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除掉标签,你是谁
你会怎么跟别人介绍你自己?
教师作家学生,经理,员工,父亲,母亲,抑或是丈夫,妻子?
如果抛开这些头衔,你是谁?
人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
在亚瑟·米勒的剧本——《维希事件》(Incident at Vichy)中有一幕,引人深思。
一位教授向占领他所在城市的纳粹军官出示自己的各种荣誉证书,包括大学毕业证、杰出市民推荐信等等。
纳粹军官问道:“这就是你所有的东西吗?”
绅士点点头。
纳粹军官立即将这些东西揉成一团,扔进了废纸篓,告诉他,“很好,现在你什么都没了”。
看着那一堆曾经自己无比荣耀的东西,自己孜孜追求的东西成了一堆废纸,绅士彻底崩溃了。
人的意义,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交给外界来评判,命运的主动权已经不在我们手里了。
2、人究竟为了什么而活
法国人曾做过一项民意测验,结果显示,89%的被访者承认人需要“某种东西”才能活下去。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社会学家还对48所大学的7948名大学生做过一项统计调查。在被问及什么是你目前最主要的事情时,16%的学生回答说是“赚很多钱”, 78%的学生回答其首要目标是“找到生活的目的和意义”。
有思想的人总是在反问:活着很苦,人终将死去,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
余华在《活着》小说序言里说:人活着没有意义。
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小说里的福贵,从阔少爷沦为贫民,后半生和福,贵,一点不沾边,而且是苦涩无比。
他先后亲手埋葬了一家五口,活泼孝顺的儿子有庆死了,他在学校组织的为生产的县长夫人捐血时,血被抽干而死。
懂事体贴的哑女凤霞,产后大出血而死。
温柔贤淑的妻子家珍,在饥荒年代得了软骨病,一双儿女相继惨死,她的生命也熬到尽头。
当做儿子一样的女婿,却在工地上被水泥板夹死,撇下四岁的孩子苦根。
爷孙相依为命,没想到生病的苦根又因为福贵煮的半锅豆子噎死。
剩下的光阴惨淡,福贵跟一头取名福贵的老牛相伴余生。
一连串的人生悲剧,一世的苦水,这个老人坐在田埂边跟余华讲这些往事,并不是凄怆的表情,反倒是带着一种回忆的欣慰,闪着幸福的光。
他相信他的家珍是世上最好的女人,他的儿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儿女,他的女婿,外孙,连同那头被杀当口被他买下来的老牛,那些消逝的美好,从来没有从他心底消失。
电影《活着》剧照
别人看他活得苦,眼里尽是同情,他却不觉得苦。
用余华自己的注解就是: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余华之所以取名为《活着》,因为他觉得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虽然到最后,福贵的人生已经无所凭依,没有亲人没有希望地活着,但他的经历,他与家人相濡以沫的深情,谁也夺不去。
孑然一身的福贵不是行尸走肉,支撑他活着的就是那些可回忆的经历,从这一点说这又何尝不是福贵活着的意义之所在?
人活着,至少得自己赋予生命意义。
3、活着,是为了寻找意义
人学会赋予生命以合理意义,才能有自己的一块幸福之地。
王小波说过:活着就是忍受苦难。
活着不易。
从清晨睁开眼,我们便要为了身上的责任而去对抗命运。
赶着上班,踩着高跟鞋,挤进3号线,胸腔快要被挤扁……
车间里又闷又热,站一天,流水线上的手没停过地动,一天下来,腰酸背痛……
下着大雨,骑着电车,眼睛几乎睁不开,浑身湿透,但还要踩着点把外卖送到地方……
晚上十点钟已过,还在加班中,末班车可能已经错过……
碗池里泡着的脏碗,一堆未洗的衣服,还没来得及收拾的房间,怀里抱着啼哭不止的婴儿,一边奶孩子,一边掉眼泪……
有时候,情绪崩溃,甚至怀疑这样的人生还有何意义,甚至想丢下这一切,什么也不管不顾。
但还是在擦干眼泪之后,扛起了自己的责任。
不去想这一生是否有意义,想到了还可以被依赖,还可以被人爱着,苦也就没那么苦了。
一个断肢的大姐,一手拄拐,一手帮艰难上坡的爱人推运煤的三轮车。
许是说了什么玩笑话,大姐笑得合不拢嘴。
日子再苦,有个相濡以沫的爱人,这便是最无价的幸福。
一个环卫工人,扫地休息的间歇,将孩子揽在腿上,用手捏捏孩子胖嘟嘟的脸蛋,拿鼻子去蹭孩子的鼻子,那一刻,他的脸上看得见光芒,那幸福的光,极具感染力,见者无不为之动容。
某景区内,一个汉子,一肩扛起的是生活的重担,一手拉起的蹒跚的幼子。他没有觉得苦,为了孩子,他反倒觉得踏实,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他们活得艰难,他们不懂得也不会去问,活着有什么意义,他们只会好好活着,哪怕被踩在脚下,也像狗尾巴草一样活着,活力不减。
活好当下,也许被人说成麻木,说成卑微,他们从不投降,他们有他们独有的幸福。
