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不是技校(1)
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当你揣着录取通知书走进大学校园,你便是一名大学生了。不知道你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些问题:大学生和非大学生的区别究竟是什么?难道仅仅只是一本小小的学生证或毕业证?读大学,究竟又是读什么?难道是读大学校园里那些建筑、草木和池塘?
我思故我在
大学不是技校
一个机电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操作、维护一台机器,但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熟练技工也照样可以操作,甚至比大学生操作得更好;一个外语系毕业的大学生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能够将长篇的外文资料翻译成中文,可是,一个跑到外国卖了几年烤红薯的人也能说外语,甚至比大学生说得更地道;一个医学院的毕业生能够拿起听诊器给病人看病,能够凭借几百万一台的医疗仪器诊断出病人的疾病,可是,很多卫校毕业的中专生在积累若干年经验以后,照样可以拿手术刀,古时候的中医甚至能够悬丝把脉,仅凭一根丝线就能为病人开药方并保证药到病除……
所以,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大学跟技校也就没有什么两样了,顶多也只算是一所规模更大的技校。而且就专业技能而言,大学生肯定还比不过技校生的。因为技校厨师专业的学生第一节课可能就要学切菜,而假如大学开设了厨师专业,肯定要用两年来研究厨师的社会使命、职业道德、历史演变、阶级属性和学术分类。
那大学生究竟凭什么区别于技校毕业生并进而区别于一切没有读过大学的人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一位张小姐写的关于自己毕业求职经历的文章。
大学临近毕业,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而我又属于运气最差的那类。
第一次,有家电器公司通知我面试,出门前打扮得太久,加上路上堵车,结果整整迟到了一个小时。工作人员扬起手上一堆报名表对我说:“小姐,你不适合做员工,适合做老总。”
第二次,我素面朝天地提前来到一家礼仪公司,可工作人员依然摇着头对我说:“注重仪表是对别人的尊重,你在学校没有学过吗?”
几天后,一家英国公司的招聘广告让我重新打起精神。这次的应聘与前两次都不一样,公司对形象也没什么要求,我也很准时地到了应聘现场。所有面试的人都集中在一个大房间里,考官给每个人发了一张试卷,上面只给了一道看起来简单的题目:英国每年买几个高尔夫球。没有其他数据,要求在45分钟内完成。
一看到这个无厘头似的题目,我几乎傻眼了。后来仔细一想,发现这道题不是要我答出一个确定的数字,而是需要一个思考的过程。这样的题目对我这个经济系的高才生来说并不算难,中间涉及的很多管理知识对我来说也轻而易举。
所谓的“英国买”其实就是英国进口。进口的数量与市场需求有关,市场需求与人口有关。英国有多少人口,这个我脑子里要有数。可以假设16岁至70岁之间有多少英国人,其中最有可能打高尔夫球的30岁至45岁之间有多少人。为了使数据精确,我还在答题纸上写明了如何进行抽样调查。写完步骤后,我再假设50万人口在打高尔夫球,这些人当中经常打的有多少人,这些人估计每年要用多少球,其他的人会多久打一次,需要用多少球。这些数字加起来就是英国总的市场需求。最后我写下一组数字,并满意地交了答卷。
一个月后,我收到这家公司的录用通知。
张小姐第一次面试因为迟到而失败,第二次又因为仪表而被拒绝。作为一个求职者,她犯了两个很不应该犯的错误,因为守时和注重仪表都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断定张小姐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虽然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加应该知道守时和注重仪表,但是,这种做人的常识不但大学生需要知道,而且其他每个人都应该知道。我们不应该用做人的标准来作为衡量一个大学生是否合格的标准,否则就相当于抹煞了大学生和非大学生之间的区别。一个没上过学的农民可能非常守时,而一个著名学者却可能非常邋遢,这都不影响他们继续做农民或者做学者。
张小姐第三次面试的时候证明了自己作为一个合格大学生的实力。如果面试时那个问题的答案只是一个确定的数字,那么在答题的时候一个读过大学的人和没读大学的人比较起来丝毫也不占优势,因为大学生没有理由一定会比别人的记忆力更好。很多孩子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但他们并不是大学生。既然张小姐面试时那道题目考察的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那么大学生的优势便凸现出来了。张小姐在大学期间经过系统的思维训练,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所以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不会再单纯从简单记忆或者机械模仿的角度来考虑,她能够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分析、解决问题。在这种时候,被动的记忆能力已经上升为了主动的分析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而这种能力正好是一个合格大学生最本质的特征。
