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渲染引擎着色方式的演化史



Forward rendering

最初始的渲染方式,原理是以mesh为单位进行渲染,在光栅化后,对每个PS进行计算时,根据光照进行着色计算,所以这种方式称为前向着色。弊端:1、如果像素被其他像素遮蔽了,就浪费了宝贵的处理结果;2、光源多起来后管理很麻烦,Shader也不好写。这样,Deferred rendering就应运而生了。

Deferred rendering

这种渲染方式就是在渲染mesh时,并不进行光照计算,而是将深度、法线、DiffuseSpecular等材质属性分别输出到GBuffer里(其实就是几张RT);然后GBuffer里的深度和法线信息,累加所有光照的强度到一张光照强度RT上;根据GBuffer里的DiffuseSpecular信息,以及光照强度RT,进行着色计算。这种渲染方式的弊端:1、由于硬件限制或者性能限制,GBuffer里保存的材质信息有限,对于特殊材质来说,例如人的皮肤、翡翠等,渲染结果很不好;2、延迟计算光照会大幅增加纹理带宽和帧缓冲区带宽的开销;3、当光源数量很多时,光源会不断对光照强度RT进行累加,也会大幅增加帧缓冲区带宽开销;4、由于硬件限制或者性能限制,不能使用硬件支持的MSAA,只能使用类似后期处理的FXAA或者Temporal AA。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很多新的思路就出现了。

Tile-based deferred rendering

        这个方案是对“Deferredrendering”渲染方式里的第三个弊端进行优化的。原理就是,先将整个光照强度RT分成很多个正方形区域,计算每个区域受哪些光源影响,并保存起来;然后以每个区域为单位,在一个批次里累加所有的光照。这样就能减少对光照强度RT上某个像素频繁读写的次数。

Deferred lighting

        这个技术是CryTek这个团队原创的,用于解决“Deferredrendering”渲染方式里的第一个弊端。原理跟“Deferred rendering”差不多,只是有几处不同:1GBuffer中只有深度和法线数据;2、着色过程不是“Deferred rendering”中类似于后处理的方式,而是渲染mesh。其实也有弊端:1、由于不透明物体在主视口中被渲染了两次,会大幅增加渲染批次,不过好在CE对状态切换管理的非常好,所以渲染批次的承载力很高;2、由于某些特殊材质需要对光照进行特殊处理,比如说树叶的背光面也会有一定的光照,所以这种方式也不太完美(印象里貌似CE对主光,例如太阳光,不累加进光照强度RT,而是着色时单独处理,这样的话效果会提升不少,至少室外场景是完全能够解决问题的;而对于点光源比较多的室内场景,主光着色好看了就会效果很好了,毕竟其他光照的影响占比比较小)。

Hybrid deferred lighting

        为了解决“Deferredlighting”里面的第一个弊端,从CE3的某个版本开始,换成了这种方式。理由是,对于大多数物体来说,“Deferred rendering”的方式就很好了;而对于特殊材质,则使用“Deferred lighting”的方式。这样,既能保持很好的渲染效果,又能避免渲染批次激增。我们团队开发的“盘古引擎”就是借鉴了这种方式。

Forward+

        有时候,你转了很大一个圈以后,发现又回到了原点。好,那这就到了终极方式了——前向着色的改进版。这个方案是ATI发明的,已经应用于Ogre 2.1UE4正在针对VR研发前向着色,不知道是不是也是这个。原理也很简单,就是先用“Tile-based deferred rendering”里的方式计算好每个区域受哪些光照影响,然后像传统的前向着色一样渲染每个mesh——当然,要去光照列表里查找影响当前区域的所有光照,并着色。这种方式只有上述提到的一个缺点,那就是可能和“Deferred lighting”一样需要渲染两遍场景,不过以后应该会有优化的方案。优点:1、渲染效果好;2、带宽开销低,尤其适用于VR这种每帧需要渲染两遍场景的应用;3、可以使用硬件支持的MSAA,质量最高。

你可能感兴趣的:(3D引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