他们已经赋予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只是这种生命的意义,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活着是为了寻找意义,有人找到了,有人一生都在寻找的路上。
4、赋予生命意义,战胜磨难
当你赋予生命以意义,一切就有希望有盼头了。
给你讲个小故事,一个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的亲历。
在《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里,作者维克多佛兰克尔,是个心理学家,他的父母妻子都死于那场惨无人道的屠杀中。
奥斯维辛集中营
他讲述了在那个人性被扭曲的魔窟里,少数人是怎么幸存下来。
他们吃不饱穿不暖,被当做牲口一样稍有懈怠就被鞭打,他们担心随时要被送去焚化炉。
身为心理学专家的他,以意义疗法让快要崩溃的狱友,重新定义磨难,找寻自己活下去的意义,让他们变成支撑自己活下去的动力。
要知道,在那样非人的环境里,一旦放弃希望,身体也会快速垮掉,不是病死就是被当做淘汰者送往毒气室。
我们不应该再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应该像那些每时每刻都被生活质问的人那样去思考自身。我们的回答不是说与想,而是采取正确的行动。
为了活着,他们每天想尽办法刮脸,哪怕用锋利的玻璃,哪怕用最后一块面包换刮脸用具。只有如此,才能看起来更年轻。想活下来,唯一的办法是,就是看上去能干活。否则,就和老弱病残一样的下场:毒气室。
凭着对命运和人生的解读,凭着心里的那份希望和勇气,作者最终成功活下来,而且继续他的意义疗法。
5、意义疗法的3个药方
作者提倡的意义疗法,它的核心就是尼采所说的: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才能生存。
《活着》里的福贵,亲人一个个死去,到最后孤家寡人的他,他不为谁而活,他为了心中的记忆和念想而活,他不死,他的有庆,凤霞,家珍,二喜,苦根就没有彻底死去。
所以,福贵没有选择去死,他要好好替他们活着。
有的人弄不清也不去管什么生命的意义,但他因为有所爱有所期待而充满干劲儿。
有的人,一生都走在寻找意义的路上。
作者把内心空虚,觉得生活完全没有意义的症状称作存在之虚无。
意义疗法试图使患者放弃空洞模糊的意义追问,转而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因此必须使他决定自己为什么负责、对什么负责以及对谁负责。
如果现在的你觉得迷茫,觉得生无可恋,活着没意义,你可以尝试作者开出的三个药方来发现生命的意义。
第一个药方:通过工作或事业获得被认可的成就。
不再苦苦追问活着的意义,不让自己沉浸在一种情绪里,低头做事,通过做事的成功来驱逐挫败感
第二个药方:在真善美和爱里,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
当我们难过或绝望时,来自陌生人一点善意的温暖足以改变我们的心态,甚至浇灭想死的心。
沉浸在这种小小的温暖和美好里,原本荒芜的世界开始复苏抽芽。
如果幸运地有个不错的爱人,他(她)会像你生命里的灯,给你光,给你暖,那些茫然,空虚在不知不觉间被爱碾得粉碎。
第三个药方:忍受苦难
人主要关注的不是获得快乐或避免痛苦,而是看到其生命的意义。痛苦,也有痛苦的意义所在。它让人警醒,让人成长。这样那些受过的苦,便不算白受。
6、寻找的过程即为意义
叔本华说:人生就在满足的厌倦和不满足的痛苦中循环。
当你感到痛苦和厌倦时,请不要过早放弃自己。
总有些小确幸,小温暖,不经意间成了照亮我们的灯,让我们觉得这世间如此值得留恋。
那些替我们遮雨的伞,我们哭泣时递过来的纸巾,那些我们无助时悄悄搂过来的肩膀
那些我们快要放弃时,无声的守候和支持……
那些生命里重要的人,那些因为忙而忽略了的美,童真的美,自然的美,人性的美……
小屋虽简,但有了相爱的人在,凭它四季变幻,有爱的家,春意常驻。
当你找不到继续活下去的理由,请不要那么快放弃自己,因为爱你的人,一直都在,请你回头看。
就像中岛美嘉的歌《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歌词里所唱: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因为心中已空无一物
感到空虚而哭泣 一定是渴望得到充实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因为被人说是冷血
想要被爱而哭泣 是因为尝到了人的温暖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因为你灿烂的笑容
尽考虑着死的事 一定是因为太过认真地活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 因为还未与你相遇
因为有像你这样的人出生 我对世界稍微有了好感
因为有像你这样的人活在这个世上 我对世界稍微有了期待
生命的意义,等着你去寻找,去发现,去开启。
有些精彩,有些好运,总在后头。
即使最后如福贵般一无所有,这一生也不能用无意义来概括。
寻找的过程,即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