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各种嵌入式生态系统中,当前iso 和 andriod 是主流, 至于win phone,由于它的市场占有率和封闭性,如果MS不做一些调整的话,估计很难有好的发展,尤其是观众在逐步的适应iso 和andriod的UI 模式的情况下。
最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开始出现了许多新的操作系统,比如firefox os, tizen, Jolla, 等, 包括剥离了Dalvik虚拟机和所有能支持运行Android应用的必要组件的新的操作系统,这些系统有的支持原生的app, 有的支持新的HTML5应用, 有的是支持定制化的应用+原有的andriod应用。
对于那些基于原始andriod系统的操作系统来说,我想他们做的多是对andriod的深度裁剪和定制化来实现自己的平台。
那么,我们思考下,把大家在做的事情抽象出来会是什么样呢? 我个人认为模式是, 应用+应用管理器+解析引擎。
应用:粗略的分为几种:web page, web app, native app;
应用管理器:用来管理当前的各种应用的模块;
解析引擎:用来解释各种编码语言和各种规范的解析器。
那么web page, web app, native app是否可以统一起来呢,是否存在这样一个转换器,可以把现有的应用在各种编码语言间转换, 每个应用需要人工干涉的比例是多大呢?
我想现在应该会有一些公司在做chrome os 和 andriod 整合的工作, 但整合的思路和方向是什么呢,为某些大的公司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提高话语权?andriod的底层+chrome? 目前鉴于andriod的广泛应用,它的驱动层应该是丰富并且易于移植的, 并且目前大多数系统采用的都是linux内核,外加webkit的风靡, 我想架构可以设为chrome browser shell + 扩展的webapp 插件解析器 + webkit +android的驱动层 + android的linux内核。
对于从事webkit相关工作的人来说, 主要的工作是什么呢, 从各家公司的JD来看,主要是
1. 移植webkit到自家的平台上(操作系统+各种库[线程库+字体库+图形库+网络库 + JSC|V8] + JIT + DRT)+ WEBGL(虽然也是图形图,但个人认为可以单独列出来) ,然后做内存和性能的优化+ 依据自家产品的页面再布局;
2. 利用webkit作为渲染引擎来实现特定的应用,比如邮件系统,电子书阅读器等等。
3. Andriod 上的webkit的移植与优化
4. 在webkit的基础上扩充各种规范; 汽车 | TV | STB | 手机 | 数字内容
欢迎大家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