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A论剑三亚江湖会

两个半小时之后,我和 BlueDavy 大叔回到了杭州,一个忙碌而充实的周末就这么过去了。回到家已经 1 点多了,洗了个澡,精神又来了,想把这个充实的周末写下来,做个纪念。

缘起

       几周前,受到了普元的邀请,去三亚参加一个SOA的技术交流会,原本以为是因为在他们的论坛同时更新了一些文章所以被邀请一起去参加产品部活动,开始不是很想去,毕竟厂商出钱多半就是让你去听听他们的产品,一个周末飞来飞去的也累,但淘宝的BlueDavy大叔要去,顺便也叫我一起去热闹热闹,那么就决定去凑这个热闹。周五下班以后背了个包就直奔机场了,结果到了机场才发现办护照的时候身份证放在家里了,幸好机场还有个临时身份证明办理的便民业务,总算顺利的上了飞机。

人物

       第一天到场,第一个环节就是自我介绍,江湖中人就悉数登场了。Robbin,白衣,俞黎敏,小刚,杨戈,InfoQ中文站的主编霍泰稳和其他几个编辑,灰狐的主创:银狐999,程勇,普元的老大Chris以及普元的很多技术架构师牛人。陈勇的一句话就把我们这批人概括了一下,其实大家都是江湖中人,平时混各个堂口的,今天在普元召集的这么一次活动,有机会能够汇聚一起,谈天说地。

活动

       第一天上午有两个Topic关于SOA的市场价值,下午也有两个Topic关于SOA的企业架构,主讲的都是我们这些外部请来的人。上午下午有很多时间是自由讨论,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应该是算圆桌会议,所以你要发言随时随地都可以直接说,不需要顾忌什么,只要觉得要说,该说,就能说。这一天碰撞出不少火花。晚上边吃烧烤边聊,后面去沙滩上继续讨论技术圈的构建(不过这个到了最后也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第二天主要是普元分享了他们对于SOA技术的理解和具体的实现,从实际角度去展示了一个SOA的实实在在的成果。

收获

       其实这部分才是我要写得重点。一部分一部分来说吧。

   首先是识人,这次在会上看到了很多都是自己曾经蛮佩服的国内开源技术论坛或者社区的创办者,其实从他们身上除了看到技术人员本身所特有的对于技术的追求更多的是对于新事物的理性的学习和分析。其实我一直觉得有一点对于一个架构师或者一个优秀的开发人员来说很重要的特质就是开放的去学习和接受新事物,有一个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每一个陌生的新生事物,那么才能不断地进步。而排斥和固步自封,只能最后束缚了自己的脚步,慢慢的落后与他人。SOA这个概念提出来很多年了,炒作到实质性的转变也就在这一两年,具体的实践还需要后面几年的实施和验证。所以到场的每一位没有一个敢说自己完全了解SOA是什么,绝大部分都是抱着希望了解SOA实际上究竟是什么的想法而来。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就很直白的说出了SOA是否还是一个虚概念,过去的EAI,BPM以及现在的EBI的区别。没有绝对的否定,只有探讨,学习和交流。我是第一认识他们,而他们之间已经相互很熟悉,但是和他们交流并不存在任何障碍,没有说牛人就是一个圈子,基本很难接触的那种感觉。我想也正是一种Open的心态才能让人进步得更快。

