佛教无上 真理有信心,并且下决定要证悟这个无上真理去利益无量无边众生,只要真正建立了这个意愿,并且为此坚定不移,迟早必能与十方诸佛菩萨的善愿之力感通,由此 而令理想的善缘显现。
下决定要证悟无上真理去利益众生,这个真诚的善愿,如同一种心理上的调谐机制,它能够产生一种特定的心理电 波,令自己的心意与同样具有这种心理电波的佛菩萨的心意相应,从而演化出不可思议的奇妙因缘。如果这种意愿能够与相应的行脚访道的行为相配合,奇妙的因缘 就很容易变成现实。
所以,佛教也讲究“事在人为”,真正用心如法去寻找,良缘必定能够显现。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3-1 23:39:19 |
|
顿悟的原理——《楞伽经》的“渐顿加持”说及“神力建立”说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摘录)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之一·“渐顿加持”说
尔时大慧菩萨。为净自心现流故。复请如来白佛言。世尊。云何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为顿为渐耶。
佛告大慧。
渐净非顿。如庵罗果渐熟非顿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净非顿。譬如陶家造作诸器。渐成非顿。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净非 顿。譬如大地渐生万物非顿生也。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渐净非顿。譬如人学音乐书画种种技术。渐成非顿。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 是。渐净非顿。
譬如明镜顿现一切无相色像。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亦复如是。顿现无相无有所有清净境界。如日月轮顿照显示一切色像。如来 为离自心现习气过患众生。亦复如是。顿为显示不思议智最胜境界。譬如藏识顿分别知自心现及身安立受用境界。彼诸依佛亦复如是(依者胡本云津腻谓化佛是真佛 气分也)。顿熟众生所处境界。以修行者安处于彼色究竟天。譬如法佛所作依佛光明照曜。自觉圣趣亦复如是。彼于法相有性无性恶见妄想。照令除灭。
一切佛语心品之二·“二种神力建立”说
复次大慧。如来以二种神力建立。菩萨摩诃萨顶礼诸佛听受问义。云何二种神力建立。谓三昧正受。为现一切身面言说神力。及手灌顶神力。
大慧。菩萨摩诃萨初菩萨地住佛神力。所谓入菩萨大乘照明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世界一切诸佛。以神通力为现一切身面言说。如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及余如是相功德成就菩萨摩诃萨。
大慧。是名初菩萨地。菩萨摩诃萨得菩萨三昧正受神力。于百千劫积集善根之所成就。次第诸地对治所治相。通达究竟。至法云地住大莲华微妙宫殿。坐大莲华宝 师子座。同类菩萨摩诃萨眷属围绕。众宝璎珞庄严其身。如黄金瞻卜日月光明。诸最胜手从十方来。就大莲华宫殿坐上。而灌其顶。譬如自在转轮圣王。及天帝释太 子灌顶。是名菩萨手灌顶神力。
大慧。是名菩萨摩诃萨二种神力。若菩萨摩诃萨住二种神力。面见诸佛如来。若不如是则不能见。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凡所分别三昧神足说法之行。是等一切悉住如来二种神力。大慧。若菩萨摩诃萨离佛神力能辩说者。一切凡夫亦应能说。所以者何。谓不住神力故。
大慧。山石树木及诸乐器城墎宫殿。以如来入城威神力故。皆自然出音乐之声。何况有心者。聋盲喑痖无量众苦。皆得解脱。如来有如是等无量神力。利安众生。
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如来应供等正觉。菩萨摩诃萨住三昧正受时。及胜进地灌顶时。加其神力。
佛告大慧。为离魔业烦恼故。及不堕声闻地禅故。为得如来自觉地故。及增进所得法故。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咸以神力建立诸菩萨摩诃萨。若不以神力建立者。则堕外道恶见妄想及诸声闻众魔悕望。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诸佛如来咸以神力。摄受诸菩萨摩诃萨。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神力人中尊,大愿悉清净,
三摩提灌顶,初地及十地。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3-1 23:43:17 |
|
复:simachengzhen 随缘得自在 等
谢谢随喜功德,回向智慧安乐!
|
作者:大自由大自在 回复日期:2005-3-2 1:11:38 |
|
南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
作者:七朵梅花一壶酒 回复日期:2005-3-2 10:06:43 |
|
学习。
|
作者:汉匪格卢 回复日期:2005-3-2 12:27:19 |
|
南无阿弥陀佛!
|
作者:非法非梦 回复日期:2005-3-2 14:27:14 |
|
受教了。
我对佛法一窍不通,心浮气躁,估计也无法领略一二。
只想请教一个凡俗的问题:
“执著”一词应该是来源于佛法。
佛说:执著是苦。
世间诸多贪念,皆以执著而起。所以佛说:缘起性空。看过上面诸多讨论,明白此空非虚无,非消极。实为洞明,是积极。我的理解有超脱之意。
那么,我想问的是:学佛之人,何为最重要?打坐念经?还是研习佛法?积德行善?还是广布佛法?
我知道这一问,我就又着了执著的相,修佛之人,怎能有此轻重之分。可我通贴看下来,执著于研习各类佛法者大有人在,甚而有宗派之分。我一凡夫俗子都觉得,佛当年的意念恐怕不是让信徒去拼命钻研他的佛法经典,而在于理解顿悟,所谓“缘分”也由此起。
因此,我这个槛外之人不求甚解,只是想明白修佛修在何处?是否通读了佛经,即为顿悟了佛法?通读为修为,精读研习是否就是执著了呢?
我太过愚钝,因为世间诸事,想起来都矛盾对立,无法圆通。因此我这问题也问得一塌糊涂。
答与不答,皆可。
其实我问与不问,也是皆可。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3-2 22:47:19 |
|
复:非法非梦
学佛之人,何为最重要?打坐念经?还是研习佛法?积德行善?还是广布佛法?
——————————————————————
所谓“众善奉行,诸恶莫做,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积德行善、广布佛法,——属于“众善奉行”,
研习佛法,打坐念经,——是为“自净其意”,
“众善奉行,诸恶莫做”,——是“自净其意”的基础与表现;
“自净其意”——是“众善奉行,诸恶莫做”的精髓与核心。
“众善奉行,诸恶莫做,自净其意”——目的是为了“背尘合觉”,
“背尘”——即解脱心身烦恼,得大安乐;
“合觉”——即觉悟缘起性空,得大智慧,得大自在。
“得大智慧,成大机用”的目的是为救度累世父母众生,
是为帮助累世父母众生同样解脱心身烦恼,得大安乐、大智慧、大自在。
|
作者:这个那个 回复日期:2005-3-3 6:55:00 |
|
----那么,我想问的是:学佛之人,何为最重要?打坐念经?还是研习佛法?积德行善?还是广布佛法?
对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恰好是你没提到的:三皈五戒。
这是海城大悲寺的妙祥和尚开示的,大悲寺特别注重头陀行和戒律,那里日中一食,持不捉金钱戒(就是不准碰钱),每年两次行脚乞食等等。
解脱之路网站有详细介绍(http://www.jietuozhilu.net),各位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3-4 19:15:41 |
|
学佛之人,如果不只是想做个信徒,而是成为一个“修士”,
最关键的次第是闻、思、修,净土宗则强调信、愿、行。
闻即听闻阅读佛教经论开示,思即思考领会其中的精髓与心要,
只有真正通过闻思,理解了佛教的道理,才能够确立“决定信”,
由此生起依照佛教理念而行的坚定意愿,作出佛法修行的决定,
只有内心生起了这个决定,才能叫作真正的归依。
以上是按照正信的路子所讲的“归依”,如果是按迷信的路子,
则是先去寺庙找出家师父举行一个仪式,然后颁发一个归依证就是。
但是,佛教是讲究修心的,如果内心不能生起依佛教而行的决定,
那样的归依只能算是一个形式,对于修行没有太大帮助。
只有内心确立了修行的意愿,行人愿意按照佛教的方向去改变,
愿意改变自己的不良想法和行为,才会乐意去接受戒律的约束,
否则,即便有戒律,没人监督可能会照犯不误,这是一环套一环的。
所以,学佛,最根本的关键就是闻、思教义,建立正信与修行意愿。
|
作者:windyun 回复日期:2005-3-4 19:26:25 |
|
很有见地!顶!
|
作者:游走半空中 回复日期:2005-3-4 20:47:23 |
|
佛即是我,我即是佛。
非佛非我,非我非佛。
无佛无我,无我无佛。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3-19 16:19:34 |
|
本来无一物,只是悟“性空”,并未悟“缘起”,
按照禅宗说法,只是悟禅并非悟机,所以五祖判说亦未见性。
直到五祖夜半说法,六祖得出“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的结论,
才算是真正大澈大悟。
为此,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其所悟者是境非心,
若执其为究竟,即为外道“断灭见”,不是佛教慧见,
所以,五祖看见墙头的六祖见解,当即脱鞋擦掉,
其用意并不仅仅在于保护六祖,更包括防止断灭见误人在内。
|
作者:游方头陀 回复日期:2005-5-1 20:30:22 |
|
『打油诗社』 [疯油经]有谁在烦啊?
作者:游方头陀 提交日期:2005-4-30 19:10:40
游方头陀来化缘,不问欢喜只问烦,
洒家囊中有妙药,谁将心来为你安。
化缘喽——
作者:百分百2 回复日期:2005-4-30 19:27:00
老子穷的叮当响.
作者:游方头陀 回复日期:2005-4-30 20:54:00
小子穷得响叮当,正合出家做和尚,
百衲衣服百家饭,游遍天下不愁床。
如何?
作者:游走半空中 回复日期:2005-4-30 20:56:00
心中茫然
难有笑颜
不知所思
无有所为
作者:游方头陀 回复日期:2005-4-30 21:04:00
谁知心茫然?
为何要笑颜?
不知是谁知?
无为是否为?
作者:游走半空中 回复日期:2005-4-30 21:08:00
哈哈
菩提非树镜非台
无物何来惹尘埃
神州河山游方遍
千秋恨事付一晒
作者:天下第二有情人 回复日期:2005-4-30 21:12:00
灌水是我的风格!~
作者:游方头陀 回复日期:2005-4-30 21:18:00
谁知非树与非台?
自心从未离尘埃,
别说本来无一物,
小心弘忍扬僧鞋。
再参!
