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4海南休闲农业发展业界层面对策建议

一、整合技术要素,形成产业集群

1.整合技术要素

休闲农业的技术组成要素包括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休闲农业景区的规划思路、具体景点的创意设计与建设、园区日常管理体系、特色产品开发技术、农业生态技术、清洁生产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等。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休闲农业重在管理和发展,必须在建设前期做好建设管理目标与发展的关系,协调好发展过程中各种要素的相互衔接作用。注意先进技术的组装配套。例如,用于农田管理、节水灌溉、环境监测的RS、GPS、GIS实用技术,面向农业生产者应用的电子仪器、实用监控设备,农业装备信息化技术;精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快速实用监测技术;智能化农业生产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推广及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先进装备技术与工具的开发等,提高科技含量。

2.形成产业集群

一是发挥政府作用。海南省应抓住建设国际旅游岛这个契机,用足用好中央给予海南省的发展休闲农业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扶持海南省休闲农业的发展。首先,应对休闲农业进行区域规划和布局,打造地域品牌。进行统一规划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各地自身优势,避免因产品同质化而导致恶性竞争。在农业集群的初建时期,各地区应统筹研究和制订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以市场为导向,以本地发展较好的特色农业为基础,形成竞争优势强、科技含量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大的休闲农业集群。休闲农业集群的发展应围绕“特色、优势、合作”展开,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和加工,提高农民收入。其次,政府要协调好休闲农业各方关系。在休闲农业集群化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主要有:农民和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农业生产企业与旅游服务和管理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如农业部门要积极与旅游部门和项目开发企业等紧密协作,形成强大合力,要联合交通部门完善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和标示系统,要联合教育、文化、环境等部门,做好休闲农业集群化进程中的其他各项工作。政府要统筹旅游规划、资源开发、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协调好农民、村级组织、企业等的利益。第三,省财政应安排专项资金对休闲农业进行补贴,地方财政通过贴息给予支持。在资金、税收、信贷、土地变性等方面要给予扶持,如实行投资补助、变更部分土地属性等。

二是加强农业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结合。休闲农业集群化的推进依赖于旅游业与农业的紧密结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将农业和旅游业紧密结合,通过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生产、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及游客参与融为一体,使城市居民充分体验到农业科技、艺术与产品带来的情趣。海南休闲农业集群化发展,需要改变农业与旅游业的“两张皮”现象,促进农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海南可以依托农业厅和生态办设立的100个示范性农业旅游社区和村落休闲农业示范点,发展热带植物观赏、热带农业体验、绿色科技旅游、生态娱乐休闲、农业科普教育、乡村探险游、特色农场度假等多种类型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对适宜发展休闲农业的区域进行重点打造,形成集聚效应。依托乡村农业、生态文明村、生态文明集镇等,积极开发形式多样的农家乐、渔家乐休闲旅游区与特色(主题)乡村。

三是加强休闲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促进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休闲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是推进休闲农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休闲农业集群化发展又是实现休闲农业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首先,海南省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更新农业技术设备,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根据休闲农业集群的发展要求,在产业关联上,要不断创建新的高新龙头企业,逐步形成龙头企业集群,并抓好产业的拓展和延伸。既要重视提高休闲农业发展的规模、设备、资本、产品等方面表现出的“硬竞争力”,也要重视休闲农业旅游的管理、信誉、品牌、服务、理念等方面表现出的“软竞争力”。同时,要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现代休闲农业园区建设,通过要素重组和联合,使之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其次,要加强海南休闲农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搭建网络平台,畅通信息渠道,不仅有利于各企业之间的交流与信息共享,还有利于游客直接通过网络认识和了解当地农业资源,并且可以与当地企业发生互动。

四是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与法规,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海南省作为经济特区,在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方面有许多优惠政策,为自身建立健全政策与法规保障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休闲农业集群化进程的推进,需要在一系列环节上给予政策扶持和法规保障。政府要重点扶持那些已经发展得较好的休闲农业示范点,给它们提供政策保障,并通过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推进地理邻近区域内休闲农业参与主体的交流与合作,以促进集群化发展。地方人大在立法方面应尽快制定和出台休闲农业的法规,规范开发和管理行为,出台有关标准,评优罚劣,加强行业自律,确保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

