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RNN学习笔记(一)-简介及BPTT RTRL及Hybrid(FP/BPTT)算法

RNN学习笔记(一)-简介及BPTT RTRL及Hybrid(FP/BPTT)算法

本文假设读者已经熟悉了常规的神经网络,并且了解了BP算法,如果还不了解的,参见UFIDL的教程。
- 1.RNN结构
- 2.符号定义
- 3.网络unrolled及公式推导
- 4.BPTT
- 5.RTRL
- 6.Hybrid(FP/BPTT)
- 7.参考文献

1.RNN结构

如下图1是一个最简单的RNN:
[置顶] RNN学习笔记(一)-简介及BPTT RTRL及Hybrid(FP/BPTT)算法_第1张图片
其中集合 I m 个外部输入节点,集合 U 为前一时刻的隐层输入节点,U中的节点数为 n ,并假定U中所有节点的输出都参与到下一时刻的输入。

2.符号定义

定义:
xi(t) : t 时刻第 i 个输入节点的输出值,且 iIU
sk(t) : t 时刻第 k 个隐层节点的输出值,且 kU
yk(t) : t 时刻第 k 个隐层节点的输出值,且 kU
dk(t) : t 时刻隐层第 k 个节点的期望输出(即训练数据)
wli :第 i 个输入到第 l 个隐层节点的权重,其中 iIlU
wlk :第 k 个输入到第 l 个隐层节点的权重,其中 klU
τ :假定网络的起始时刻为 t0 ,当前时刻为 t t[t0,t) , τ(t,t]
yk(τ) : τ 时刻第 k 个输出节点的输出值,且 kU,τ(t0,t] ,对于所有的 τ 而言,其实有 yk(τ)=yk(τ) ,这里之所以引入新符号,是为了避免求导运算时混淆1。

再来是一组等式定义:
sk(τ+1)=wx(τ)
ek(t)=dk(t)yk(t)
J(τ)=kUek(t)
Jtotal(t,t)=τ=t+1tJ(τ),t[t0,t)
ϵk(τ;F)=Fyk(τ)
ek(τ;F)=Fyk(τ)
δk(τ;F)=Fsk(τ)
pkij(τ)=yk(τ)wij
因为假定 F 只与 yk(τ),τ(t,t] 显式相关,所以,当 τt 时, ek(τ;F)=0
由于 F 是任意与 yk(t) 相关的函数,实际应用中,可以取
F=J(τ)F=Jtotal(t,t) 或其它函数。
因为初始状态的输出 yk(t0) 为预设值,与 w 之间不存在函数关系,所以当 τ=t0 时, pkij(t0)=0

3.网络unrolled及公式推导

将网络按时间展开:
[置顶] RNN学习笔记(一)-简介及BPTT RTRL及Hybrid(FP/BPTT)算法_第2张图片
根据上图,下面两个式子成立:
sk(t+1)=lUwklyl(t)+lIwklxnetl(t)=lUIwklxl(t)......(2)
yk(t+1)=fk(sk(t+1))......(3)

显然, yk(τ+1),yk(τ+2),...,yk(t) 可以表示成 s(τ+1) 的函数,因此,
F=F(y(t),y(t+1),...,yk(τ),s(τ+1))=F
下面对公式进行进一步的推导:
ϵk(τ;F)=Fyk(τ)
=F(y(t),y(t+1),...,yk(τ),s(τ+1))yk(τ)
由复合函数求导法则,上式可进一步变为:
Fy(t)y(t)yk(τ)+Fy(t+1)y(t+1)yk(τ)+...+Fy(τ)y(τ)yk(τ)+Fs(τ+1)s(τ+1)yk(τ)

τ<τ 时,显然 y(τ) y(τ) 无关,故上式的前半部分为0,即:
ϵk(τ;F)=Fy(τ)y(τ)yk(τ)+Fs(τ+1)s(τ+1)yk(τ)

这里:
Fy(τ)=Fy1(τ)Fy2(τ)...Fyk(τ)...Fyn(τ)

y(τ)yk(τ)=y1(τ)yk(τ)y2(τ)yk(τ)...yk(τ)yk(τ)...yn(τ)yk(τ)=00...1...0

Fs(τ+1)=Fs1(τ+1)Fs2(τ+1)...Fsl(τ+1)...Fsn(τ+1)=δ1(τ+1;F)δ2(τ+1;F)...δl(τ+1;F)...δn(τ+1;F)

s(τ+1)yk(τ)=s1(τ+1)yk(τ)s2(τ+1)yk(τ)...sl(τ+1)yk(τ)...sn(τ+1)yk(τ)=w1kw2k...wlk...wnk