社会需要的也正是大学生这种系统分析的能力。不管在什么行业工作,所面对的问题都是纷繁复杂而且瞬息万变的,如果没有系统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算把所有的书本吞进肚子,就算大学期间每次期末考试得第一名,也绝对不可能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第一部分
大学不是技校(2)
记得原来在房地产公司工作的时候,我们部门需要做一份关于楼盘容积率的报告。容积率就是整个项目的建筑面积除以占地面积。一般来说,容积率越高,可以拿来卖的房子就越多,但是价格会越低。为了总建筑面积乘以每平方米销售价格的总数达到最高,就需要确定这个项目的最佳容积率。建筑系的毕业生肯定学过这方面的知识,但是全国每一座城市的情况都不相同,同一座城市不同片区的情况也各具特点,如果照搬教材上有限的观点肯定无法解决问题。
后来我们仔细挑选了20个与我们项目具有可比性的在售楼盘进行分析,并建立了一个经济学上所谓的理论模型,得出了在深圳房地产市场中容积率与销售价格的内在关系。然后我们针对自己的项目假定了几个可能的容积率,并对这几个容积率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确定了一个最理想的方案。
对于我们几个政治、中文、生物等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读大学的时候绝对没有学过关于容积率的知识,但我们通过大学期间系统的思维训练,已经学会了深入分析问题的方法,当这种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应用在上面这项工作当中,我们便能够游刃有余了。而这项工作如果让几个没读过大学的人来做,恐怕再怎么认真也很难做得出来。所以,大学生真正要学的并不是教材上那些知识和理论,而是将这些知识和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的能力。
为了让自己拥有全面、系统而深入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前提便是需要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要做到怀疑并不难,但是如果怀疑缺乏理性的思考和渊博的知识,怀疑就将堕落成一种玩世不恭。没有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就不会凭空产生,就算拥有了这样的能力,也无法将这种能力付诸现实的工作之中。
比如说,某个人知道应该通过社会调查来做出某种判断,但如果他没有掌握社会调查的相关知识,设计调查问卷都会很成问题,调查出来的数据也很可能背离调查的初衷。又如果他思维非常活跃,很善于发现市场空缺,但如果他没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发现的市场空缺可能会毫无市场价值,就算有价值也很难变成一个切实可行的项目。
教材上的东西当然要学,但这只是前提和基础,最关键的还是要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得到系统的思维训练。自主性学习需要对自己学习的内容有所取舍,并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取舍标准。不能够学校开什么课程就学什么课程,更不能够老师讲什么内容或者考试考什么内容就学什么内容。否则,就会学很多毫无用处的屠龙之术或花拳秀腿,并错过很多真正适合自己而且非常有用的东西。
对于教材和其他书籍中的观点应该带着批判的眼光加以学习,不能认为书上说的就一定是对的。比如我这本书中的观点就很可能因为我的知识范围和社会经验的有限性而失之片面或流于表面,很多所谓学术大家的著作也同样不可能是绝对真理,只有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评价,书中正确的观点你才知道为什么正确,错误的观点也才能被你摒弃。
同时,老师在课堂上说的观点也不一定是绝对正确的,要敢于怀疑、善于怀疑。事实上书上的观点或者老师讲授的观点都可能只是学术界对某一问题很多种观点中的一个,在这些有争议的观点中做出何种取舍,必须要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过程。
在某大学的咖啡馆,一个学生说:“40加7等于47,41加6等于47,31加12加4等于47,25加17加5还是等于47。你们看,这么多个运算的结果都是等于47,所以,47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数字,其余任何数字都是不重要的。你们一定觉得这种思维方式非常荒唐可笑吧?而类似的错误何尝不是比比皆是呢?有些人看到三个河南人很讨厌,于是不假思索地下定结论河南人都是讨厌的;或者是在某个地方挖了三口井却没有找到水,便下定结论那个地方根本没有水。所以,我觉得归纳和演绎都是不可信的,一切归纳和演绎都可能使我们的认识偏离真理。”话音刚落,这个同学便受到了身边人的一致围剿,而他却始终固执己见。最后,其中一位女生质问他:“你有本事就在期末考试的答卷上把你刚才的观点写下来!”