五是依靠关联产业发展形成集群。与休闲农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有农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加工制造业(农业设备制造、加工设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这些产业可以围绕休闲农业的发展而在地域空间上产生集聚。这种集聚不仅有利于各相关产业自身的拓展和提升,而且将极大地促进休闲农业集群化的发展。比如在海南热带瓜果的种植、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环节上都可以与旅游业发生联动,形成以热带瓜果为主要特色的休闲农业集群。另外,这种农业集群化有利于促进产品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六是依靠大企业繁衍导致小企业增多形成集群。由于企业资源的有限,很多大企业为了集中企业的优势资源,将一些业务分离出来,这样就形成了很多小企业。也有些小企业以前是作坊式劳作,在获得了新技术和资本支持下,逐渐形成了一家或几家核心企业的集群发展模式。

七是依靠特色农业资源形成集群。农业跟其它产业相比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农业的区位性和地域依赖性强。要形成休闲农业集群化,首先必须定位当地可利用的特色农业资源。通过突出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依托地方农业优势,实现农产品合理布局,致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形成对外地游客有较大吸引力的“优势休闲农业集群”。这种模式的旅游观光功能比较突出,因为越具有地方特色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

八是依靠园区与市场结合形成集群。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降低成本。将休闲农业建立在园区农业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换成本)。海南省应利用已有的农产品优势带动农业旅游发展,提升休闲农业形象,打造目的地品牌。应统一规划以解决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和观光旅游经营的全年性之间的矛盾,搭配不同季节的农产品品种,延长可观赏期。依托休闲农业的发展,可提高农业附加值,也提高农业观光、休闲、娱乐、健康和科学考察等功能的价值。

九是依靠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支撑形成集群。海南省到目前为止,通过这种集群模式已经形成了多个休闲农业观光园,兴隆热带植物园就是非常成功的例子。兴隆热带植物园是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科技力量,创新研究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休闲旅游优势和产品品牌,同时,又与兴隆温泉旅游区形成集群,双方发挥各自的休闲旅游功能优势,互相带动,促进共同发展。

二、加强交流合作,走向国际市场

1.加强交流合作

海南加强与大陆、台湾及国外休闲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有利于进一步活跃双方或多方各方面交流,从而促进海南休闲农业走向国际市场。特别是拓宽渠道,加强与台湾的合作交流非常有必要也特别有意义。海南与台湾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文文化相近,面积仅相差2000多平方公里。但受地理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海南同其他休闲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学习机会较少,海南休闲农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台湾休闲农业发展较早,成效显著,已走到了世界前列。据统计,目前,台湾休闲农业场家数已达1244场,平均每个乡镇区有3.5个,提供近20万个就业岗位,休闲农业旅游每年平均给台湾带来约10亿美元收入,已成为台湾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海南与之相比,差距仍很大。因此改变思路、拓宽渠道、降低台商准入门槛、鼓励两地合作交流,对实现“双赢”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是互惠互利。台湾具有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但也面临着土地少、成本高等困难;海南具有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优势,但起步晚、基础差、管理落后等。通过合作,可实现双方优势互补、相互扶持、互惠互利、共同繁荣、共同发展。海南可获得资金和规划管理经验等,而台湾可获得休闲农业发展空间和收益。

二是构建可持续发展平台。必须持续建立官方合作平台,已举办了四届的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会和海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南两岸观光休闲农业(海南)论坛”是有效的尝试,希望今后能构建更多更系统的官方可持续合作与交流平台,实现更深层次的琼台休闲农业合作与交流。琼台休闲农业的合作与交流的内容,可侧重在建立休闲农业发展机制、制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标准、休闲农业法规体系建设、制定休闲农业产业政策、休闲农业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休闲农业项目策划及经营模式研究等方面。同时,还必须培育和发展各种系统的民间合作与交流平台。如2002年开始建立的由台湾农会组织和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热带作物学会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热带亚热带农业学术研讨会”等的作用。新建琼台休闲农业开发促进平台等,引入台湾有实力的企业,推动海南休闲农业高起点发展。