作者:雅林居 回复日期:2005-4-30 22:41:00
游方头陀走四方
身披百衲作衣裳
游走吃遍百家饭
天做被盖地为床~:)
作者:游走半空中 回复日期:2005-4-30 22:46:00
席天幕地
畅怀抒气
自给自足
我心如一
作者:游方头陀 回复日期:2005-4-30 23:40:00
【头陀】
梵语dhu^ta,巴利语同。谓去除尘垢烦恼。苦行之一。意即对衣、食、住等弃其贪着,以修炼身心。
头陀行,对日常生活所立如下之十二种修行规定,即称十二头陀行:(一)在阿兰若处,离世人居处而住于安静之所。(二)常行乞食。(三)次第乞 食,乞食时不分贫富之家,而沿门托钵。(四)受一食法,一日一食。(五)节量食,指不过食,即钵中只受一团饭。(六)中后不得饮浆,中食之后,不再饮浆。 (七)着弊衲衣,穿着废弃布所作之褴褛衣。(八)但三衣,除三衣外,无多余之衣。(九)冢间住,住于墓地。(十)树下止。(十一)露地坐,坐于露天之地。 (十二)但坐不卧,即常坐。
【头陀第一】于佛陀十大弟子之中,以大迦叶为头陀行第一。
作者:铁划银钩舞东风 回复日期:2005-5-1 2:56:00
好好打油
作者:麻经 回复日期:2005-5-1 5:03:00
是的大家多打油、油价才不再上扬!
作者:游方头陀 回复日期:2005-5-1 13:10:00
要想打油出好油,
宝贝越多油越稠,
如果参假滥灌水,
油坊不如改码头。
作者:欢欢喜喜迎娶你 回复日期:2005-5-1 13:12:00
野和尚老打油干嘛啊
作者:游方头陀 回复日期:2005-5-1 13:19:00
游走有悟当恭喜,
半空打破席天地,
识心自足心如一,
廓然无碍畅心气。
佛法智慧真正好,
悟之随即出烦恼,
沐恩之人当报恩,
早早皈依佛三宝。
善哉善哉,不虚此来,
无量光佛,本来自在。
作者:游方头陀 回复日期:2005-5-1 13:26:00
身披百衲走四方
露宿风餐百家粮
有福不享因何事
只为众生沐佛光
化缘咯,谁将心与我——
作者:欢欢喜喜迎娶你 回复日期:2005-5-1 13:27:00
我靠
魔鬼和尚!~和尚魔鬼
作者:游方头陀 回复日期:2005-5-1 13:32:00
欢欢喜喜迎娶你,咋对和尚也痴迷
洒家打油点佛灯,愿你前程不痴迷
————
带着你的新娘子,一起快到佛门来
佛门广大任来去,只为众生俱开怀
作者:游方头陀 回复日期:2005-5-1 13:38:00
你靠魔鬼佛不嫌,魔鬼也是诸众生,
佛魔皆是一心造,不解因缘是迷人。
阿弥陀佛,仁者可肯将你的魔心与我?
作者:欢欢喜喜迎娶你 回复日期:2005-5-1 13:39:00
游方头陀是和尚
天涯油社他也上
罪过!
佛门不幸
作者:欢欢喜喜迎娶你 回复日期:2005-5-1 13:43:00
你那也叫诗
我也会写诗
和尚也偷油
老鼠自吱吱
作者:游方头陀 回复日期:2005-5-1 14:01:00
红尘处处是道场,游方才能传心香,
天涯油社油光光,正好燃灯漆佛墙。
作者:光汐 回复日期:2005-5-1 14:47:00
菩提无树境非台,心香一柱拜游方。
打油诗社打油乐,静听头陀度众生。
作者:游方头陀 回复日期:2005-5-1 14:59:00
光汐无须拜游方,自心即佛常放光,
佛不度人人自度,只看谁心照十方。参!
作者:莽客 回复日期:2005-5-1 15:20:00
偶不烦。
作者:天下第二有情人 回复日期:2005-5-1 15:23:00
看到和尚来了就烦了~
|
作者:许晓恬 回复日期:2005-5-1 20:50:18 |
|
大化大德:
是佛信仰者吗?
我平日也曾潜心学习,终无大成.
听君话,过十年书.承教了.有如入密法醍醐灌顶之感.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5-1 23:49:16 |
|
大化是佛陀智慧教法的信仰者,同时亦是佛法的修行者。
学佛,师父的引导很重要,不是过来人,没法解经纶,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达摩祖师说:若自己不明了,须参善知识,了却生死根本。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然即佛性自有,若不因师,终不明了。不因师悟者,万中希有。若自己以缘会合,得圣人意,即不用参善知识。
愿你早日获得善知识的深入指导。
|
作者:在线服务 回复日期:2005-5-2 0:47:12 |
|
受益 赞叹
|
作者:00小虎00 回复日期:2005-5-2 9:16:21 |
|
但落言诠,终归歧路;无佛无法,只是这个。
|
作者:叫化和尚 回复日期:2005-5-2 13:52:03 |
|
言诠在启信,并非系缚人,
若无佛指引,谁明道在心?
言诠乃方便,缚只缚迷人,
如果真透脱,何物不是心。
小虎哥哥,你没透脱,
即心是道,谁知这个?
|
作者:00小虎00 回复日期:2005-5-3 11:53:49 |
|
谢谢和尚。
|
作者:00小虎00 回复日期:2005-5-3 13:39:05 |
|
其实,“佛”说了什么,只有听过的人知道;后来的人,只是在“我”说而已。
|
作者:深秋的黄叶 回复日期:2005-5-3 14:31:45 |
|
:(
佛:就是一个乱七八糟的大慌话。
|
作者:反对土葬 回复日期:2005-5-3 22:39:42 |
|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
这几乎就就是佛的精髓。
|
作者:孤星寒1106 回复日期:2005-5-4 15:27:26 |
|
空空无为!
|
作者:孤星寒1106 回复日期:2005-5-4 15:54:21 |
|
佛祖在心中
|
作者:ren916 回复日期:2005-5-7 18:52:31 |
|
无人象无我象,无众生象,无寿着象,呵呵,就是叫人目空一切拉
|
作者:爱醉不爱酒 回复日期:2005-5-8 12:35:27 |
|
都在乱说些什么啊,
佛教有严谨的修学次第,无论是空还是有,都需要亲自验证。
建议大家,不要看六祖坛经、金刚经这些甚深的般若经典,那是给有极高修证的人看的。而最好看从平实朴素阿含经从头开始学起,解行并进。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5-15 01:01:02 |
|
答:ren916 回复日期:2005-5-7 18:52:31
不被现象迷惑与制约自己的头脑,才会有创造性的智慧显现。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5-15 01:02:40 |
|
答:深秋的黄叶 日期:2005-5-3 14:31:45
你说的——佛:就是一个乱七八糟的大慌话。体现在哪些地方?
能否赐教一二?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5-15 01:04:31 |
|
答:爱醉不爱酒 回复日期:2005-5-8 12:35:27
你认为阿含中的那些部分值得初学者学习?
|
作者:飞行的鸟 回复日期:2005-5-15 2:09:47 |
|
说佛教的空,先要从学佛的几个阶段说起了,就像观堂所说的入学三阶段一样,学佛也有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三个阶段。
了解佛教的人都知道有见性成佛,可估计这么好悟性的在云云众生中还是不多的,再说你教一个寻常百姓去见性成佛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事。
佛空是有中生无,虽无却不空,如是无中生有,那来万物苍生,那来的佛主菩萨。要是空又怎么有六道轮回,那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
佛不可说,拈花一笑谁不会,可知是笑什么。
|
作者:爱醉不爱酒 回复日期:2005-5-15 17:03:08 |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5-15 01:04:31
答:爱醉不爱酒 回复日期:2005-5-8 12:35:27
你认为阿含中的那些部分值得初学者学习?
========================================================
都值得学,那都是佛教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要体悟空性,几乎就等于造空中楼阁。
我看一个大德的建议,先从杂阿含经看起,解行并进。如果想了解,可以看《阿毗达摩概要精解》,这是南传佛教要背诵的入门书。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5-17 12:54:21 |
|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是《阿含》么?
原始阿含佛教虽然可操作性较强,但是,其佛教智慧毕竟是原始的,
与以解脱知见为基础的大乘佛教智慧相比,见解与手段都逊色许多。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5-17 13:09:54 |
|
禅宗说:“妙高顶上见,深深海底行”。
《金刚经》《心经》《六祖坛经》都是佛教的最高真理显现。
《金刚经》虽然晦涩,但是,如果对佛教“法身佛”的概念
有所认识的话,也并非不可理解。
《心经》与《六祖坛经》其语言算是比较通俗的,
尤其是《心经》,虽然只有二百多个字,
但却是整个大乘以及小乘佛教修行的总纲,
如果能够弄通《心经》的每个概念,明了全文宗旨,
对于了解大乘、小乘、甚至禅宗、密乘,
都将是一个很好的基础和帮助,对了解《六祖坛经》也亦然。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5-17 13:17:30 |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本)
唐玄奘法师汉译版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密多故, 心无罣碍; 无罣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密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5-17 13:19:18 |
|
新译足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超越智慧调伏心身法行纲要》
我佛子阿难是在这样听说这部佛经的:
一时,释迦牟尼佛安住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一起聚会。当时,释迦牟尼佛进入深广明察的心灵状态安然静坐。其时,大众之中有位遍观无碍 的大觉悟者圣观自在菩萨,亦同时修持用超越智慧调伏心身法行,其本妙觉智洞然照见五种有为的蕴集皆空无实性,由此而超越一切痛苦厄难等境遇。
这时,佛子具寿舍利弗受到佛力感召,合掌恭敬地请教观自在菩萨说:善男子,如果有人希望学习超越智慧调伏心身法行,应当怎样修学?
