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解读社交招聘:“打听”和“谁不业涉撩人”?

如果你认为“业涉撩人”里面的“撩人”是个形容词,那么恭喜你,你有了一定的个人品牌,如果你是HR招聘官,相信你的招聘速度和招聘质量都很nice。如果你认为“业涉撩人”里面的“撩人”是个动词,或者动名词,说明你还有继续努力努力,学会更好的“撩人”技巧以及如何被“更对”的人“撩”。

开“撩”之前,国人基本上会先做一件事情,叫做“打听”。打听这件事情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找工作是个低频事件,但是“想找工作”是个高频事件,打听有趣就有趣在,你永远不知道谁在打听你,打你关于你的什么事情。“打听”可以溯源但是路径一般都是被暧昧化了。你知道了谁在打听你是个偶然事件,但是你想打听别人以及你常常被人打听,是个必然事件,谁让我们都是“社会动物”呢?

前微信招聘负责人SEB大哥之前做过一个产品叫做“linkPP”,同期“专头”这个腾讯系创业公司也不久后上了一个“人民打听”的“打听工具”,激起了欧阳泽林的极大兴趣,于是乎我出于职业习惯又“研究研究”了市场上和“打听”有关的各种工具和产品,结合自己之前对于打听这件事情的分析,遂成此文。

一、悬赏式招聘的各家产品/工具为什么不温不火?

悬赏,是指公开出钱征请众人为之做事。一般是把自己难办的、急着办的、自己办不划算的事情公开出来,花钱求助于他人解决,比如朝廷抓犯人,张贴通缉告示,提供线索者奖云云,就是典型的悬赏;悬赏的目的是打破自己有限的人脉圈,借助外来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的一种方式。悬赏有直接寻找能解决任务的人,这其实是一种公开竞标的业务外包,另一种是寻找有解决本任务的中间人,中间人只需要提供人脉介绍的中介作用就可以了。

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悬赏基本上都不是“要对方的人”,是“要对方的命”。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个人因为影响力巨大,竟被皇帝开出了十万斤黄金的价格。此人是谁呢?他就是新朝末年的起义军首领刘縯。王莽知道刘縯已成心腹大患,便开出“邑五万户,黄金十万斤,位上公”的条件,来要刘縯的脑袋。要知道,当初刘邦要项羽的脑袋,开价才千金,封万户侯。

上一段我引用的定义里面,对“悬赏”这件事情定义了两个用户角色,是“悬赏发起人”和“被悬赏人”。

我们知道一个“悬赏”事件之所以会发生,依赖于“悬赏发起人”,在现代社会,可以这么说,可以成为“悬赏发起人”的人有很多,但是正在产生“悬赏”这件事情并不多,大部分不了了之。

更要命的是“悬赏发起人”,会将自己难办的、急着办的、自己办不划算的事情,用“悬赏”的来解决问题,所以用现代互联网的说法,“悬赏”这件事情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行为事件发生低频度也低密度,意味着不适合“被互联网化”——你可以对比下“叫外卖”这件事情为什么能够“被互联网化”的那么成功;

2、在招聘的场景中,用户角色发起人往往是“HR”或者“猎头”,但是猎头往往体现的更加“个人化”一些,所以看起来悬赏这件事情在猎头领域发生的稍微会更加高频度高密度一些;而“组织”的行为往往比“个体”的节奏要慢一些,所以造成了现在的现状;

3、自己难办的、急着办的、自己办不划算——所有这些还触犯了“没有额外创造衍生价值”以及“不健康也不可持续”,所以导致这些行为事件往往“没有什么好结果”,也不怎么“顺理成章”;

人力资源乙方服务市场的从业者,在近几年,公众号和小程序等流量用户集中和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之后,又出现了不少和“悬赏”,“推荐”,“人脉推荐”等等关键词有关的产品/工具,但是基本上也很快会碰到天花板,但是试想一下,在天花板到来之前还有什么空间可以做的吗?

1、垂直于一类人群(职能之内、组织之内、行业领域之内)可能还可以玩一玩,顺道把招聘解决一下;另者如果增加“机器人”作为“接单人”或者说“中间人”,更加高效的促成“高频度高密度”的传播,可能能在招聘结果促成为前提的“战术勤奋”来掩盖“战略懒惰”;

2、如果“穷尽”人际网络,尤其是二度之外的“弱连接”,应该还是有很大“成功找到人”的空间和机会的,这也依赖于“传播路径算法”和“内容创造的体验”的提升,截止目前欧阳泽林认为“内容创造出的体验”是唯一可以降低和控制各种传播路径上“不确定性因素”的唯一东西;

二、打听这件事情的艺术表现在哪里?

打听结束之后,打听人往往会产生新的需求:针对标的人联系方式之外的其他信息,例如这个人的职场沟通风格,以及能否让打听接单人信任背书一下,产生额外事情来延长交易周期和路径。

这种不是能用标准化技术来解决的超级“个性化”问题,更多只能用“艺术”来征服了。

长文解读社交招聘:“打听”和“谁不业涉撩人”?_第1张图片

可以总结的是,几乎所有的打听,都是盲区内找明确的标的物(找TA做一个背调、找TA接一个项目、找TA做一个培训、找TA做一次演讲、找TA推一个活动、找TA约一期访谈、找TA当一个嘉宾、找TA约一次见面),而且往往“利他”的事情很少,几乎都是“利己”的为主哈哈,有钱分利的事情还好说,难也难在大部分都是“不主动分利”或者“利益”被不知去向。

关于need和want我们可以理解成need是must to do也就是“刚性需求”,而want可以理解成是nice to have也就是“软性需求”,

如果把“打听”等同于“电商购物”,这里面最大的难度是“人是人”而不是“物品”,没法进行交易,就像“人”和“他的联系方式”也是人和物的关系,物本身是个事实,但是人就超级复杂了。毕竟电商购物里面的“物”不会也不可能说“我不想被卖给你”是吧?

