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计划的关键之一是进度控制。
项目首先划分研发阶段、关键里程碑点(每个研发阶段结束点都是里程碑点,需要评审)。
比如下面每个阶段都有任务管理的活动在内。
1-2月:立项阶段(有时这个阶段不属于项目范围内,但我认为:这个阶段需要收集关键的用户需求并进行初步分析,同时对系统基本架构、市场时间点也作了初步明确。也有任务管理的活动在内)
2-4月:需求分析阶段:完成所有用户需求分析,产品需求说明书,系统方案,系统组件的需求、方案、概要设计,版本规划。初始时就确定完整的项目团队。这个阶段完成时,需求、版本、对应文档的基线化完成。
4-8月:开发阶段。这个阶段初始,开发经理针对基线化需求下达开发任务(可能一次下达所有任务,也可能按版本下达任务)。
在第一个版本完成后,测试任务启动。
一般会有需求变更、版本规划变更的过程,所以开发任务、测试任务也会随之调整。
这个阶段完成后,需求、版本规划、代码一般应冻结。后续紧急需求安排紧急任务、紧急版本。
大部分新的需求会被规划到下个项目大版本解决。
9月之后:产品生产、版本发布、市场维护阶段。
每个阶段都会有任务计划、下达、跟踪监控(跟踪的目的之一是监控)、变更、度量、配置项归档、质量保证、里程碑评审 等过程。
本文关注的是开发阶段的开发任务。
任务分解
任务的要素包括:任务名称或标识、一个负责人(多个参与人)、完成时间点、目前进展(或完成率)。。。
WBS表(Work Breakdown Structure)一般按产品需求分解,每条任务一般与产品需求对齐。
可以将复杂的需求分解为更细的子需求,带来的缺陷是增加沟通协调的成本,好处是每个任务参与人的工作更明确,工作量评估会更准确。
在涉及多模块或多项目协调的任务中,负责人有组织、协调的责任,为任务的总体进度负责。
实际上也经常出现内部优化任务,同样纳入产品需求范围进行管理、或归开发经理自行管理。
任务估算与关键路径
甘特图
所有任务工作量估算时间之和加起来,加上一定预留,即为开发阶段总工作量(人/天)。
虽然所有任务本身的估算可能不准确,但 任务本身工作量的预留+任务工作量总和+总和的预留+加班,能尽量趋向准确值。即使对于需求变更非常频繁的项目中,也可以说:有估算比不估算,对于项目进度控制来说,会有质的区别。
按版本规划要求,对每个任务何时开始、任务安排的先后顺序进行规划。考虑多个版本并行情况。
对于数十人参与的大项目来说,任务安排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
需要考虑关键路径,原因是某些关键人员可能同时参与2个任务甚至非开发任务、非本项目的任务,可能无法分身。 “向关键工作要时间,向非关键工作要资源”。通过向关键路径投入资源等方式,缩短开发进度;在发生突发任务等情况时,可以从非关键路径上抽调人员。
实际操作中,这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因为这些关键员工无法准确估算各任务的投入时间,只能在估算时提供预留时间比例,在某些关键时间点上就会发生任务冲突。 一般只能尽量按 任务负责人 排关键路径。
在执行力较强的公司中,可能会非常重视任务工作量估算,这不但保证了进度的准确达成(目标是:项目进度完全可控),也避免了后期 员工在工作冲突 时的推卸事情的发生。这也要求对上游工作的审查必须严格,比如需求分析非常准确、全面。
如果在任务安排时较匆忙,又不能让员工通过加班完成任务,员工本身也会因为工作冲突而理直气壮的推迟任务。
可采用的办法如:
每周跟踪关键路径、人员(尤其是关键人员) 的任务情况。避免出现某人等任务、等版本 的情况。
需求评审 把关严格。
减少对开发人员的干扰,比如开发经理本人多关注测试部提交故障单,准确安排合适开发人员、对应模块人员处理。安排专门的集成测试人员。
每周、每天的例会时间固定化。
规范过程,比如详细设计的准确性。
有问题及时反馈到项目例会讨论。敏捷晨会就是很好的交流手段,此外还有周报、日报。。。
