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冶炼中心—山东莱芜

    山东莱芜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铁、镁产、铜、花岗石、大理石、锡等55种,其中探明储量的22种,矿产地113处。尤以铁、煤著称。累计探明铁矿石储量5.32亿吨,保有资源储量4.72亿吨。矿石平均品位40%,最高70%,易选,回收率高,冶炼性能好,煤炭探明储量4.4亿吨,保有储量3.2亿吨。另外预测区储量7.43亿吨,煤种齐全,以气煤、肥煤为主,煤质较好。
   丰富的矿产资源为莱芜矿冶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莱芜发展了采矿、冶铸遗址127处,其中采矿遗址43处,冶炼、铸造遗址84处,星罗棋布地分布在东西长约28公里、南北宽约35公里的范围内。遗址分布这样密集,在山东省是仅有的,就是在全国乃至世界冶铁史上也不多见的,这充分说明了莱芜古代采矿、冶炼业的繁荣发达。
   据考证,莱芜在商代就开始冶铜铸器。在莱城区口镇北江水村西的玉皇顶山,有一处商代铜矿遗址——绿矿洞遗址。莱城区羊里镇城子县村,曾经是商周时期古嬴国、嬴邑都城及后世嬴县县治所在地,也是一处冶铜、冶铁、铸造为一体的冶铸遗址。这里曾出土了一批商末青铜斝、鼎、爵等器具,是迄今为止境内出土的最早的青铜器,而且技术精湛。换句话说,莱芜有近三千年的冶炼历史。而冶铸青铜器又离不开锡,因此莱芜用锡的历史与青铜器一样久远。
    莱芜的冶铁史与全国同步。境内先后在莱城区辛庄镇赵家泉村、大王庄镇东风炉村、方下镇孙封丘村发现了春秋时期的冶铁遗址。这些遗址表明,在春秋时期莱芜冶铁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水平,并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 
    秦代,始皇昭令尽毁天下兵器,在西部的都城咸阳与东方的嬴县设立销毁之所,朝廷在嬴县专设铁官,为全国48处、山东11处铁官之一;且使用铁范铸造农具,效率高,质量稳定;莱城区牛泉镇齐省庄曾出土24件窖藏农具铁范,是西汉中前期使用的铸造范具,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汉代,莱芜冶铜铸币业也十分兴盛。今莱城区苗山镇铜山村有汉代采矿、冶铜、铸币遗址,在这些遗址中,先后出土了一批汉代“三铢”、“无铢”、“半粮”钱范,钱范的制作和使用时间为汉武帝时期,是研究汉武帝币制改革的重要文物。自秦至汉,莱芜地区至少有83年的铸币史。所铸“半两”“三株”“无铢”钱,在币重、币文、制式方面中规中矩,规矩,铜锡合金成分的配比受到严格的约束和监督规范,锡的应用有了较大的进步。
   唐代,矿冶业实行民营,出现空前的繁荣。当时全国铁矿104处,铜矿62处。《新唐书·地理志〉载:唐代莱芜有“铁冶十四、铜冶十八、铜坑四,且产锡。”安作璋先生的《山东通史》说,唐代莱芜矿冶铜铁并举,而且产锡,为当时全国罕见”。来城区大冶村西的山麓,由希拉洞采锡一致,洞口高2米,宽1.5米,巷道最宽处4米。内有打动,战乱使村民常进此避难。因坍塌严重,不知洞有多深。遗址东部另有锡矿坑数个,打者一千余立方。经考证,此为唐、宋采锡遗址。
   后周时期,在今莱城设置莱芜监,主管莱芜地区的矿冶业,县监各司其责,不相统属。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朝廷在后周剑指商社莱芜监,下置铜务冶、铁务冶两机构,管理莱芜“三坑、十八冶”等基层单位。当时莱芜监与江苏徐州利国间同为东京路两大冶铁中心,莱芜监冶炼规模居全国前列,冶户千余,采冶者达数千人。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莱芜监铜务冶李冕主持铸造了岱庙的一对大铁帑,铁帑高1.15米,口径1.78米,造型宏大,设计精美,所饰云龙、凤凰、麒麟、狮子等动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显示出宋代莱芜监先进的冶铸技术。金代莱芜设铁务业,铸器留有蒙阴中山寺大铁钟。
   元代,朝廷设莱芜铁冶都提举司,秩视五品,后省济山商山体局四,将其所属的元固、富国三监并入莱芜,更名为济南莱芜等处铁冶都提举司,秩升四品,冶户5千余,达到了历史上矿冶管理级别最高、管辖范围最广的历史时期,成为全国重要的冶铁中心。
   明代,冶铁冶重点南移,但莱芜依然居重要地位。当时全国设铁冶所13处,莱芜居其一。《山东省情》载:明初山东年产铁315218斤,其中以济南府莱芜冶铁所最著名,年产铁72万斤。《明史》也记载,莱芜诸山多产铜铁锡
    清代,莱芜冶炼业衰落,但制锡艺术得到高度的发展,达到莱芜锡加工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从事锡加工制作的从业者不下千人,据传,当时到处是打锡卖锡的吆喝声(小时候还真的经常见到村里加工锡制品的),加工作坊主要分布在现凤城街道办事处、杨庄镇、寨里镇一带,由于时人大多崇尚锡制品,婚丧嫁娶、馈赠亲朋好友更是以锡制品为贵,因此,锡加工成为当时莱芜重要的手工业之一,也是村民农闲时的主要经济来源。
   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发达的冶炼,千年的制锡业,蕴育了
鲁王工坊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古代的冶炼中心—山东莱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