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欢喜到热爱

从欢喜到热爱

 

今天是2017年5月10日,下班回到家吃过饭已经是22:49,不知为何总想写点文字表达心里的一些想法,每一次有这种强烈感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个蒸不烂,煮不熟,锤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铜豌豆,圆润地支撑着自己的小宇宙。于是我又开始写。

在每一次《新同事介绍》的邮件里,我一般都会发现一些好奇的事情,有人肯定和我一样会先看看照片想想这是个怎样的人,然后才会去了解他的名字和其他资料。这也符合人的进化,因为人脑最先处理的是图片然后才是文字。看了无数的新同事介绍,如果不在一个部门我可能记不住他的名字,但是我记住了每一期都有人喜欢相同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是最多人喜欢的。于是每一次我总会留意新同事有关“最喜欢的电影”这一项内容,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一部电影给他带来影响,我也不例外。

现在,我想起在电影里看过的那些失眠的夜——《当哈利遇见萨莉》里,灯火辉煌的新年之夜,哈利气喘吁吁地跑到萨莉面前表白,他说:“我爱你。我爱你不是因为我孤独,也不是因为这是除夕夜,而是因为你是我晚上睡前最后一个想与之说话的人。当你意识到你想和某人共度余生,你希望余生尽早开始。”原来那些我们不曾说出的、未曾表达过的、隐藏于心底的愿望,电影都替我们实现了;原来我们看电影,读诗,活着,不过是为了偶尔在那些长存心上的片段里遭遇自己;在交错的时间空间里与似曾相识的自己打一个照面,微笑或者皱眉,却终于可以不再逡巡,心下澄明,我们放下或者选择继续负重,才可以坚定地向着下一站再一次上路。

之前读尤瑟纳尔,看到她为写她心醉的罗马皇帝和整个罗马文化,二十年间未曾断过念头,直至四十六岁收到年少时候的书稿,思路豁然被打开,清晰地找到写作的最佳角度。于是她说:“有些书,不到四十岁,不要妄想去写它。年岁不足,就不能理解生命的存在,不能理解人与人之间、时代与时代之间自然存在的界线,不能理解无限差别的个体……经过这许多年,我终于能够把握皇帝与我之间的距离。”也是这么多年,我终于能够把握我与电影的距离,把握电影与生活的距离——它变得就像用杯子喝水那样自然,对电影的爱就如同我对生活的爱。起初还只是欢喜,然后是热爱,再后来就是意志。

我的日子也曾是长镜头,从烈日初升到夕阳西斜,窗边的容颜在光里一点点黯淡下去,人不过是在一场电影里昏昏欲睡的时间,山且远,水更长,醒来就仿佛已经度过了一生。日子有时是蒙太奇(蒙太奇的本义源于法语montage,是建筑学上装配、组合的意思。后来,电影借用这个概念,蒙太奇是指影视作品的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那些所有不曾入眠的夜晚,辗转反侧不曾清晰的梦,在路边听过的喑哑的歌,有人在雨水中牵起的手,那些掉进大海的眼泪,我不知道是人生如戏还是戏如人生,我们究竟是在戏外还是已经步入戏中,在那些急促切换的镜头里,又有谁真正得知。

到头来,我想谈论的只有电影,而所有关于电影的这一切,都渐渐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最终不可分割。王小波在他的《黄金时代》说:“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这是深深打动我的一句话,他让我想到《肖申克的救赎》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些奢望,而谁有魄力冲破牢笼,才能敞开胸膛享受雨水冲刷的畅快淋漓。在我二十一岁的时候,有人对我说,你就是我的黄金时代。那时我还年轻,直到过了一两年,当我在暮霭沉沉的黄昏里猛然抬头,望见天上忽明忽暗的云,终于明白何谓黄金时代。而当我们年少轻狂的岁月已经过去,我们仍旧要吃,但愿我们仍旧要爱,仍旧要做梦,并且践行梦。但愿我们在临死之前,不知老为何物。

那些浮浮沉沉的往事如云,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我伸手扯一朵夹在书里,连同寂寂无眠的夜,都给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