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zImage\Image\uImage之区别及uImage的制作

一、Image、zImage和uImage的区别

内核编译(make)之后会生成两个文件,一个是Image,一个是zImage,其中Image为内核映像文件,而zImage为内核的一种映像压缩文件,Image大约为4M,而zImage不到2MuImageuboot专用的映像文件,它是在zImage之前加上一个长度为64字节的“头”,说明这个内核的版本、加载位置、生成时间、大小等信息;其0x40之后与zImage没什么区别。uImage64字节的头结构如下:

typedef struct image_header{

     uint32_tih_magic;

     uint32_tih_hcrc;

     uint32_tih_time;

     uint32_tih_size;

     uint32_tih_load;

     uint32_tih_ep;

     uint32_tih_dcrc;

     uint32_tih_os;

     uint32_tih_arch;

     uint32_tih_type;

     uint32_tih_comp;

     uint32_tih_name[IH_NMLEN];

}image_header_t;

       所以uImagezImage都是压缩后的内核映像,而uImageuboot专用的映像文件,是用mkimage工具根据zImage制作而来的。

二、uImage的制作

mkimage工具

       内核编译完后zImage在内核根目录下,mkimage工具在u-boot根目录下的tools文件夹中,将zImagemkimage放在同一个目录下,执行:

./mkimage -A arm -O linux -T kernel -C none -a 30008000 -e 30008000 -n linux-2.6.26 -d zImage uImage2.6.26

就将zImage转换成uImage了。

       mkimage的命令参数:】

-A :==>set architecture to ‘arch’       :用于指定CPU类型,比如armx86mipsppc

-O :==>set operating system to ‘os’     :用于指定操作系统,比如freebsdlinuxvxworks

-T :==>set image type to ‘type’        :用于指定image类型,比如kernelramdiskfilesystem

-C :==>set compression type ‘comp’    :用于指定压缩类型:nonegzipbzip2

-a :==>set load address to ‘addr’(hex)   :用于指定uImage的加载地址

-e :==>set entry point to ‘ep’(hex)      :用于指定内核的入口地址,一般是:uImage的载入地址+0x40(信息头的大小)

-n :==>set image name to ‘name’       :用于指定uImage在头结构中的命名

-d :==>use image data from ‘datafile’    :用于指定无头信息的zImage文件名

-x :==>set XIP(execute in place)        :用于设置执行位置

       如对于ARM Linux内核映像常用选项为:

-A arm          :==> 架构是arm

-O linux         :==> 操作系统是linux

-T kernel         :==> 类型是kernel

-C none/bzip/gzip  :==> 压缩类型

-a 0x40008000    :==> uImage的载入地址(hex),通常为0xX0008000

-e 0x40008040    :==> 内核的入口地址(hex),XX0x40或者0x00

-n linux-xxx      :==> uImage的名字,任意

-d namexxx       :==> 无头信息的zImage文件名,为源内核文件

uImagexxx       :==> 加了头信息之后的zImage文件名,任意

       【例子:】

./mkimage -A arm -O linux -T kernel -C none -a 30008000 -e 30008040 -d zImage uImage

 

       【注意:】

       -a-e后面跟的分别是image的载入地址和内核的入口地址,两者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依据如下情况而定:

       -a后面指定的地址和bootm xxxx后面的地址一样时,-e后面的地址必须要比-a后面的地址多0x40,也就是映像头的大小64个字节。因为当他们地址一样时,uboot是不会搬运映像的;

       -a后面指定的地址和bootm xxxx后面的地址不一样时,uboot会将bootm xxxx地址处的映像文件搬运到-a指定的地址处,此时,-e-a必须要一样,因为映像头并没有搬运过去,载入地址就是内核的入口地址。需要注意的是,因为uboot要重新搬运内核映像,所以要注意bootm xxxx的地址和-a之间的地址不要导致复制时的覆盖。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内核zImage\Image\uImage之区别及uImage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