打听这件事情的艺术表现在哪里?在于他正好需要而你正好专业。

三、打听这件事情的技术含量在哪里?

数学和几何差的一塌糊涂的欧阳泽林,尝试研究“打听这件事几种用户角色之间的关系”,并用尝试的深度思考如何将信任传递链条的机制进行改良,把这些问题画了一张图:


长文解读社交招聘:“打听”和“谁不业涉撩人”?_第2张图片

如上一节总结的,如果“穷尽”人际网络,尤其是二度之外的“弱连接”,应该还是有很大“成功找到人”的空间和机会的,这也依赖于“传播路径算法”和“内容创造的体验”的提升;

如果切割下“打听”这件事情的本质,以及通过频度、密度、速度、市场付费意愿以及价值最高(可分利)几个角度简单梳理下,我想到以下几个结论:

频度最高:打听一个具有某公司/职位属性的人、属于某些话题/问题的的文档报告

密度最高:打听一个具有某公司/职位属性的人

速度最快:打听一个具有某公司/职位属性的人

最愿意付钱:联系方式以及对这个人的描述补充信息,报告本身

价值最高(可分利):创业者找投资人,猎头找人,招聘官找人等

此外回归人性的角度,打听这件事情由于有下面两个问题存在,复杂程度和难度会进一步提升: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发起一个打听的顺序是有路径和优先选择的(脑子里面搜寻-翻看手机通讯录-微信好友单独私聊-查找微信群聊天记录-微信群求助-发微信朋友圈求助-发第三方平台工具求助)。

长文解读社交招聘:“打听”和“谁不业涉撩人”?_第3张图片

大家发现没有,能不花钱就不花钱,能不依赖第三方平台工具就不借助。

本来到这里我觉得就不用研究下去了,没有意义是吗?可是无聊也是件很专业很有技术含量的事情,于是我们就继续深度思考和实践下去吧。

打听这件事情的技术含量在哪里?在于钱之外很难让“对的路径”显形。

四、“打听”产品化的存在意义是什么?

你想打听谁,谁又在打听你?为什么要打听呢?因为不直接信任你,所以要找人打听打听。打听你无非有以下一些商业目的或者说需求:找你做一个背调、找你接一个项目、找你做一个培训、找你做一次演讲、找你推一个活动、找你约一期访谈、找你当一个嘉宾、找你约一次见面。

熟人的生意不好做,弱连接往往创造更多的惊喜,所以大家天天都在陌生人身上动脑经,把“在陌生人身上动脑经”当成工作最多的,除了销售、猎头还有就是“招聘官”了。基于六度人脉的市场上实践和验证有很多,典型的有如下:


长文解读社交招聘:“打听”和“谁不业涉撩人”?_第4张图片

领英(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络):它主要让注册用户维护商业交往中认识并信任的联系人,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关系网”或是“人脉”(Connections)。用户可以邀请他认识的人成为“关系圈”的人。


长文解读社交招聘:“打听”和“谁不业涉撩人”?_第5张图片

文小招是文思海辉招聘微信平台的代言人:文小招的系统联结了公司人才储备库和内部推荐网站。通过技术开发追踪每个分享路径,并设置相应的奖励政策以刺激用户的行为导向,包括:转发红包、伯乐红包(成功上传一个有效简历)、悬赏奖金(成功入职)。上线半年①粉丝数:5000左右,其中内部员工2300+。②阅读量:Q2季度主banner阅读量保持900+③转发红包(分享职位链接):每期保持在200左右。

长文解读社交招聘:“打听”和“谁不业涉撩人”?_第6张图片

六度推(启信宝和CC名片旗下的招聘工具):3类行为发生(分享职位-好友对职位表达意向-好友简历被确认合适)之后有两类红包会被激活,一是“新人简历红包”二是“简历合适红包”。新人简历红包即好友通过你分享的职位链接成功对职位表示意向,若好友是第一次投递简历,你即可获得新人简历红包;简历合适红包即好友通过你分享的职位表示意向后,好友的简历被职位发布者确认合适,你即可获得简历合适红包。同时红包分配给直接推荐人和简介推荐人,直接推荐人拿走80%,间接推荐人平方20%红包。当年也有个“播乐奖”的产品,当时是直接推荐人和间接推荐人各50%的分配规则,遗憾的是该产品已经无法访问了。

“打听”产品化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呢?我想有几点吧

1、比起“招聘”这件事情而言,更轻量级一些,适合发生也更适合产品化;

2、更容易工具化,解决了问题之后,盘活了人际网络,尤其是你“人际网络”中的节点性人脉;

3、容易成为标配,嵌入到各个“可识别”用户的流量入口来促进社交;

4、更健康,也是一种“关系变现”的表现形式,在“经营关系”层面非常有价值;

最后我想用欧阳泽林一直以来的6个感受最为这篇文章的大总结,帮助大家提升一下阅读本文的“收获感”:

1、你的人脉远超你的想象

2、真正带来惊喜与价值的往往是你的弱连接/弱关系(2度及以上)

3、人类最多能“承受”的朋友数量是多少?科学研究的结果是“150”个,社交网络的出现给了我们更多的可能

4、有了社交网络,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5、沟通的本质就是信息的传递,而技巧就是对源以及传输过程进行控制

6、在确保高质量的前提下,做好自己,有策略的扩张社交网络连接数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长文解读社交招聘:“打听”和“谁不业涉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