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日志

   innodb 的事务日志默认情况下会有两个文件:ib_logfile0和ib_logfile1,这两个文件就是重做日志文件,或者事务日志。

   重做日志的目的:万一实例或者介质失败,重做日志文件就能派上用场

   每个InnoDB存储引擎至少有一个重做日志文件组,每个文件组下至少有2个重做日志文件,如默认的 ib_logfile0、ib_logfile1。InnoDB存储引擎先写重做日志文件1,当达到文件的最后时,会切换至重做日志文件2,当重做日志文 件2也被写满时,会再被切换到重做日志文件1中

   影响重做日志的参数:

   Innodb_log_file_size、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innodb_log_group_home_dir

重做日志与二进制日志的区别:

  1. 二进制日志会记录所有与mysql有关的日志记录,包括InnoDB等其他存储引擎的日志,而InnoDB存储引擎的重做日志只记录有关其本身的事务日志

  2. 记录的内容不同,不管你将二进制日志文件记录的格式设为哪一种,其记录的都是关于一个事务的具体操作内容,而InnoDB存储引擎的重做日志文件记录的关于每个页的更改的物理情况

  3. 写入的时间也不同,二进制日志文件是在事务提交前进行记录的,而在事务进行的过程中,不断有重做日志条目被写入重做日志文件中

从日志缓冲写入磁盘上的重做日志文件的条件:

   在主线程中每秒会将重做日志缓冲写入磁盘的重做日志文件中,不论事务是否提交。另一个触发这个过程是由参数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控制,表示在提交时,处理重做日志的方式

  参数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可设的值有0、1、2,0代表当提交事务时,并不将事务的重做日志写入磁盘上的日志文 件,而是等待主线程每秒的刷新,而1和2不同的地方在于:1是在commit时将重做日志缓冲同步写到磁盘;2是重做日志异步写到磁盘,即不能完全保证 commit时肯定会写入重做日志文件

log_output file 日志输出类型

日志的输出位置一般有三种方式:file(文件),table(表),none(不保存);其中前两个输出位置可以同时定义,none表示是 开启日志功能但是记录日志信息。file就是通过general_log_file |/mydata/data/stu18.log 等方式定义的,而输出位置定义为表时查看日志的内容方式为:

use mysql--->show tables--->general_log

慢查询日志是用来记录执行时间超过指定时间的查询语句。通过慢查询日志,可以查找出哪些查询语句的执行效率很低,以便进行优化

事务日志:

  事务日志(InnoDB特有的日志)可以帮助提高事务的效率。使用事务日志,存储引擎在修改表的数据时只需要修改其内存拷贝,再把改修改行为 记录到持久在硬盘上的事务日志中,而不用每次都将修改的数据本身持久到磁盘。事务日志采用追加的方式,因此写日志的操作是磁盘上一小块区域内的顺序 I/O,而不像随机I/O需要在磁盘的多个地方移动磁头,所以采用事务日志的方式相对来说要快得多。事务日志持久以后,内存中被修改的数据在后台可以慢慢 的刷回到磁盘。目前大多数的存储引擎都是这样实现的,我们通常称之为预写式日志,修改数据需要写两次磁盘.

二进制日志:

  删除二进制日志:PURGE { BINARY | MASTER } LOGS {TO 'log_name' | BEFORE datetime_expr }

  TO'log_name'表示把这个文件之前的其他文件都删除掉,也可使用BEFORE datetime_expr指定把哪个时间之前的二进制文件删除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mysql,二进制,影响,日志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