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一年有几次招聘会,上月末赶集网在我校举办了一次招聘会,参与其中时间不长,问了两家我感兴趣的-关
于软件开发方面的。结果有些失望,因为他们的要求很低,只要懂点技术,能解决一些常见问题就行了,工资也不
高,2000-4000,不过不要紧,借此机会锻炼一下交流能力了。 这次招聘会最大的收获是对眼前出现的各种现象有了
自己的感受。
工资2500上下,很多人无法接受。
学生找工作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不知道干什么合适,看不上工资低的工作。
招聘会上鲜有与学校课程相关的工作。
有人还是觉得自己以后肯定会很有钱,也很会发财。
……
在人们的观念里,上大学应该是很了不起的,毕业了都会有一个好工作的。但现实不是啊,2000块的月薪,不够
用啊,还得啃老。为什么会这样呢?企业真的不愿意高薪招聘大学生吗?
答案很难说,我觉得和教育关系太大了。高等教育从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等方面改革滞后于社会发
展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应用型人才,相关的专业设置的结构性问题还没有及时与社会需求及学生的就业紧密相连,选
修课等课程院系自行规划,放大了课程设置的盲目性,根据现有师资条件设置专业,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
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竞争优势。另外老师缺乏实践经验,学校条件有限,因而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上
经验匮乏。这也是导致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学生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名利,轻事业
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责任感。二是缺乏自主创业、主动创业的精神。三是对职业流动认识薄弱。大多数
学生过高估计自身的价值,对就业的期望过高。眼光只盯在大城市、大公司、待遇高的工作岗位,而对自我的职
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可是现实并不像大学生
所想象得那么美好,当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
偏差。甚至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时,就会产生失落感。但是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人们的思
想观念正在实现由“升学导向”到“就业导向”的转变。 企业就是高薪招聘大学生,学生的实践能力差,公司创
造的收益就会受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不得不低薪招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