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有意思的文章: 关于跨平台与用户体验

导读:昨天,作者陈皓对于Android开发应用写了一篇《Android将允许纯C/C++开发应用》文章,我在文中发表了一些“很不中听”的观点,在我早晨上班刚打开电脑的时候,Gtalk上同学就发来了一条信息“Android 为啥不用C/C++的原因是,android是开放式系统,为了能够跨平台。如果整回C/C++,那么windows mobile就是前车之鉴。”,于是和同学展了争论,同学的意思是Java是正确的,在硬件上的表现也将是很出色的,而且准入门槛低,最重要的是跨平台,跨平台是恶梦,而硬件上性能的问题在未来不是问题。iPhone是单一平台,所以不需要考虑跨平台。

而在我的博文后面上也有许多的讨论,在CSDN上也有一些,大家可以去看看。很多朋友都谈了谈为什么Java要比C++要好的理由,很多很多,大家可以去看看,我觉得挺好的。不过后来,我更新了一下我的文章,留下了几个让大家思考的问题,我希望大家都看看。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说说技术之上的东西,以下是文章内容:

在绝大多数的评论中,我看到了大家都是站在技术开发者的角度在讨论。我想这和Google的Android犯的是同一个毛病,那就是其注重了“程序员”,而不是“用户”。就像是,Unix是为程序员开发,Java 也是为程序员的跨平台难问题开发,而Windows是为用户开发,iPhone也是为用户开发。也许,我们认为,改进了程序员的开发体验后,能迸发出程序员强大的生产力,进而增加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不过,我想说的是,这件事的初衷是好的,但事实上程序员是永远不懂用户的。

就像大家在讨论Android和Java的关系时,仅在谈跨平台,其实,跨平台关我最终用户屁事,开不开放并我最终用户P事。甚至,手机里装的是Linux还是Android还是Win Phone7还是Symbian,我做为一个用户我统统不关心,什么Java,还是C++,管我球事。作为一个程序员,如果你想不通这个观点的话,那你就去想想,你上饭馆点菜时,你会关心你点的菜是用什么样的锅碗瓢盆来盛,用什么样的燃料来做,什么样的刀来切,长在什么样的地,浇了什么样的肥……如果你还想不通的话,请看下面的例子:

有一天,Google告诉所有的大厨,从我们发布Android开始,你们做菜就简单了,这是一个跨平台的烧菜系统,以后,作为厨师的你,做菜再也不用关心是用炒锅,蒸锅,煮锅,砂锅,电饭锅,平底锅,也不用关心做的是西餐还是中餐,我们推出的“虚拟锅”将屏蔽这些硬件和技术细节,以后,你面对的只有一口锅。当然,对于这个虚拟锅,你需要使用一种新型的叫Java锅勺。Java锅勺是强大的,容易的。(然而,过了几年后,他们却推出了传统锅勺)对此,一堆大厨,吵啊吵啊的,大家都在争论锅的好坏。

来饭馆吃饭的食客说,都麻利儿地赶快给我上菜!给我好吃的!(到这里,我希望你看懂了,如果你没有看懂的话,就此打住,后面的对你就太深了)

当然,用户并不单单只是着迷于好吃的,还有好的服务和体验!程序员们管这个叫用户体验。不过,如果餐馆都关注大厨们做菜的体验了,很有可能会怠慢了用户体验。餐馆负责人吆喝着,我们的餐馆是跨平台的,是开放的,就是说,任何都可以在我们这里做吃的买给你。食客们说,什么?什么人都可以在你的餐馆里做菜?你搞错没有啊?!餐馆负责人说,这样我们可以吸引到更好的更优秀的大厨,能做出更优秀的菜,有的菜品还是其它餐馆提供的。食客们说,那可以试试。然后,当食客上桌的时候,他们发现不同的菜居然有不同的服务,而且点菜的流程也不一样,不过大家都号称自己有最好的用户体验和服务。此时,食客们反而犹豫了。而各位大厨在厨房津津乐道着自己的做菜体验,而没有挣到一分钱。餐馆负责人还继续向食们说:我们有四个订餐电话,不同的订餐电话可以订到不同的菜,以后这样的订餐电话会更多。

这个时候,一家叫iPhone的餐馆出现了,用户体验非常好,服务也很到位,食客们从入座点菜和进餐的过程都非常的流畅和风格统一,都相当的简单。食客们说,你们的这些菜品是怎么来的?iPhone餐厅负责人说,我们厨房对大厨们其实也是开放的,不过,厨房里的硬件和烹饪器具都是固定而不能修改的,而且,他们要想在这里做菜的话,每年得交给我们99美元的审核费用,我们严格他们的做菜工序,并保证用户的体验一致,我们的收入会和这些厨师分成,特别是那些有秘方的厨师将会分得更多。我们就像麦当劳一样,加盟我们的人有很多,不过我们所有店面的风格和用户点餐的过程完全一致,方便而服务优质。当然,我们的收费是高一点,但在我们这里不会出现任何的混乱。对于食客来说,虽然有人抱怨iPhone餐馆的只有一个服务生(单进程),但是,食客对该餐馆的服务表示很放心,体验也没得说,流畅完美简单一致。

这就是Apple的简单之道,上述内容素材取材于我和我老婆的对话(我老婆是文科,对编程不懂,她正是我了解最终用户的对象,也是我锻炼沟通的对象)。下面是相关原始对话:

我:问个问题,如果有两家餐馆,你会先那家?

第一家餐馆是开放的,怎么个开放呢?厨师可能是任何想做菜的人,有做的好的,也有做不好的。餐馆的厨房里的配置也是各式各样的,厨师甚至可以自带设备,反正,什么样的厨房用具都支持。另外,该餐馆有四个订餐电话,不过,不同的订餐电话都不一定都订到菜单上所有的菜,因为这个餐馆不但把厨房给开放出去了,订餐的方式也开放出去了。进餐体验方面,不同的分店有不同的样子。

第二家餐馆是封闭的,不过他也对外面的厨师开放,并和厨师一同分成。厨师里的用具是餐馆定制好的,厨师要做菜,必需先交100美金的审核费,餐馆派专人审核厨师做的每一道菜,包括工序。每个餐厅的环境非常友好,也很简单,而且能让人感到非常不错的进餐体验,所有的分店都是一样。订餐电话只有一个,可以完成一键订餐。当然,第二家店要贵点。

老婆:你说的第一家就是那种像“大食代”的各种小吃拼起来的地儿吧?第二家就是像麦当劳, 必胜客,或是一些正规地像“海底捞”、“江南春”这样的店吧。第一家的店么就是顺便吃吃,要真正吃东西,还是要去第二种店。老公,难得你今天请我吃饭,我看就吃你说的第二种吧。(我晕,又把自己给绕进去了)

P.S. 有的朋友说我是C/C++出生,就是看不起Java。这样说我太小看我了,我的文章风格从来都是以一种调侃的方式,因为我觉得这样的文章会比那些枯燥的技术文章更有意思。我调侃C++和程序员的文章不比调侃Java要少,我对C++的观点从来都是C++是一门很不成熟的半成品语言!Java则要比它成熟的多得多,不过Java的跨平台和性能上的确是有很多东西可以调侃。

你可能感兴趣的:(【转载】有意思的文章: 关于跨平台与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