控制需求变更。需求基线化之后的需求变更相比原需求应该占少数,否则只能预留较多余量、员工加班来抵挡需求变更。
项目间实际工作量负荷不均时,想法进行 跨项目协调人力。
项目进度保证措施
项目计划(规划)合理,事先完成工作量估算
工作量估算要准确,并保留一定余量。尤其是测试时间。
计划分解做细,明确关键资源、关键路径,关键人员保留更多余量或安排一些容易调整的任务。
开发经理及时跟踪各人任务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并反馈进度给版本经理、各CCB成员。
版本经理根据需求变更情况、开发任务执行情况、上游文档评审情况,考虑是否调整任务。
关键需求的审核、开发进度,请CCB各成员都参加。
需求分析、评审阶段就能分析出关键资源,有关风险,比如是否需要安排测试仪器,用于测试的产品资源,是否需要其它项目的人力支持,是否需要与其它项目联调,测试环境的安装是否会出现问题。
部分紧急需求处于一边开发,一边等前方确认需求细节问题,应重点跟踪。
最后则是:项目成员及时加班。
任务监控
需求->开发->测试。 每个环节都有工作成果的交接。
项目交付产品需求、方案,并要得到开发的认可(之后也可能由开发或项目提出对需求、方案的变更)。
开发交付版本功能清单及新功能指导书,并得到测试的认可。否则测试拒绝测试。
测试完成后交付 版本发布说明 给现场。
下面都是 开发经理、测试经理 的日常工作,非常繁琐。
最终任务目标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完成对上游的承诺(承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完成主要是指质量目标、时间进度目标),工作成果得到下游的认可。
开发经理下开发任务给员工,任务经常调整(推迟、提前、停止)。开发经理需要知道任务是否能按时完成。
开发经理有多种跟踪管理手段:每周科室例会对 每条需求、任务 都检查当前进度。员工每天填任务进度。任务负责人都填写任务日报、周报。日常沟通。有异常的话,有多种反馈方式,然后再调整任务。这是一个闭环操作。
如开发任务没有按时完成,每半年QA会检查任务及时完成率。对于未及时完成的任务,项目上会检查。
对上游也应有同样的管理手段:产品需求是否评审完成,需求对应方案、开发任务 的关联关系、任务是否规划版本及承诺时间点 等。
其它相关人等也有对于任务的控制手段:
上游:项目线规划 需求\功能 入库版本,指定发布时间点。定期跟踪各任务的进度是否正常,是否要调整。
版本经理对于每个版本制作前,应该入版本的功能是否已经已提单入库。 他可以在上游规划需求的版本与时间点之后,提单并指派开发经理或科长处理(后者再指派给员工)。版本制作前检查这些单子的状态是否完成即可:确定某版本所需新功能、故障均已入库。
下游:测试经理会保证在版本要求的发布时间点前完成版本的测试:新功能测试、回归测试、性能测试。。。应预留时间给开发人员解决故障。
如对于新功能指定测试完成时间点(一轮或二轮)。一轮测试中发现有故障,解决后再经过二轮测试,无故障则认为此功能可发布。
某版本中所有新功能、故障均测试通过后,即变为 可发布状态。
任务的质量管理
上述提到的措施都是进度控制的手段,不是质量控制的手段。
注:很多项目中质量控制更多是依靠员工的熟练程度,有时做做代码抽查、PCLint检查、自动测试代码。。。
测试只能发现故障,度量只能统计故障的个数、评估结果。平时各研发活动都进行一定的质量控制才是质量管理的重点,从源头(需求分析的质量)和活动(各种开发活动)中控制故障的产生。
在流程的各个关键节点,进行有效监控和评估,给出方法和实施细则。通过细化阶段计划,强调协调汇报机制,执行针对性的检查和评估方式,以及通过阶段总结与复盘,解决研发过程中缺乏风险和质量监控的问题,并从中获得相关统计数据以利于后续研发任务的改进和完善。
开发过程的产品包括:文档与代码。
许多项目缺乏对文档质量的控制,可采用的办法如每种文档提供检查单、每个模块定制自己的检查单。
故障产生后,经常组织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