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上不时见到有人问:
这些问题其实归结为一点:在主线程中使用这些函数是一种错误,这会直接导致界面无法刷新,用户与程序无法交互。
Qt不提供,是因为你不需要在主线程中使用 sleep 函数。
QTime t; t.start(); while(t.elapsed()<1000);
这种死循环也是一种常见错误用法。但改成正确的还是比较简单的:
QTime t; t.start(); while(t.elapsed()<1000) QCoreApplication::processEvents();
不停地处理事件,以使得程序保持响应。
这是Qt4.7引入的新的类,和QTime相比,它提供了更快的计算 elapsed 时间的方法。
QElapsedTimer t; t.start(); while(t.elapsed()<1000) QCoreApplication::processEvents();
这是QTest模块提供的等待函数
下面是其源代码(和我们前面的代码很像吧?):
namespace QTest { inline static void qWait(int ms) { Q_ASSERT(QCoreApplication::instance()); QElapsedTimer timer; timer.start(); do { QCoreApplication::processEvents(QEventLoop::AllEvents, ms); QTest::qSleep(10); } while (timer.elapsed() < ms); } ...
其实没什么魔力,对吧?但是因为它QTest模块,所以在程序中我们不要使用它。
配合QTimer使用局部的 eventLoop 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子:
QEventLoop eventloop; QTimer::singleShot(100, &eventloop, SLOT(quit())); eventloop.exec();
这两个和本文没有什么直接关系,QTimer估计大家都很熟了。而QBasicTimer估计很少有人用。
尽管一开始我们就说了,不需要这个东西。但不排除某种场合下,你确实需要这个东西。如何实现一个跨平台的 sleep 呢?
我们一开始也提到了,QThread类 和 QTest模块都提供了sleep函数,其实我们只需要看看他们的源码就够了:
QTest 模块中的函数很简单(windows下调用Sleep,其他平台调用 nanosleep):
void QTest::qSleep(int ms) { QTEST_ASSERT(ms > 0); #ifdef Q_OS_WIN Sleep(uint(ms)); #else struct timespec ts = { ms / 1000, (ms % 1000) * 1000 * 1000 }; nanosleep(&ts, NULL); #endif }
看QThread的源码,windows下同样直接调用Sleep,但非windows的实现比这个就复杂多了:
转自:http://blog.csdn.net/dbzhang800/article/details/630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