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工作中,组织内的automation需求往往是自下而上的一个过程或者是仅仅存在于不同组织单元的内部,也就是说你发现工作中人工有些不爽的东西对它进行自动化或者向上一层次提出自动化的需求进而进行进一步决策。 但这次这个自动化活动的发起却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也就是说针对有可能的自动化需求全体研发人员参与的一个brain strom。从而引导所有员工去思考可能自动化的改进空间。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1)管理层发起自动化需求收集活动启动;
2)所有的员工讨论任何可以进行自动化的工作项,无论大小,从而进行收集讨论
3)将收集起来的观点进行分组讨论,进一步讨论可以实施的空间,得出具体实施的方案和不能实施的想法的后续处理;
4)对这些收集处理的方案进行归类整理以及优先级排序
5)得到可以实施的并打算实行的自动化需求
6)自动化
这中间有几个过程非常重要,第4步和第5步。信息的归纳和整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自动化的想法来自工作的方法面面,各个点都有,这中间可能有重合的,也有可能是毫不相关无法八门的。第二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就是优先级排序,优先级如何定?是几个人投票决定?还是看谁敢兴趣的更多或者领导说了算?
结合上述过程,这中间有几个方面我认为可以做的更好
1)在第一轮收集到的观点中,应该更为详细的阐述需求,从而让大家对需求有个更为详细的了解,特别是负责这个活动的人;第一轮收集的观点不鼓励概述太多;
2)在进行分组讨论之前,建议在这个时候就对所有的自动化的想法进行分类,比如跟解析trace相关的,更流程的自动化相关的,跟数据分析相关的等等,这样在分组讨论的时候,相关话题在一起进行深入讨论就可以合并。 在我们的活动中,由于分组的时候不是按照主体的相关性进行分类,从而导致到了后续信息收集整理阶段非常分散和没有重点
3)如果上述过程做的好,在后续信息分类中整理起来就非常方便
4)优先级处理:为什么要确定优先级,因为不可能一次性完成所有的automation需求,因此得按照组织的策略以及事情的紧急程度等确定优先级。 确定优先级可以按照以下标准:
ROI:如果实现了自动化收益面有多广,如果只是为了1至2个人,花的精力太多的话就没有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