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尝Gulp

Gulp自出世起,热度就很高。它利用了Node的Stream机制,速度很快;函数式的写法也很便于阅读。这两大优势让它一跃成为最受欢迎的批处理工具,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2015前端工具普查)。

我之前一直用Grunt,为了不落后于时代,前几天在一个业余项目中试用了一下Gulp,以下是我的感受。

确实好读

虽然无法得到证实,不过我相信Grunt的设计中有很多都是借鉴Ant得来的——在没有Grunt之前,我曾经用Ant脚本 + Google Closer Compiler + Google Closer Stylesheets 压缩代码——比如,它的配置是JSON格式的,跟XML非常相像。Grunt的问题也在这里:声明任务需要写JSON配置文件,不同的任务需要写在一起,然后通过registerTask('task', ['task1', 'task2:js', 'task3', ....])来组织。这样前后脱节,确实既不好写,也不好读。个把月回来完全看不懂也不算意外……

而Gulp的设计则更加自由,它充分利用JavaScript的函数式写法,一个任务就处理一批文件,从上往下看,结构非常清晰:

    gulp.task('js', function () {
      gulp.src(['js/'])
        .pipe(concat())
        .pipe(replace('@version@', version))
        .pipe(uglify())
        .pipe(gulp.dest('dist/js/app.js'));
    });

胜者:Gulp

速度快,然无卵

Gulp受推崇的另一大原因就是速度快,一般的任务都是毫秒级。

不过,这对于我来说意义不大。作为一名人民币玩家,哥的惯用IDE是WebStorm和PHPStorm,均支持文件实时编译和自动刷新等常用功能。所以我只需要批处理工具帮我压缩文件和打包即可。

这个回合:打平。

Stream VS Native,异步 VS 同步

前面提到,Gulp利用了Node的Stream机制,它的内部是处理文档流。这方面Grunt比较保守,仍然是把文件读进内存,然后进行字符串操作。二者的机制不同不好对比,不过作为从页面仔成长起来的前端工程师,不得不承认我对的理解并不深刻,对文件读取和二进制操作也不甚了了,所以在理解二者和开发业务插件的时候,我宁可选择Grunt。

另外,Gulp的任务是异步的,所以在我的使用场景中——先clean目录,然后各种压缩,最后打包成zip——就很难搞(所以我觉得很多人用Gulp只是为了实时编译预处理文件)。后来用了sequence插件才搞定。

这方面我觉得Grunt虽然保守,但是更接近前端开发者的知识结构,学习成本更低。

胜者:Grunt

杂项

Gulp的团队应该是有代码洁癖的,比如,他们有一个官方插件仓库,这很正常;但是他们竟然还有一个Gulp插件黑名单……简直匪夷所思……

所以Gulp团队显然不愿意重复发明轮子,比如简单的clean目录,他们就不愿意做,而且也不让别人做,因为已经有很多工具可以实现这个功能了……但是对于初学者比如我来说,就会在插件引擎中找半天,最后还是Google到相关指引才得到正确的做法。

这方面Grunt团队做的很好。Grunt插件中有一组是官方提供的,以grunt-contrib为命名空间,基本上,使用这套组件就可以完成我所有的日常工作了。

胜者:Grunt


总结

大趋势上,Gulp的确势头迅猛。但是从实际体验中,我觉得Grunt目前更成熟,也能满足工作所需。

我并不想说Gulp不好,只是现在的我用起来不太顺手。如果哪天我有时间好好搞搞后端,搞搞Node开发,把Stream概念搞清楚,也许我也会转投Gulp。不过目前,还是继续用Grunt吧。


同时发布于我的博客,两边同步更新。

你可能感兴趣的:(批处理,grunt,gu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