三是从政治上保证台商在海南投资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台商在海南投资的休闲农业数量少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休闲农业是长期投资项目,特别是在土地的使用权方面,台商顾虑较大。据了解,台商在海南投资农业的土地,约80%是乡镇级政府批的集体农业用地,台商存在审批有效性担心,而且还经常存在一些土地纠纷。要吸引台商投资海南休闲农业,必须政治、政策上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台商的后顾之忧。另外,台资企业应享有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政府扶持休闲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在项目审批、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持、通关检验检疫便利等方面完善扶持政策,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优良的环境。

2.走向国际市场

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休闲农业的增加值可以占到GDP的10%以上,如荷兰的花卉产业集群、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产业集群、日本的农林业公园集群、丹麦的养猪产业集群、比利时的养鸡产业集群、台湾的精致农业等。2013年海南接待的过境旅游者人数为75.64万人次,而同样是旅游海岛的直接竞争对手,如马尔代夫每年接待入境游客200万人次,普吉岛是300万人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有待加强国际化,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也相应要走向国际市场。而创建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服务规范化、功能多样化的海南现代休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群,打造一批有影响的海南休闲农业知名品牌和节庆活动,提升产业影响力、社会认知度和产品知名度,有利于海南休闲农业走向国际市场。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行业质量

1.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健全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人才培养体系。休闲农业涵盖了农学、休闲学、景观生态学、国土环境学、旅游学、信息学、技术经济学、园艺学、市场营销学、旅游经济学、农业规划学、生态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囊括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经营范围,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急需具有系统知识的专门人才,建立、完善休闲农业经营管理学科体系,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没有开设休闲农业及其旅游开发方面的课程,旅游专业人才在进行休闲农业开发时,缺乏休闲农业系统理论知识。旅游行业从业者应当加强休闲农业方面的培训,加强认知度。海南大学已开设观光农业专业多年,应加大扶持,促其健康发展。

二是要加强管理团队建设。高质量的经营管理团队是企业提升质量的保证。管理团队对公司规模、企业形象、人员素质、企业规划、服务规划等有定位,想达到什么程度,怎样去完成,要有计划,对企业内部的责、权、利化分,角色分工,要有科学的管理计划。

三是加强创业辅导和从业人员培训。将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培训作为一项公益性工程纳入海南财政支持范畴,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组织专家精心编撰培训教材,确保培训质量。充分发挥休闲农业协会或科教机构(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观光农业专业、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中心)的作用,并依托各类培训机构,对有意向创办休闲农业点的企业或个人进行创业培训和辅导,甚至支持组建休闲农业经营服务公司,为其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结合阳光工程、农民工就业培训工程,为休闲农业点或企业提供从业人员培训,通过定期举办技能培训和教育,提高海南休闲农业整体的接待服务水平。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技术在培训方面的优势,加大远程培训,显著提升信息化对海南休闲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2.提升行业质量

一是加强管理。通过评比、择优支持等手段,促进海南休闲农业点整体水平提升,提高海南休闲农业的行业知名度,做到来海南到休闲农业点休闲体验是必修的一课。

二是项目设计要突出“农”字特色。休闲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和传统旅游业,它的基础是农业,是给人们提供一个普及农业知识、参与农事活动、学习农村文化、体验农村生活的场所。因此,开发休闲农业,需要熟悉农业和旅游知识的专业人员进行规划、论证和设计。休闲农业项目的设计不能按风景名胜区模式和要求去。海南休闲农业设施的设计标准,要体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气息,建筑风格要与当地农家的建筑风格相吻合,内部设备既要根据农村实际,又要满足游客的基本生活需求。

三是提高休闲农业接待整体水平。首先要提高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游客不能住下来,休闲农业的效益就上不去,所以要招聘一些有创新能力和经验丰富的高层管理人员,并定期对服务人员岗前学习培训,岗中监督,岗后总结,加强服务水平。其次,要增加住宿服务设施,要有实足的“农”味,与周围的环境协调一致,房屋建设、室内布局,家具用品都不能“洋”味“城”味过浓,干净卫生,让游客住得安心、放心。