我这么说并不是赞同那个“异类学生”的观点,我也相信他期末考试的时候绝对不可能这样天马行空地作答,但是,如果这群年轻人来我的公司面试,我只会聘用他一个人。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因为前者的人格才是独立的,独立的人格理应比一切都更重要。人格之独立,说起来似乎非常轻巧,可真正能够坚持这一点又谈何容易?在某些特殊时期能像陈寅恪一样独立思考并坚持自己观点的人能有几个呢?更多的人为了迎合现实的需要而放弃了自己学术良心。很多著名的科学家都盲目地去寻找亩产十万斤的科学根据,这样的科学家还能做出什么学术成果呢?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第一部分
图书馆:大学的心脏
图书馆:大学的心脏
读大学,除了读大师,最重要的便是读图书馆。这里说的图书馆并不是说它的建筑和其他硬件设施,而是说图书馆的藏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学四年没有安心在图书馆好好看过几本书,那就绝对没有真正意义上读过大学。
目前中国大部分大学的图书馆都存在同样的问题:藏书量比较有限,新书比较少,甚至对学生借书进行了诸多的限制。这恐怕是一个在短期内很难解决的问题,所以读书的时候就只能尽可能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并想办法弥补这种资源的不足了。所谓充分利用,就是说要能够从图书馆有限的藏书中寻找真正有用的书,毕竟藏书再少也还不至于无书可读。所谓弥补不足,就是说通过图书馆以外的渠道找到在学校图书馆里找不到的好书来读。一方面可以通过买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去别的图书馆借书。可以通过朋友从别的学校的图书馆找书,也可以去社会图书馆办证借书。
去图书馆借书还需要有个取舍的标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说:“要多读好书,只有不读坏书。”虽然说“开卷有益”,但是由于目前中国图书出版市场极其不规范,大量文字垃圾相继混入书市,而图书馆的采购人员对于图书好坏的判断能力可能非常有限,加上他们更关心的也许只是哪一种书的折扣更低(这可不是为了给学校省钱),所以大学的图书馆里有相当多的书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垃圾。虽然借一本这样的书并不会浪费你任何钱,但是浪费的时间可是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来的。对于那些肤浅的纯粹是炒作的图书最好是敬而远之。
在图书馆借书不要太过功利,不要以为只有跟考试相关的书籍才值得一看。我记得原来学校的图书馆里被借次数最多的好像全是英语四、六级或者考研方面的书,而其余的那些跟考试不那么相关的书则很少有人问津,哪怕就是《现代化的陷阱》这种曾经非常畅销而且很有思想深度的书籍也难免被打入冷宫。
其实,毕业以后就会发现,在图书馆借过的那些英语四、六级的书里面写些什么说些什么都记不清了,就算记得也没什么用。而别的一些书籍在自己借书甚至看书的时候不知道会有什么用,而若干年以后这本书的用处就发挥出来了。正因为某本书对自己究竟有没有用暂时很难判断,所以最好摒弃有用或者无用这样的功利性思维。看书为什么一定要抱着“有用”的心态呢?看书的过程或许本身就是一种思辨的享受。
记得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在图书馆看到了《独秀文存》,后来便借出来认真地看了,并且还做了笔记。在当时看来,看这样的书是肯定没什么用的,而且我当时也不指望能够有什么用。可是,在三年以后,我在深圳的某一栋写字楼里,碰到了一个同样喜欢陈独秀的上司。虽然这一切跟工作没有任何关系,可是,仅仅因为这个原因,这个上司对我可谓是“百般宠爱”,我刚刚进入地产行业,“容积率”这样一个基本的名词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而这位上司却不遗余力地教我,我因此很快就融入了这个行业并当上了项目经理。
有一位做业务员的朋友很喜欢老庄哲学,对道家思想也颇有心得。有一次他去拜访一位重要的客户,因为客户正好在看书,所以两个人就从看书谈起。客户问这位朋友:中国古代文化中你比较喜欢看哪方面的书?朋友答:老子和庄子的书我比较喜欢。话音刚落,客户便眉飞色舞起来。二人关于道家思想谈了几个小时,而生意的事情似乎抛诸九霄云外了。后来这位朋友自然顺利地签下了那个case,而且跟客户还成为了莫逆之交。
