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美国的货币发行机制

引用: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8aeecc0100kd0d.html

  美元的发行权:美元的发行权属于美国财政部,主管部门是美国国库,具体发行业务的承办机构是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从1929年起,美元的纸钞由雕刻与印刷局印刷,而硬币由铸币局铸造。(来自于维基)
  人民币的发行权:中国人民银行具有垄断的货币发行权。具体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提出货币发行计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人民币发行没有法律上的准备和担保要求,没有发行限额规定,属于无法定准备和担保的纯信用发行。(来自于人民银行官方网站)

一、美国的货币发行机制

  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法案》规定,美元的发行权归美联储所有。美国政府没有发行货币的权力,只有发行国债的权力。不过美国政府可以用国债到私有的中央银行——美联储那里做抵押,通过美联储及商业银行系统取得美元货币,美联储对此不能拒绝。
  因此,美国政府实际上是通过发行国债间接发行货币,美元的源头是在美国国债上。大致过程是:首先,由美国国会批准国债发行规模,然后财政部将设计好的不同种类的国债债券拿到市场上进行拍卖,最后财政部将拍卖交易中没有卖出去的国债全部送到美联储,美联储照单全收,并将相应的美元现金交给财政部。简单来说,就是美国财政部负责印国债债券,美联储负责印美元钞票,然后财政部把国债卖给美联储取得现金,美联储通过买进国债获得利息,两全其美,皆大欢喜。
  看上去,这一切都完美无缺,因为国债由美国由未来税收作为抵押,只要美国政府不倒台,美国国家不破产,它就可以一直收税,并偿还国债,因此美国国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可靠的资产”,受到世界人民的普遍欢迎。美国政府当然很高兴,因为它印国债几乎不用花多少成本,却可以换来能当真金白银使用的美元;美联储也同样偷着乐,因为它印美元同样不需要花多少成本,却可以坐享国债利息的收入。
  对于这种无本万利的生意,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当然愿意一直做下去。可问题出来了,如果美国政府的国债一直印下去,美联储的钞票也一直发下去,那么最后吃亏的是谁呢?毫无疑问,那就是全世界美元现金和美元资产的持有者,因为随着美元越发越多,不可避免地要引起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导致美元购买力的下降和美元资产的缩水。世界各国都寄希望于美国能够适当克制印钞票的冲动,保持美国的国家信用。但这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而没有实际的约束力,也缺乏可操作的约束工具。
  当然,美国财政部大多数新发的国债并没有直接进入美联储的银行系统,而是被外国中央银行,美国的非金融机构和个人所购买。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购买者花的是已经存在的美元,所以并没有“创造出”新的美元。只有当美联储及其储备银行系统购买美国国债时,才会有新美元的产生(即新发行的美元),这也是美国的通货膨胀一直控制在比较温和程度的原因。
  从理论上讲来说,美国政府的国债迟早都是要连本带利地偿还的。而事实上,美国政府从来没有打算还清所有的国债(如果硬逼着美国政府还清所有的国债的话,那么没准将遭遇破产的命运,不过没有任何国家能逼迫美国这么做),美国政府也没有因此背上“赖账”的骂名。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美国政府一直玩一种普通人都会玩的借债游戏——借新债还旧债。这一点从近年来美国国债不断攀升的数字中得到印证。(引自:http://hi.baidu.com/%CA%C0%BC%CD%C0%FB%CC%ED/blog/item/8581ed0b5951b23ce824884c.html)
  美国的外汇储备:美国财政部下设外汇稳定基金,委托联储局进行外汇市场操作。美国财政部的外汇稳定基金设立于1934年,启动资本为20亿美元。其外汇来源途径主要三个:一是与外国央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以政府的信誉担保互相借用货币;二是发行外币债券,在1978年卡特政府时期曾发行过;三是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调外币(比如日元,英镑等)。

二、中国的货币发行机制

  回首30年的改革开放,人们需要系统地总结,寻求新的脉络,更清晰地展现经济增长路径变迁路线图。我国的改革开放始终以经济为主旋律,货币在宏观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无疑会为人们提供新的观察窗口。按这一角度,可以大致从30年经济史中梳理出三种不同的货币发行机制,并就其运行的背景和结果进行剖析。