圣观自在菩萨告诉具寿舍利弗说:
舍利子,如有善男子、善女人,乐意修学超越智慧调伏心身法行,应该思维并牢记五种有为的蕴集(五蕴)皆空无自性。舍利子,色质的蕴集无异于空相,空 相无异于色质的蕴集,色质的蕴集即是空相,空相即是色质的蕴集。觉受的蕴集、思想的蕴集、业行(造作行持)的蕴集、情识(情感意识)的蕴集,也同样的是空 相。
舍利子,一切事物皆是空相,性如虚空,无有生起,无有消灭,无可玷污,无可洁净,无从增加,无从减少。因为这样的缘故,空相中无有色 质,无有觉受、思想、业行、情识,无眼、耳、鼻、舌、身、意等能知意识(六识),无形色、声音、香臭、滋味、感触、概念等所知信息(六触),无眼睛可看的 境界、无耳朵可听的境界、无鼻子可嗅的境界、无舌头可尝的境界、无肢体可触碰的境界,乃至无意识可缘念的境界等各种可供感知的存在(六境)。无不自觉省的 无明,亦无无明的穷尽;无妄行造作,无意识知觉,无名词形色,无六识认知(六入),无心境接触,无心灵领受,无耽想爱着,无心理取拒,无心念有持,无集生 窜习,亦无妄行、意识、名色、六入、接触、领受、爱着、取拒、有执、生习的穷尽;乃至无老衰死亡(流变),也无老死的穷尽(十二因缘)。无痛苦感受、无习 气纠集、无受想灭尽、无神圣道行(四谛),无智慧也无得失。
舍利子,因于本无得失的缘故,悟知此理的有情众生,依靠超越智慧调伏心身法行 的缘故,心中无所挂碍。心无挂碍的缘故,也就无有恐怖,由此而远离错缪的思想及行为,圆满归于安乐。过去、现在、未来中一切觉悟圆满的佛陀,就是因为依靠 超越智慧调伏心身法行的缘故,从而获得极顶高妙、极顶圆满、极顶真切的觉悟经验和超越智慧。
由此可知,超越智慧调伏心身法行,是大神妙真言,大光明真言,最高无上,无与伦比,能够消除一切心身苦恼,真实不虚。由此演诵真言说:
达亚塔,嗡,噶德噶德,般若噶德,般若僧噶德,菩提所布诃。
Tayatha om 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obha.
就是这样,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对于超越智慧调伏心身法行,应该按照这样进行修习。
圣观自在菩萨讲说完毕,释迦牟尼佛即时从深广明察的心灵状态脱出,赞叹地说:善哉!善哉!善男子,修习超越智慧调伏心身法行就应该这样,按照这样修行,一切圆满把握真理的大觉悟者都会随之欢喜。
随着释迦牟尼佛的赞叹,具寿舍利子大喜充遍,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也大生欢喜,当时众多与会天、人、非天、空行等一切众生,听到释迦牟尼佛的好评,全都大生欢喜,并满怀信心地接受、宣扬与赞叹佛陀的意旨。
|
作者:杨杨3314520 回复日期:2005-5-17 13:27:24 |
|
小子穷得响叮当,正合出家做和尚,
百衲衣服百家饭,游遍天下不愁床。
如何?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5-17 21:02:06 |
|
你将我那叫化化身的油诗抄来是何意?
|
作者:00小虎00 回复日期:2005-5-18 10:41:38 |
|
瑜伽相应 相应瑜伽//是佛佛祖祖的密义//本来不曾远离//何来相入相即//这瑜伽也未免//过分的无趣//既是如此//何妨自在//任运 广大 独一 圆满//这广大究竟//到底是谁的密义//豁然心解//原不属谁//那何妨是//我家的消息////----摘自《莲花生大士全传》
|
作者:00小虎00 回复日期:2005-5-18 11:11:42 |
|
所谓天人者 即非天人//是名天人 所以//你成了天人//是善 是恶 是升 是沉//是六道的轮转不停//不是天 不是人//不是修罗 不是恶鬼//不是畜生 不是地狱//所以能开始 轮回的游戏//这极苦 不好玩//切莫沉迷//本来乌有//那还解脱个什么//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谢谢你的消息////----摘自《莲花生大师全传》
|
作者:00小虎00 回复日期:2005-5-18 11:22:52 |
|
从没有中阴中//游戏出了中阴//这场玩笑闹得可不小//你难道相信 竟有//实相中阴 轮回生死//怎能忍受 这无聊的游戏//什么是六道四生//什么是十法界//醒来吧 空//你其实不必 这般//沉迷////----摘自《莲花生大士全传》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5-18 13:17:09 |
|
00小虎00挺会挖宝贝的哦,随喜功德!
|
作者:孤傲红尘独自笑 回复日期:2005-5-18 13:41:05 |
|
转:《小乘佛学:佛教的中心概念及法的意义》与《大乘佛学:佛教的涅槃概念》 是俄国著名佛教学者舍尔巴茨基代表作品。对于我们这一代按照近代西方教育模式培养起来的读者,阅读这种理性主义的,充满实证精神的佛教哲学著作,应该不会有隔膜的感受。
ps:个人看过《小乘佛学:佛教的中心概念及法的意义》感觉还以,能对佛教的基本理论和元素作一些理性的了解。由于没有实证只是个人感觉,其他的不敢妄论,怕误人歧途。
|
作者:破碎虚空2 回复日期:2005-5-21 10:39:38 |
|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佛教是一种教育而非一种盲信,佛法是智慧含量最高的宇宙观。佛教的创始者以及历代高僧将这种本应只有少数智者才能理解的深刻思想传之于大众,非常了不起。我本人以现在的修为能够理解的佛教是辩证法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完美结合。
|
作者:潇洒的痛苦 回复日期:2005-5-21 10:44:36 |
|
我本人以现在的修为能够理解的佛教是辩证法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完美结合。
--------------------------
了解一下什么是“补特伽罗无我”。
|
作者:00小虎00 回复日期:2005-5-21 11:29:17 |
|
佛学似乎是客观唯心主义。
|
作者:tclingtoto 回复日期:2005-5-21 12:19:20 |
|
按现代哲学的分类,因该是主观唯心主义
|
作者:tclingtoto 回复日期:2005-5-21 12:26:10 |
|
作者:爱醉不爱酒 回复日期:2005-5-8 12:35:27
都在乱说些什么啊,
佛教有严谨的修学次第,无论是空还是有,都需要亲自验证。
建议大家,不要看六祖坛经、金刚经这些甚深的般若经典,那是给有极高修证的人看的。而最好看从平实朴素阿含经从头开始学起,解行并进。
————————————————————————————————
爱醉不爱酒,做一好事,我不图空或有,只求心中能清静些,该读些什么佛经,谢谢!
|
作者:00小虎00 回复日期:2005-5-21 13:29:07 |
|
众生都有佛性,而这佛性是共体的。其实,德国的黑格尔,还有海德格尔,他们哲学思想的源流都可以追朔到印度教与佛教。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5-22 17:08:17 |
|
佛陀是无观本觉妙智和缘起性空规律的发现者。
佛教是“无观无唯主义”与因明辩证法的完美结合。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5-22 17:17:31 |
|
答:潇洒的痛苦 回复日期:2005-5-21 10:44:36
了解一下什么是“补特伽罗无我”。
————————————————————
《佛教大词典》【补特伽罗】
(术语)Pudgala,又作富特伽罗,旧作福伽罗、补伽罗、富伽罗、弗伽罗、富特伽耶。旧译曰人,或众生。新译曰数取趣。数者,取五趣而轮回之义。 唯识述记二本曰:‘补特伽罗,数取趣也。’玄应音义一曰:‘福伽罗,经论中或作富伽罗,或作富特伽耶。旧译云人。应云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也,言数数往来 诸趣也。’同二十二曰:‘案梵本,补,此云数。特伽,此云取。罗,此云趣。云数取趣,谓数数往来诸趣也。旧亦作弗伽罗,翻名为人,言舍天阴入人阴,舍人阴 入畜生阴,是也。’慧苑音义上曰:‘补伽罗,正云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谓造集不息,数数取苦果也。’
新解释:
数取趣:条件反射式的意识寻伺及注意力妄动。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5-22 17:20:34 |
|
作者:tclingtoto 回复日期:2005-5-21 12:26:10
我不图空或有,只求心中能清静些,该读些什么佛经,谢谢!
——————————————————————————————
不图空或有,悟心最好,多看《六祖坛经》《达摩四行三论》吧!
|
作者:00小虎00 回复日期:2005-5-22 22:17:34 |
|
还有一解:意乐意趣(793下5)。
|
作者:破碎虚空2 回复日期:2005-5-23 17:44:04 |
|
无论我们在这里谈论什么高深的见解,佛教还是那个佛教。从实践出发,又从实践而中止的一场思想跋涉和人格涅磐。学习佛学必须记住这一点: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好象在写毛泽东思想。。。。。。自己先汗一个)任何空谈都是一种妄念,有害而无一利。如果你是一个研究者就另当别论,如果你是一个信徒,还 是不要有太多的问题)
|
作者:sinksinksink 回复日期:2005-5-29 21:31:01 |
|
受教良多~~
不过还是有些困惑,难道学佛就是为了解除心中的烦恼以达永恒平静的境界?同时也是为了验证佛言,给大众以信心?