或许有些读者看到这里便会暗暗告诉自己:我也赶紧去图书馆借《独秀文存》,去找老庄的书。可是,你怎么知道你以后的上司一定喜欢陈独秀、你的客户一定喜欢老庄呢?如果他们喜欢的是孔孟、孙子或者康德、黑格尔呢?编张只有一个网眼的渔网或许也能捕到鱼,但这靠的纯粹是运气。要想每次都能捕到鱼,那就必须要编织一张足够大的网,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网眼罢了。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第一部分
君子有所逃,有所不逃
《君子有所逃,有所不逃 》
政治理论课以外的几门公共课倒是要认真对待了。体育课是我大学四年受益最多的课程之一。大二的体育课可以自由选择方向,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球类项目或者武术游泳之类,唯独我选择了田径。田径班的上课内容基本上是长跑,先跑6圈热身,然后跑12圈半,一次体育课下来感觉像是见了一次阎王爷。但我跑着跑着竟然还上瘾了,大三没有了体育课,我还经常在晚自习下课以后去操场跑上若干圈。毕业以后我很少锻炼了,一没有足够的客观条件,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心情。想必等你毕业以后也是如此。但愿到时候你不要后悔大学四年没有上过几次单杠没有跑过几次步。
法律基础概论这门课也不应该太轻视。在一个法制越来越完善的社会,任何人都不可能游离于法律之外。你可以不知道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也可以不知道法的渊源,但当你毕业后跟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需要用到劳动法,当你独立门户开始创业的时候需要懂得公司法,当你跟别人贸易往来的时候需要用到合同法,当你通过艰苦的研究开发出一种技术时又离不开知识产权法。所以,只要老师不是太差劲,法律基础课还是值得去听的,至少也得弄清“法人”、“诉讼时效”之类的概念吧。
除了公共课之外,专业课同样有很多无聊的课程。有一些专业课纯属屠龙之术,学得再好也是徒劳。譬如我原来学过的某门专业课,连老师都觉得无聊,索性在课堂上跟我们一起玩起“碟仙”来了。有一些专业课早已被市场淘汰,若干年前或许有用,但现在早就已经成为明日黄花(请不要说成“昨日黄花”,汉语中并没有这个词语)了。这种课程在一些知识更新非常快的专业屡见不鲜,计算机专业最为典型。不过这些课程是否逃课还要看老师而定:如果老师照本宣科,那当然溜之大吉;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会讲授很多最新的思想和观点,就算教材过时了也是应该认真去听的。
其实有很多专业课程原本是很值得好好研究的,但是教材上和课堂上研究的却都是跟专业相关却毫无用处的问题。秘书学、商务社交礼仪等课程都是非常实用的学科,在美国,这些课程的第一节课便是学习如何接电话,而在中国,可能好几节课都会被用来谈“秘书”这个词语的渊源,谈这门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谈目前学术界不同派别对于这门课程研究范围的不同观点,甚至还会谈到秘书的阶级属性。如果老师按这样的思路来上课,不逃课实在是对不起烈祖烈宗了。
不过,在判断一门课程是否有价值的时候不能太功利,目光不能太短浅。事实上很多目前看来没用的东西以后就会觉得非常有用了。我一个朋友曾经是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他一直想做一名优秀的英语同步翻译。大学期间那些看上去跟翻译没有太直接关系的课程他都逃掉了,《英美文化》这门课他也没上过几次。后来工作中他才发现做翻译其实需要对外国文化有很全面很深入的了解,否则就很可能犯一些低级错误,就如外国人将“红楼梦”翻译成“在红色包厢里做的一个梦”。上海产的“白翎”钢笔,其英译为“White Feather”,可英语中有句成语“to show the white feather”,意思是临阵逃脱,白色羽毛象征的是胆小鬼,所以这个品牌的钢笔出口到英语国家以后一直无人问津。所以说,逃课没有错,但是不要逃错课。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第一部分
为考英语强说愁
为考英语强说愁
英语课的重要性自然无需多说,每个大学生都很明白。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人会成为英语课的逃兵。我是不主张英语课逃课的,就算老师比较差也应该坚持去上课,因为英语老师就算不会教书,但英语水平比大部分学生还是要高一些。虽然英语可以自学,但通过自学来掌握一种语言无论如何都不会是一种捷径。学语言必须要听,要大胆地说出来。绝大部分大学生都缺乏良好的英语环境,所以更加应该多去课堂听英语、说英语。因为大学扩招的缘故,很多学校的英语课也被迫改为了大班授课,在这种情况下更加应该抓住任何可以发言的机会。不要因为人多而害怕丢脸,学英语如果不丢脸是永远也学不会的。
