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白和他的“终南捷径” ——一个飞在诗路上的仙人,跑在仕途上的凡人

提及唐诗,或许每个中国人都会在脑海里浮现出几个名字,相信其中一定有李白,因为这个名字已经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更印在人们的心里。回首从前的时光,我们总会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诵读李白的诗歌,儿时会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青年时期会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年会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甚至连今天的流行歌曲也会选择李白作为创作题材。普通人眼中的李白是诗仙,是“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士,他和杜甫被誉为“中国诗坛的双子星”,在诗歌宝塔的塔顶屹立不倒,而我眼中的李白是一个飞在诗路上的仙人,跑在仕途上的凡人。

很多人通过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第一次知道终南山,在那里采着菊花,尽显悠然之态,或许是现代人因为浮躁与忙碌缺少那份悠然,才更对终南山充满向往。终南山其实在长安(现西安)的南边,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总是那么神秘莫测,遍地是古迹,到处是故事,有历史的回响,有文化的传承,走在西安的道路上仿佛乘着时光隧道返回古代,恍如隔世,“终南捷径”的成语也随着这座山永远的流传下来,他的主人公是两个人,卢藏用和李白。

“捷径”是每个人所追求的,古人亦是如此,古人追求的“捷径”更多指的是进入官场的捷径,于是第一位主人公出场了,他的名字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古人的名字通常会表达一些人生志向,名、字、号都有特殊的意义,而且很多人的名、字是有意义关联的,不能乱取。就像王安石借用了谢安的字来表达求仕的志向,苏洵更是希望苏轼可以收敛锋芒,而取名“轼”。那么卢藏用这个名字究竟是想藏还是想被用?或许是想先藏起来然后再被任用。在古代,凡是有学问,有名声的人,隐居在一个地方,久而久之名声往往会很大,因为会有很多人帮忙宣传,大家都说有一个品格很高尚学问很好的人隐居在什么地方,如果他不出来做官,如苍生何?这一效果达到后,朝廷就会派人请他出山,卢藏用就走上了这条路,朝廷派人请他的时候,没有对终南山的悠然过分留恋,仅仅回首一笑便收起行囊,走上了一条全新的求仕之路。

一次,朝廷来了一个道士叫司马承祯,因为道士的身份,他是不能够谋得一官半职的,他不像卢藏用,他可是真正的隐者,常年隐居在浙江的天台山上,皇帝召见过后,司马承祯便急着回到隐居之所,卢藏用送别之时,心生疑虑,终南山就在长安附近,同样是隐居的好去处,为什么非要舍近求远呢?司马承祯讽刺他说“在我看来,终南山不过就是一条做官的捷径罢了!”虽然当时“终南捷径”并无贬义,但到了宋代、元、明、清,凡是读书人提到“终南捷径”这个词语时,无不想到对假隐士的贬低之意。

诗仙李白和他的“终南捷径” ——一个飞在诗路上的仙人,跑在仕途上的凡人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大诗人李白注定要走一条不平凡的求仕之路,他的性格不允许自己考科举,又不会像王维一样在玉真公主面前摆出娇态,走独木桥也就剩下隐居这条捷径了。李白在很多名山大川中隐居过,陕西的终南山,河南的嵩山,山东的徂徕山,江西的庐山等都曾留下过他的脚印。如果像“欲仕则仕,不以求只为赚,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的陶渊明一样,李白就不会如此折腾,聪明人李白怎么会如此不厌其烦的搬家,只为隐居,谁会相信?他的隐居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有人发现他,平明百姓不行,最好是帝王将相、豪门望族。于是,当朝廷向李白抛来橄榄枝后,他甚至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挥笔写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承认自己的心思,他绝不能平静的过着“悠然见南山”的日子,这条终南捷径到此为止,可以说李白是成功的,“是金子早晚会发光”,我想此时的他正在为自己自豪。

李白如愿见到了皇帝,难道李白真的就是个官迷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其实希望当官本就没有错,我们可以尊重陶渊明的人生选择,但那不是唯一的选择,因为陶渊明是唯一的,他的清高、耿直及真诚构成了他的性格特征,当然还有特殊的时代背景。细想起来,只要不是无政府的社会,便需要有人做官,一个人选择做官为职业,本就是一个正当的权利。今人看来,李白杜甫未免虚伪,说什么忧国忧民,难道就不想为自己捞点钱财?要知道,唐朝与今天的社会不同,今天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多种多样,即便你学富五车,考上硕士、博士,还是可以做许多有益于社会的工作,不必非要考公务员,但是唐朝,你要么参加科举,考取功名后谋得一官半职,要么就只能做一个平民,当然就别提为国家做贡献了。李白不甘寂寞,更不甘于做一个平民,他的偶像是齐国的鲁仲连,他是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然而现实很骨感,李白被玄宗捧得很高,却捧错了地方,在诗歌与仕途的两条道路上,李白的奔跑速度是不一样的,在诗歌的赛场上,李白跑的太快,一美遮百丑,让皇帝产生了以为李白只能在盛世充当一个粉饰太平的跳梁小丑的角色,但是换到为官的跑道上,李白就被从仙坛拉回了人间,也可以说皇帝压根就没给李白机会尝试,尽管李白也经历了“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但这些始终不是李白所追求的,李白凭借诗歌创作的异禀天赋让千百年来的中国人记住了一个他并不太想追求的角色,而在本来充满希望的路上渐行渐远,此时的诗仙也只能做一个凡人,来感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李白的终南捷径不如卢藏用走的顺利,但如果真的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李白还是我们眼中熟悉的李白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仙李白和他的“终南捷径” ——一个飞在诗路上的仙人,跑在仕途上的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