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中国四成人口看不起病

叶鹏飞(北京特派员)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贝汉卫指出,由于中国政府在总体医疗费用的支出只占17%,导致约40%的公民还无法去医院看病。据世卫组织公布的数据,中国卫生资源分配极不合理,2000年中国卫生分配公平性在全世界排名188位,列倒数第四。

  贝汉卫18日在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预备会上呼吁,中国政府必须要更积极介入公共卫生领域,包括要控制成本,让人能够看得起病,而且要保证质量。

  他说:“中国40%的人口无力去医院看病。中国2003年的普查发现,即使能够看医生,还是被告知去医院,结果他们还是没去医院,因为没有钱去。”

  政府财政投入不足,使一般病患过度负担了医疗成本。贝汉卫表示,目前第一线的医务工作人员,80%的工资是来自于医疗费,即使是公共领域也是50%来自于医疗费。

  他建议:“我们觉得这些最基本的功能都由政府保证,由政府出资,这样他们不用从病人身上要钱,这样就可以完成他们的职责,即服务于人民。”

政府对公共卫生支出“非常低”

  中国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支出只有总体医疗费17%,贝汉卫形容是“非常低”,美国政府的支出至少占总需要的45%,几乎是中国的三倍。他说,中国医疗体系一些功能不能实现就是因为缺乏政府资金。

  “看病贵”已经成为中国民众诟病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法制早报》根据官方统计数据以及读者调查,推出2005年十大暴利行业排行榜,“医疗”排在“能源”之后,高居第二,排名第三的是“教育”。

  调查发现,药品的零售价在生产成本的三倍以上,但是制药商的利润只有15%,这种现象被称为“药价虚高”,而大部分的利润都落在流通领域,尤其是医院手里。

  中国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高卫中在同一场研讨会中表示,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将有助于解决“看病贵”问题,同时也应该适当引导非公共类资源进入医疗领域。他说:“我觉得我们应该加强公共的筹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对于卫生服务体系而言,政府应加强投入。”

  中国目前的卫生服务体系是公立医疗机构一统天下,公共资源占97%,非公共类的资源只有3%,高卫中认为这种格局非常不利于医疗服务卫生体系的健康发展。他建议,社会资源可以用资金、先进技术的方式参提供卫生服务。

政府有能力建立医疗保障制度

  参加研讨会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葛延风说,中国政府现在完全有能力建立基本的公共医疗保障制度。他表示,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所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前者完全免费,后者由公民承担少数费用以减少浪费,每年开支大概在人民币1500亿到2000亿之间(约301亿到402亿新元)。

  葛延风说:“它大概相当于2005年中国财政总收入的5%到7%;相当于2005年中国GDP总量的1%到1.5%,相当于目前中国卫生总费用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所以从经济能力上是没有问题的。”

中国政府:

到2010年

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

  与其他的领域一样,中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似乎是随着医疗改革而来,当政府按照“市场化”的逻辑,逐渐减少对公共医疗的投入,涨价几乎变成了医疗改革的同义词。

  伴随着民众对改革/涨价日益不满的情绪,中国舆论界近年来悄悄地兴起了“反思改革”的声浪,势头更有发展到冲击改革方向的地步,结果引起了支持改革者的反弹。

  对于改革的争论,“反思改革/反改革派”目前暂时遭遇挫折,就在中国召开“两会”期间,政府高层被迫表态,中共总书记公开表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总理温也强调,改革不能停顿,倒退没有出路。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指出,改革大幅度减少了绝对贫困人口,1978年年收入在人民币6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群体达2亿5000万人,这个数字到2003年已经降到3000万人(包括城市低收入人群,如下岗或失业人群、进城农民工和自身条件差的农民)。

  他表示,现阶段的关键是提高困难群体的致富机会和创富能力,换句话说,是掌握社会再分配来实现社会公平,如通过税收来调节收入不合理现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资源解决医疗救助、义务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问题。

  高尚全建议,政府应该减少甚至取消在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投资,调整财力用于社会保障、就业等社会事业领域。他说,政府的财力近年来已经有了明显增强。因此,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规模和比重既必要,也可能。

  在公共卫生领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葛延风就强调,政府已订立在201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目标。

  他说:“未来我们整个改革应该以这个目标为基础。”

你可能感兴趣的:(世卫组织:中国四成人口看不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