学英语贵在积累,永远不要指望临时抱佛脚能够奏效。我原来有几个同学考了好几次英语四级都没有通过,每次失败的时候都决心认真准备下一次,可是在教室自习没几天就按捺不住了,抱希望考前突击能够通过,可真到了快考试的时候再怎么突击也没有用了。直到毕业的时候有几个同学仍然没有通过四级,自然也没有得到学位证。有些学校如果没通过英语四级毕业证都没有。读书期间没考过,毕业以后自然就更加难了。
最近四、六级考试做了改革,情况跟几年前已经有了些变化,但是据我所知,人事行政部门和大部分用人单位对于英语四六级的态度并没有因为此次改革而发生任何的改变。就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不再与英语等级挂钩,但是,从其余的现实角度考虑,英语四、六级考试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以为英语角是个学英语的地方。去英语角的人大都just so so,我原来就见过有不少自认为英语很棒的人总喜欢去英语角show off,但水平实在不敢恭维。还有一些人去英语角是另有所图,尤其是一些男性研究生、博士生。从整体上来说,越是研究生、博士生,英语水平就越低。
跑过步的人都知道,跟比自己跑得快的人一起跑,自己也会跑得快一些,而跟比自己跑得慢的人一起跑,就会跑得慢一些。所以,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最好不要去英语角被别人同化,除非你另有所图。当你第一次说出“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You good, you come do what”之类的中国式英语时,你可能会心里没底,但如果你在英语角听别人这么说了几次,你就会觉得非常地道了。
可以尝试着跟一些留学生交朋友,这样不但可以多了解一些外国的文化,而且你们可以彼此学习对方的语言。但有一些外国人的英语可能比你更差,譬如日本人。有一个跟我相同专业的师姐大学期间跟学校的不少留学生关系相当不错,她从那些美国人、欧洲人或西亚人身上肯定学到了不少东西。毕业的时候她去一家大型的外贸公司应聘,凭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对外国文化的深入了解,击败了其余英语专业或者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应聘者。
英语固然重要,但也没必要将太多的时间花在学英语上。毕竟语言只是一种手段,为了英语丢了专业,那就是为了手段而丢了目的,舍本逐末了。我曾经在岳麓书院看到几个学生大声地朗读英语,心里很不是滋味。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院之一如今虽然还有“风声雨声读书声”,但所读的书竟然成为洋文了。那时我忽然想起了余光中的一句话:“当你的女友改名为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就算是中文系的学生,四年大学当中用在英语上的时间恐怕也比用在自己母语上的多一些吧。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英语对于就业来说确实有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是工作过程中真正需要用到英语的并不多,所以就算英语学得再好,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就生疏了。我现在的英语水平就倒退了很多,很多单词都只是似曾相识了。我原来求职的时候有些公司要求我翻译大段的文章,但是入职以后连最简单的英语都用不上。在这种时候,英语彻底沦落成了一块敲门砖。所以,大学期间与其花大量的时间在学习英语上,还不如分一些时间用来学习那些以后工作中需要经常用到的东西。
浙江大学一位叫高强的高分子物理教授在一次演讲中言辞尖锐地谈到了中国高校的诸多弊端,其中有一段便是关于“全民学英语”的:
我认为:语言、计算机就是工具。中国的外语教授讲英语还不如美国卖菜的农民,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日本博士、德国教授说不出英语的多得是,我们怎么能说一个人不会说英语就是文盲呢?语言就是一个工具!没有那个环境,他怎么能讲这个语言呢?如果我是教育部长,我一定要取消六级考试。一个研究生连中文一级都不及格,英文考六级干什么?研究生写的论文语句不通错字连篇,自己民族的文化都没有学好,天天就只知道考英语。他们的托福、GRE能考出很高的分,可哪个写的英文论文在我面前过得了关呢?自己搞的专业一点都没学好,这样的人能干什么呢?说不会计算机就是文盲,这又是一个误区。我现在是教授,我顾不上搞计算机!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第一部分
