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北大中文系一个叫陆x的本科生毕业后“投笔从戎”,操起切刀去卖猪肉,经媒体热炒后,在全社会引发了一场人生价值大讨论,至今余波未平。
小陆可谓生逢其时,现如今他除了操起切刀砍人,恐怕卖多少猪肉也再难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一支学历更高、数量惊人的卖猪肉大军正在南中国悄然集结。正所谓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008年,有“广州猪肉大王”之称的天地食品集团向全社会招贤纳士:年薪8万—10万,只招研究生,不限专业,不限性别,职业:卖猪肉,招聘名额:30名。结果来了1300名各类研究生。此次来应聘的学生来自中科院研究生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华南师大、暨大等知名院校,专业范围也无所不包,甚至还有比较冷门的海洋专业。且应聘者大多是班干部、研究生会主席或学习成绩前五名者。
这家企业的董事长的直接感受是:“看来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的确不小。”
此话倒也实在。据了解,严峻的就业形势令不少应届毕业生调低对薪酬的期望值。有调查显示,在穗应届研究生原预期工资水平达到5000—6000元,现在大部分都将预期降到3000—4000元。而此次天地食品集团给出的8万—10万元的起始年薪明显超出预期。古代能发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豪言的文人骚客就没几个,何况我们现代社会更加提倡职业无贵贱,研究生卖猪肉没准还能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并完善知识结构,从而笑傲全球猪肉铺呢!
在祝贺中国卖猪肉者整体素质跨越式提高之余,突然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您想啊,随着大学一路狂奔般扩招,本科生已渐属大众教育的范畴——说直白点就是越来越不值钱了,但研究生尽管也呈现贬值颓势,但总体还属精英教育范畴,培养一大批顺应时代潮流、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人才是其终极目标。
因此,一位名校本科生学了四年中文卖猪肉已经让人莫名惊诧,如果再读三年历史出路仍是卖猪肉岂不令人匪夷所思?一个合理的解释是研究生扩招后出现了严重的人才过剩,只能PK掉本科生去卖猪肉。
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研究生培养理念方式的滞后导致质量下降,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节拍和用人单位人才消费感念的嬗变面前,往往播下龙种,收获跳蚤。
与其说让我们培养的研究文史哲数理化的专业人才毕业后都抢着卖猪肉,那不如直接在高校研究生院设立卖猪肉专业——省得用人单位最后埋怨研究生们专业不对口,还得进行上岗培训。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教育部酝酿启动高校转型改革,我国1200所国家普通高等院校,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
社会上讨论已久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近期得到了官方的确认。
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透露,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职业技术学院。
目前,我国共有2400多所大学,其中包括755所普通本科院校,除100多所由中央部委直接管理,还有646所属于地方本科院校,占到本科院校总数的85%。这意味着,中国研究性大学的数量将大大缩水。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 临近大学生毕业季,大学生就业又到了躁动不安的时节。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27万,比去年增加28万,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春节过后,全国多省份的企业老板度过了纠结无奈的几个月,忍受着技工荒。不过,这种“大学生过剩”与“技工严重缺乏”冰火两重天的反差格局,也许将在2014年开始逐渐终结。
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透露,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
1999年大学扩招后600多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职业技术学院,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 鲁昕表示,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
