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软件作坊》将于近期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博文视点出版,要感谢诸多长久以来支持的网友大力支持与鼓励,也要谢谢博文的朋友们。
由于版权原因,所以我只能把草稿的一部份贴上来,还有40%的内容大家只能一睹书的芳容了。敬请大家期待。
---------------------------------------
我记得我刚入行的时候,企业客户的IT部门人员从数据库到代码开发、从需求调研到推动上线、从系统维护到硬件维修,样样精通。
在1990-1995年,是企业IT部门萌芽和发展的阶段。IT室还是打字室,电脑还是用绒布盖着的,入机房要换拖鞋,要穿白大褂,估计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个阶段。
在1995-1998年,是企业IT部门最活跃的阶段,过去都是企业IT部门自己做局域网线水晶头,自己买散件组装PC,自己开发软件。
但是企业的应用越来越复杂,企业又不能把IT部门不断扩张成为一个小软件公司,于是必然走上外包的道路。这个阶段是从2000年开始的,我曾经做实施,替换下来的都是IT部门自己开发的软件。有的IT部门觉得自己大势已去,袖手旁观,有的IT部门觉得是我们破坏了他们的美好生活,处处和我们为难。有的IT部门觉得自己本来就维护的麻烦,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外包出去,自己反正拿的是固定工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当时,什么心态的IT部门我都经历过。到了2003年,企业IT部门已经全部扭转了思维,主动拥抱软件购买了。
这就是分工和产业链的雏形,首先是把硬件外包了,组装不做,都电脑公司给做了,网线也不做了,电脑公司给做了,硬件有配置更改或问题,直接打电话找电脑公司。
然后就是软件外包。买商品生产公司的专业软件。但还要求自己IT部门控制需求、控制项目进度、控制项目验收、也希望自己以后能维护代码。
但深入走下去,发现了问题。现在的企业规模、企业速度、软件功能复杂度、软件实施协调管理,这些规模和复杂度已经超出了企业IT部门人员的管理能力范围之外。他们对这种管理越来越力不从心。于是,只能继续外包,否则就做的不专业。
代码自己是不想以后维护了,以后有什么修改都让软件公司改。项目管理让软件公司的实施团队来管,双方合作配合,需求双方协商。
这种分化,给了软件公司和客户都不少压力。软件公司改代码擅长,但项目管理,这是很专业的,软件公司也不擅长,所以需要加强这一个环节的能力。
因为需求双方协商了,双方都发现,对业务部门的需求,行业未来2-3年内的变化,什么是先进的运营模式,都没有好的想法,因为都是IT人员出身,当然没什么想法,所以IT和业务部门老是两张皮,IT当然无法给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信息化被业务部门质疑,被老板质疑,觉得投资打了水漂。信息化行业走入低谷,熄了火。
IT咨询行业出现了,而且居然和IT部门不对口,直接和业务部门打的火热。过去一直吹捧的是IT带动业务,现在是业务创新带动IT建设,IT部门成了附属执行部门。
IT咨询行业的出现,让需求有了引领,让IT和业务能够完整结合,相互促进。于是,现在各大软件公司都放弃了自己的软件开发和硬件开发,专门做IT咨询,如果在咨询过程中需要IT工具,那么把这些IT系统的开发外包给自己的合作伙伴,形成产业链。
现在,企业的IT部门需求不管、软件项目实施管理不管,软件系统维护不管,软件功能修改也不管。只保留下招标、评估、协调各方、验收的职能。
现在,软件公司也在风化,首先是销售分化出去,大力扩展销售,能卖出去的就卖。但最后发现了问题,很多人都拍着胸脯说能卖了,但卖了后,吹牛吹的上天,什么都能干了,让项目根本无法落实。于是,对扩展销售渠道,采取认证办法,通过资质才能代理销售,而且还年年认证,从销量、产品理解能力、客户理解能力不断考核与培训。
销售分出去了,但许多做销售代理的,自己并没有项目管理能力,也没有服务支持能力,当然,也没有开发修改能力。
这就有问题了,销售量上去了,项目要落实,缺人。
没有办法,只能软件公司自己扩招人。但这不是办法,销售渠道越来越宽,自己再招人就成本不配比了。只能也开始分工。
如果把单纯销售比作E级代理商,就把会销售、安装配置、软件培训、服务支持的称做D级代理商。这类好找。但是也要给D级代理商年年认证和培训安装配置、软件培训、服务支持的能力。因为软件产品在升级,代理商的员工也在流失,所以需要不断培训与认证评估。
把既会销售、又会安装配置又会软件培训又会项目管理又会需求管理的,称作C级代理商。
这下,实施和服务支持是外包分工了,但是还有一块是所有合作伙伴的瓶颈,那就是代码修改。作企业客户项目,不修改代码,直接安装培训验收的少,一般多于20万的项目,都或多或少需要修改。
修改,也是有级别的。配置参数的,代理商就可以做。
但是要让代理商改流程、改界面、改报表、增加个新查询、增加个新报表、增加个字段信息或验证代码,大部分代理商做不了。这就需要这一级别的开发商。
这其实是不太好找的。国内有两类公司,一类是没有开发能力,就是代理销售实施服务型的,另一个就是自己有开发能力的。有自己开发能力的这一种,往往不会与其他软件合作,自己不开发,来代理别人的软件做维护修改工作,这样的公司不容易养住程序员,所以这类公司渐渐也会退化成第一种公司。
需要一类公司专门从事这种软件小程度维护修改的工作,这类公司目前还数量不足,而大量的程序员想兼职赚外快的也很多,这是目前打造完整产业链的最大的门槛。如何突破这个门槛,如何加强程序员的联合,如何开放运营程序员社区,如何把自己的API开放出来让程序员能自由尝试嵌入,能随着你这个大公司的盘分成赚钱走出现实的第一步,这是很关键的。国内,阿里软件的做法我比较赞同与关注。许多业务平台产品公司和许多ERP产品公司多年一直希望打造程序员这个链条都没有成功,就是其封闭性太严重,让程序员无法放心,也无法深入应用开发,另外赚钱不显性,也让程序员不敢付出努力是否确定能得到真金白银。
而更复杂更深入更大幅度的修改,这只能是让软件公司自己的研发本部进行修改了。
所以,对于软件公司的产业链,是研发、重大修改,销售渠道、实施、支持的招商、认证与教育--小幅度修改程序员或小软件公司合作--需求管理、项目管理、实施培训、服务支持、销售--实施培训、服务支持、销售--销售。
对于企业IT部门,从自己什么都做,渐渐风化成只使用,只消费,不生产的现状。不仅IT建设,就连业务创新和变革,都外包给外面专业的IT咨询和业务咨询公司了。
从现状来看,软件公司许多职能都被风化了,软件公司本身到底是个干什么的公司?企业许多职能也都被风化了,企业本身又是个干什么的公司?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