三是加强体验营销。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高,他们在如何度过假期方面有着更多的选择,所以,海南休闲农业企业要了解消费者对休闲农业的需求,才能设计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体验产品,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首先,要发掘具有海南特色的体验产品,建立体验平台。随着休闲农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海南休闲农业企业必须充分利用本省的资源,根据消费者需求差异性来设计和开发体验具有海南特色的项目,为旅客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不同旅游者的不同需求,让旅游者在差异化的体验活动参与中追求身心享受,获得难以忘怀的经历和回忆。其次,主动收集体验反馈信息。随着网络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海南休闲农业企业要加强E化管理的应用,通过网页、BLOG、MSN、微博、微信等新的手段跟踪调查消费者,获取消费者最新喜好的信息。第三,不断推出新产品。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变化性,消费者不会长时期地对某一种体验产品保持新鲜感,所以,休闲农业企业只有不断地调查消费者需求及需求变化、推出新的体验产品,才能让消费者保持体验兴趣,留住老顾客。

四是强化旅游服务意识。良好的服务是沟通游客和休闲农业经营者的必要渠道,相关人员提供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对于旅游过程体验的评价。

四、加强业界创新,发展创意农业

1.加强业界创新

一是产品与服务模式创新。休闲农业需求具有多样性,只有不断的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海南省各地休闲农业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和区位优势,着力挖掘特色和优势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提供特色产品和服务,吸引顾客。引导、鼓励不同地区因地制宜,探索适合当地特色的旅游休闲农业产品,如黎苗风情、热带山地温泉度假、热带农业观光、绿色科技旅游、生态娱乐休闲、农业科普教育、特色农场度假、农村民居休闲等。

二是经营模式创新。产业化经营是推动海南休闲农业旅游向集约型、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的必由之路。鼓励农民利用股份合作的方式参与休闲农业建设,采取资金入股、技术入股、资产入股、土地入股、劳动入股等方式,凭股分红,提高农民参与休闲农业开发和经营的积极性;支持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场投资开发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积极鼓励和引导工商企业、旅游企业参与投资开发和经营休闲农业项目;积极鼓励台商、外商投资兴办休闲农业旅游,引进境外的先进经验;成立专门的休闲农业旅游公司,整合各种分散的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增强休闲农业旅游整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培育和发展乡村休闲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各种龙头农业企业发展休闲农业,进行休闲农业基地建设等等。

三是管理模式创新。建立星级农庄评定制度,开展休闲农业星级评定工作,引导休闲农业企业强化管理、规范服务和宣传推介并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休闲农业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是融资模式创新。吸引多种投资主体的投入,除了农户个体投资或合股投资外,乡村集体经济、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业和个私经营户等也可以吸引投资休闲农业,做到投资主体多元化。

五是营销模式创新。海南应该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宣传促销模式,争取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如,海南休闲农业可在传统营销模式的基础上,发展现代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可利用互联网互动性和即时性的优势,以消费者为导向,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划分不同的目标市场,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休闲产品定制服务;通过各种信息化技术,缩短营销链,降低营销成本,提高海南休闲农业旅游和产品的营销效率。

2.发展创意农业

创意农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海南的国际文化交流离不开创意农业的交流,海南国际文化交流也将进一步促进海南创意农业的发展。创意农业是海南热带农业发展的出路之一。

海南热带农业面积小,热带农产品不耐贮存,热带水果食用不方便、口味较重。因此,热带农业很难走大规模发展的道路。特色才是热带农业发展的出路和必然要求。创意农业精髓是创新和创意,本质是特色。因此,海南热带农业要发展,就必须打特色牌,发展创意农业。海南省各级政府要紧密结合已经启动的休闲观光农业的规划和围绕创意农业的发展目标,组织有关部门,结合编制“十二五”规划,编制创意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规划带动和引领创意农业项目的发展。建立创意农业发展体系,不断完善创意农业的地方性政策法规,为创意农业发展保驾护航。要把创意农业的发展纳入主管部门的视野和工作领域,加强组织领导,有专人负责。同时,注意探索海南省及各市县创意农业发展的管理和组织形式,做好创意农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切实促进创意农业发展。要出台促进创意农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逐步建立起多元投资机制。建立海南创意农业发展专项基金。探索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导向、社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为依托的多元化创意农业投入机制,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创意农业产业格局。开发出有创意、受欢迎的创意农产品,是促进创意农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加快创意农产品开发,推动创意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注重发挥地方特色,培育一批国家级、省市级创意农产品品牌,强化创意农产品商标注册意识,实现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创意农业建设的人才支撑体系。加强创意农业人才建设的主要方式:一是在高校设置创意农业类专业或课程;二是扶持专门从事创意农业设计的专业化机构的孕育与发展;三是创办创意农业职业学校。

