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博赞学习技巧》(一周一本@乐读创业社)

97《博赞学习技巧》(一周一本@乐读创业社)_第1张图片
博赞学习技巧

学神东尼·博赞简介

作者东尼·博赞是个学神,1942年生于伦敦,1964年毕业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心理学、英语语言学、数学和普通科学等多个学位。(22岁毕业不奇怪,奇怪的是拿到一堆学位)

博赞是大脑和学习方面的世界超级作家,出版了80多部专著及合著,“思维导图”系列丛书销售量已突破1000万册。他也是全球性公众媒体人物,在英国和国际电视台出现的累计时间超过1000个小时。拥有超过3亿的观众和听众。

在脑科学领域,是当之无愧的大脑和学习方面的世界顶尖演讲家。被誉为“智力魔法师”、“世界大脑先生”。世界记忆力锦标赛的创始人,世界快速阅读锦标赛的创始人,脑力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

一、博赞有机学习技巧简介

高效学习的方法

本书所讲到的博赞学习技巧(BOST)是博赞在学习技巧、脑力、学习后回忆、发散性思维、专注力、多维记忆工具和思维导图等领域35年经验的总结,是长期磨炼的结果。

博赞学习技巧可以帮助那些害怕中学及大学中的考试、课堂测验、学期论文写作等方面的问题的学生,克服对考试和学习压力的恐惧。这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你那奇妙的脑力和智能。

在学校教育阶段,无论你准备什么样的考试,你都不可能发挥你所有的潜能去迅速和有效地储存和回忆信息、数据、事实、数字和参考资料。

这可能是因为:

缺乏动力。

众多不良的学习习惯的积累。

没有既定的“策略”去复习和记录特定的学习内容、考试内容等。

对学习的时间和数量压力感到恐惧和焦虑。

没有自己的“大脑使用说明书”。

本书所介绍的学习技巧将使你的能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具体如下:

1 信心十足地准备学习、考试和测验。

2 以远远超出你想象的速度和效率阅读。

3 更加有效地记笔记。

4 更加准确地记住和回忆学习过的东西。

5 进入一种复习的思维状态,但仍然享受着放松的时光。

6 使用思维导图(被描述为“大脑的瑞士军刀”)迅速提高复习能力。

运用本书所提供的BOST学习方法,你将信心十足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无论你所学的学科和你的学业水平如何。

你的大脑:它比你想象的更优秀 

人的大脑是一个非同寻常的、超强的处理器,能够处理无限的和相互联系的思想:要是你知道如何利用它,学习将不再是一项充满焦虑和压力的活动,而会变得快速、轻松和富有成效。

人类神奇的大脑发展演化已经有5亿多年的历史了,但直到最近500年,我们才知道它位于头部,而不是在胃部或心脏(如亚里士多德和许多其他著名的科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更令人惊讶的是,我们所掌握的有关大脑及其工作原理的95%的知识是在最近10年间发现的。我们还有更多的知识需要学习。

人类大脑有5项主要功能:

1.接收——大脑通过各种感官接收信息。

2.储存——大脑保持和储存信息,而且能够在需要时提取这些信息。(虽然你可能不常感觉到这一点!)

3.分析——大脑能够识别各种模式,并且以有意义的方式组织信息:通过核查信息和询问意义。

4.控制——大脑可以根据你的健康状况、个人态度和环境,以不同的方法控制你管理信息的方式。

5.输出——大脑通过思想、言语、图画、运动,以及各种各样的创造性活动输出接收的信息。

本书所讲述的技巧将帮助你利用大脑的这些功能,帮助你的大脑根据需要高效地学习、分析、储存和搜索信息。

大脑管理这些超高速进程的方式更令人惊讶。其中一个突破性的发现是,我们现在知道我们有两个大脑,而不是一个,而且我们还知道它们在不同的思维领域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大脑的两侧(两个皮质)是由神经纤维组成的极其复杂的网络(胼胝体)联结在一起的,它们处理不同类型的思维活动。

大多数人的左边大脑皮质处理:

逻辑、语言、列表、线性感、数字和分析,即所谓的“学术”活动。当左皮质从事这些活动的时候,右皮质大多处于放松或休息状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

右边大脑皮质处理:

节奏、想象、色彩、梦幻、空间感、整体观念(整幅有条理的画面,或可说the whole being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整体大于其各部分之和”)、维度。

随后的研究表明,当有人被鼓励开发他们之前认为表现差的一个思维领域时,这一开发不仅没有损害其他思维领域,而且似乎是产生了一种协同效应,即所有领域的思维能力都提高了。另外,与我们以前所认为的不同,每个半脑都拥有另一半脑的许多能力,每个半脑还能够处理更广泛和更微妙的思维活动。

例如,爱因斯坦上学时法语考试不及格,然而他在小提琴演奏、绘画、帆船运动、“想象游戏”等方面成绩卓著。爱因斯坦把自己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归功于那些想象游戏。有一年夏天,他在一个小山上做起了白日梦,想象自己骑着太阳的光束直奔宇宙遥远的极端而去,但当发现自己很“不合逻辑地”返回到太阳的表面时,他意识到,宇宙一定是弯曲的,而且认为,他之前“合乎逻辑”的训练是不完善的。他围绕这个新意象写出了许多数字、方程式和词语,于是就产生了相对论——左脑和右脑合成的产物。

与其相似,伟大的艺术家们都更像是拥有“全脑”的人。他们的日记本上记录的故事不是醉醺醺的酒会,他们也不是随便涂抹一层颜料就能创造出的杰作,而是我们发现的类似下面的条目:早上6点钟起床。开始了最新系列的6号作品创作的第17天。把4份橙色与两份黄色混合起来,然后涂在画布的左上角,以便与右下角的螺旋结构形成视觉对应,从而在观察者的眼中产生预期的调和。