|
作者:读史的猪 回复日期:2005-7-6 14:19:15 |
|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
作者:雪云飞飞 回复日期:2005-10-6 09:23:05 |
|
空 不过是人类对真理的摸索得出的一种猜测性感觉而已,远非究竟了义
|
作者:雪云飞飞 回复日期:2005-10-6 09:29:04 |
|
《博伽梵歌》的主题是教人认识五项基本真理,首先阐明了神的科学,然后解释了生物(吉瓦,jiva)的原本地位。宇宙之中有主宰者和受主宰的生物。如 果一个生物说他不受控制,自由自主,那他一定是神志不清。最起码,在受条件限制的生命状态下,他是处处受到控制的。所以《博伽梵歌》的论题便涉及至尊的主 宰以及受主宰的生物、物质自然、时间(整个宇宙存在或物质自然展示的期间)以及功利性活动,都在讨论之列。宇宙的展示包含着种种活动。所有生物无不处于种 种活动之中。学习《博伽梵歌》我们要明白神是什么,生物是什么,物质自然是什么,宇宙的展示是什么,以及它怎样受时间的主宰,还有生物的活动是怎么回事 等。
《博伽梵歌》在这五个基本主题中,至尊神或奎师那、或梵、或至尊主宰、或超灵——随便你用哪个名字——被确立为最伟大的。生物在本质上与至尊主一 样。例如,主控制着物质自然中的一切事物,这些在《博伽梵歌》后面的章节里进一步会说明。物质自然不是独立的,而是依照至尊主的指示而活动。正如奎师那 说,"物质自然在我的指令下运作。"当我们在宇宙自然中看到奇妙的景象时,我们应该知道,在这个宇宙展示的后面有一位主宰者。任何事物的展示都离不开主 宰。认为没有主宰者的想法是幼稚可笑的。例如,一个孩子看到汽车,没有马,没有其它动物牵引却能奔跑,会感到惊奇,然而一个正常的人知道汽车的结构和运转 原理,他知道在这机械之后总有人——即司机在操纵着。同样地,至尊主就好比司机,万物都在他的操纵下运作。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看到,生物体被主接受为他的 所属部分。金子的微粒仍是金子,一滴海水照样咸,同样,生物作为至尊主宰者,即博伽梵——圣主奎师那的所属部分,有着至尊主所有的品质,只不过在量上非常 微小罢了。因此我们也是纤微的主宰,从属的主宰。我们总是想控制自然,譬如,当今人类想控制太空和星系。我们有这种主宰的倾向,因为,这是奎师那的一种品 质,尽管人类想做物质自然的主人,但须知我们不是至尊的主宰者。《博伽梵歌》清楚地阐述了这一点。
物质自然是什么?《博伽梵歌》将它解释 为低等原质,而将生物解释为高等原质,无论是低等原质还是高等原质,皆永受主宰。原质是阴性的,受主的控制,正如妻子的活动受丈夫的主宰,原质永为从属, 受主的辖治。主是支配者,生物和物质自然受辖治,受至尊主的主宰。根据《博伽梵歌》所说,生物虽为至尊主的所属部分,却仍属原质。《博伽梵歌》第七章清楚 讨论了这一点。Apareyamitastvanyamprakrtim viddhimeparamjiva-bhutam:"物质自然是我的低等原质,在这之外还有另一原质——生物。"
物质自然由三种形态构 成,善良形态、情欲形态、愚昧形态。三种形态之上是永恒的时间。这些形态在永恒时间的控制范围内,纵横交错,就产生了活动,即卡尔摩(karma)。亘古 至今,这些活动都在进行着,我们因一已活动的果报,或是享乐或是受苦。举例来说,假设我是商人,勤奋精明,积存了大笔钱,因此,我是享乐者。但不久,假如 我在生意中赔了本,这样,我又变成了受苦者。同样的道理,在人生的各个方面,我们享受工作的成就,或吞下自己种下的苦果,这就叫做业报。
至尊主、生物、物质自然、永恒时间、业报,在《博伽梵歌》中都一一解释了。五者之中,至尊主、生物、自然、永恒的时间四者都是永恒的。物质自然的展示可能 短暂,但并非假象。有些哲学家说,物质自然的展示是虚假的,但根据《博伽梵歌》的哲学,即外士那瓦哲学,则不是这样。世界的展示并非虚假,而是真实的,只 不过短暂易逝罢了。好比云朵飘浮空中,又似雨季来临,滋润五谷。一待雨季过去,云朵散尽,五谷便又干枯。物质自然展示也是如此,每隔一段时间便展示一次, 持续一段时间,便又消失殆尽。这就是物质自然的运作,这种运作,周而复始,永无休止。所以,物质自然是永恒的而不是虚假。主称之为"我的物质自然"。物质 自然是至尊主隔离了的能量,同样,生物也是至尊主的能量,但不是隔离的,而是与至尊主永恒相连的。所以,主、生物、物质自然、永恒时间四者互相关联,均为 永恒。然而,业报却不是永恒的。业报的影响可能旷古久远。我们因亘古以来自己活动的结果或享乐或受苦,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活动而改变业报。这有赖于 我们知识的完美程度。我们都从事种种不同的活动,毫无疑问,我们不知道应该如何正当行事,以便远离我们这些活动所带来的作用和反作用,从而获得解脱。《博 伽梵歌》明确地阐述了这点。
至尊主处于至尊知觉的地位。生物是至尊主的所属部分,也具有知觉。生物和物质自然均被解释为原质——即至尊主 的能量,但两者之中生物有知觉,物质自然却没有,这便是两者的区别。所以,生物本性又叫做高等能量,因为生物具有与主相似的知觉。主具有至高无上的知觉, 然而,生物则不可妄称也具有至高无上的知觉,无论在哪个完美的阶段,生物都不具备至尊的知觉,说他具备的理论实是误人的理论。他虽具有知觉,但不是完美或 至高无上的知觉。
生物和至尊控制者的区别在《博伽梵歌》第十三章中有所解说,圣主有知觉,生物也有知觉,但生物只能知觉到自己特有的躯 体,而主则知觉到所有的躯体,因为主处于每一生物的心中,所以他能知觉到每一生物的心理动向,我们不能忘了这一点。至尊人格神,以超灵形体居于每一个生物 的心中,作为控制者指示着生物随其所愿行事,可是生物忘记了应该怎么做。一开始,他下决心,但随后就又陷入自己业报反应的束缚之中,不能自拔。他放弃一种 身体,却又进入另一个身体,就好象穿衣脱帽一般。随着灵魂如此这般地移居,他承受着过去活动的因果反应。然而,这些活动是可以改变的。当生物处于善良形 态,在明达之时,他就懂得采取何种活动。如果他这样做的话,便可改变一己过往活动的种种业报。由此可见,业报并不是永恒的。所以我们说这五者(至尊主、生 物、原质、时间和业报)之中,四者永恒,唯业报不永恒。
具有至高知觉的控制者(Isvara)与生物有一相似之处,两者之知觉均属超然, 知觉并不是由物质的结合而产生的。这是一个错误概念。《博伽梵歌》不接受那认为知觉是在某些由于物质的相互结合情况下而发展起来的理论。知觉受到物质环境 的遮盖表现出反常的知觉来,正如光通过有色玻璃会透射出某种颜色的光一样。然而,主的知觉却不受物质影响。
主奎师那说:"物质自然本是我的一种能量,按我的指示运作,"
当他降临物质宇宙时,他的知觉是不受物质影响的。如果他受到物质的影响,那他就不配在《博伽梵歌》中讲述超然的事情。只要一个人的知觉没有脱离物质 的污染,他就没有资格谈论超然世界。所以,主不受物质污染。但现在,我们的知觉全被物质污染了。因此,《博伽梵歌》教导我们如何去净化被物质污染了的知 觉。在纯粹的知觉中,我们的活动就会契合至尊者的意愿。因而我们得到快乐。而不是要我们停止一切活动。相反,这样做我们的活动便被净化过来。这净化了的活 动叫奉献服务。看似普通却全无污染。愚昧的人可能认为奉献者的活动也好,工作也好,与俗人做的并无两样,但这些知识浅薄的人哪里知道,主的活动或奉献者的 活动不受不洁知觉或物质的污染。它超然于自然的三形态之外。不过,我们应该明白,我们现在的知觉是受到污染的。
我们受到物质的污染时,便 可说我们被条件限制了。不真实的知觉便表现在人认为自己是物质自然的产物。这就是假我。沉浸于躯体化的概念的人无法了解自己的处境。主宣讲《博伽梵歌》是 为了把人从生命的躯体化概念中解脱出来。阿尔诸那将自己置于这一位置正是为了接受主的训示,人必须将自己从生命的躯体化概念中解脱出来,这便是超然者的初 期活动。谁想获得自由,谁想获得解脱,谁就必须首先认识到他不是这个躯体。"解脱"意谓着不受物质知觉的束缚。《圣典博伽瓦谭》也对"解脱"一词下了定 义:
Muktirhitvanyatha-rupamsvarupenavyavathitih。Mukti的意思是指从这个物质世界中受污 染的知觉中解脱出来,而稳处于纯粹的知觉之中。《博伽梵歌》的所有训示都旨在唤醒这纯粹的知觉。所以我们在《博伽梵歌》的最后部分可以读到,奎师那问阿尔 诸那是否在净化了的知觉中。净化了的知觉意谓着依照主的训示行事,这才是净化了的知觉的真正要点。知觉本来就在我们之内,因为我们是主的所属部分,但对于 我们来说易受低等形态的影响。然而至高无上的主却绝不受影响。这就是至尊主与微小的个体灵魂的区别。
那么,这种知觉是什么?这知觉便是" 我是",我是什么呢?在被污染了的知觉中,"我是"意谓着"我就是我所观察到的一切的主人,我就是享乐者"。世界转个不停,是因为每个生物都认为自己就是 物质世界的主人和创造者。物质知觉在心理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我是创造者",一类是"我是享乐者"。但实际上,至尊主既是创造者又是享乐者。而生物作为 至尊主不可分割的部分,则既非创造者,也非享乐者,而是合作者,也是被创造者和被享乐者。例如,机器的部分与整个机器合作,躯体的部分与整个躯体合作, 手、脚、眼等只是躯体的部分,但都不是实际的享乐者,只有胃才是享乐者。腿行走,手送食物入口,牙咀嚼,身体的各个部分都为满足胃而工作,因为胃是补充身 体营养的主要部分,所以每一样东西都给了胃。育树就得给树根浇水,养身前要饱胃。要维持身体的健康,身体各部分必须精诚合作地把食物送到胃里。同样,至尊 主既是创造者又是享受者,而我们作为从属生物,也应该精诚合作地满足至尊主,实际上,这种合作对我们将大有裨益,就象胃接受的食物实际上有益于身体各部分 一样。如果手认为自己应该享用食物而不把食物送进胃里,结果必定失望。创造和享 受的核心是至尊主,生物都是合作者。他们通过合作而分享快乐。这种关系也象主仆关系一样。如果主人完全满足了,仆人也就会满足的。同样地,要去满足至尊 主。虽然生物也有创造和享受物质世界的倾向,因为这些倾向源于创造了这个展示着的宇宙的至尊主,因此,生物便应该去满足至尊主。