   再则谈谈接触普元的朋友。和普元的朋友交流的机会不算很多,不过在第一天的休息的时候和几个主要的技术人员作了交流。因为其实我做SCA也还算比较早,所以对于SCA还是比较熟悉的,同时普元又是SCA中国区的推广者,所以和他们的架构师交流SCA很容易,不像在单位里面基本就是写好使用文档给开发者看,如果要谈具体的原理,基本没有人看过SCA规范,我是在SCA0.96版本上作了稳定版本的,现在解析使用Tuscany,再次组装是自己做的,一来早期的Tuscany对于两个级别的ServiceReference没有做级别控制,二来包括WS模块以及其他模块有很多的Bug,所以作了再次的开发和封装以适应业务开发的需求,其实在我们的研讨会上也说了,开源的缺点就是不稳定,不一定适应商业开发,如果商业开发的话,一般是需要稳定在某一个版本上。同时由于SCA本身的模块化特点,所以部分升级和开发十分方便。这些思想和概念以及遇到的问题和普元的开发团队遇到的一些问题都十分相似,特别是在WS上面,我一度也应为搞不定某些特殊的类型想去使用SDO,不过最后还是直接修复SCAWS组件搞定了,也就没有使用SDO。不过第二天的普元的服务管理和监控让我还是眼前一亮,这个对我来说可能也是后续在服务框架中需要考虑和搭建的,因为如果要采取Service API Mashup Platform,那么这部分内容势必是必须的。同时,普元的很多高手都是SCA组织的成员,这也是我蛮羡慕的,有机会还是要和他们多多学习和交流,虽然后续我的工作重点不是在SCA上了,不过ASF的工作以及SCA的持续学习也是自己“私活”之一。总的感觉来说,普元的技术人员虽然话不多,但是内功深厚,有很多可以去学习和切磋的。最后就是关于SOA的一些感触。第二天中午最后一点时间是给大家讲关于这一天半的讨论和交流以后对于SOA的收获,由于时间关系,到我们的时候大家尽量简短发言,我也就说了自己的两点想法:1.先学在干在学在干。2.开发人员是我们的客户,不要让我们的客户因为使用我们的产品而痛苦不堪,应该让我们的客户在使用了产品以后提高了生产效率。第一点什么意思呢?在我做服务框架以前,先去研究过OSGI,然后又接触了SOA,最后接触到了SCA。花了1个多礼拜把SCA规范啃了几遍以后,找到了使用SCA实现服务框架的优势以后,就开始搞服务框架了,看了Tuscany的源码与设计思想,做了修改和封装,第一阶段的SCA服务框架就这么出来了。曾一度写了关于SCA如何让SOA落地的一些感想文章,但是后来自己都开始有些迷惑,究竟SOA是什么,仅仅就是用SCA去实现WS来互联互通么?这时候去看了很多关于SCASOA的资料和文章,突然发现又陷入到了一个开发者的角度去审视SOA的陷阱。很多人说SOA只是一种概念,没错,其实就是概念,那么这个概念有什么价值?其实这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参加了BEA2007大会,虽然没有实质性的一些Topic让我有所收获,但是在主题演讲的时候让我突然开了窍。其实任何技术都是有延续性的EAISOA有什么区别,可能很快有人站出来给你一大堆的技术变革,告诉你区别大了去了,但其实SOA的真正价值不是在于说和过去的技术有什么区别,而是它的一种开放,协同的思想,这种思想其实更具各个行业来说都是不同的。这次去普元的交流会上,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普元是定位在企业级应用的开放协同角度去考虑SOA的价值以及解决方案和实现手段。而我从大会回来,从新考虑了在阿里软件SAAS平台模式下我所关注的SOA的价值以及解决方案,就好比现在我一直在考虑的Service Mashup Platform,这是基于互联网应用的一种角度的思考。同样不同行业的人可能都会有不同的一种思考,但都是基于SOA的一种开放,协同的思想来更具具体的使用场景来考虑。所以如果你抛开业务场景去空想SOA,那么结果就会让自己陷入技术陷阱,用技术的不同来生硬的解释SOA,这种就好比过去讲的笑话,盲人摸象。第二点是我自己在推广我的ASF的一点经验,在普元演示产品的时候看到了他们的studio作的很好,但是对于单元测试以及部分组件的集成测试却做得还不是很够,同时studio是否能够让程序员有便利感(我们很多在场的写惯了程序的人都觉得程序员不写几行代码,就会没有创造感),这些可能会影响客户(开发人员)。其实在我推广ASF的时候有很多的架构师都反对,顶着压力死推,最后救了我的是那些开发人员,一份匿名使用反馈加上性能测试,功能测试,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并被逐步接受。那么对我来说我能够继续做好的就是加强文档的丰富性,测试的简单性,部属的方便性,以及开发配置的简便性(由于很多是配置型的文件,因此采用schema来做提示和交验我就觉得够了,至于studio是否需要,如果能够做得很完美当然最好了)。

最后其实对于这次活动来说其实我觉得就是一次技术人员的SOA,不同的公司,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职位,协同,开放的在一起发表自己的意见来互相学习和交流,本来也就是一种SOA。这儿感谢一下普元,活动本身来说虽然没有对SOA做出很明确的定义,但是其实让每一个人能够去思考,其实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却可以有千千万万,每个人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就有不同的内涵。就好比InfoQ主编说的每一个海滩上的沙子都有自己一个唯一标识,我们每一个江湖人士都有自己一个堂口,一个观点一个看法。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交流,我要走路还有很长一段。 

你可能感兴趣的:(技术,SOA,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