这些生动的例子说明,左脑参与了大量我们一般认为是右脑所做的事情。

在过去的一千年间,有一个人是证明两个半脑协同工作的绝好例子:列奥纳多·达·芬奇。在达·芬奇的时代,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他在下列每一个领域当中都是最有成就的人:艺术、雕刻、生理学、基础科学、建筑、机械学、解剖学、物理学、发明、天文学、地质学、工程学及航空学。在欧洲的宫廷,随便给他找一把弦乐器,他就可以即兴作曲、演奏、演唱。他并没有把这些不同的潜能区域分开来,反而把它们综合在一起使用。他的科学笔记里满是三维的草图和图像。同样令人感兴趣的是,他的油画杰作的最终设计图常常看起来像是建筑草图:直线条、角、曲线和数字,融合了数学、逻辑和精确的测量。

发挥你的思维潜力

如此看来,当我们说自己某些方面行、某些方面不行时,我们其实是指已经很成功地开发出来的潜力和尚未被开发出来,仍然处在蛰伏状态的潜力。如果能将蛰伏状态下的潜能开发出来,大脑将释放巨大的“能量”。

大脑的两个半球不是分开来工作的——它们需要协同工作才能发挥各自最大的效率。你在同一时刻给予大脑的两个半球的刺激越多,它们就能越有效地帮助你:

思考得更好。

记忆得更多。

回忆得更快。

任何人都不能被告知说他或她很愚笨,或者说他们不能有所成就。我们都有潜能,而且至关重要的是,学习是每个人发挥这一潜能的最佳机会。但我们需要能为我们所用的方法。东尼·博赞的学习技巧非常有效,而且容易掌握,我强烈主张小学、中学和大学教授年轻人这些技巧,以便他们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喜欢学习。

案例一:伊娃,一个通过思维导图而改善自己学习方法的研究者

伊娃有一个艰难的求学历程:学校把她归类为愚钝的学生,并且明确地告诉她的父母她根本没有希望能通过考试。伊娃就这样被粗鲁地看作是愚蠢的孩子,但她其实只是朗读困难(一种我们现在很了解的症状)。另外,她喜欢学习,在她13岁时,经过一个教育心理学家的评估,她才知道自己的智商高于一般人。“于是,我意识到我必须以一种不同的方法学习,”伊娃说,“当他人说我很愚钝,不可能得‘A’时,我的反应就是努力学习以证明他们错了……我非常固执。”

伊娃在16岁那年第一次成为优等生,那时她发现了思维导图。她很幸运遇到了一个真正令人鼓舞的导师,而且她的父母非常支持她,对她充满信心。是她的母亲找到了这位导师。导师认为她需要做的是发挥“潜力”而不是“努力”,并且发现了她的症状,以及她要如何才能做到最好的方法。伊娃的导师教给了她思维导图,为她开启了一个学习方法的新世界。

“它对我具有非常大的视觉吸引力,而且我非常喜欢把一切都组织在一个页面上。”伊娃回忆说。

无论是在学校成为优等生,还是在营销工作中的专业表现,思维导图在她的人生中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我在学习中不断取得很好的成绩,还有许多荣誉。在一次考试中,我取得了最高分,在全国名列第一(CAM广告设计论文)。”

伊娃总结道:“学校长期压抑我对学习的热爱,以至于我一想起在大学还需要3年的时间就害怕——这令我非常悲伤,因为我知道我喜欢学习。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和学习技巧再次燃起了我对学习的热情,直至今日。”

案例二:埃德蒙

埃德蒙11岁还在读预科时就有清晰的梦想。他想进入温彻斯特公学,一所英国著名的私立学校。但是要达到目标,他就必须努力学习以取得温彻斯特公学所要求的成绩。再有9个月就要举行英国公学入学考试了,但埃德蒙的成绩还差得很远,他的目标似乎遥不可及。

埃德蒙的母亲得悉东尼·博赞的工作和他所创立的所有学习技巧,于是开始教授埃德蒙如何制作思维导图,以及如何把思维导图应用到课业中。这对于埃德蒙来说是一个转折点。之前令埃德蒙寝食难安的8个科目很快就处在了他的掌控之中,而且他还能够计划自己的复习和学习周期。首先,他为这8个科目创作了一幅思维导图,这让他从总体上认识到哪个学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之后,他为每个科目创作了一幅思维导图,并且为这一学科中主要的话题都画了分支。这样,他在仅仅一张纸上就有了这一科目的整个大纲,并且能够集中精力学习那些他感觉更需要复习的主题。当考试最终到来时,他没有感到一丝恐慌,相反,他运用粗略的思维导图把自己的思想和回答组织得井井有条。结果非常成功。埃德蒙轻松地通过了所有的考试,进入了他梦想的学校。

二、高效学习的障碍

高效学习的思维障碍

你可能对这种人很熟悉,他每天晚上6点开始,一直勤奋地学习到午夜。6点钟,他走到书桌前,仔细认真地做学习前的准备。一切就绪后,他再次谨慎地把东西整理一次——这使得他有时间为不投入学习找到第一个借口。过后他想起早上还没有来得及细看的报纸。接着他认为,在定下心来干完手头工作前,最好把这样的琐事处理一下。

于是他离开书桌,拿起报纸浏览,并且发现有太多趣闻值得去看。看完后,他又注意到娱乐版。这时,他认为今晚最好该进行第一次休息了——也许8点钟到8点30分之间有档不错的电视节目。

他从报纸上查到了那档节目,节目实际上从7点就开始了。他安慰自己说:“好了,今天我够辛苦的了,节目刚开始不久,我也该放松一下,这样我才能定下心来看书。”接下来的节目比他原先想象的要有趣得多,所以等他回到书桌旁时,已经是7点45分了。

但他仍在桌旁转来转去,泰然地用手指敲着书。突然他想起该给一个朋友打个电话,这也像报纸上的趣闻一样,最好在正儿八经的学习开始前先处理一下。

他和朋友在电话里谈得很投机,谈话的时间又比预计的长,之后这位无畏的学习者回到书桌旁,时间已是8点30分。

到现在,他真的坐下来了,翻开书,决心好好看看。他是真的开始看书了(通常是第1页),可没一会儿,他突然感到又饥又渴,这真糟糕,如果花太长时间去弄吃的、喝的就没法集中精力看书,太影响学习了。