2.1 从还账经济起步

  改革的第一阶段(1978-1992年),为财政经济,也可更准确地称之为还账经济。财政部和央行混为一家,这一期间的经济增长是以财政赤字为代价的。
  对1949年直至1976年的重大事件的重新评价,以及后续的拨乱反正、昭雪翻案,并不仅仅停留在口头的声明和书面的承诺,而是实实在在地体现在经济上的赎回行为。新一轮权力交替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也必须以民众在经济或收入上的某种满足来佐证。因此,粮食收购价提高了,城市工人涨工资了,右派平反补发工资,老干部昭雪补偿损失,这一几乎涵盖社会各层面的还账,在计划体制下自然是以政府财政透支、发行货币的形式来摆平的。在将人们的视线从大跃进的饥荒记忆和“文革”的是是非非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的过程中,经济原动力的培养和政治偏好的转移也要仰仗“与民让利”。
  承包制客观上削弱了财政收入,由此而来便形成了供给和需求的巨大落差——短期释放的货币在小黑白换成大彩电的过程中既蕴藏着巨大的欲望冲动,又潜伏着一触即像火山喷发的购买力;在计划经济对经济效率和要素流动的拘禁仍未解除的情势下,国有企业可提供的除了20年不变的解放卡车,便是千人一色的“的确良”,而且数量有限。雄心勃勃的改革刚试水,价格放开初有风声,价格上涨预期引发的1988年的抢购风及随之而来的政治风波便彻底摧毁了财政经济。央行和财政部分家后,财政再也无力支持庞大的赤字经济,改革又受意识形态的困扰,宏观经济不得不进入调整整顿之中。

2.2 短暂的银行经济

  第二阶段(1992-1994年)为银行经济。1992年邓小平南巡使意识形态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路线之争,被市场经济所统—和虚化。
  随即掀起的投资热潮,将央行变成了一个昼夜加班,24小时不停运转的印钞机。大量的人民币通过国有银行系统输送到改变土地出让制度所催生出的房地产业,全国各地同时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
  随着游戏的升级,在一棒接一棒的传递中,筹码的加大,让央行再无力为游戏输血,由此导致的两位数的通胀,也只好以硬着陆的方式降温化解。银行收回的除了尚未平整的土地,便是半拉子的烂尾楼。
  经过这一折腾,国有商业银行严重失血,濒临破产。在没有硬预算约束的游戏中,人们借债却不需要还钱,也就无需考虑投资收益,人们只要将钱从银行弄出来就完事大吉。货币的倍数效应不过是一个掏空机制。与国有资产流失对应的是,一部分人由此富起来了。
  虽然这一时期,时间短暂,但对后来的改革和开放却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2.3 美元经济的繁荣

  第三阶段(1994年一)为美元经济。1994年的标志性事件便是外汇管理制度的改革,即双轨制过渡到单一汇率机制。这项改革的战略性意义在于面对内需型经济增长连连受挫的局面,政府不得不寻求新的突破,将经济发展的侧重点转向外需型的增长模式,把中国经济的车厢挂在美国经济的火车头上,尝试性推行出口促进战略。
  随着中西方关系的缓和,加入关贸总协定的要求被重新列到中美谈判的议题中来。迫于美方的压力和中方急切加入的心情,中国政府在许多方面作出了让步,其中关键性的步骤便是放弃了对外贸部门的垄断控制,允许民营企业享有进出口权。
  但这一过程之复杂和艰难出乎一般的预料。直到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和不期而来的911事件,才使出口行业真正显露出经济发动机的本色。有了出口这一活水源头,整个货币链条被重新整合,各方利益,特别是持续恶化的地方和中央的财政关系有了一个最好的契合区。如果这过程的发生推前到1996年,那么国有企业职工大量下岗、甩包袱式的教育产业化和医疗改革等举措,可能推进的方式就会相对温和,当然,这种假设对于历史已经没有意义。
  出口企业需要劳工,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被调动,尖锐的土地矛盾被缓和,出口换回的外汇的用处就更大了:首先,人民币的发行再也不是头脑发热的长官意志或某种政治意图的体现,而是实现了与美元挂钩的机制,只有赚回美元才能吐出人民币,从而抑制了央行的道德风险。而只要汇率由政府控制,就使得整个出口包括进口掌握在政府手中,民营资本再活跃,也是可控的,只要将人民币适当贬值,出口企业有利可图,就会没白没黑、头拱地也要干。
  投入市场的人民币被引向房地产,房价提升带动地价上涨,地方政府获得的土地出让金不仅养活了政府自己,而且还可在城市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广场文化中大显身手。银行通过向开发商贷款,向购房者按揭,也赚得盆满钵满,前几年面临破产的愁云也一扫而空。房地产的兴旺又带动了国有企业长期盘踞的钢铁、建材、能源等行业的增长,宏观经济全盘搞活。
  房地产对货币有极强的吸附力却无产出功能,贫富悬殊导致房价高企却传导不到生活必需品,经济高涨却无通胀之虞。巨额的外汇储备回流美国,通过购买美国国债,还可获得收益。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汇率联系机制在中国却硕果累累,甚至庞大的外汇储备也已成为外交战略的筹码。

