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开春的大事就是搞定PMP。PMP,俗称拍马屁,是目前我认为项目管理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佳方法论。
项目管理,管的就三件事;管事、管钱、管人。事情包括了范围、时间、风险、沟通,钱包括了成本、质量、采购,人包括了人力资源、干系人,最后串联起来就是把这三件事管好,即整合。因此,我觉得这些内容包含(但不限于此)了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
首先说说学习。
学习尽量预习,不预习就得赶工预习了。其实年前已经报名学习,年后的1月18日开始第一堂课程时,我只是象征性的看了五章内容。当然,既然报名学习并准备PMP考试,就得不怕考试这个收尾的工作。根据卓越的指导意见,应该通读PMBOK一遍,汪博士黄皮书一遍了。而此刻只能抓紧上课时间边听课边预习这两本厚书。孙志斌(后文称孙大圣)主讲五天的课程,他的上课风格,我觉得是能帮助听众建立一些逻辑思路,让你一听便能联想到PMP中的关键内容,比如说日志,有两大日志:变更日志、问题日志;比如说日历,有两大日历:资源日历、进度日历。为何有这些日志和日历,这就得从项目管理中管的事和管的钱说起了……。孙大圣的课,总体上还算满意,因为我习惯于听些关键词,而在他讲讲故事的时候,我就能对照内容翻一翻书。PMBOK中的每一个过程的套路是ITO,利用课上孙大圣的讲课范围蔓延间隙看看书是完全能消化得了这本项目管理指南的。
看书小技巧,划出重点。有同学喜欢在书上画重点,我也不例外,看到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子,标记一下,以示下一次能快速找到这一页的重要内容。课后呢,我尽管没有再去回味当天所听到的内容,但实际上我还是很推荐大家去回味回味当天的知识重点、项目管理的精华内容,毕竟,这门课学完后的首要目标是通过考试。
每日一练习也很重要。卓越的课后每日一练习,也是很重要的,8天的课程,每天200道题目,其实已经有做了1600道题目了。再加上每天要求做的5道小习题,这一部分整个培训期间算下来有300道题目。所以,盘点卓越给我们的题目就有1900道题目,对付考试是搓搓有余(PMP考试前建议是做1500道题目就OK了)。卓越最后的三次模拟考试,一次比一次重要,建议参训的后来同学,没时间也要拿到原题做一做。这些题目已经非常接近PMP考试组委会的出题意图。
学习的最后一道任务是临阵磨枪。我个人觉得,考试前花一到两个小时看看练习过的错题,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助于你知道哪些知识点自己容易错,有助于自己快速进入考试状态,有助于自己对考试更有信心。不管大家怎么安排考前一个小时的,反正我推荐考前一小时花半个小时看下习题是重要的。
其次说说考试。
考试其实没什么大的难度,PMP的学习任务比考试任务艰巨,而考试任务比学习任务重要。只要前期你做到:看过了书,了解了PMP大体的知识框架;按照卓越的指导计划一步一步完成习题练习。我想考试通过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虽然2014年的考试,我才考完了一周,离出成绩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但我并不担心考试是否能通过,我个人觉得考试并不难,里面的东西我应该能大部分与我的评卷者理念相同。
最后,我要评论一下PMP的学习与考试不足之处。
PMP的理念是非常好,而且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与补充,这门学科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可能是最佳的项目管理理念。能够在工作几年后接触PMP,这个时间点学习它是非常好,且很有价值,帮助了我们这些年轻的项目经理人快速掌握项目管理关键点,从关键数据中找问题,从关键资源中找方案。但PMP考试的方式,我决定不是很合理:一套卷子,200道单选题目,题目的答案唯一。这样的考试本身就是应试教育的路子,不太符合PMP中有关根据事业环境因素来做好项目管理的精神。我觉得考试可以这样考,给出四个或者更多个选择答案,每个选择项的分值权重可以是[1,0.8,0.2,-0.5]之类,答案可能都是PM理念中可选的方法,但最好的答案得分高,可行的但不是最好的答案得中等分值,不该选的答案得负分,这样的算分方法统计出一个总分,总分高的PM能力强,总分低的PM能力稍低一些。所有参加PM考试的人都有一张能力评测成绩单。对于PMP考试而言,它考的是项目管理的全过程知识体系,但实际工作中,有可能是只管理整个项目的某一类过程组或者某一类知识领域,所以能力评测成绩单可以按照5P或者10P之类的得分表给出每一个应试者的成绩单,企业要用人,就看这张成绩单中的总得分以及细项得分,因能力而安排合适的岗位。若是想晋升,可以再去参加PMP考试,重新得出能力评测分值,再重新分配岗位,赋予一定职责权力。
就像孙大圣所说的,PMP的学习只是PMP的开始,最终的精通还得依托实际的项目来实践。PMP可以助各行业的人完成项目管理规划与实践,因为它的一大理念是: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把它当做项目管理来做。我也希望2014年的考试能通过,我更希望自己在项目管理这条路上越走越宽,经验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