吃点快餐显然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一有这个念头,头脑里立刻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围着饥饿而来的美味,于是快餐最终变成了盛宴。

扫除这最后一个障碍,他又回到书桌旁,想着再没什么会干扰学习了,于是又盯着第1页书的前两行。胃沉甸甸的,肚子一阵胀痛,睡意也悄悄袭来,此时还是看半小时10点钟的节目为好,等看完节目,食物该消化了,也休息好了,这回可以真正下定决心来看书了。

午夜,我们发现这位学习者在电视机前沉入了梦乡。

即使在这时,如果有人走进房间惊醒了他,他会马上想到,事情还不太糟,毕竟他休息好了,也吃好了,还看了一些有趣的节目,又跟朋友保持了联络,看了今天的报纸,一切障碍都扫除了,那么明天晚上6点⋯⋯

对学习(认真对待)的恐惧是合理的。目前,人们更注重知识,而不是人。结果,勉强的学习者就被淹没在知识的海洋中,几乎被知识“压垮”。当今,信息与出版物仍然以令人目眩的速度不断增长,但是个人驾驭知识的能力仍被忽视。要想适应目前的形势,该掌握的不是更多的“硬性的事实”,而是处理知识及学习知识的新方法,即用其天赋去学习、思考、记忆、创造和解决问题的新方式。

上面所讲的一个小故事可能令你耳熟,也很好笑,但其中所蕴涵的意义却很深远,很严肃。

一方面,它令人振奋。因为这个人人都有过的经历证实了那些长久以来被人怀疑的事实:人人都有创造与发明的能力,担忧自己没有创造力是毫无必要的。在这位勉强的学习者的身上,他的创造力只是应用不当。为了逃避学习,他为自己编造了花样翻新的种种理由。而这恰好又说明,每个人都有创造的天赋,只是要用到正途!

另一方面,这个故事也包含令人沮丧的一面。因为它让我们看到我们在面对学习材料时所体验到的那种普遍的、潜在的畏惧感。

这种勉强与恐惧源自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学生被强制学习学校选定的教材。他们知道,教材比故事书、小说难多了,而且还意味着大量的作业。他们还知道,将来会有许多的考试来检验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

所以:

1.教材太难,让人沮丧。

2.教材意味着作业,也让人沮丧。因为学生从直觉上感到他们不可能读好书、记好笔记,并将所有的一切都记住。

3.在这3种困难中,考试是最可怕的。我们已经知道,这种恐惧会干扰大脑正常的工作能力。所以,很多人在考试时几乎难以下笔,尽管他们对课本的复习很透彻。有些人完全有能力解答一些题目,但是他们的思维停顿了,所学的知识几乎全都遗忘了。还有一些极端的情形,人们看到他们整整两个小时奋笔疾书,以为在忙着答题,拿过试卷却发现满纸不过是反反复复写着姓名或某个词语。

在这种恐惧心理的压迫下,学生只能有两种选择:要么坚持学习,正视恐惧心理;要么放弃学习,准备面临另外一种后果。如果坚持学习而且仍然很糟糕,他只能证实自己是“无能的”、“傻瓜”、“白痴”、“笨蛋”。而事实上,他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他自己笨,而是因为这种教育体制不合理。

如果他放弃学习,情况会大不相同。尽管考试不及格,他却能安慰自己,他之所以考砸了,是因为他没有学习,也对那些东西不感兴趣。

他是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他回避了考试和恐惧对他学习自尊心的伤害。

他为不及格找了一个完美的借口。

他在同学们中间赢得了尊重,因为只有他敢于反抗这一切。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种学生常常会成为“孩子王”。

过时的学习方法:太关注每门功课所包容的“单项”知识

我们还会发现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便是在那些坚持学习的学生当中,有些也保留着与放弃学习的学生同样的心理。他们会找借口,原谅自己只得到了80或90分,而不是满分。

以上所述情形当然不能令相关之人满意。导致这种不尽如人意的学习结果,其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要求人们掌握学习技巧及知识的方式都不正确。传统教育中,学生被包围在各种知识的海洋中,被给予,被灌输,学生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被动接受、吸收和记忆“灌”给他们的知识。

学生被包围在太过庞杂、混乱的各种学科中,他们得学习、背诵、理解阵势庞然的一大堆名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动物学、植物学、解剖学、生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哲学、历史、地理、英语、传媒学、音乐、工艺学和古生物学之类的教科书。在每一学科中,他们还得面临大量的日期、理论、事实、姓名及普通的概念。这意味着,我们在面对包围着我们的知识和信息时所用的学习方法过于片面。

我们可以从以上插图看出,我们太关注每门功课所包容的“单项”知识,也太注重以简化的顺序或预先设定的形式,比如标准试卷或正式的论文,来让学生反馈这些知识。

这反映出它已成为高级中学、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及教材中所“推荐”使用的“标准”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往往以不变应万变,认为不同功课的学习都可以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比如,人们通常建议,课本需通读三遍才能对它有个全面的理解。这是其中一个简单的例子,但即便是一些更高级的方法也是很僵化的,只是在每个学习过程中重复所谓的“标准”学习法。

显然,诸如以上所述的这些方法并不能成功地应用到每一门功课中,文学评论与高等数学的学习方法肯定是截然不同的。为了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必须注重方法,而不应强行以同样的方法套用到内容不同的学习中去。

好的学习方法应该是以学习者本人为中心来学习、关联、吸收知识

首先,学习者本人应该是中心。以此为出发点向外延伸,而不该让他被书本、公式、考试所包围。首先要致力于教授学习者怎样才能最有效地学习。我们必须了解我们的眼睛如何工作,以及我们如何记忆、思考、记笔记、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我们的才能,而不管所学习的科目是什么。

