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中的思索》连载五:
百川异源 皆归于海
我曾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同一个观点,中国决不缺乏对于“技术原创”而言至关重要的智力能源,只是在应用能源的机制方面有待于革新。关于这个观点,还有一个推论,那就是:我们固然应当注重培养人才、发掘人才、招揽人才,但我们更应该探寻出一种使人才价值得以完全发挥的文化模式。
所幸的是,在北京的这些年,我亲身体验了政府对于智力能源的重视,在与教育部、科技部、信息产业部(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各位领导沟通和交流时,他们所流露出的“求才若渴”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正是由于我们的政府越来越强调人才之于科技兴国的重要意义,才会吸引那么多海外学成的英才回归创业。
《淮南子 • 记论训》用“百川异源,险归于海”来形容众人为同一目标而努力的情形,而根据我的观察,无论是归国学者、本土精英还是仍居留海外的人才,大家都对中国的科技进步感到欣悦,也都愿为加速这种进步而稍尽绵力,或许这也是对“百川归海”的一种形象诠释吧!
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有不少盛名卓著于全球的专家和学者,像沈向阳、张宏江、洪小文、许峰雄。他们有的少年学成于内地,有的久已名噪台湾省,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这些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他们当然可以选择留在海外追寻梦想,可他们选择了回中国。
在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和其他高科技企业中,我所认识的很多归国人才都有着类似的想法。尽管从编制看来,我们是在外国公司工作,是各自所在企业的一分子,但除了对公司尽责之外,我们还对脚下的这片热土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这里有同事和朋友,有父母亲族、师长学友,还有我们儿时的记忆。这种特殊感情与生俱来,并且时刻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抉择——无论我们在中国北京,还是在美国雷德蒙德,都对中国的每一次进步感到由衷的喜悦。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我想,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所特有的人才机制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当前令人兴奋的进步速度为“人尽其才”提供了最丰富的可能性。
自20世纪80年代起,到美国、欧洲、日本研习学业、开启个人事业征程曾是许多中国大学生的梦想,然而近几年来,这种优秀人才外流的势头似已大大减缓。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已吸引了一批最优秀的中国学子,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甚至已经成为了其所专精的学术领域的佼佼者。
至于那些留在海外发展的华人科技精英,我相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心系祖国,只要有机会,他们一定会为中国的发展竭尽一己之力。
江海不拒细流,方能成其深,然而如何“吸引”细流汇聚却大有学问。能否提供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机遇和机制至关重要。
有一次我和微软亚洲研究院互联网搜索技术中心的马维英博士(他曾是台湾省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之后到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读电气和计算机工程专业)闲聊,他说起了自己回国的原由:一方面是想“为自己的国家做点贡献”,另一方面也希望“创造并见证中国大踏步前进的历史”,因为中国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随之而来的机遇也是层出不穷,“错过的话未免可惜”。
的确如此。
30年前,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其后,一批又一批国内学子怀抱科技报国的理念,到西方发达国家“取经”。到目前为止,数以百万的中国留学生曾经在(或正在)美国学习和生活。他们中的许多人回到了祖国,并开始在各种工作岗位上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个人预计,今后选择回国工作的海外学子仍将与年俱增,而整体规模日渐庞大的智力资源终会为“中国‘智’造”提供最宝贵的动力。
2004年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