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董晓磊:孙权到底听谁的

(http://jingfk.blog.163.com/blog/static/39095039200832910423923/?fromCulture)

孙权到底听谁的 http://www.thefirst.cn/ 2008-4-2910:54:23

据说赫鲁晓夫曾在一次大会上批判斯大林专制独裁,有人递条子问:赫鲁晓夫同志,您当时也是政治局委员,也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为什么不反对?赫鲁晓夫当时就站起来,把条子大声念了一遍,然后大声问:“这个条子是谁写的?”会场上鸦雀无声。过了一会儿,赫鲁晓夫说:“同志们,看到了吗?现在我们是这样民主,大家都不敢直言,何况当时。”
念书时老师留论文动辄万余字,学生抗议字数太多,不民主,老头妙得很,眯眼一笑,“谁说不民主?不过我的民主是你为民,我为主。”于是哄堂。
中国文化传统上是没有“民主”这个概念的,有的是“你为民我为主”,“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就已经是食物链上端人士能表达出来的最动听的声音,所以“公仆”的概念就显得分外讽刺,“父母官”叫了那么多年,即使革命行了新法,阿Q上公堂也还是要情不自禁地跪下。但在群雄并起的乱世,得人心者方能得天下,这又要求统治者们勉为其难地做出民主的姿势。三国时期,这种孰民孰主的矛盾,最集中地体现在江东孙吴政权的统治中。
孙氏虽为吴郡富春人,却长期流落江北,并附逆袁术,孙策后率军返师江东,他身边的军事将领如周瑜、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甘宁等人都是江北人。淮泗武人和江北文士构成了孙吴政权的主体,在江东大族看来,孙策的流氓政权就象征着血腥的征服者和侵略者。加上孙氏本出自寒门,无论社会身份、文化观念、政治倾向都与儒学世族存在根深蒂固的差异,双方因此长期处于敌视状态,部分望族甚至组织参与反抗孙氏的军事武装。孙策对此的回应是血腥镇压,“转斗千里,尽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当时知名的江东大族如会稽盛宪、吴郡高岱、周昕兄弟、王晟、乌程邹他、钱桐等均因抵抗孙策统治而被灭族。
这样的铁血政策显然无法长久地维系政权,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死前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这实际上是感觉到了危机,要求孙权改变武力征服的做法,通过“举贤任能”将江东大族吸纳到孙吴政权中去。孙权即位后,立刻开始启用文士,在张昭等人的举荐下,一部分江东名士相继进入孙吴政权充当僚属,赤壁之战后,江东土著在孙吴政权中所占比重更是不断增加,“江东化”的进程被显著推快,这似乎是某种趋向的象征——孙权政权似乎开始“民主化”了吗?
以顾雍、陆逊为代表的江东士子很快发现,自己的入仕是多么的艰难。孙权崇尚法家,科法严峻,征收重赋,称帝后尤为骄躁,对政权旁落的担心使得他不断强化皇权,打击异己;而顾雍、陆逊等人则崇尚儒家,并明确提出了“宽刑罚、布恩惠”,“薄赋省役”,减缓刑罚的养民方针。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日益尖锐,“寡言慎动”的顾雍甚至不敢在朝堂上向孙权当面进谏,而采用书面报告的形式向孙权献策,“若见纳用,则归之于上,不用,终不宣泄”,可以想见许多以孙权名义发布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实际上是顾雍所拟的,而那些没被孙权采纳的进谏,顾雍也就由他去了。
这样的政治智慧不是人人都有,另一位重臣陆逊虽是治国和军事方面的天才,却忽略了孙权心中对江东士族的猜忌,大胆地做了出头鸟。也许是对孙权失望,陆逊把希望寄托在孙权的继承者身上,作为太子首辅,他对太子和诸皇子的教育是非常严格的,皇子们想盖个斗鸭栏,立刻被陆逊劈头盖脸骂了回去,“君侯宜勤览经典以自新益,用此何为?”你们不好好学习,弄这个干什么?立刻就把皇子们吓得住了手。
可惜陆逊越努力,孙权越疑虑不安,担心自己死后位高权重的陆逊会对皇权造成威胁,结果一面赶着另立幼子孙亮为嗣,并选择资望较浅、社会关系较单薄的诸葛恪做太子首辅,另一面不断对陆逊施加压力,派人去谴责他不算,还要切断他和朝政的联系,太子太辅吾粲被判“下狱死”,仅仅是因为他和陆逊有书信往来,最终把陆逊逼得“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余财。”一代英才,竟死得如此窝囊,想必史官也扼腕叹息,所以才会有陆逊死后“夏,雷霆犯宫门柱,又击南津大桥楹”的记载,能使独裁统治者心惊的,也只有天象异常了吧?
曹操梦中杀人,杨修叹道:“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某种程度上说,陆逊也像那位死于谎言的小兵一样吧,领导说要江东化,搞民主,可不一定是真的要听你们的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