在新的教育体系中,以往的重心必须转变。不再只注重灌输各种知识,而是首先教会学习者了解自己的一切——如何学习、思考、记忆、创造、解决问题,等等。

如果我们转变重心,从强调知识转为强调个人及个人如何吸收自己想要的信息、知识,那么,前面所述的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人们将致力于学习与记忆那些有趣而又有必要的任何一种知识。

知识不再是“被教授”或“被填塞”,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情况主动选择学习的内容,并在自己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寻求帮助与指导。这个方法的另一长处是,它将使教与学双方都更轻松、更愉快,因而也更见成效。这种关注个人及其能力的方法最终可以将学习摆到一个更合理的位置上。

三、博赞有机学习技巧(BOST)

博赞有机学习技巧(BOST)分为两大主要策略:准备和应用。

首先要提请注意的是,尽管以下讲到的这些主要步骤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但这一顺序并不重要,是可以改变的,而且根据教材的需要可以有所增删。另外,你还需要阅读和复习快速阅读、超级记忆和思维导图等章节,从而将BOST这一技巧的效率发挥到极致。

准备

准备包括:浏览、时间与任务量、5分钟思维导图练习、提问与确定目标。

浏览

在其他工作开始之前,通读或浏览一下要学习的教材、杂志、讲义或期刊是很重要的。但这种阅读必须是随意的、快速的,一页一页跳着看,对书有个总体“感觉”,注意书的结构框架、难度、图解与文字的比例,以及结果、总结和结论的位置等。总之,其阅读方式应该像到书店选购书或在图书馆里找书、挑书一样。

时间与任务量

这两项可以同时决定,因为二者的原理是相同的。

坐下来看书时,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决定看书时间的长短,以及在这个时间内的阅读量。

坚持阅读前要做这一步的理论依据是格式塔派心理学家们的发现。

格式塔派心理学家们发现:人脑有“完善”事物的强烈倾向,大多数读者会不由自主地想给这些图形标上名称:直线、圆柱体、正方形、椭圆形、之字形、圆形、三角形、波浪线、长方形。

事实上,其中的“圆形”并非圆形,而是“不完整的圆形”。有些人确实把这个断开的圆看作是完整的圆形;有些虽然看出这是不完整的圆形,但以为画图的人原本就是要将它画成圆形的。

在学习中,首先判断学习所需要的时间和任务量,能立即给我们确定学习时间与量的范围、终点或目标。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我们将所学的内容正确地联系起来,不至于杂乱无章。

让我们用听讲座为例来解释上述观点。好的老师在详细阐述一大堆难懂的论题之前,往往会先告知讲座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并说明每个论题所需的时间。

因为有了向导,知道什么时间完成哪些内容,听众自然而然地会发现更容易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

明智的做法是,在所选择的阅读章节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各夹一大张纸做记号,以明确阅读量和阅读范围。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你前后查阅所选择的阅读内容。

在一开始就做出这些决定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消除那种潜在的莫名的恐惧感。如果事先没有做任何计划,一头扎进一本厚厚的书中,你不由得会产生压力,时刻想着最后必须看完的页码。

每次一坐下来,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还有厚厚的好几百页书要看。因而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伴随着这种不安的情绪。

相反,如果对在一定的时间内要看完多少页书事先做出合理的选择,你会在阅读时潜意识地自我暗示:任务很轻松,而且肯定能完成。二者在情绪和取得的成绩上都将有显著差别。

5分钟思维导图练习

确定了学习任务量之后,接下来尽快写出你对这个主题所了解的一切。做这一练习时,时间尽量不要超过5分钟。

这一练习的目的是:

改善注意力。

消除神志恍惚。

确立良好的大脑“状态”。

确立良好的大脑“状态”是指,使大脑集中于重要的而不是琐碎的知识上。在你花了5分钟时间从记忆库中搜寻有关信息后,你会更多地考虑学习材料,而不会再去想随后要吃的草莓和冰激凌。

从这一练习的时间限制为5分钟来看,它显然不需要你的全部知识——5分钟练习的目的纯粹只是为了激活存储系统,并将大脑调整到正确的方向上。

应用

有人会问:“我对主题一无所知和知道得很多又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对于主题知道得很多,那么5分钟的时间应该用来回忆与主题相关的主要分支、理论、姓名等等内容。由于脑比手快,所以在写的过程中内容之间的一些较细微的联系也会被头脑中的眼睛“看见”,于是良好的大脑状态与方向就确立了。

如果对于主题所知甚少,那么5分钟的时间应该用来回忆你所知道的事项,并且加上其他看起来在某种程度上与主题有关的信息,这将使你尽可能地贴近主题,并防止你在这种情形下不知所措。

于是,你通过收集信息,获取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最近、最新的知识。通过这种方式,能使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并切实地了解自己到底知道些什么,而不是让自己永远处于不了解自己到底知道些什么的尴尬状态——“我话已经到嘴边了”综合征。

提问与确定目标

确定了你对主题所了解的知识之后,你需要决定从书中得到什么。这需要你确定在阅读时想得到答案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应该与你所期望获取的知识直接关联。许多人在做这项工作时喜欢使用不同色彩的笔,把他们的问题添加到快速记下的知识框架中。做这一工作的最好方法是使用思维导图。

这一练习与前面记录知识的练习一样,也是为了确立良好的大脑状态。其时间也不要超过5分钟,因为问题可以边读边确定和增加。

为什么知识和目标很重要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实验分两个A、B小组,他们的年龄、教育程度、能力基本相当。给每组分配相同的学习材料和相同的学习时间。