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而这一调整集中在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
据悉,本次高校改革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率先转作职业教育。
目前,国家教育部已经成立了联盟,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职业教育备受重视,技能人才大受欢迎 。
近十年归功于计划生育的政策引导和民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优生优育的基本国策已经深入人心。教育成了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头等大事。当一种观念在一定时期内成为一种意识主流,当独生子女面临学业分流的选择,低产阶级咬紧牙关把高等教育当做翻身的救命稻草,中产阶级倾注所有把高等教育作为阶层固化的唯一实现形式,但是当这些踩着真金白银一路走来、持有高文凭毕业证书而没有实战经验的高等教育学子们走进社会市场却毫无竞争力、跟市场需求完全脱轨,毕业就等于失业的社会怪相给了大学生们一记重重的耳光。如果政府再不积极主导观念的改观,中国的教育问题将会引起社会的安定问题,即便中国人抗压迫力、忍耐力再强,梦想的破灭、经济的破产将会引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在德国,没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上大学的现象。约60%的青年都不上大学,而是在接受了2-3年的专业化、标准化的职业教育后进入社会。就此特罗曼斯多夫女士谈到,究其原因,首先是德国社会对技术工人的尊重和认同,不存在盲目追求高学历,而鄙薄职业技能教育的倾向。在德国的人力资源市场上,大学文凭并不是唯一的“敲门砖”,职业教育背景在很多企业,特别在中小企业中更受青睐,企业找员工,合格的技能比文凭更重要。许多中小企业甚至不愿意雇用大学生或更高学历的人,认为这些人只有“一双左手”(德国成语,比喻某人手脚不灵活),什么实际工作也干不成。特罗曼斯多夫女士举例说,在莱比锡新建的保时捷汽车分厂有70%的员工是从职业学校毕业的。在她看来,一流的产品需要一流的技术工人来制造;再先进的科研成果,没有技术工人的工艺化操作,也很难变成有竞争力的产品。
德国各种类型的生产企业和服务性行业对技术工人和普通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要求很高,除了个别对就业者要求不高的职业,如清洁工外,德国企业不接受没有受过相应培训的员工。德国技工根据职业的特点收入也不一样,技工的月平均收入略超过德国人的平均收入水平,大约在2500欧元左右。在企业工作几年后技工可以通过考试晋升为师傅,即高级技工。高级技工收入明显增加,而且有权利作为法人独立经营企业,开店办厂。当然,晋升高级技工的条件很苛刻,技工要有4~6年的实际工作经验,还要经过1000小时的再培训,最后须通过专业技术、现代经济理论、法律基本常识和企业管理等四个方面的考试。记者此前曾采访过另一个名叫克利斯迪安的青年,他也曾就读于职业学校。克利斯迪安目前在德国勃兰登堡州一个小企业做木工。他告诉记者,2010年他从职业学校毕业,到现在已有4年工龄。16岁上职业学校时他每月就能挣500欧元的生活费,除了住在父母家之外,学习的三年半期间他几乎没花家里一分钱。再过两年他将有资格参加高级技工考试,26岁时他完全有可能成为高级技工。而他的小学同学接受完13年的小学——高中教育后已近20岁。德国大学学制较长,一般6年,上完大学后起码26岁,毕业后能否找到工作也是未知数。而6年大学的各种花销最少4万欧元。所以,当克利斯迪安的存折上已有5位数存款时,他上大学的同学还是“一贫如洗”。
此外,即使在职业学校学习也并不意味着就不能继续深造。如果一名毕业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还想再上大学,不仅职业教育经历可以被记入大学学分,而且毕业后在欧盟范围求职更具优势和竞争力。目前欧盟年轻人有近550万人没有工作。在西班牙和希腊,25岁以下年轻人有一半都处于失业状态。但是,德国年轻人的失业率很低,今年5月的失业率只有7.7%,远低于欧元区的平均水平24%。这应该归功于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系。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就“德国制造”。
安檬教育受德国公立职业学校、德国南下萨克森州工商协会委托,在中国选拔优秀、适龄学生去德国接受举世闻名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国宝,为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无缝衔接培养国际型技术人才。学生抵达德国跟德国本土学生享有一样的待遇和未来:免学费、享补贴、保德国就业、升大学也可回国就业。留学费用等同国内,工薪阶层也无负担,以就业为教学导向、移居欧洲不是梦想。
安檬教育德国总部:位于德国精英大学城哥廷根市市中心的牧鹅女铜像旁的德 意志银行楼上
国内招生办公室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6号艺海大厦1201
安檬教育官网:
www.anmengd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