代入,上式可以变为:
ϵk(τ;F)=Fy1(τ)Fy2(τ)...Fyk(τ)...Fyn(τ)T00...1...0+δ1(τ+1;F)δ2(τ+1;F)...δl(τ+1;F)...δn(τ+1;F)Tw1kw2k...wlk...wnk=Fyk(τ)+lUwlkδl(τ+1;F)

所以就有:
ϵk(τ;F)=Fyk(τ)+lUwlkδl(τ+1;F)=ek(τ;F)+lUwlkδl(τ+1;F)

因为当 τ=t 时, ϵk(t;F)=ek(t;F) ,所以有:

ϵk(τ;F)=ek(t;F)  if  τ=tek(τ;F)+lUwlkδl(τ+1;F)  if  τ<t

δk(τ;F)=Fsk(τ)=Fyk(τ)yk(τ)sk(τ)=ϵk(τ;F)fk(sk(τ))

进一步推导:
ϵk(τ;F)=(ek(τ;F)+lUwlkδl(τ+1;F))fk(sk(τ))
先做如下定义:
wij :第 j 个输入到第 i 个隐层节点的权重(迭代更新之前),其中 iU,jUI
wij(τ) : τ 时刻第 j 个输入到第 i 个隐层节点的权重(迭代更新之前),其中 τ[t0,t),iU,jUI

Fwij(τ)=Fsi(τ+1)si(τ+1)wij(τ)=δi(τ+1;F)xj(τ)

Fwij=τ=t0t1Fwij(τ)wij(τ)wij=τ=t0t1Fwij(τ)=τ=t0t1δi(τ+1;F)xj(τ)

4.BPTT(Back Propagation Through Time)

4.1 Real-Time BPTT

算法描述:
τ(t0,t],kU ,
ϵk(t)=ek(t),
δk(τ)=fk(sk(τ))ϵk(τ),
ϵk(τ1)=lUwlkδl(τ),
可以看出,算法的公式与BP算法非常相似,算法从t时刻开始,先用等式 ϵk(t)=ek(t) 求出 ϵk(t) ,然后再用后边两个等式继续向后迭代,直到 t0 。这里的第一步也被称为错误注入(injecting error),也说是在t时刻注入了 ek(t)
[置顶] RNN学习笔记(一)-简介及BPTT RTRL及Hybrid(FP/BPTT)算法_第3张图片
上图描述了Real-Time BPTT算法在每一个时刻t的存储和处理操作。历史缓存每经过一个时刻t,就会增加一层的数据(包括该t时刻所有的输入和输出值)。实线箭头表明了当前的输出值由和上一时刻的输入输出值确定。虚线表示反向传播,计算直到 t0+1 δ 。步骤①为injecting error操作,剩下的步骤为每一步的误差计算。

激活函数通常取logistics函数,此时的 fk(sk(τ))=fk(sk(τ))(1fk(sk(τ)))
最后,权值的梯度通过下式计算:
J(t)wij=τ=t0+1tδi(τ)xj(τ1)

在每一个时刻t,算法的执行流程如下:
(1)将当前网络的状态和当前的输入值添加到历史缓存2;
(2)注入当前时刻 t ek(t) ,然后在时间区间 (t0,t] 上进行反向传播,计算出所有的 ϵk(τ),δk(τ)
(3)计算所有的 J(t)wij ;
(4)根据第(3)步的结果修改权值。

随着时间的增长,算法对历史缓存的需求将是无限的,因此,有时也用BPTT(∞)来表示这个算法,它在理论上的研究价值要远大于实用。接下来,我们将讨论更为实用的近似算法。

4.2 Epochwise BPTT

为了解决Real-Time BPTT对内存的无限制需求,我们采用一种近似的算法,即:Epochwise BPTT。
算法的目标是计算基于 Jtotal(t0,t1) 的梯度(即损失函数 F=Jtotal(t0,t1) ),其步骤跟前边类似。同样的,
τ(t0,t1],kU ,
ϵk(t1)=ek(t1),
δk(τ)=fk(sk(τ))ϵk(τ),
ϵk(τ1)=ek(τ1)+lUwlkδl(τ),

算法从最后的时刻 t1 开始,injecting error ek(t1) ,然后运用后边两个等式,迭代计算 δk(τ),ϵk(τ1) ,直到 τ=t0+1 。此时权值的梯度按下式计算:
Jtotal(t0,t1)wij=τ=t0+1t1δi(τ)xj(τ1)

[t0,t1] 中所有的输入输出以及目标值都被存储在历史缓存中。实线表示输出由上一时刻的输入和输出确定,当一次epoch完成后,执行BP操作(虚线箭头)。奇数索引的步骤表示error injection,偶数索引的步骤表示误差( δ )传播。一旦BP操作完成,每个权值的梯度就可以算出来了。

