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工作者的消费时代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形形色色的人以他们各自不同的方式创办出各种各样的企业。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怀揣创业梦想的年轻人比比皆是。这些人肯定经常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我怎样才能成功创业?我怎么才能创业成功?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更为基本且至关重要的问题,即什么企业才是成功的企业?这个问题才是他们应该首先思考的。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企业才是成功的企业呢?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肯定有无数种不同的答案。这里我很愿意向大家透露我本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我心目中的成功企业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这个企业必须具有消费垄断性;
然后,这个企业必须利润丰厚,财务稳健;
最后,这个企业还必须可以用留存收益再投资。
所谓“消费垄断性企业”是说,这样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是销售商非卖不可的。即使竞争对手不以盈利为目的也很难对这个企业造成破坏性的伤害。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极高。这种企业不依赖厂房,土地和设备投资,企业财富主要以无形资产的形式存在,利润弹性非常大。并且应该善于利用消费垄断的商品来提高公司实际价值。公司应该具有丰富的现金,所以几乎没有什么长期负债,或长期负债非常小。不依赖于神奇而又持续不断的技术革新与突破,不必在技术创新上没完没了的追加投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对保存的盈余进行再投资,以便获得额外的高额利润。最后这所有的一切导致我们在全球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竞争对手。
这样的企业有几个非常优秀的代表。第一个就是伴随我们大家一起成长的可口可乐公司,这个公司依靠神秘的可乐配方称霸全球。类似的有箭牌口香糖,某些品牌的香烟。这些都不难想象。但是早期的GE也是一个消费垄断性企业,今天的人们恐怕很难想到。IT产业也有这样的公司,比如QQ之类的即时通讯工具就在其列。在中国用QQ的人比用MSN的人多许多。全球范围内据说应该是ICQ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MSN当然也有它的特色,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但是微软企图在这个领域占据绝对霸主地位并且打垮其他对手估计是不可能的。当然ICQ和MSN在中国市场也不太可能击败QQ。原因在于即时通讯软件的好友列表功能。这个功能造成了用户对某一种产品的天然依赖。
通过对上述几个公司的观察,不难发现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的产品(也许还有服务)只满足了市场的一种需求。这种需求非常基本,非常普遍,本质上和人的某种天生的需要有关。比如,可口可乐解决的是口渴的问题。口渴当然是由脱水引起的,也就是说,由于身体脱水引起了口渴这种不适的感觉。人天生需要水分,缺水引起口渴。而可口可乐能够为身体补充水分,同时通过良好的口感解除“口渴”这一不良的感觉,同时能够补充一些能量。从而满足了人对好喝的水的需要。再来看我们大家经常使用的QQ。作为一个即时聊天工具,腾讯的QQ满足了人们沟通和交流的需要。这种需要当然也是天生的。
无论是QQ还是可口可乐,这些产品都是直接满足个人消费的,直接满足个人的日常生活所需。那些专门出售给企业,用于经营和牟利等目的的产品是无论如何不会成为消费垄断性的产品的。由此可见,人们应该把自己的视线更多的集中在个人消费领域。因此这里有必要明确一下消费的范畴:为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行为,都属于消费范畴。
毫无疑问,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充满了各种形色不同的人,而且人们的日常生活又是那么纷繁复杂。因此日常生活的需求的确是难以把握的。但是,在这我们的社会里一定存在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具有社会代表性的一个群体,人数不多,但是具有潜力,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在人口基数中所占的比例都程增长趋势,而且很可能是迅猛增长。任何年轻人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都有机会进入这个群体。他们之所以具有社会代表性和增长趋势,原因在于这群人代表着当今社会的先进生产力。在我们的这个时代,这群人就是知识工作者。他们注定要采取一种前所未有的工作方式(即使他们中的许多人所从事的职业都不是全新的),这直接导致他们必须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生活。同样由于这一群体的社会代表性,他们的职业受人尊重,地位被社会所认可。由此必然引发全社会对其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的关注、认同、曲解和非议。他们这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将会成为一种令人艳羡时尚,受人瞩目,引领潮流,饱受争议,并最终成为决定消费市场需求走向的强大力量。
然而只要稍加留心,看看我们身边的那些人,就不难发现,现实中的这个群体和上面那段文字描述存在着多么巨大的差距。造成这种落差的原因究竟是我们对这个群体期望过高不切实际呢,还是因为社会对知识工作者这一群体缺乏足够的理解呢?答案是,两者都是。
众所周知,“知识工作者”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彼得德鲁克老先生在几十年前提出的。在他的多本著作中都曾谈到过这个群体。其中的观点无一例外都是从管理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这群人。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窥得知识工作者的完整轮廓。根据怹老人家的描述,知识工作者应该是“那些受过教育,懂得使用知识、理论和概念的人”,这些人“渐渐取代仅有体力技能的人,成为组织的主力”。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知识工作者脱离体力劳动;其次,知识工作者在工作中运用知识、理论、概念,对知识的运用在其工作过程中起主导性的作用;其三,他们正在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力。
但是同时,知识工作者面临着多重的难题。首先,工作中他们必须自己弄清楚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通常上级都无法做到真正理解知识工作者的工作,所以他们无法准确下达命令,无法明确告诉知识工作者他应该去做什么,应该完成什么。其次,知识工作者的工作过程和内容对于上级和同事都是比较复杂且难以理解的。因此他们即不会受到严密的督导,也不可能得到非常有效的协助。其三,知识工作者的工作成效难以衡量。要公正、客观、准确评价知识工作者的工作成绩对于管理工作的确具有挑战性。于是很多管理者就理直气壮的采取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这些人。他们要求知识工作者对工作的结果直接负责,而忽略了任何一个结果都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而且这些因素大多不是知识工作者本身所能控制的。到头来这些管理者只不过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取决于他/她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进而从根本上取决于这个人在日常工作中的所作所为和工作成效。所以,为了生活而工作的我们却不得不根据工作的需要来安排日常生活。任何根据生活目标来安排工作的企图都会使人陷入深深的失望和无尽的困惑之中。知识工作者也不例外,上面提到的那些关于知识工作者的现状以及他们所要面对的工作中的困难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思考和对待生活的方式。
具体的问题我还没有想深想投。所以暂时先写到这里。大家暂时凑合着看。回头我想明白点再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