所以,我 们会发现《博伽梵歌》的整体,是由至尊控制者、受控制的生物、宇宙展示、永恒时间以及业报组成。本书解释了这一切。这一切全部算起来构成了全然的整体,而 那个全然的整体就是——至尊绝对真理。全然的整体与全然的绝对真理都是全然的人格神——圣主奎师那。一切展示都是他的能量体现,他是全然的整体。《博伽梵 歌》也解释了非人格梵从属于全然的至尊主。《布茹阿玛·萨密塔》更清楚地把梵比作太阳的光芒。非人格梵是从至尊人格神那里发出来的光芒。非人格梵是对绝对 整体的不完全觉悟。超灵的概念也是如此。在第十五章,我们将看到至尊人格神超越于非人格梵和对超灵的部分觉悟。至尊人格神被称为永恒、全知、极乐、完形 体。《布茹阿玛·萨密塔》开首便这样说:"哥文达——奎师那是万原之原,他是原初之因。他是永恒、知识和喜乐的形体。"觉悟非人格梵是觉悟到他的永恒的特 性,觉悟到超灵是觉悟到永恒及知识的特性,但对人格神奎师那的真正觉悟是觉悟到他的一切超然的特性,即永恒、知识、极乐、完形体。
智慧不 高的人认为至尊真理是非人格的,但他却是超俗的人,所有韦达典籍都如是说。"所有生物都是永恒的"(《卡塔·乌帕尼沙德》2.2.3)。就象我们是个体生 物,有着我们的个体性一样,至尊人格神,终极而言,也是一个人。觉悟人格神便是觉悟他全然的形体中的一切超然特性。全然的整体并非没有形体。如果他无形 体,或比其他东西渺小,那他就称不上全然的整体。全然的整体必定拥有我们经验之内的和经验之外的一切,不然便不是完整的。全然的整体人格神具有无边的神 力。奎师那是怎样发挥不同的神力的,这在《博伽梵歌》中也有阐述。我们所处的这个现象或物质的世界其本身也是完整的。根据三可亚(数论)哲学,物理宇宙是 由二十四种元素所构成的短暂展示,这些元素被完满地调节到能产生足够的资源维系这个宇宙的存在。没有外来的东西,也无此需要。这个展示有自己既定的时间, 这时间由至尊整体的能量决定;时间一到,这些展示就被全然整体的绝妙安排所毁灭。微小的整体单位,即生物,完全有办法觉悟到整体。种种的缺乏都是由于缺乏 对整体全面的知识而造成的。因此,《博伽梵歌》包括了韦达智慧的一切知识。
所有的韦达知识都是一贯正确的。印度人认为韦达知识尽善尽美, 绝无谬误,例如,牛粪是动物的粪便,根据《斯密瑞提》(旧译《圣传经》或韦达训谕,触摸了动物粪便须沐浴全身。但韦达经典认为牛粪是净化剂。或许有人认为 这是自相矛盾的,但因为这是韦达训谕,所以为人接受。而事实上,人这样做便可以避免犯错误。后来,现代科学证明牛粪具有各种抗菌防腐的性能。因此,韦达知 识是完美无缺、不容怀疑的,而《博伽梵歌》则是一切韦达知识的精华。
韦达知识并不是通过研究可得的。我们的研究工作是不完美的,因为我们 是以不完美的感官去研究事物的。我们要接受完美的知识就要如《博伽梵歌》所说的那样,通过使徒传系传下来的方法去接受知识。我们必须从正确的源泉接受知 识。这正确的源泉就是始于至尊的灵性导师——主奎师那本人,以及一代代灵性导师传下来的使徒传系。向圣主奎师那学习的阿尔诸那,毫无辩驳地接受主的一切教 诲。只接受《博伽梵歌》中的一部分而拒绝另一部分是绝对不允许的。绝不能这样,我们必须不加个人解释、不随意删削、不妄自测度地去接受《博伽梵歌》。《博 伽梵歌》应被看为对韦达知识的最完美的叙述。韦达知识来源超然,最初是由主亲自宣说的。主说的话被称为apauruseya,意即他们与一个受着四种缺陷 影响的俗人所说的话截然不同。凡人有着四种缺陷:(一)肯定会犯错;(二)常为假象迷惑;(三)有欺骗的倾向;(四)受不完整的感官限制。有这四种缺陷的 人,便不能够完整地传达遍存万有的知识。
韦达知识并不是由这些有缺陷的生物传授下来的。它直接传授到第一个被造的生物布茹阿玛心里,布茹 阿玛又将它传给了他的儿子和众门徒。主是绝对完美的,根本不受物质自然规律的限制。所以人应该学得聪明一些,以了解主是宇宙万物的唯一拥有者,是原始的创 造者,是布茹阿玛的创造者。《博伽梵歌》第十一章称主为始祖的创造者,因为布茹阿玛被称为始祖,而主创造了始祖。因此,谁也不要称自己是什么东西的拥有 者。人应该只接受主赐给他的配额,维持生命。
如何去善用主赐给我们的一切,这有很多例子可效仿。《博伽梵歌》也阐明了这一点。起先,阿尔 诸那决定放弃在库茹之野作战,这是他个人的决定。阿尔诸那告诉主,杀了族人,即使得到了王国,他也不可能快乐。这个决定来自于躯体化的概念,因为他以为自 己就是这个躯体;那些和他躯体有关的或躯体的扩展便是他的兄弟、侄儿、兄弟、祖叔伯等等。因此,他想满足他的躯体化的要求。主宣说《博伽梵歌》就是要改变 这个看法,最后,阿尔诸那决定在主的指挥下作战。他说:"我依照你的话行事。"
人活在世上并不只是要象猫狗一样叫嚷吵闹。应该以智慧去了 解人类生命的重要性。决不要象一般动物那样活着,而应该去实现人生的目的。所有韦达文献均是指南。而精华则在《博伽梵歌》中。韦达典籍是为人类,而不是为 动物而设的。动物可以互相残杀,其中并无罪恶可言。但如果人为了满足一己难奈的食欲而诛杀动物的话,就要为破坏自然法律而承担后果。《博伽梵歌》清楚地说 明了在三种形态之下有三种活动:善良活动、情欲活动、愚昧活动。这些都解释得清楚。如果我们正确地遵循《博伽梵歌》的训示,我们的整个生命就会得到净化, 最终我们必能到达超越于这个物质天空的目的地。
这个目的地,叫做萨拿坦天空,即永恒的灵性天空。 这个物质世界的一切都是短暂的。某物来到世上,停留一段时间,制造出一些副产品,衰落,最后消失。这便是物质世界的规律。无论我们以这个躯体或一个水果为 例都是一样的。然而,我们知道,在这个短暂的世界之外还有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是由另一本性所构成的,而这另一本性便是萨拿坦,即永恒的。《博伽梵歌》第 十一章将生物和主都描述为永恒的。我们跟主关系亲密,因为本质上主和我们相同如一——永恒的天空,永恒的至尊人格,永恒的生物——因此,全篇《博伽梵歌》 的目的就是要恢复我们生物的永恒职分。我们都从事种种短暂的活动,但当我们放弃这些活动,从事至尊主所指定的活动时,所有这些活动都可得以净化。那便称为 我们纯粹的生命。
至尊主和他超然的居所都是永恒的,生物也是永恒的。生物与至尊主在永恒的居所的联合交往乃是人生完美境界。主对生物非常 的仁慈,因为生物是主的儿女。主奎师那在《博伽梵歌》里说:"我是万物之父。"当然,由于不同的业报,生物的种类也不同,但主在这里声言他是一切生物的父 亲。因此,主降临世间拯救这些堕落了的受条件限制的灵魂。召唤他们回归永恒的居所,让本是永恒的生物重获他们的永恒职分,永恒地在主身边。主到人间是以不 同的化身显现的,或有时差遣最可靠的仆人,以他的儿子或同伴或灵性导师的身份来到世间拯救受条件限制的灵魂。因此,永恒的职分并不专属任何门派的宗教,而 是永恒生物在与至尊主关系上的永恒职责。如前所述,萨拿坦·达尔摩(SanatanaDharma)便是指生物永恒的职分。圣茹阿摩努伽查尔亚解释"永恒 "为无始无终,所以,当我们讲到"永恒的职分"时,便须不折不扣地接受施瑞帕德·茹阿摩努伽查尔亚的权威,以之为无始无终。
"宗教"一词 与萨拿坦·达尔摩(永恒的职分)有所不同,"宗教"一词是指信仰的意思,而信仰是可能改变的。一个人可能在一特定过程中有某种信仰,但他可能改变这一信仰 而转向另一种信仰。然而"永恒的职分"指的却是不可改变的活动。就如水不能与流动性分开一样,火不能与热能分开一样。同样,永恒职分永远是生物的内在组成 部分,所以,当我们谈到永恒职分时,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接受圣茹阿摩努伽查尔亚的权威,视之为理所当然。不受任何边界限制,宗派之言从何谈起。那些保守宗 派信仰的人会错误地认为永恒职分也是有宗派的。不过,我么们若深入探索,并以现代科学来考虑,就可以看到,永恒职分是全世界所有人的事业——不,是全宇宙 生物的事业。
非永恒的宗教信仰可能始于人类的某个年代,然而,永恒的宗教历史却没有始端,因为它是与生物永为一体的。就生物来说,权威性 圣典记载他是无生无死的《博伽梵歌》也说生物从来就不会诞生出来,也永不会死去。他是永恒的,即使在短暂的物质身体毁灭之后生物仍继续存在。关于永恒的宗 教这个概念的涵意,我们必须从这个词的梵文的字根意义去理解。达尔摩(dharma)意指与某一特定对象共存的东西,我们得出结论:热和光与火共存,没有 热和光,"火"字就没有意义。同样地,我们必须去发现生物的本质,那常与他相随的部分就是他永恒的属性,而这永恒的属性就是他的永恒宗教。萨拿坦·哥斯瓦 米曾询问圣主柴坦尼亚·摩哈帕布,生物的法定构成地位如何,主回答说:"生物的法定地位是为至尊人格神服务。"如果我们分析一下圣主柴坦尼亚这段话,我们 很容易地便看到每一生物都在恒常地为另一生物服务。一种生物以多种职分为其他生物服务。这样,生物便享受生命,低等的动物象仆人一样为人类服务。甲服务乙 主人,乙为丙主人服务,丙又服务于丁主人,如此以往。在这些情形之 下,我们看到,朋友为朋友服务,母亲为儿子服务,妻子为丈夫服务,丈夫为妻子服务,等等。如果我们这样追踪下去,就会发现,在生物的社会中,生物无一例外 地都在从事服务这项活动。政治家发表宣言,以便公众相信他的服务能力。选民若认为他能对社会作出有价值的服务,便会投他一票。店主为顾客服务,工匠为资本 家服务,资本家为家庭服务,家庭则以永恒生物的永恒职责为国家服务。由此可见,生物无例外地要服务于其他的生物,因此我们可以有把握地提出结论:服务是生 物的恒常伴随,作出服务是生物的宗教。
