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丫漫:北大三次退档河南考生,败给了北大的“契约精神”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有灵魂的教育意味着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类永恒的精神价值:智慧、美、真、公正、自 由、希望和爱,以及建立与此有关的信仰。

真正的教育理应成为负载人类终极关怀的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给予并塑造学生的终极价值,使他们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而不只是热爱学习和具有特长的准职业者。

——雅斯贝尔斯

热搜挂了这么多天,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今年高考后,河南一名理科考生分数538,高出河南理科一本线36分,在高考国家专项计划中填报了北大。

优丫漫:北大三次退档河南考生,败给了北大的“契约精神”_第1张图片

该计划中北大在河南招收8人,而这名考生正好第8名,他成功被北大提档。

但是,短短20分钟之后,他就被北大退档。

北大给出的退档理由充满“特别关怀”:

“高考成绩过低,根据我校教学强度,若录取该生,考生入校后极有可能因完不成学业被退学。本着以人为本,为考生负责的态度,特向贵办申请退档。”

以人为本,对你负责,大好青春不能荒废,你就别白跑一趟了。

但河南省考试院不服,主动为学生站台:

“河南整体生源质量较高,考生基础扎实,请考虑为盼。”

我们的学生还可以,你们再考虑一下。

北大的人文情怀一点没受影响,把上面的回应一字不差又说了一遍。

河南考试院没放弃:

“按照高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原则,请贵校研究决定,遗留问题由学校负责。”

有遗留问题按照你们的规定办,意思就是学生如果真的不跟趟,要退就退,我们二话不说,但还请给个机会。

北大:一字不差还是上面的回应。

优丫漫:北大三次退档河南考生,败给了北大的“契约精神”_第2张图片

(图via知乎网友张不与)

结局:

河南省考试院同意退档,不敢再说了。

被退档学生选择复读,当然也不敢问。

至于北大,三个回合,三条复读机回应,只见傲慢与偏见。

北大的这波骚操作,无异于你今天彩票中了个头奖,兴冲冲去领的时候,工作人员语重心长:你这么穷,中这么多钱肯定不会花,回头肯定会败光,所以这钱我就不给你了。

为什么这件事会引起铺天盖地的吐槽?

因为北大在这件事上,将国家政策、招生规则、契约精神视若无物,大学之大,非但没成为践行规则的表率,反而率先踩上一脚。

优丫漫:北大三次退档河南考生,败给了北大的“契约精神”_第3张图片

河南的高考,本身就难如登天。

根据教育部分公布的数据,2017年,2018年河南高考人数分别是86.6万和98.3万,到今年,已达到百万考生。

但同时,河南的教育资源稀缺,也是公认的,有且仅有一所211郑州大学。

不过,之所以说河南高考最难,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那就是本科录取率。

截至目前,河南达本科线的人数共计38万余人,将近62万人无缘本科。不过,河南省考生中本科实际投档人数只有30万人。

所以,一本或二本投档线附近的考生,至少有8万人没敢报考对应档次的志愿,甚至直接成了专科生。

优丫漫:北大三次退档河南考生,败给了北大的“契约精神”_第4张图片

而目前的「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无异于给困难家庭的孩子打开了一个看世界的新窗口。

而这个窗口,却被北大无情践踏了。

要说北大对政策与规则的践踏,就不得不说高考招生国家专项计划。

直白点说,这项计划就是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的计划。即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是由211工程院校(包含985工程院校)为主的本科一批招生学校承担。

招生规模为5万名,覆盖全国832个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及重点高校录取比例较低的河南、甘肃等10个省区。

这个专项计划本来就是出于公平的考虑,为了照顾贫困县、教育资源差而自身又努力的考生,实际录取分数本来就比高考录取的要低一点,只要过了国家的一本线,就有资格报。

只要报考的人力排名够高就能录取,哪怕只要超过一本线1分,但是排名靠前,也没有问题。

优丫漫:北大三次退档河南考生,败给了北大的“契约精神”_第5张图片

这位贫困考生虽然成绩并不是非常高,但是完全满足专项计划的录取资格,尽管有运气的成分,但北大竟然用预测未来该考生来退档,这个理由堪称史上最搞笑的退档理由。

同样在今年河南本科一批的理科录取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爆冷,前半年投档线648,今年投档线最低分527,但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就没有因为成绩低退档考生,为什么北大就可以呢?

优丫漫:北大三次退档河南考生,败给了北大的“契约精神”_第6张图片

这位考生既然已经完全符合条件并且已经被提档,只要政审没有问题,北大就没有任何理由退这名考生的档。

一个考生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报考了一个大学,但是他的知识水平和这所大学中的大多数人有差距,难道这所大学不应该努力帮扶他自信自立自强么?

一个优秀的大学是能把一个普通人培养成优秀的人,而不是只去培养一个本来就优秀的人,对于自己的学生,不管再笨,不管再差,要扶,不要退。

北大因为“极有可能完不成学业而被劝退”,这简直就是歧视,更不是一所中国顶级高校该有的胸怀和气度。

优丫漫:北大三次退档河南考生,败给了北大的“契约精神”_第7张图片

北大退档事件饱受争议的同时无疑也撕裂了现行制度下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豁口。

众所周知,对于北上广深等教育资源雄厚的城市来说,高考不只是人生唯一的出路。

但很多偏远地区的学子没有太多机会来培养特长、参加竞赛,考高分上名校至今仍是大部分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不站在一条起跑线上,又如何对比?

很多人觉得,享受优惠政策考进来的学生势必会拉低高校的教育质量,可大学之道不就在于育人吗?

存在差距这是肯定的,但若以此为由而断掉别人弥补差距的可能,无论是谁都难以接受。

其实,更多享受国家专项政策的考生并不会因为自己低分进入的幸运而沾沾自喜,相反他们都很感激自己能有看到自身差距的机会并下定决心追赶。

河南作为全国的高考大省,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

有人能有这样政策照顾的机会,当然会倍感珍惜。

你要说这样录取的孩子跟一线城市的学生之间相比,差距肯定有。

但未来的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只要通过后天的努力追赶,都可以弥补。

即使最后北大松口,补录了这两名被退档的学生,但如此做法寒的不仅仅是这两位学子的心,而是河南百万考生的心,是一亿河南人面朝黄土背朝天为全国提供粮食而努力耕种的心,是如这两位学子这般寒门出身连政策都无法帮助他们改变命运的心……

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长时,北大校训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对这名河南考生的遭遇,民众深感不解。不禁要问:北大的包容精神哪里去了?难道只能包容得下翟天临这样的“精英“,包容不下这位来自河南的寒门学子?

所谓的“以人为本”的决定,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替别人的人生做决定,更不应该用所谓的唯分论来扼杀别人梦想的可能性。

这样扼杀一个考生所有的努力,也是扼杀一个家庭原本的希望,这伤害的不仅仅是考生,同时也伤害了千千万万个正在遵守规则的人。

优丫漫:北大三次退档河南考生,败给了北大的“契约精神”_第8张图片

不得不说,在当今社会还是存在阶层不平等的情况。

有些人一出生机会随手可抓,而有些人一出生就必须一股脑的向前冲还不一定得到结果。

当学校教育的本质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育人,而是笼络高智商、多财富的“人才”,然后利用自己的资源把他们推到至高点,再进行反哺的时候,所谓的“教育是国家的防线”又该溃败成什么样子?

什么是优质教育?

是教“好学生”还是教好“学生”?

教育要做的,究竟是“筛选”还是“培养”?

这才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优丫漫:北大三次退档河南考生,败给了北大的“契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