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改编自真实故事的电影,我一向有兴趣,因为真实的东西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荒野生存》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影片改编自真实的故事,展现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传奇,一个流浪者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埃米尔•赫斯基 饰)家境优越,是亚特兰大私立名校的优等生。但是,他从学校毕业后,却放弃令人羡慕的工作,决定去流浪。他把存款捐给慈善机构,去阿拉斯加荒野生存,去寻找自我。
这部片在美国很受追捧,被奉为一种自由主义信条,因为主角做了大家向往的大胆举动,逃离令人厌倦的工作、家庭和社会,奔向了心中的世外桃源——阿拉斯加。
1.
话说克里斯一路上流浪,破车坏了,就弃车步行,一路搭便车,一路打短工挣盘缠,前往心中的圣地——阿拉斯加,无比精彩,也无比艰难……。
他用纸笔记录自己旅途的经历和感受,还在自己的皮带上刻出了图像,代表他走过了哪些地方。
旅途中他也遇到了喜欢他以及他喜欢的人,一个16岁的小美女,对他情有独钟,但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不想被感情束缚,他残忍地拒绝了美女的示爱,飘然离去。
碰到的房车情侣,邀请他一路同行。短暂的相处,让他感受了人际关系的温暖。但他还是毅然离开了,去追逐自己的理想。
后来,克里斯碰到了80岁高龄的弗朗滋,他和老人愉快地度过了一段时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帮助老人走出了失去伴侣和女儿的阴影,不再陷于个人的世界,但他自己却走不出原生家庭的阴影。
在老人开车送他去阿拉斯加的途中,老人动了真情,鼓起勇气说:“我妈妈是独子,我爸爸也是,而我又是他们唯一的孩子。我的儿子死后,我家族这一脉就已经走到了头。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收养你。”克里斯避开了这个话题,只是说,“等我从阿拉斯加回来再说”,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只留下老人孤单的身影,眼里流出了泪水。
那一段看的我很是心酸,克里斯也太不近人情了,他没有真正学会与人分享、交流。
2.
后来,他在阿拉斯加的荒野里,找到了一辆废弃的车,以此作为自己的家,每天靠打猎为生,孤独地度过了100多天。后来,当他已经好几天没打到猎物时,他想重回人间,却发现来路已被湍急的河流阻断。他被迫食用野果和野菜,却误食了有毒的马铃薯,绝望地在荒野里嚎叫。
我本以为,一个有勇气走进荒野生存的人,会平静地接受死亡,原来他也会害怕。
尽管痛恨父母,在生命的最后,他也开始想起跟父母、妹妹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他的父母不再争吵,正在满世界找他。妈妈在街上看到每一个流浪汉都会停下来,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儿子。
克里斯真想回去了,但已来不及了,没有食物、没有药品、没有人知道他在哪里。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车上刻下自己的名字,让后人知道,他曾经来过......。
3.
这部片子好评如潮,也有很多争议。
作为一个23岁的年轻人,克里斯寻求自由和探寻内心的勇气值得佩服,面对原生家庭的恶,至少他懂得去抗争,去自我救赎。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成年人一生都无法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仰望星空和探寻内心,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克里斯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了。
可惜他走得太极端了,电影中,他说过一句话,“你不能将快乐建立在人际关系上”,但人是离不开社会的,据统计,建立强大的社交网络和家庭支持系统,是世界上最幸福人群的两大共同特征。
克里斯是个很优秀的年轻人,路上碰到的很多人都喜欢他,只要他敞开心扉,就能收获了友情、爱情和亲情。可是,都被他轻易拒绝了,他内心的门已经关上。
假设,克里斯没有死,而是回到人群,把自己流浪的经历和荒野生存的过程写本书,他一定会成为英雄的。
但人生不能假设,不具备任何野外求生技能的他,既没有丰富的物质准备,也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退路(没有手机,也没有任何人知道他的所在),导致了他的悲剧。
4.
他还是太年轻,智慧不够,真正悟透人生智慧的人,何处不能安身呢?所谓,大隐隐于市也,又何必孤注一掷去荒野生存?
如果我是他,离家出走没有问题,但也没有必要把身上的美元都烧掉,然后又去打工挣美元。金钱本身是中性的,全看你怎么用它。
如果我是他,一定打开心扉,大胆去爱,用爱情、友情和亲情来为自己疗伤,来医治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灵创伤。
如果我是他,要去荒野生存的话,一定会先学习野外求生技能,也会给自己留下退路。人可以一段时间离开人群,去获取心灵的自由和宁静,但终归要回到社会中来。
这部片子在美国好评如潮,可我无法理解这样的价值观,极端的自由,代价是生命,真值得吗?
不带降落伞从天空跳下,是自杀。
完全的自由,也是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