然而在某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人们声称有某种信仰,因而自称是印度教徒、穆斯林、基督徒或其他宗派 的追随者。如此,这些称号均非永恒的宗教,一个印度教徒可能改变信仰而成为一名穆斯林,或者一位穆斯林可能改变信仰而成为一名印度教徒,基督徒或也会改变 信仰等等。但是,在任何情况下,宗教信仰的改变并不影响作出服务的永恒职分。印度教徒、穆斯林或基督教徒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他人的仆人。所以,信奉某种信仰 并不等于已置身于永恒的职分之中。从事服务才是永恒的宗教(Sanatana-dharma)。
事实上,我们通过服务便与至尊主联系在一 起,至尊主是至尊的享受者,我们生物是他的仆人。我们之所以被创造,就是为了他的享受。如果我们和至尊人格神一道共同参与那永恒的享乐,我们就会快乐,不 然,我们得不到快乐。独立的快乐是不可能的,正象不跟胃合作,身体的各个部分便不会快乐一样。不为至尊主作超然的爱心服务,生物便不可能快乐。
《博伽梵歌》不同意崇拜不同的半神人,或为半神人服务。第七章第二十节说:"那些智慧被物质欲望窃取了的人,崇拜半神人,且依照他们自己的本性,遵行特定的规则。"
这里明白地揭示出那些受欲望操纵的人,不是崇拜至尊主奎师那而是崇拜半神人。当我们提到奎师那的圣名时,我们并非指任何宗派的名字。奎师那的意思是最高的快乐,所有经典都说,至尊主是快乐的宝库。
我们都在寻求快乐。"我们全在追求快乐"。(《维丹塔,苏陀》1.1.12)生物如同圣主一样充满着知觉,追寻着幸福快乐。主是永恒快乐的,如果生物与主相交,同他协作,和他联谊,他们也快乐无比。
主降临到这个物质世界,在温达文展现了那充满快乐的逍遥时光。当主奎师那在温达文时,他与牧牛童,年轻女友,与温达文的其他 居民以及与乳牛在一起的逍遥,都充满了快乐。温达文的全体居民所知的只有奎师那。主奎师那甚至劝阻他的父亲南达·摩哈茹阿哲(NandaMaharja ),不要崇拜半神人因德茹阿(Indra),因为他要确立人们无需崇拜半神人的事实,他们只需崇拜主,因为他们的目的是回归主的居所。
《博伽梵歌》第十五章诗节六描绘了圣主奎师那的居所:
"我的至尊居所不用日月火电照明。到达者永不再返物质世界。"
这节诗描绘了那永恒的天空。当然,我们对天空的概念是物质的,每当我们想起天空,我们就会和日月星辰等等联想起来。但在这节诗中主说明了,永恒天空 无需日月电力或任何灯火来照明,因为从至尊主那流衍的梵光已把他的居所照耀得辉煌灿烂。到达其他星球很困难,然而了解至尊主的居所却不困难。这个居所被称 为哥楼卡(Goloka)。对此,《布茹阿玛·萨密塔》里有精彩的描述:golokaevani-vasatyakhilatma-bhutah。主的永 恒居所在他的哥楼卡。然而我们可以从这个世界走近他。为此,他展示着自己真实的形体,永恒、全知、极乐和完形。当主展示这个形体时,就无需我们去想象他的 样子了。为了阻止如此的心智想象,他以自己原本的夏玛逊达尔的身份降临。不幸的是,愚昧的人对他却嗤之以鼻,因为他以人的身份来到我们中间,并且与我们一 起嬉戏。然而我们却不应该因此而视主为一个象我们一样的凡人。全能的主以他的真形出现在我们面前,展示他美妙的逍遥时光,这时光就是他在居所逍遥时光的复 制。
在灵性天空的璀璨光芒中,浮泛着无数的星宿。梵光(brahmajyoti)流衍自至尊居所奎师那楼卡,非物质的永恒灵性星宿便浮游 在这万丈光芒之中。主说,na tad bhasayate suryo nasasanko na pavakah yad gatva na nivartante tad dhama paramam mama:到达灵性天空的人便无须重返物质天空。在物质天空,即便是到最高的星宿(布茹阿玛楼卡),我们会发现同样的生命境况,仍就要经历生、老、病、 死,更不用说月亮上的生命了。物质宇宙内没有一个星宿能免于这四项物质存在的原则。
生物不停地从一个星宿游历到另一个星宿,但这并不是靠机械手段使然。如果我们要到别的星宿去,自有去那儿的途径。
这一点《博伽梵歌》也提到了:"崇拜半神人的再生为半神人,崇拜祖先便到祖先处去。"《博伽梵歌》训谕:"崇拜半神人的投生为半神人。"太阳、月亮 和其它高等星宿均为光明楼卡。星宿分为三类:高等、中等、低等。地球属于中等星宿。《博伽梵歌》告诉我们到达高等星宿的简单方法:yantideva- vratadevan。崇拜半神人。你只需崇拜某星体的某一半神人即可。要到达太阳、月亮或其它高等星体上去也可依法而行。
然而,《博伽 梵歌》并不主张我们去物质世界的任何星宿。因为即使我们以机械装置经过四万年(谁又能活那么长呢),到了最高星体仍会遭遇生、老、病、死的物质磨难。然 而,谁要是到了至尊的星体奎师那楼卡或灵性天空里的其它任何星体的话,他将免于这些物质世界的磨难。在灵性天空中,有一至高无上的星体,叫做哥楼卡·温达 文,它是原始的至尊人格神奎师那的居所中的原始星体。所有这些信息《博伽梵歌》都给我们提供了,通过《博伽梵歌》训谕的信息,我们知道怎样离开物质世界, 回到灵性天空去开始真正快乐的生活。
《博伽梵歌》第十五章第一诗节描述了物质世界的真相:"至尊人格神说:有一棵不腐不朽的榕树,根向 上,枝向下,叶子就是韦达赞歌。认识这棵树的人就能认识韦达诸经。"在这里,物质世界被描绘成一棵树,一颗树根朝上,树枝向下的树。我们见过根部向上的 树:如果你站在河边池旁,就会看到树在水中的倒影,树枝向下,树根向上,同样地,物质世界也是灵性世界的倒影。物质世界只不过是真实的影子而已。影子中并 无实体,但从影子里我们知道真实的本质存在。沙漠本无水,但蜃景中却显出有水的存在。物质世界里没有水,没有快乐,真正快乐的源泉是在灵性世界。主建议我 们用下面的方式到达灵性世界:
"远离假我、虚荣、不真实的关系,了解永恒,洗尽物质欲望,远离双重性,无苦无乐,知道如何皈依至尊者,这 样便能到达永恒的国度。"人只有远离假象才能到达永恒的国度。这是什么意思呢?人们追求功名利禄。有人想封爵位,有人想成为贵族,有人想当总统、富豪、国 王什么的。只要我们依附名位,便依附躯体,因为名位是属于躯体的,然而,我们不是这个躯体,觉悟到这一点便晋升到灵性觉悟的初阶。我们与物质世界自然三形 态连在一起,但必须通过对主的奉献服务去超越割舍。如果我们不依附对主的奉献服务,那么我们就无法摆脱物质自然形态。功名和依附是因为我们有所欲求,有想 主宰物质自然的陋癖。只要我们仍不放弃这种倾向,我们就不可能重返至尊主的国度,永恒的居所。永恒国度从来不会毁灭。只有不为虚假的物质享乐所惑,恒常服 务于至尊主的人,才能到达永恒国度。这样的人,能轻易地到达至尊主的居所。
"那个被维丹塔(旧译《终极韦陀》、《吠檀多》)哲学研究者称 之为未展示和绝无谬误的,那个以至高无上的目的地著称的,那个到达后便永不回返的地方——就是我至高无上的居所。"(《博伽梵歌》8.21) Avyakta意为未展示出来。即使是物质世界,也没有完全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的感官不完美,即便是这个物质宇宙中的点点繁星,我们也不能一览无遗。从 韦达典籍中我们能接受到更多有关所有这些星体的众多知识。当然,信不信还在我们自己。所有重要的星体在韦达典籍中都有记载,特别是《圣典博伽瓦谭》。超越 于物质天空之外的灵性世界被描述为未展示的。我们应该渴望并追求至尊王国,因为到了那国度,便不会重返这个苦难的物质世界了。
接着有人 问:怎样才能接近至尊主的居所呢?第八章便有答案:"在生命的终点,在离开躯体时,谁要是铭记着我,谁就立即获得我的本性。这是毫无疑问的。"(《博伽梵 歌》8.5)临死时想着奎师那便可到达奎师那那里。人应该铭记奎师那的形体,如果离开躯体时仍想着这形体,他必定到达灵性国度。Mad-bhavam是指 至尊者的至尊本性,至尊者的形体是永恒地充满知识也充满快乐。我们现在的躯体不是永恒的,而是短暂易逝的;不是充满知识的,而是充满着愚昧;我们没有灵性 王国的知识,甚至也没有完整的有关物质世界的知识。很多东西还是我们的未知领域。我们的躯体也不快乐:不是充盈着快乐,而是充满了痛苦。我们在物质世界所 经历的诸多愁苦全由躯体而来。但当我们离开这具躯体时,只要铭记奎师那——至尊人格神,便能立即获得永恒、全知、极乐的躯体。
在这个物质 世界里,离开一个躯体,进入另一个躯体的过程,也是有条理的。人在被决定下一世得到什么样的躯体之后便死亡。这个决定不是由生物自己作出的,而是由高等的 权威作出的,根据我们今世的活动,我们来世或许得到提升或许堕入更低的层次。今世即为来世作着准备,因此,如果我们能在今世为晋升至神的国度作准备,那么 在离开这个物质躯体之后,我们就必能得到如同主一样的灵性躯体。