多方联动是有效手段。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多方的联动。除了政府重视和支持之外,还要调动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及企业和文化单位、农民的积极性,这几个方面互相联动,密切合作,才能有效促进创意农业快速健康的发展。特别是要有意识的支持农业企业从事创意生产,支持农民专业户开展创意农业活动。传播推广对一个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要通过多种途径传播推广海南创意农业,让创意农业为大家所接受、喜爱。传播推广的重要途径有:一是建立创意农业门户网站;二是定期举办创意农业新成果大赛(或创意农业节等) ;三是搭建研讨交流平台。四是建设示范样版区(园),并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五、注重科技支撑,多创特色精品

1.注重科技支撑

2006年,海南省R&D经费内部支出为2.1亿元,仅占CDP的0.20%,在热区8省中居于末位;每万人农业从业人员拥有农业技术人员67.8人,在热区8省中处于中下水平。由于海南省自身科技资源的存量有限,科技投入过低,对人才的吸引和引进的力度不够,从而无法形成科技和人力资源的良性循环。

目前,海南休闲农业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经营者素质普遍不高,从业人员绝大多数为农民,服务人员以当地村民为主,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多数未受过正规系统的休闲农业从业教育与培训,缺乏相应的知识、技能与经验。经营中对服务人员的雇佣方面也不够规范,很少签订就业协议,服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缺乏保障。因此,要加强对海南省各科研院所的科技支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产学研结合,创建科研、开发、旅游“三位一体”的产业型实体,把科技产品做强做精。要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使生物工程、农业生态和环境保护技术、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技术等一大批先进的技术走进休闲农业,通过高效示范基地、新技术推广园等模式,培育高品质的名特优新稀农产品,打造海南岛高科技休闲农业品牌,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再打造一张休闲农业名片。

2.多创特色精品

休闲农业已在全国各地着手开展,要避免盲目跟风,应根据自身资源特色结合市场需求,寻找各自的目标市场、开发出独具特色、代表自己的休闲农业产品。重视参与性休闲项目的开发,比如:可以开设一些游客自己动手种植蔬菜等项目,可以使游客体会到种植的乐趣。充分发挥海南当地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优势,使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到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设计之中,高科技科研产品要走出实验室,让公众享受到高科技农产品的魅力,从而使海南的休闲农业与农业高科技相结合,形成科技含量高、品质优的精品特色休闲农业。

针对海南省休闲农业庄园现在的休闲项目重复建设严重、缺乏创新等问题,休闲农业企业应针对市场需求提供高质量的供给,通过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挖掘出潜在的市场需求。提高对主观上有较强的参与休闲农业体验愿望核心顾客群的吸引力,培养核心顾客的忠诚度;充分考虑非核心顾客群(包含那些认为对休闲农业体验可去可不去、或者原本没有去的愿望的顾客)对于休闲的个性需求;针对消费群体的不同消费能力,设计不同比例的、各种价位的产品和服务;将包括现代农业科技在内的新技术综合运用进去,提高产品和服务科技含量,增加顾客对现代农业科技的了解和兴趣。

六、强化营销策略,着力开拓市场

1.强化营销策略

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海南休闲农业在岛内外的知名度还比较有限。只有增强市场营销意识,采用多样的市场营销手段,才能提升海南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岛内外游客,进而推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同提升。