告诉A组,他们将被测试书中所有的内容,请他们有针对性地学习。

告诉B组,他们只被测试贯穿整本书的两三个主题,也请他们有针对性地学习。

事实上,两组都要就学习材料的全部内容进行全面测试。你马上会想,这样做对只被告知要测试主要内容的一组太不公平了。

可能也有人会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似乎B组在有关主题的测试上表现要强些,而A组则会在其他内容的测试上表现要强些,但最终两组的得分可能是相同的。但令人惊讶的是,B组不仅在有关主题的问题上得分高,而且在其他内容的测试上得分也高,总分比A组高出许多。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这些主题就像巨大的钩子,将所有其他信息拉拢在一起。换句话说,这些重要问题与目标起着联络中心的作用,使得联系其他信息变得容易了。

而A组被指示去获取全部内容,反而没有了明确的中心来连接信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漫无目标地摸索。这种情形就像一个人有太多的选择反倒让他没了主意:这正是想抓住一切反而一无所获的悖论。像之前说的一样,可以看出,提问与确定目标在我们了解了其背后的理论之后,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必须强调的是,这些问题与目标越确切,你在下一步的应用部分中将会做得越好。(如何为这一应用阶段制作思维导图在第6章有解释。)

“应用”包括:总览、预习、精读、复习。

总览

人们使用课本时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大多数人在接触新课程时,都是从第1页开始阅读。但我建议不要从第1页开始阅读新的学习材料。原因如下:

假如你是一个拼板游戏爱好者。一个朋友来到你家的门口,手里拿着一个大盒子,盒子外包装着纸,系着丝带。她说这是送给你的礼物,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漂亮、最复杂的拼板游戏”。你谢过她,看着她走下门前的台阶。于是你从那一刻就决定投身到这个游戏中去了。

在继续下一步之前,请写下从现在到完成拼板整个过程的详细步骤。然后对照下面我的学生所列出的步骤:

1.回到屋子。

2.解开绳子。

3.打开包装纸。

4.去掉丝带与包装纸。

5.看盒子上的图案。

6.看说明书,注意拼板数目与尺寸。

7.估计完成的时间。

8.计划休息与吃饭的时间。

9.找一个大小合适的平板放拼板。

10.打开盒子。

11.把盒子中的东西倒在平板上或一个专门的盘子里。

12.再检查拼板数与说明书上是否一致。

13.将所有的拼板放到左上角。

14.找出边、角板。

15.按颜色分类。

16.拼入最明显的部分。

17.再继续拼入。

18.留下难的(因为随着整体图案越来越清晰及拼入的板块数目的增加,那些难拼的板子很容易通过上下结构找到相应的位置)。

19.继续,直到完成。

20.庆祝!

这个拼板游戏的步骤也可以直接应用于学习。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从第1页开始学习,就像你在拼板开始时就要找到左下角的某个板子,并坚持以为只有从那个小角落出发才能一步步拼完整个图案。

当我们学习较难的材料时,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我们决定辛苦地从头到尾看书前,先好好把握其内在的东西。BOST中的“总览”就是专门用于完成这项工作的。这好比我们在拼板前先看图,读说明书,找边、角板一样。这就意味着,在学习课本时应迅速翻阅整本书,从中找出那些非常规印刷字体的内容。在此过程中,你可以使用视觉导引物,例如一支铅笔。

你在总览一本书时应该看的方面包括:

结果、表格、副标题

小结、目录、日期

结论、旁注、斜体字

缩排、图解、图表

词汇表、大写单词、脚注

封底、图片、统计数字

其作用是让你对书的体例有更好的认识,不用浏览全书,只是选择相对容易理解的部分。

学习材料中需要总览的部分

“总览”时,必须使用笔或其他视觉导引物,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看一个图案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必须使用导引物。如果眼睛没有什么东西辅助,眼底只留下图案的整体轮廓,拿开图,脑中仅有一个模糊的视觉记忆,而且会不断受到干扰,因为人眼的移动轨迹不可能与原图的曲线相同。所要学习的实际图案

如果使用了视觉导引物,那么眼睛的移动将更接近原图的曲线,记忆也会由于下列因素而得到强化:

1.视觉记忆本身。

2.眼睛移动的视觉记忆更接近图案的形状。

3.胳膊或手追踪图中曲线移动的记忆(动觉记忆)。

4.跟踪节拍与运动的视觉记忆。

眼睛没有辅助物时所记忆的标准图案,与原图出入很大。

通过辅助物的帮助而获得的总体记忆比那些不用辅助物获得的记忆强得多。我们会看到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会计在看账目时,不约而同地都会用笔沿着一行行、一栏栏的数字移动。他们这样做,自然是因为,没有辅助物的帮助他们的眼睛难以严格按直线运动。

预习

顾名思义,所谓预习也就是预先学习或预先看。在快速阅读一篇文章之前,如果你让大脑看到这整篇文章,那么在你第二遍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你就能够更有效地驾驭它。

在正式阅读学习材料之前先预习它,就好比从A地开车到B地之前先计划一条线路,两者的目的是一样的。你需要了解地形,然后决定是走一条风景优美的远路,还是抄一条近路。

应该把预习应用到你所学习的一切事物,包括人际沟通,例如检查细节和电子邮件。如果预习得当的话,它可以为你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你阅读理解的水平。

预习的方法

在开始阅读一本书或一份文件之前,首先要明白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而且还要明白自己想通过阅读获得什么。先略读文章,找出核心内容。如果文章所述内容是你已经知道的,那么就将这一事实记录下来,以便将来参考。

高效地记录你所阅读的一切东西,以便将来参考,并且运用你之前获取的知识评价你所阅读材料的相关性。

预习时,注意力要集中在各个段落、章节甚至全文的开始、结束部分,因为信息往往集中在这些地方。

阅读一篇简短的学术论文或一本复杂的教材,可以先看“小结”、“结果”和“结论”部分。这些部分往往包含有你所寻找信息的精髓。这样,你就不会费时费力而又不得要领了。

获得了文章的实质内容后,下一步很简单,就是检查它们是否真正总结了文章的主题。

在预习时,可像“总览”一样,不必看全部内容,只是集中看那些特殊的部分。

学习材料总览后需要预习的部分

成功的策略

这一步的作用不容忽视。一个牛津大学的学生花4个月的时间拼命看一本500页厚的心理学书,看到第450页,他要绝望了,到最后他想“抓住”的信息量太大,不等看完,就被信息淹没了。