前面说过,超然主义者分为不同类型——思辨家、瑜伽师、奉献者——而且提 到,灵性天空里有着无数灵性的星体,这些星体的数目远远超过了物质天空的所有星体的总和。物质世界大约是创造的四分之一,物质世界这部分有数亿万宇宙,数 以万计的日月星辰,但整个物质创造也只不过是整个创造的片断而已。而大部分的创造则在灵性天空。谁想与至尊梵融为一体,便可立即转入至尊主的梵光,从而到 达灵性天空。而那些想与主在一起的奉献者则进入外琨塔星宿(无忧星宿)。外琨塔星宿数目无尽,至尊主通过他的全权扩展那茹阿亚纳(Narayana)与奉 献者在一起,那茹阿亚纳有四只手臂,并有不同的名字,如帕救牡纳、阿尼茹达(Aniruddha)、哥文达(Govinda)等。因此,超然主义者临终时 想着的不是梵光就是超灵,或者是至尊人格神奎师那。在这些情况下,他们都能进入灵性天空。但只有与主息息相关的奉献者,才能进入外琨塔星宿或哥楼卡·温达 文星宿。而且主更进一步地补充道:"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应该深信不疑,而不要排斥与我们的想象不符的东西,我们的态度应该象阿尔诸那一样:"你说的一 切,我全相信。"因此,当主说谁临终时能想着他为梵,超灵,或至尊人格神,都必定能进入灵性天空,这是毫无疑问的,是不能不相信的。
《博伽梵歌》第八章第六节,也解释了临终时只要想着至尊主便可进入灵性国度的一般原则:
"人离开现有的身体时,无论想着什么样的境况,在来生必定达到那境地。"现在我们必须首先弄明白,物质自然是至尊主众多的能量的一种展示,《维施努·普然那》(6.7.61)是这样描绘至尊主的总能量的:
visnu-saktihparaprokta
ksetra-jnakhyatathapara
avidya-karma-samjnanya
trtiyasaktirisyate
至尊主的能量不计其数,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能力。然而,学识渊博的伟大圣者和解脱了的灵魂研究过这些能量,并把它们归为三类。所有的能量都叫做 Visnu-sakti,就是说都是主维施努(Visnu)的不同的能量。第一种能量是超然的,如前所述,生物也属于高等能量,其他的物质能量则尽在愚昧 形态之中。死亡时我们或继续停留在这个物质世界的低等能量之中,或转升至灵性世界的高等能量里。正如《博伽梵歌》所说: "人离开现有的身体时,无论想着什么样的境况,在来生必定达到那境地。"
在生活中,我们的头脑不是想着物质能量就是想着灵性能量。那 么,怎样才能把我的思想从物质能量转向灵性能量呢?世上有这么多的文学作品,如报纸、杂志、小说等,以物质能量充斥着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思维已沉浸于这些 读物之中,而现在则必须将它转到韦达文献那里去。所以,伟大的圣人们写下许多韦达文献,诸如《普然那》等。《普然那》并非虚构,而是历史的记载。《柴坦尼 亚·查瑞塔密瑞塔》(旧译《永恒的采坦耶经》)(中篇20.122)中有诗云: "受条件限制的灵魂,不能凭自己的努力,恢复奎师那知觉。主奎师那布施无缘的恩慈,编撰了韦达典籍以及补充性的《普然那》。"健忘的生物(受条件限制的灵 魂)忘却了他们与至尊主的关系,全神贯注于物质活动之中,正是为了将他们的思想转升到灵性天空,维亚萨编撰了大量的文献。他先将《韦达经》分为四部,然后 在《普然那》中加以阐释,又为智慧稍逊的人写了《摩哈巴茹阿特》。《博伽梵歌》就是《摩哈巴茹阿特》中的一部分。接着,他在《维丹塔·苏陀》中总结了所有 韦达文献,为《维丹塔·苏陀》写了正确的注解——《圣典博伽瓦谭》。我们必须用心研读这些韦达文献。
物质主义者潜心阅读报纸、杂志和许多物质书刊,我们便须转而研读维亚萨留给我们的典籍。这样,我们才能在临终时铭记至尊主。 这是主所提出的唯一途径,而且他对结果作了保证:"毫无疑问。"
"因此,阿尔诸那,你该时常想着我,同时继续履行你赋定的作战职责,将你的活动献给我,你的心意和智性专注于我,你必定能到达我。"(《博伽梵歌》8。 7)奎师那并不是劝告阿尔诸那单纯地想着他而放弃职分。不,主从不作任何不切实际的建议。在物质世界,为维持身体,谁都得工作。根据工作性质,人类社会分 为四个阶层——布茹阿玛那(婆罗门)、查锤亚(刹帝利)、外夏(吠舍)、舒都茹阿(首陀罗)。布茹阿玛那(或知识阶层)做一种工作,查锤亚(统治阶层)做 另一种工作,工商阶层和劳动阶层则履行着各自特殊的责任,在人类社会,无论是劳动者、商人、管理者或是农民,甚至于最高阶层的文人、科学家、神学家等,为 了维持生计,都得工作。因而,主告诉阿尔诸那,他无需放弃职分,而应在履行职分时,想着奎师那。如果人在为生计奔忙时不修习记住奎师那,那么在临终时便不 可能想着奎师那。主柴坦尼亚也这样劝导。他说,Kirtaniyahsadaharih :人该时常唱颂主的圣名。主的圣名与主本人没有分别,所以,主奎师那训谕阿尔诸那"想着我",与主柴坦尼亚训谕我们的"常颂主奎师那圣名"其实就是同一教 诲,这没有什么分别。因为奎师那和他的名字是没有任何分别的。在绝对的层面,所谈到的事物本身与所谈到的事物的名字并没有区别。因此,我们必须练习常想着 主,一天24小时唱颂主的圣名,规范我们的活动,以便我们能永远记住他。
这怎么可能呢?灵性导师告诉给我们一个例子。如果一个已婚妇女爱 上了另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已婚男人爱上了另一个女人,这种爱肯定是很强烈的。沉浸于这种爱恋中的人会常常想起情人。那位有夫之妇常想着她的情人,常想着跟 他幽会,即使在做家务时也不免。事实上她做家务更细心,因为如此她的丈夫才不会发现她另有所爱。同样地,我们该时刻想着至高无上的情人——圣主奎师那,同 时又恰到好处地履行物质上的职责。这就需要强烈的爱。如果我们对至尊主有着强烈的爱,我们就能一面履行职责,一面记着奎师那。但这种爱恋需要培养。例如, 阿尔诸那常常想着奎师那,他是奎师那恒久的同伴,又同时是一位武士。奎师那并没有劝他放弃作战,去森林冥想。当主奎师那叙述了瑜伽体系之后,阿尔诸那说修 习这个体系对他来说是不可能的。"摩杜苏丹呀!你所撮述的瑜伽系统,对我来说,似乎不切实际,而且不堪忍受。因为心意总是不安稳。"(《博伽梵歌》6. 33)
但主说:"我认为在瑜伽师当中,那些带着坚定的信念总是专注于我,内心时常想着我,且对我作出超然的爱心服务者,便是通过瑜伽与我 联系得最紧密的人,是最杰出的瑜伽师。"(《博伽梵歌》6.47)所以,一个经常想着至尊主的人便是个伟大的瑜伽师,至上的思辨家同时又是最伟大的奉献 者。主进一步告诉阿尔诸那,身为查锤亚,他不可放弃作战,但如果阿尔诸那想着是为奎师那作战,那么,他临死时就会想着奎师那。因此,人须对主作超然的爱心 服务,完全皈依主。
实际上,我们不是以躯体,而是以心意和智性工作。所以,如果心意和智性常想着至尊主,那么感官也就自然从事于为主的服 务之中。 表面上看来,感官的活动是一样的,但是知觉却改变了。《博伽梵歌》教导我们如何将心意和智性专注于主。如此专注,我们便能提升自己到主的国度。如果心意为 奎师那服务,那么感官也自然而然地为主奎师那服务。这就是诀窍,这也是《博伽梵歌》的秘诀:思想完全专注于圣主奎师那。
现代人为了登上月 球历尽艰辛,却不太努力在灵性上提升自己。如果一个人还有50年寿命,他就应该把这短暂的光阴用于培养时刻记念着至尊人格神的习惯。这种练习就是奉献服务 的方法:"聆听和唱颂主超然的名字、形体、品质、附属物和逍遥时光,记住这些,服务主的莲花足,崇拜主,向主祷告,侍奉主,视主为至友,向主献出一切。"
这九种方式中最容易的方式是聆听——从觉悟了的人那里聆听《博伽梵歌》——可以使人转而思想至尊主。这样,人在离开躯体时便会记住至尊主而获得适合于与主在一起的灵性身体。
主进一步说:"阿尔诸那呀,我为至尊人格神,心意恒常记念我不偏离正道,这样的人必定到达我。"(《博伽梵歌》8.8)这个程序不太困难,可是,必 须向有经验的人学习。Tadvijna- narthamsagurumevabhigacchet:人应该向已付诸实践的人学习。心意总是晃荡不定,因此,我必须通过修习,使它专注于奎师那的形 体或他的圣名的声音。心意本来不宁静,四处游荡,但主奎师那的圣名声音的振荡可使其专一安稳。人便须如此观想灵性天空之至尊人格神,由此而到达他。《博伽 梵歌》解说了获得终极觉悟和终极成就的方法和途径,且这知识之门为每个人敞开,不把任何人拒之门外。每个阶层的人均可以靠观想奎师那而接近他,因为聆听主 想念主对每个人都是可行的。主进一步说:"普瑞塔之子啊!那些托庇于我的人,即使出身低下——妇人、外夏和舒都茹阿——也能到达至高无上的目的地。正直的 布茹阿摩那、奉献者和圣王们就更是如此。因此,既已来到这痛苦无常的世界,就对我作爱心服务吧。"(《博伽梵歌》9.32一33)主这样说,甚至商人,堕 落的妇人或劳工,或最底层的人都可到达至尊主。人并不需要高度发达的智慧。重要的是,人只要接受奉爱瑜伽的原则,接受至尊主为生物的至善,最高目标,便能 到达灵性天空接近至尊主。人如果能接受《博伽梵歌》所阐明的原则,便可使生命完美,从此彻底解决生命中的一切问题,这便是《博伽梵歌》全书的中心思想所 在。
|
作者:annaxiaocat 回复日期:2005-10-7 5:12:57 |
|
开宗明义的话,看金刚经不错,就是2个对话录,非常易懂。
|
作者:古烈风 回复日期:2005-10-7 09:21:15 |
|
色身─┬末那识(思想)—————伏尸魄 │
│ ├意识(注意力、直觉)——除秽魄 │
│ ├身识(触觉)——————尸垢魄 │
│ ├眼识(视觉)——————非毒魄 │
│ ├耳识(听觉)——————天贼魄 │
│ ├鼻识(嗅觉)——————臭肺魄 │
│ └舌识(味觉)——————雀阴魄 │
│
末那识是思想?难道我弄错了?