2.4 新的选择

  纵观30年的货币发行机制,1978年到1994年完全是败笔,它既未延续计划经济人民币与流通实物挂钩的做法,也没有回归解放前的银本位,而是听命于政治目标的指令,在拨乱反正时期表现为偿还旧债的迫不得已,在短暂的银行经济中则是意识形态较量的牺牲品。
  直到2007年上半年还保持成功的美元经济,主要内因是货币发行摆脱了人为的控制,在汇率长期稳定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的数量是出口产品市场需求和供给关系的映射,数量众多勤劳工作的农民工决定了高能货币的投放,而克林顿时代打下的美国经济的坚实基础和格林斯潘在互联网泡沫之后的低利率的宽松的美元政策,无疑创造了历史性的机遇,2001年以后美元有序地持续贬值为中国产品打开了全球市场。
  客观地讲,美元挂钩机制是选错了对象,但赌对了时机,不过它的成功仅仅是阶段意义上的成功,美元绝不是人民币可信赖的终极选择。这种机制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是否稳定和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元的地位和美国经济的表现。
  去年以来,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反向走势,就已经说明钉住美元的人民币发行机制面临被撕裂的危险。2008年次贷危机的蝴蝶效应在全球引发的海啸已重创美国的金融体系,美元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中国政府持有的美元资产也迅速缩水,出口也受全球经济衰退和国内物价高企的拖累。这也预示着美元经济的美好时光已一去难返,人民币与美元的切割只是时间问题。
  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往往满足于增长目标的实现,而对制度的变迁“雷声大雨点小”,对市场经济所必需的一般性规则,如私有产权、政府与财产及资源的分离,却敬而远之,不敢走近。在前半段困惑于姓社姓资的无休争论,在后半段掣肘于既得利益的熟人网络,改革始终停留在技术操作层面,看似花样繁多,实则表相百变而无根本之用。
  这种状态也反映在货币制度上,央行及货币的独立性悬而未决,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遥不可期。人民币的下一个锚地在哪,事关中国经济的前途,至今也未见广泛的探试谋略规划也就无从谈起。在全球经济陷入困境的当下’货币制度如果跟着感觉走,对中国经济的风险自不待言。(引自:http://www.news365.com.cn/wxpd/wz/shhm/200810/t20081024_2070200.htm)全文引述作者的观点,对于观点的是是非非不作评论,可以吸取精华,弃其糟粕。
  我国现行的货币主权并非完全独立,而是依附于美联储。人民币是美元的附庸,人民币的币值是靠美元的背书实现的,人民币的信用源头是美国国债。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美国国债是资产,美元是负债;而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美元是资产,人民币是负债。

中国的外汇储备情况:

  从某一角度来看,我国的外汇制度实际上沾满了中国人民的血汗,杀贫济富。我国实行的是强制结汇制度,只有央行才有权利拥有外汇,中国的购汇资金来自于印钞机。当政府规定美元人民币汇兑比例为1:6.8时,比如甲公司出口产品赚了1000亿美元,人民银行就会收走甲的1000亿美元,并打开印钞机加班印刷6800亿人民币给甲。这时,人民币的背书是美元纸币。人民币不能真实反映财富,中国大陆多出了6800亿人民币的纸钞的同时,实际上是少了价值6800亿人民币的货物,后果势必引起了通货膨胀,人民币大幅贬值。这种操作方式首当其冲受害的就是穷人,特别是那些没有加薪一说的农民;得利的是那些收入增长的比通货膨胀系数还快的人,比如公务员等,物价还没有开始涨,他们的工资就先加了,物价涨得多,他们的工资就加得更多。

总结

  我国现行的货币主权并非完全独立,而是依附于美联储。人民币是美元的附庸,人民币的币值是靠美元的背书实现的,人民币的信用源头是美国国债。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美国国债是资产,美元是负债;而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美元是资产,人民币是负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美国,货币发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