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不能完全依赖政府的财政支持,需要实行市场的运作和竞争,借助市场力量推动休闲农业发展。可以按照“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和市场运作的要求,发动广大农民参与组建乡村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人文景观、农业特色产业等旅游休闲农业示范基地,使其成为海南休闲农业龙头。组建大型的休闲农业发展集团,实施品牌化战略,可以有效解决休闲农业规模小、分散化、实力弱的发展瓶颈问题。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政策和宽松的税收与信贷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和民间资金和引导大型品牌企业或企业集团参与休闲农业建设与发展,积极支持和服务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

2.着力开拓市场

海南休闲观光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整体的形象,使有资源特色、有管理能力的休闲农业项目同样受到影响。同时,休闲农业要在现有基础上做大、做强,必须突破以往“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因此,有资源特色与经营实力的休闲观光农场必须靠品牌经营,以知名品牌的特许经营形成连锁经营的格局。海南政府应运用行政力量,整合优势资源,搭建平台,将休闲农业项目作为一个整体品牌进行包装与市场化运作,以提升其整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强化营销策略,掌握市场需求。休闲农业从传统的农业生产转型为以服务理念为主,不论是观念与做法都与传统农业产销大相径庭,所以一般的经营者大多缺乏市场导向的观念及营销实务经验,无法针对市场需求确立营销策略,开创消费市场。休闲农业经营要加强游客消费行为分析,针对不同组织、不同年龄层次及不同教育程度游客需求,规划活动服务内容。根据资源特性,规划设计体验活动。依据成本及竞争两因素,并结合休闲农场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品质,合理订定价位。

选择效果最大的营销策略,直探市场,确实掌握顾客,并节省时间与成本。善用推广策略,以最低成本达最高的促销效果。特别是要加强宣传,营造发展休闲农业的良好氛围,扩大海南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采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休闲农业,促使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关心、支持、发展休闲农业,创造休闲农业的良好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开发建设。加强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重视休闲农业的形象策划与包装,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品牌效应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从而促进海南休闲农业做活、做强。

七、扶持合作组织,整合业界资源

1.扶持合作组织

目前,海南农民合作组织的合作层次还处于初级阶段,绝大部分农民没有参加合作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海南省要从多方面不断发展和壮大休闲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一是重视和引导休闲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要根据休闲农业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经营的需要,依托休闲农业基地、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以及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兴办区域性的服务机构;另外,还要把农民组织起来,组建休闲农业合作社、休闲农业协会、休闲农业旅游产品产销联合体、经纪人队伍等组织,一头紧连农户,一头紧连旅游市场,为休闲农业开辟广阔的市场。

二是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让社员以资金入股,按股分红和吸纳一定社会闲散资金入股,有效培育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快速健康发展,使其成为成熟的经营权流转中介,在农户和龙头企业之间牵线搭桥,以及在农户和政府之间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围绕休闲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探索出多种休闲农业的经营模式。

三是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引进推广现代农业成果、促进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提高休闲农业的科技含量,在保持“农味”特色的基础上加大科技在休闲农业项目上的应用。

2.整合业界资源

政府应从海南各地的实际出发,对各地的休闲农业进行分类规划,合理规划发展规模,突出地方特色,避免千遍一律,限制盲目发展,避免恶性竞争,防止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和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的不良现象发生,打破地区保护壁垒和行政区划界限,形成各具特色又优势互补的休闲农业产业带。

政府要履行职责,承担重负,科学制定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加强休闲农业行业管理,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协调各个行业部门行动,成立休闲农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有农业主管部门、发改、旅游、规划、财政、税务、工商、国土资源、建设、金融、卫生、交通等部门参与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联席会议制度,妥善处理各种关系,及时协调各种矛盾,防止相互牵制和推诿扯皮,提高行政效率,积极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条件,认真落实扶持政策,保护合法经营,努力提高休闲农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尽快落实抓紧协调各部门研究制订“休闲农业管理实施办法”,在等级划分及标志设置、行业准入与退出机制、接待服务程序和要求、客房和餐饮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予以明确规定,成为休闲农业管理指导的操作文本。

海南休闲农业主管部门应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做好对休闲农业的审批立项、指导协调、组织验收、监督管理等工作。海南及其下属各地要成立休闲农业协会,重点在行业自律、信息交流、管理咨询、宣传推介、教育培训等方面开展服务。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0-04海南休闲农业发展业界层面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