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地址: http://book.51cto.com/art/200901/106048.htm
幸运的是,还有第三种替代方法,既能保证像telescoping constructor模式那样的安全性,也能保证像JavaBeans模式那么好的的可读性。这就是Builder模式[Gamma95,p.97]的一种形式。不直接生成想要的对象,而是让客户端利用所有必要的参数调用构造器(或者静态工厂),得到一个builder对象。然后客户端在builder对象上调用类似于setter的方法,来设置每个相关的可选参数。最后,客户端调用无参的build方法来生成不可变的对象。这个builder是它构建的类的静态成员类(见第22条)。下面就是它的示例:
// Builder Pattern public class NutritionFacts { private final int servingSize; private final int servings; private final int calories; private final int fat; private final int sodium; private final int carbohydrate; public static class Builder { // Required parameters private final int servingSize; private final int servings; // Optional parameters - initialized to default values private int calories = 0; private int fat = 0; private int carbohydrate = 0; private int sodium = 0; public Builder(int servingSize, int servings) { this.servingSize = servingSize; this.servings = servings; } public Builder calories(int val) { calories = val; return this; } public Builder fat(int val) { fat = val; return this; } public Builder carbohydrate(int val) { carbohydrate = val; return this; } public Builder sodium(int val) { sodium = val; return this; } public NutritionFacts build() { return new NutritionFacts(this); } } private NutritionFacts(Builder builder) { servingSize = builder.servingSize; servings = builder.servings; calories = builder.calories; fat = builder.fat; sodium = builder.sodium; carbohydrate = builder.carbohydrate; } }
NutritionFacts cocaCola = new NutritionFacts.Builder(240, 8). calories(100).sodium(35).carbohydrate(27).build();
这样的客户端代码很容易编写,更为重要的是,易于阅读。builder模式模拟了具名的可选参数,就像Ada和Python中的一样。
builder像个构造器一样,可以在它的参数中强加约束条件。build方法可以检验这些约束条件。将参数从builder拷贝到对象中之后,并在对象域而不是builder域(见第39条)中对它们进行检验,这个很重要。如果违反了任何约束条件,build方法就应该抛出IllegalStateException(见第60条)。异常的详细方法应该显示出违反了哪个约束条件(见第63条)。
对多个参数强加约束条件的另一种方法是,用setter方法提供某个约束条件必须持有的所有参数。如果该约束条件没有得到满足,setter方法就会抛出IllegalArgumentException。这有个好处,就是一旦传递了无效的参数,立即就会发现约束条件失败,而不是等着调用build方法。
与构造器相比,builder的一点微略优势在于,builder可以有多个varargs参数。构造器就像方法一样,只能有一个varargs参数。因为builder利用单独的方法来设置每个参数,你想要多少个varargs参数,它们就可以有多少个,直到每个setter方法都有一个varargs参数。
Builder模式十分灵活,可以利用单个builder构建多个对象。builder的参数可以在创建对象期间进行调整,也可以随着不同的对象而改变。builder可以自动填充某些域,例如每次创建对象时自动增加序列号。
设置了参数的builder生成了一个很好的抽象工厂(Abstract Factory)[Gamma95,p.87]。换句话说,客户端可以将这样一个builder传给方法,使该方法能够为客户端创建一个或者多个对象。要使用这种用法,需要有个类型来表示builder。如果使用的是发行版本1.5或者更新的版本,一个单独的泛型(见第26条)就能满足所有的builder,无论它们在构建哪种类型的对象:
// A builder for objects of type T public interface Builder { public T build(); }
注意,可以声明NutritionFacts.Builder类来实现Builder。
带有Builder实例的方法通常利用有限制的通配符类型(bounded wildcard type,见第28条)来约束构建器的类型参数。例如,下面就是构建每个节点的方法,它利用一个客户端提供的Builder实例构建树:
Tree buildTree(Builder nodeBuilder) { ... }
Java中传统的抽象工厂实现是Class对象,用newInstance方法充当build方法的一部分。这种用法隐含着许多问题。newInstance方法总是企图调用类的无参构造器,这个构造器甚至可能根本不存在。如果类没有可以访问的无参构造器,你也不会收到编译时错误。相反,客户端代码必须在运行时处理InstantiationException或者IllegalAccessException,这样既不雅观也不方便。newInstance方法还会传播由无参构造器抛出的任何异常,即使newInstance缺乏相应的throws子句。换句话说,Class.newInstance破坏了编译时的异常检查。上面讲过的Builder接口弥补了这些不足。
Builder模式的确也有它自身的不足。为了创建对象,必须先创建它的构建器。虽然创建构建器的开销在实践中可能不那么明显,但是在某些十分注重性能的情况下,可能就是个问题了。Builder模式还比telescoping constructor模式更加冗长,因此它只在有足够参数的时候才使用,比如4个或者更多个参数。但是记住,将来你可能需要添加参数。如果一开始就使用构造器或者静态工厂,等到类需要多个参数时才添加构建器,就会无法控制,那些过时的构造器或者静态工厂显得十分不协调。因此,通常最好一开始就使用构建器。
简而言之,如果类的构造器或者静态工厂中具有多个参数,设计这种类时,Builder模式就是种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当大多数参数都是可选的时候。与使用传统的telescoping constructor模式相比,使用Builder模式的客户端代码将更易于阅读和编写,builders也比JavaBeans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