原来,他是从头一直看下去的,虽然快到结尾了,却甚至连上一章讲什么都不清楚。而结尾就是对整本书的总结!他阅读了这一部分,并且估计,如果他一开始就这样做的话,他会为自己节省70个小时的阅读时间,20个小时的记笔记时间,还有几百个小时的忧虑时间。

所以,总览与预习时,你应该有所选择和摈弃。很多人仍然习惯于强行看完书中的一切,尽管他们知道书中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与他们相关。看书应该像听演讲一样,演讲者滔滔不绝地讲一些乏味的东西,时而举太多的例子,时而偏离主题或犯些错误,而我们听时要有所选择、批评、纠正与忽略某些内容。

精读

在总览与预习之后,如果仍然需要寻找更多的信息,那么你就应该精读材料。这就像拼板游戏的边界与彩色区域拼完以后,接着要“填充”那些剩余的区域。因为在前面几个步骤中,大部分重要信息已经获取,所以不必全面阅读。应该重点放在难点或知识不完全的地方。

精读完成后需要学习的部分

从上图我们应该看出,即使在精读阶段结束后,仍会有未完成的部分。这是因为,我们最好避开那些特别困难的地方,不要用一种方法强行去解决难点。

再联想一下拼板游戏的过程就会清楚为什么要如此:迫使大脑强行找出与难点一样的遗留拼板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这就像勉强将拼板拼入某一块,或用剪刀去剪,都是徒劳无益的,而且难点对其随后部分的理解并不总是很重要,而暂时撇开不管则有以下好处:

1.如果不急于立刻处理这些难点,大脑潜意识就会有时间集中注意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大多数读者考试时会有这样的经验:有些问题一时难于解答,但在做完其他题目再回头看时,答案却自己“蹦”了出来,难题会显得出奇地简单。)

2.如果晚一点再回头处理难点,那么它们可以从两侧着手处理。除了这一明显的优势外,从“上下文”考虑难点(就像拼板中难拼的板子)还可以让你大脑自动“补缺”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3.撇开难点,继续向前,可以放松精神,避免传统学习法所带来的弊端。

“跳过”难点,之后再回头处理,这样读者可以拥有更大量的信息,从“另一侧面”考虑问题,而且“难点”对于理解其后的内容往往并不很重要。

综观任何学科的历史发展,它总是由一系列相当规则的按逻辑关系连接的小的进程组成,这些进程却总是被一个个大的飞跃所打断。

那些飞跃的提出者们“直觉”到了这些新的进步(结合左右半脑的功能),然而却遭到嘲弄。伽利略、爱因斯坦便是如此。当他们一步步解释他们的理论时,别人也慢慢地理解和接受了。一些人的思维停留在他们的解释的开始部分;而另一些人,如革新者,则更接近他们的结论。

这些革新者以同样的方式跨越了大量的按部就班的步骤。以上述相同的方法去学习,学习者若也能跨越一些小区域的话,那么,他就会有更大的余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天然创造力与理解力。

思想理论和创造性革新的历史发展

复习

完成了总览、预习和精读后,如果还有内容有待发掘、还有疑问需要解答,就有必要复习了。这个阶段很简单,就是完成前几个步骤未完成的部分,并将那些值得注意的内容重新斟酌一番。在大多数情况下,你会发现,从前认为相关的那些内容只有不到70%最终会派上用场。

边学习边记笔记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1.写在书上的笔记。

2.不断扩展的思维导图(参见第6章)。

写在书上的笔记包括:

1.下划线。

2.由学习材料所激发的个人感想。

3.批判性评注。

4.在重点或值得注意的内容旁画直线。

5.在模糊或疑难的内容旁画曲线或波浪线。

6.在你希望进一步研究或你发现有疑问的内容旁画问号。

7.在精彩的内容旁画感叹号。

8.用自创的符号为那些与自己目标有关的内容做标记。

直线标示重点或值得注意的地方曲线标示难点或不清楚的地方

如果书不是很珍贵的话,可以直接用彩色符号在书上做标记。如果书很珍贵的话,可以用软铅笔做标记。如果铅笔比较软,而且涂改时用的橡皮也很软,那么对书的损伤会很小,甚至小于用手指翻阅所带来的损伤。

用思维导图记笔记

当你随着学习的进度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标示课文的结构时,你会发现它是一个非常容易使用的学习工具,且与拼板游戏中一点点按图拼凑的过程很相似。

随着学习的进度不断扩展思维导图的好处是,能将大量的未定的信息具体化、综合化。有了这个不断扩展的思维导图作为依据,你就能迅速地回顾、参考已经阅读过的内容,而不必再一页页地翻看阅读过的内容。

在完成了基础学习之后,思维导图能使你明白这一主题的难点在哪里,以及这个主题与其他主题是在什么地方产生联系的。这样做能使你保持在一个创造的状态,使你能够:

将已知的知识融会贯通。

认识它与其他领域的相关性。

在有歧义及混乱的地方做适当的评论。

在学习的最后阶段需要把从学习材料中摘录的笔记融入进来,并完成思维导图。这幅思维导图就可以作为以后学习与复习的基础。

完成最后阶段,正如做完拼板游戏一样,你该庆祝一下!这听起来很滑稽可笑,但却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将完成学习任务与对自己的鼓励联系在一起,那么学习内容将变得更令人愉快,学习效果也将更显著。

一旦学习计划顺利进行,你最好保存好内容丰富的“大师级”思维导图,用来概括学习主题的主干与结构。

持续复习

除了即时的复习,持续复习也很重要。

我们知道,记忆量在学习结束后不会立即下降,而是先上升,再持平,然后陡跌。

通过这个图形可以看出,我们应该在记忆开始跌落的那一刻起复习,使记忆量一直处于顶峰状态,并把知识融会贯通,并使之保持一两天。

97《博赞学习技巧》(一周一本@乐读创业社)_第2张图片

快速阅读

在限定看书时间前可以先确定学习的任务量;在确定看书时间与任务量前,你可以对主题已经有所了解,因此与主题有关知识的思维导图应该先完成;提问应该是在准备阶段或稍后的任一步之后进行;对于不适合总览的书籍,则可以省去这一步;如果所学习的学科是数学或物理的话,总览则可以被重复多次。