计算机:第三只手
计算机:第三只手
高强教授对计算机似乎非常不屑一顾,他是教授,所以有这个权利,但是对于需要找工作的大学生来说,还是不能太过偏激。各个专业都会有计算机公共课,这些课最好还是不要逃。工作以后可能不需要用到英语,但几乎不可能不用到计算机。对于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来说,C++、HTML这些东西自然没必要知道,但起码的计算机操作总是需要知道的。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办公软件在日常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东西要在课堂上掌握恐怕很不现实,所以必须利用其余的时间其余的条件不断摸索。
事实上很多大学生就算自己有电脑也未必会用Word、Excel制作像样的文档,更不用说制作精美的PPT。不要什么东西都等到毕业了再学,因为招聘单位是用人才的地方,而不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很多公司在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时候已经把熟练操作Excel、PowerPoint等基本技能列入到职位要求之中了,有些公司甚至对非美术专业的毕业生也提出了Photoshop、CorelDraw等方面的要求。
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平顶山工学院的一名叫小杜的应届毕业生请求前来我当时任职的房地产公司实习。本来大部分公司都是不愿意接收实习生的,但考虑到小杜学的是房地产策划专业,而公司正好需要招聘几个策划方面的人员,所以公司接收了他,并表示只要他实习表现好,公司肯定予以聘用。对于内地一所不知名学校的专科应届毕业生来说,这是多么难得的一个机会啊!可是小杜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会却被他自己浪费了。
考虑到很多大学生没有“亲自”使用过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所以我一早就让文员教小杜怎么用这些东西。公司给小杜安排了一台电脑,小杜既高兴又不安地说:“我打字速度很慢的。”我还以为这只是他的谦虚之词,可当我看到他打字时只用两根颤抖的食指在键盘上缓慢地移动,我彻底绝望了。经理让小杜打一份不超过600字的文件,可是小杜用了两个小时仍然没有完成。我过去一看,发现文件中的文字内容全部打好了,但是一个很简单的表格却让他束手无策。我只好放下工作教他怎么用Word制作表格,本来还想告诉他怎么用Excel做表格的,可一个Word就让我折腾到了下班时间。
两个月后,小杜要回学校了。我问他这次来深圳有没有什么遗憾,他说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去邓小平画像前拍一张照片。我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让他以后再也别来深圳了。因为非典的缘故,他回到河南以后被隔离观察了好几天。不知道那几天他有没有明白我的意思。
我并不主张非计算机专业的一定要去考个计算机二级证,但是像小杜这样的大学生未免让人哭笑不得。英语和计算机因为只是工具,所以不应太过投入,但它们毕竟是一种工具,所以在毕业之前总要能够适当掌握的。
逃课的五大法宝
虽然有一些课如果不逃则天理难容,但很多时候逃课的代价却是巨大的。如果因为逃课而被老师“额外照顾”,运气好一点还能及格,但本学期奖学金恐怕就成问题了,而且还可能影响到专项奖学金和保送研究生;运气不好就会被老师红牌罚下,要么取消期末考试资格,要么给个59分把你气个半死。这样一来损失可能就无法估量了,不但要交几百块钱并花上一段时间去重修,而且有一门课不及格很可能导致奖学金、入党、三好学生、专项奖学金、优秀毕业生和保送研究生全部一票否决。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既逃课又让老师给高分呢?这方面我可谓是“前科累累”。大一入校不久我便开始逃课,并且此后四年我将逃课进行到底,至少有三分之二的课被我逃掉了。按照学校的规定,我至少够开除几十次了吧。但是我不但没有因为逃课而不及格,反而几乎每门课都拿高分,每个学期都是一等奖学金,还拿过台湾的天下教育奖,毕业的时候论文得了优秀,还评上了校优秀毕业生,如果不是执意报考北大,保送本校研究生也应该不成问题。很多老师的课我基本上没有去听,但是老师却非常喜欢我,期末考试我胡乱交一份答卷也能得高分甚至全班最高分。这其中的玄机究竟何在?