算法的执行流程如下:
(1)执行BP算法,计算所有的 ϵk(τ),δk(τ),τ(t0,t1]
(2)计算所有的 Jtotal(t0,t1)wij
(3)使用(2)的结果更新权值,重复步骤(1)~(3);

5.RTRL(Real-Time Recurrent Learning)

与反向传播的BPTT算法不同的是,RTRL通过前向传播梯度来进行计算。

对任意的 kU,iU,jUI,t[t0,t1] ,定义:
pkij(t)=yk(t)wij
F=J(t) ,有:
J(t)wij=kUek(t)pkij(t)

根据之前的关系等式:
sk(t+1)=lUwklyl(t)+lIwklxnetl(t)=lUIwklxl(t)......(2)
yk(t+1)=fk(sk(t+1))......(3)
可以推出:
pkij(t+1)=yk(t+1)wij=yk(t+1)sk(t+1)sk(t+1)wij=fk(sk(t+1))[lUwklplij(t)+δikxj(t)] 3
此外, t0 时刻的输出为预设值,与连接权值无关,所以有:
pkij(t0)=yk(t0)wij=0
于是,整个计算过程将从 t=t0 开始迭代计算,直到 t=t1
对每一个时刻 t ,计算相应的 yk(t) 以及 J(t)wij

6.Hybrid(FP/BPTT)

Fwij=τ=t0t1Fwij(τ)+τ=tt1Fwij(τ)
等式右边的第一部分可写为:
τ=t0t1Fwij(τ)=τ=t0t1lUFyl(t)yl(t)wij(τ)=lUFyl(t)τ=t0t1yl(t)wij(τ)=lUFyl(t)yl(t)wij=lUϵl(t;F)plij(t)
因此,最初的式子可变为:
Fwij=lUϵl(t;F)plij(t)+τ=tt1δi(τ+1;F)xj(τ)
F=Jtotal(t,t)
Jtotal(t,t)wij=lUϵl(t)plij(t)+τ=tt1δi(τ+1)xj(τ)

首先计算BPTT:

ϵk(τ)=δkr  if  τ=tlUwlkδl(τ+1)  if  τ<t

然后,使用上边的计算结果执行:
prij(t)=lUϵl(t)plij(t)+τ=tt1δl(τ+1)xj(τ)

上图是FP/BPTT(h)算法的简单描述。可以看到,算法包含两个连续的误差计算过程。一个在时刻 t ,另一个在时刻 t+h .从时刻 th 直到时刻 t 的输入、输出和目标值都存储在历史缓存中。

7.参考文献

1.Gradient-Based Learning Algorithms for Recurrent Networks and Their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Ronald J. Williams,David Zipser

  1. F:F{yk(τ)|kU,τ(t,t]}
    F=F(yk(t+1),yk(t+2),...,yk(τ),...,yk(t))
    这地方稍微深入说明一下引入变量 yk(τ) 的原因:
    假设有函数 f(x,y)=x+2y ,同时, y,x 满足: y=x2
    对f(x,y)求偏导数: fx=(x+2y)x
    这个地方出现了两个 x (分别在分式的上下边),这两个x虽然相等,但含义其实并不相同。下边的 x 是自变量,上边的 x 其实可以看做自变量的一个函数,不妨令 t=x ,于是有如下关系式:
    {x(t)=ty(t)=t2

    于是 f(x,y)=f(x(t),y(t))
    fx=f(x(t),y(t))t
    由复合函数求导法则,上式又可变为:
    f(x(t),y(t))x(t)x(t)t+f(x(t),y(t))y(t)y(t)t
    由于x(t),y(t)是t的单变量函数,有:
    x(t)t=dx(t)dt
    y(t)t=dy(t)dt
    所以有:
    fx=f(x(t),y(t))x(t)dx(t)dt+f(x(t),y(t))y(t)dy(t)dt
    类比函数 F=F(y(t+1),y(t+2),...,yk(τ),...,y(t)) ,对其求关于 yk(τ) 的偏导数显然也存在符号混淆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引入符号
    yk(τ)=yk(τ)(yk(τ))=yk(τ)
    yk(τ)(yk(τ)) 后边的括号表示 yk(τ) yk(τ) 的函数。变量符号 yk(τ) 的意义与上例中 x(t) 的意义一样。 ↩
  2. 历史缓存(History buffer)中存储了整个网络从 t0 时刻开始的输入和激活信息。 ↩
  3. δik 是克罗内克函数(Kronecker delta)
    函数定义:
    δik={1  if  i=k0  if  ik

你可能感兴趣的:(算法,神经网络,RNN,rtrl,B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