|
作者:benjour 回复日期:2005-10-7 10:36:52 |
|
听说临济宗认为应先顿悟,然后渐修,
看来六祖的弟子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阿
|
作者:逍遙游 回复日期:2005-10-7 11:57:27 |
|
雖然佛很反對神通。
但是我覺得若得道高僧真的有了神通,顯示給世人。我相信會有非常多的人會歸依我佛。
佛經的道理很容易相信,但是付諸實際行動真的太難了。殺盜可能容易避免,但是淫慾無法控制,妄想更無法控制。隨便在那一刻,就算在夢中,我也仍在起心動 念。好比吃肉,我已經深信吃肉是大錯,但是還是要犯。一種自暴自棄的感覺。我覺得,我多活在世間一天,未來就要多受苦一點。因爲我的善行永遠大於造的惡。
有時候我感慨,認識的宗教中,佛是最慈悲的。但是對我來説,他老人家的説法,也就是宇宙真理,卻是最殘酷的。這輩子受苦,下一生還要受更大的苦。人活者 的目的就是受苦嗎?哪有何必產生人?對我來説,我寧願滅亡。不想去地獄也不指望去極樂世界。希望能魂飛魄散,永遠消失。真的是我的理想。
|
作者:boctok 回复日期:2005-10-7 12:59:39 |
|
Manas,译曰意。玄应音义二十三曰:‘末那此云意也。’梵语杂名曰:‘意,么那。’
明.一如编<三藏法数>对末那识的解释是:梵语末那,华言意,亦名相续。识,又名分别识。此识本无定体,即第八识之染分,依第八识自证分而 生,缘第八识见分,而执为我,为第六识之主执,转第六识所缘善恶之境,而为染净,皆由此识也。前第六识名意识,今此识亦名意者,谓第六识,依根而得名。此 识当体而立,号第六识。虽能分别五尘好恶,而由此识传送相续执取也。(依根者,根即意根也。当体者,即分别之体也。)若断此识,即成菩萨 (BOCTOK注:第八识既阿赖耶识或云种子识)
把末那解释成思想好象把它的范围搞大了.
|
作者:yinfei103 回复日期:2005-10-15 12:53:17 |
|
万行门中不舍一法 实际理地不染一尘
|
作者:南郎天之助 回复日期:2005-10-16 11:51:07 |
|
大化说的就是佛吗?恐怕是他自己的理解吧,教别人去理解自己所认为的佛理,本身恐怕有误导之嫌,而且大化的理论我个人感觉与FLG已有异曲同工之处。建议大家要理解佛理,自己去看佛学原著,其他人的理解权当参考,不可尽信之。
|
作者:南郎天之助 回复日期:2005-10-16 11:56:21 |
|
很多人谈佛理一大堆,可是对自身所处世界的认识完全是一种脱离实际的自我想象,当前所处的社会现实理解十分肤浅,在这样的基础上单纯谈论佛理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可言呢。
|
作者:小疯子A 回复日期:2005-10-16 12:18:54 |
|
恩,楼主解的好,就像很多误解道家的无为一样,无为而无所不为才是道家的真义
|
作者:bravier 回复日期:2005-10-20 13:42:38 |
|
所以,佛教的性空,并不是目空一切,而是对事物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把握。真正的佛教修学,要求通达“五明”——声明(语言声音文学艺术)、因明(逻辑 哲学)、内明(佛教心理学)、医方明(医学、药物学)、工巧明(工程技术),这些,都是佛教徒自利利他、普度众生所必须的学问。另外,佛教也特别发菩提 心,教人行于慈悲利他,与众生结善缘,为自己种善因、修善乐。这也是有效达成自他因缘良性互动的智慧做法。
----------------------------------------------------------
1、所谓性空,现在看来,佛学理论提出事物的空性,其实是事物的特性之一,或者说是事物的本质特性之一。
事物的质量,是特性之一;事物的能量含量,是特性之一;事物的颜色、味道,也是特性。
2、佛法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空性。而且其他特性都是假的,只有空性才是真的。当然,我认为,所有特性都是真的,空性也是真的。
3、我们心灵的空性,来自阿赖耶识的功能,能体悟到万事万物的空性,正如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颜色一样。
4、能体察到事物的空性,就是修到很高的境界了。能体悟到心灵自身的空性,就是明心了!那得很高的境界。
5、知识或概念,或法,也是世间的一种存在物。可以帮助普通的人来认识到空性。知识本身也有空性,但是不到超级高的境界更难体悟到。一般的人连知识是什么都搞不清,更别提知识(法)的特性了。
6、有天才如慧能,直接体悟到空性,体悟到自己心灵的空性,或佛性。
7、不是天才,搞佛学,就很痛苦啊。不是一般的痛苦。读不懂啊。哎!
|
作者:德胜童子 回复日期:2005-10-24 21:26:06 |
|
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
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
-----<<入中论>>
呵呵,看大家说的挺热闹的,忍不住插几句嘴.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10-27 22:29:23 |
|
参禅心要(1)——即相离相正观口诀
当心身的烦恼感受现前时,
对所感知的觉受起研究之心,
首先用理智引导自己不加干涉,
好受就让它好受,难受就让它难受,
然后认真体察这些觉受将会怎样变化,
如此即相离相地留心于其下一步的变化,
就会自然中断自心的好恶分别习惯,
由此令自心契入不断相续的离念正观,
从而逐步体入烦恼感受背后的空性。
注意:
此口诀的关键内容是——
好受就让它好受,
难受就让它难受,
看它下一步会怎样转变???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10-27 22:35:49 |
|
复:古烈风 回复日期:2005-10-7 09:21:15
佛法—解脫的原理和行法/淨行法師編著
第七识末那——思量执‘我’之识
善男子,第七识可称为意,又叫末那识,是思量之识,是心识中掌管思量的部份。第六识依它而立。
它若遇外缘,随即生起你我之想,牢牢地执持著有一个‘我’与外境相对。
七识末那是六识之本,也是八识阿赖耶的主观部份,但它却错谬地视自己为心识的全部,不知有八识阿赖耶的存在,更不知自己活力软弱,难制前六识,却常为意识所转,统治之权常失。
善男子,第七识共有十八个心所有法,比第六识所有的心所有法为少,故活动功能也自然比六识为少了;
末那识有四个根本烦恼心所有法——贪、痴、我见和我慢,八个随烦恼心所有法——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和散乱;五个遍行心所有法——触、作意、受、想、思,和一个别境心所有法——慧。
善男子,这十八个心所有法,若遇外缘,便即生起。
第七识能不断地审察、思量内外之境。十八个心所有法中,以作意、想与思的活动力最强,为七识之特色。
无论末那识所起的心识作用是善是恶,都能影响第六意识,令它指挥前五识作业。因此,末那识活动时,便能指挥根身的活动。可是,它活动的时候却远比意识为少。这样,第六识便常代理他身口意的活动了。
为什么这现象会出现呢?
善男子,七识末那,虽然恒审思量,能指挥第六意识作业,但是在一般的众生里,七识的活动力都较六识为弱。这是因为不爱思考的人总比爱思考的人为多。就是 最爱思考的人,在日常的生活里,大部份的时间,都倚赖第六识的惯性活动去处理日常的刻板事务;真正要思考的时间,其实很少。
因此,七识便常备而不用,在审察思量力不生起、或虽生起而不强、或还未能即时生起的时候,活动力极强的第六意识,便会自作主张,抢先地根据惯性,引发身口意的活动了。
第六识机械、惯性的活动,本从第七识末那以往的思惟决定而起,或偶然随意的反应而生,现在却倒转来影响了七识未来的决策,使它恒依惯性行事,令惯性更牢固。有时在七识能够作出思惟活动之前,六识机械的反应已经出现,身口意的活动早已不自觉地引发了。
到这时候,七识要控制六识的活动,也倍感困难。
六七两识就是如此互相薰习,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了。
善男子,一般的众生,虽然少用七识的思量能力,却无时放下它的‘我执’作用。只要心识的任何作用一生,那‘我执’便同时并起。
就是因为这‘我执’的生起,众生便镇日与外境恒起差别,与人生你我之想,妄念频生,争强斗胜,永远难知万法同体、你我本一了。
七识末那使众生感到有一个‘我’在感受与做作,使他误认这‘我’是心识之主体。
善男子,心识之主,其实是形相微细、凡愚难解难知的第八识阿赖耶。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10-27 22:41:03 |
|
复:benjour 回复日期:2005-10-7 10:36:52
听说临济宗认为应先顿悟,然后渐修,
看来六祖的弟子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阿
——————————————————————————————
《六祖坛经》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对自心本性的了悟,是禅宗修行的基础,
只有悟明根本,才知如何净除妄想习惯,
由此进入毫无谬误的修行。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10-27 22:47:29 |
|
复:南郎天之助 回复日期:2005-10-16 11:51:07
大化说的就是佛吗?恐怕是他自己的理解吧,
——————————————————————————————
大化只是抛砖引玉令人自悟而已。
目的旨在发明每个众生心中不生不灭的心佛,
仁者如果不信,多多深入经典到是一个正确的抉择。
|
作者:风笑云唱沧海 回复日期:2005-10-27 22:48:35 |
|
TO:楼主
我对佛教并不是很了解,但是我知道佛教是宣扬积极入世的,所以这个“空”是强调人的思维不能拘泥教,而是育!
佛的育和楼主的儒家的育是一样的育!
今天看了好文章,一时兴起多言了。
|
作者:大化 回复日期:2005-10-27 22:56:08 |
|
复:雪云飞飞 回复日期:2005-10-6 09:23:05
空 不过是人类对真理的摸索得出的一种猜测性感觉而已,远非究竟了义
——————————————————————————————
空,有一无所有的断灭空与事物本体属性的空性之别,
事物本体属性的空性,到底是猜测,还是真实的本质,
这个已经由科学上的超高倍显微镜的观察而得出结论,
关于心理方面,仁者可以实践一下上面的参禅法看看,
佛教禅宗的方法,是特别强调实证、没有宗教迷信的。
|
作者:中医天涯 回复日期:2005-10-28 02:29:05 |
|
无空无不空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