第一,不要跟老师发生激烈的冲突。大一的时候我在《中国革命概论》课堂上夺门而去,跟老师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结果期末考试的时候她只给我40分,并株连九族,班上一大半同学的分数都是40分。后来幸亏我们院一位非常赏识我的领导拔刀相助,我才得以涉险过关。贵人相助之事我是在几年以后才知道的,但60分这个分数已经足以让我收敛不少。此后我吃一堑长一智,再也没有去跟老师搞阶级斗争了,就算偶尔还会充当人民教师的公害,也只是就事论事,严格局限在学术的范围之内,不至于让老师下不了台。
第二,要尽可能地混水摸鱼,并针对不同老师的特点制定不同的逃课战术。越是大班上课就越好逃课,如果一两百个人一个班,多你一个少你一个根本看不出来。老师就算点名也只可能每次抽查一小部分,而且一般是按班级轮流来,有章可循。有些老师喜欢第一节课上课时点名,有些老师喜欢第二节课上课或下课时点名,如果摸清了老师的规律,就可以在他要点名的时候才溜进教室,或者一点了名就溜之大吉。还有些老师点名的时候只要听到台下有反应就打了勾,这样的话你完全可以和同学分工合作,每次派个代表去上课,点名的时候多应几次“到”就行了。不过不要弄巧成拙,尽可能随机应变。
第三,要尽可能在没逃课的时候多给老师留下印象,这样一来,就算你没上过几次课,老师也会觉得你“劳苦功高”。其实老师对于上课积极发言的同学是非常感激的,我当过老师,所以这一点感触颇深。要给老师留下积极印象的最好办法就是课堂发言,并尽可能让自己的发言有思想深度,让老师觉得你是一个博学多才思想深刻的人。
原来我有一些课程整个学期只听过两三次,但每次去上课我都会抓住尽可能多的机会慷慨陈辞。因为那些课程我并不在行,我就尽可能从法学、哲学或者其他我熟悉的角度来阐释老师提出的问题。这种方法非常奏效,但需要自己有一定的学识,不能在课堂上颠三倒四东拉西扯,否则就适得其反了。
另外,还可以耍些小聪明让老师加深印象。记得有一次老师点名的时候我没有说“到”,而是字正腔圆地说了两个字:健在。顿时全班哄笑,老师也笑了。不过这一招不能乱用,如果老师正处于更年期或者她母亲的姐姐来做客了,那就很可能阴沟里翻船的。
第四,需要跟老师尽可能多接触,跟老师打成一片。偶尔去上课的时候可以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跟老师聊聊天,天南海北一通瞎侃也无妨。课后在校园里跟老师相遇了就热情地打个招呼,顺路的话就多聊几句。这样做只需要耗费几粒米饭的能量,但说不准就能让你期末考试的分数从59变成60。另外,还可以约老师一起打球,或者买上一瓶好酒带上几个兄弟去老师家里“煮酒论英雄”。这些事情看上去很夸张,但原来我们班上的同学都用遍了。有些同学整个学期都在逃课,但跟老师一起打几场球以后期末考试就搞定了,毕业以后还仍然跟老师称兄道弟。
最后一种办法便是破财消灾。有时就算是用尽了以上各种江湖绝学也可能无济于事,那就需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有一些老师明明是块当官的料,却偏要窝在大学里教书。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手握生杀予夺大权,于是在改卷的时候故意让一大批学生不及格,并在将分数上交教务处以前将这一情况透露给学生,然后在家等着礼品上门。这种龌龊的老师在大学虽然不成气候,但也绝非个别。如果不幸成为了这种老师的猎物,那就只有自认倒霉了,大丈夫能屈能伸,破财消灾未尝不是明智之举。
刑法中有一个罪名叫“传授犯罪方法罪”,最高可判死刑。如果逃课构成犯罪,那我就算有N条命也活不成了。如果我的逃课法宝被你如法炮制,并且你逃课的目的是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更积极更自主的学习,那我就算被判了死刑也值;但如果你逃课是为了呆在宿舍睡懒觉或者去网吧玩游戏或者聊天,那我就真是死有余辜并且永世不得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