预习可以省去或分成几个部分;精读与复习显然可以根据需要多次进行,也可以省去。

换句话说,任何学科或任何学科的任意一篇文章或任意一本书,都能以最适合它的方式完成学习。对于每一本书,你都要带着不论其多么艰涩总会获取一些基本知识的信念,去为它选择一些合适和必需的独特学习方法。

这样,你的学习就会是一个有个性的、相互影响的、不断变化与积累经验的过程,而不是刻板的、没有个性的和乏味的繁重负担。

还应该注意,尽管表面看来好像这本书被阅读了更多的次数,但实际上不是如此。应用博赞有机学习技巧阅读,大部分章节平均只看一次,只需要对重点部分进行有效的复习就可以了。下图可以说明这一点。

用博赞有机学习技巧阅读一本书的“次数”

相反的,那些似乎“只看一遍”的阅读者,实际上不止阅读一次,而是无数次重复阅读。他认为自己只看了一遍书,是因为他每次在吸收一条信息后再吸收另外一条。但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无数次地回跳,反复地斟酌难点,因而整体知识结构松散,而且由于复习不充分而容易遗忘。这样,每本书或每个章节,他往往实际上读了十几次。

快速阅读

阅读速度自我测试

快速阅读是一个完整的知识吸收的过程。快速阅读技巧能够让你优先考虑并记住那些重要的事情和数字。

快速阅读将提高你的学习能力。学会如何有效地快速阅读可以:

大大提高你的阅读速度。

改善你的注意力和理解力。

增进你对眼睛和大脑协同工作方式的理解。

扩大你的词汇量和常识。

节省时间和增强你的信心。

要解决的问题有:

确定阅读内容:选择的艺术。

理解阅读内容:有效的笔记和理解。

记住信息:如何记住你想知道的东西。

回忆信息:根据需要能够随时回想起你所需要的信息。

快速阅读对大脑的好处有:

你的眼睛将不再那么费力地工作,因为你将不必经常停顿来吸收你所阅读的信息。

快速阅读可以使你有节奏地、流畅地阅读和轻松地领略文章的意思。(慢速阅读则会促成更多的停顿,造成厌烦和注意力丧失,从而抑制理解能力的发挥和降低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你是如何阅读的

在学习后面的快速阅读技巧之前,我建议你测试一下自己目前的阅读速度。现在你最好选择一本专门用于评估你阅读速度进步的书。这样,随着本章的进度,你可以清晰地看到你所取得的进步,了解你每天、每周的进步。

你可以用下面的步骤计算你的阅读速度——每分钟阅读的字(单词)数:

1.阅读1分钟——标出你的开始和停止的位置。

2.统计3行的字数。

3.用这个数字除以3,即得出平均每行的字数。

4.统计阅读的行数(短行折算一下)。

5.用平均每行的字数乘以你所阅读的行数,然后除以阅读所用的分钟数;结果就是你阅读速度,即每分钟所阅读的字数(wpm)。用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阅读速度=所读页数×每页平均字数自我测试里的字数系指汉字字数。书中其他部分所指字(单词)数系指英语计算。中文读者请注意这一区别,有关阅读速度的标准相对于中文读者属于参考依据。阅读的分钟数如果你用这里所描述的方法阅读,你将很快学会快速阅读,从而为你的学习和理解积累宝贵的经验。

引导眼睛运动

你是否曾经想过你是如何阅读和吸收信息的?本章所讲述的快速阅读技巧将使你的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0个单词,但是在学习这个技巧之前,我们先用一点时间来回顾下面的说法。

一次只看一个单词。

阅读速度不可能超过每分钟500个单词。

如果阅读速度很快,你就无法欣赏所阅读的内容。

阅读速度快则意味着注意力低下。

一般阅读速度很自然,因此也就最好。

对于上述说法,你认为哪些“正确”,哪些“错误”?

一次只看一个单词。

错误——我们阅读的目的不是理解单个的单词,而是整体意思。

阅读速度不可能超过每分钟500个单词。

错误——我们有能力每次吸收6个单词,每秒钟可以吸收24个单词。

如果阅读速度很快,你就无法欣赏所阅读的内容。

错误——快速阅读者能更多地理解所阅读的内容,注意力能更加集中,而且 有时间评论特别感兴趣的和相关的领域。

阅读速度快则意味着注意力低下。

错误——阅读速度越快,得到的刺激就越多,注意力就越集中。

一般阅读速度很自然,因此也就最好。

错误——一般阅读速度并不自然,那只是有缺陷的阅读训练的结果。

改变个人传统的信念将有助于你理解快速阅读的进程,而且还将促使你走向成功,因为你的思想将不会在错误理念的重负下妨碍你的进步。

加快阅读速度的7个步骤

如果我与你坐在一起看你阅读这本学习技巧指南,并且要你用食指显示你阅读时眼睛在页面上的运动,你认为这一运动的速度和路线是怎样的?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沿直线从左到右运动,逐渐移动到页面下方。然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97《博赞学习技巧》(一周一本@乐读创业社)_第3张图片

“停顿—开始”扫视

一般人的阅读速度大约为每分钟200〜240个字。一行一行地阅读是吸收信息的有效方式,但它不是最快的方式。我们的眼睛扫视页面的方式有很多种,而且同样能够成功地吸收信息。

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想获得信息,眼睛必须有规律地做小的“跳跃”、停顿或“凝视”。因此,眼睛不是平滑地沿页面连续移动,而是需要停顿和开始,这样才能吸收信息。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减少眼睛每次停顿的时间,从而迅速提高阅读速度,但这需要使用导引物,例如一支铅笔。有趣的是,眼睛只有在凝视时才能看清事物:

如果某个物体是静止的,那么为了看见它,眼睛也必须是静止的。

如果某个物体是移动的,那么眼睛也必须随着物体移动才能看见它。

你可以把一个手指放在眼睛前面来验证这一点。当手指静止时,眼睛也是静止的;当它移动时,眼睛跟随它移动才能看见它。联系到阅读来讲,这就意味着,要想看清文字,眼睛必须做短暂的停顿,因为文字是静止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快速阅读概念。眼睛在每次停顿时可以摄入五六个单词。眼睛可以很轻松地在一行的开始之后和结尾之前凝视,从而摄入“两旁”的信息。因此,使用视觉导引物可以使眼睛必须做的工作量最小化,使大脑保持集中,使阅读速度保持稳定,同时保持很高的理解水平。

接下来所讲的技巧用于解决妨碍你进步的回跳、视觉游离和复读等问题,并且使你在每次凝视时摄入越来越多的单词。

改变原有的平滑地沿页面连续运动的阅读方式,形成眼睛停顿再开始的新的模式。

快速阅读简言之就是提高自己一目十行的能力。眼睛不再以每个字为单位进行扫描,而是以每次凝视所能看清楚的所有字进行扫视,以一个更大的字数集体为单位来理解文章。防止对每个对整体并没有决定性影响的细节死抠,造成复读,效率低下。

97《博赞学习技巧》(一周一本@乐读创业社)_第4张图片

高效阅读方式是眼睛的一次凝视扫描一个意群减少回跳和复读的时间。

97《博赞学习技巧》(一周一本@乐读创业社)_第5张图片

快速阅读最常见的问题是怕阅读过快不能理解所读的内容,可以尝试用以下几个方法:

* 默读

* 手指指引阅读

* 复读和回跳

加快阅读速度有如下7个步骤:

- 识别:对字母符号知识的了解。

- 吸收:从单词上反射并被眼睛吸收,再经由视觉神经传送到大脑的物理过程。

- 理解:将正在阅读的信息的各个部分与其他相关部分联系起来。

- 领悟:把先前所学的知识整体用于正在阅读的新信息中。

- 保留:信息的基本存储过程。

- 回忆:从记忆库中提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 交流:知识的即时或最终使用。

脑眼阅读时,有三种关键的阅读导引技巧:

- 双行扫描

- 可变扫描

- 反向扫描

提高快速阅读能力的三个方法:

- 提高注意力。注意力差的原因主要有词汇困难;概念困难;不合适的阅读速度;分心的事物;缺乏组织;缺乏兴趣;缺乏动力。

- 略读和跳读的能力

- 影响学习的环境因素。位置和光的强度;学习资料的便利性(我一定要放在手边);桌子和椅子的高度;眼睛与阅读材料之间的距离;坐姿;找到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减少干扰。

超级记忆

超级记忆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我们大脑的记忆特性,大脑对最初学习的东西和最后学习的东西印象深刻: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新信息首先被储存在短期记忆中,要把信息变为长期记忆,至少需要重复5次(学习结束之后立刻复习一次,1天之后再复习之后,1周之后再复习一次,1个月之后再复习一次, 3个月或6个月之后再复习一次 )才能转换为长期记忆。

想象和联想是所有记忆技巧的核心。

十项核心记忆法则可以参考:

- 感觉:运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来记忆

- 夸张:尽量将想象放大

- 韵律和运动:使图像运动起来

- 色彩:色彩可以使记忆变得生动,思维导图就是

- 数字:可以使思想有序化,使记忆变得更加具体

- 符号:是一种以浓缩的、编码的,利用想象和夸张来固定记忆的方法

- 顺序和模式

- 吸引力

- 欢笑

- 积极思维


思维导图

这部分是博赞的经典课程之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专门去看博赞的思维导图的书。

书的最后一部分是将思维导图和BOST结合,在日常学习中的应用。

如何为教科书制作思维导图:

准备:

- 浏览-创作思维导图中央图案(10分钟)

- 确定阅读时间及总量目标(5分钟)

- 把与该学科有关的已有知识用思维导图画出来(10分钟)

- 可以用一张新纸确立学习的目标并用思维导图画下来(5分钟)

应用

- 总览-添加思维导图主要分支

- 预习-第一次和第二层次

- 精读-补充思维导图的细节信息

- 复习-完成思维导图


总之,本书从认识我们的大脑开始。讲述人类大脑有5项主要功能:接收、储存、分析、控制和输出。借由爱因斯坦、艺术家们和达芬奇的例子告诉我们,人类的左右半脑同时开工,才能获得更大的刺激,发挥更大作用,而不是我们之前想当然以为的科学家只有左脑发达,艺术家右脑发达。

以往我们的学习中存在着各种勉强学习者和高效学习的障碍,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强调的是知识,学生被包围在知识的海洋,被灌输、被给予各种知识,要求强行记住。但作为一个高效学习者,我们需要从自己对知识的需求为出发点,了解自己想去学习哪些知识,如何学习、思考、记忆、创造和解决问题。

我们需要用很快的方式迅速了解学习目标,总览、预习、找到薄弱环节和未知的知识,然后围绕这些知识来精读、复习。这样实现快速学习,并不断与其他知识联系起来,合理记忆和复习,也讲述了作笔记、快速阅读、记忆和思维导图等学习技巧的综合运用。

作者Sting发起了乐读创业社(http://ledu.omeng.co/),从2015年4月开始进行的“一周读一本书”活动,已经持续112周,欢迎参加,并阅读800多人提交的4000多篇读书笔记,如Sting的书摘笔记汇总。你也可以加Sting的微信号“1025792036”申请加入社群,一起成长。

也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乐读创业社微信公众号看大家的精选书摘书评。

97《博赞学习技巧》(一周一本@乐读创业社)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97《博赞学习技巧》(一周一本@乐读创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