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的课堂沉默及其演生机制 ——审思“犹豫说话者”的长成与适应

《中国高教研究》吕林海

摘 要:沉默是中国课堂中的一种独有“教育事实”。 超越宽泛的文化解释路径,深入到大学生沉默行为背后的心理倾向,挖掘中国大学生沉默表象下独特而深刻的演生规律,是本土化研究的有益切入点。基于原创性的中国大学生保守学习倾向量表,可以得到中国大学生的三种保守学习倾向:利他倾向、习惯倾向、自我倾向,并可分析出不同倾向下的思维差异。 基于思维和沉默的两维度框架,可以聚类出沉默的思维参与者、沉默的思维游离者、开朗的思维参与者、开朗的思维游离者等四类学生,其中,沉默的思维参与者表现尤佳。 历时性的分析表明,中国大学生的沉默呈现逐年增多的态势,且沉默的适应性日趋增强。 由此,中国教师需要在沉默的伦理价值、沉默与思维的关联、中国参与式课堂建构等方面着力思考,找到有效的中国本土教育实践路径。

格尔茨坚信,“文化是由人编织的意义之网”,“在其中,社会事件、行为、制度或过程可得到‘深的’描述”。

从本研究中至少获得如下结论,相对其他两种保守倾向而言,利他保守倾向是有积极的思维促进意义的心理倾向, 它同时带有中国文化中的内敛特征,因此是一种值得重视的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征的心理特质。

并非“沉默与开朗”,而是“思维的参与”才构成了评判学生学业表现的关键标准。

中国学生的“沉默”是伴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长成的”,这种“长成”本质上是一种“适应”,即是在中国文化环境中的适应性产物或“习得性”产物。 

1. 中国学生所习得的文化内容是一种 “沉默的美德观”, 这是导致中国学生逐渐走向沉默的重要的“德行根基”。

2.人类习得的知识其实是一种适应性系统,“一个理论、 一种思想、一种文化习惯、一款服装、一门技术、一个产品都是‘随机变异、有意选择’的结果

“中国学习者悖论”(the Paradox of the Chinese Learner)其实就是在探问 ,这 种所谓的安静 、沉默的“劣质课堂”为何会导向东亚杰出的教育成就[19]

对于东亚的学生而言,倾听也是一种参与,是一种无声的思维参与, 倾听中所源源涌出的问题、质疑、思考等,为随后的“有声”表达奠定着坚实的基础。

(这篇文章,是最近看到的“小题大做”的优秀代表,而且,通过量化的方法,解答了文化性的问题,很是精妙,值得反复研究)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大学生的课堂沉默及其演生机制 ——审思“犹豫说话者”的长成与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