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能把悲壮的史诗拍成乡村古惑仔,我们的编剧导演可真是厉害啊

有一个故事,大家一直期待着能被搬上荧幕,大家期待着,能为汉家儿郎的坚强不屈呐喊,为大汉军人的热血忠魂流泪,为强汉政权千里救孤军的胆魄鼓掌。

这本是个媲美《斯巴达三百勇士》的史诗故事,甚至就精神层面而言,这应该是超越《斯巴达三百勇士》的,因为斯巴达王是孤独的,被出卖和背叛的,而我们的故事里,却是不抛弃,不放弃!

听说这个故事要上映了,历史迷们开心,军迷们期待,汉粉们欢呼,为此,三样都是的老文我也专门在两个月前写了一篇《大汉帝国的伟大,便是不抛弃、不放弃》,我只恨自己文笔粗浅,没有能写出那段悲壮历史的真实面貌,但也想略尽绵力的告诉大家这个值得期待的故事。

总能把悲壮的史诗拍成乡村古惑仔,我们的编剧导演可真是厉害啊_第1张图片

这样的文章,阅读量一如既往的不错,几个平台加起来,也是十万加了,甚至还有很多人留言告知大家,讲述这个故事的电影马上就要上映了,可想而知,有多少人在期待。然而,在当时,就有很多人说,不要抱太大的希望,按照国产毁经典的惯例,这很可能又是一出车祸现场。

还好,我并未在文中提及影片,否则,大家肯定以为我是收了片方的钱来做宣传的,今天就该转过头来骂我了。这部在2019年2月15日在网络上映的《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刚播出半月,就淹没在了一片骂声之中,偶尔几个赞,也只是那句:“在辫子戏宫斗剧霸屏的时代,能拍这样的剧不错了。”

是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人敢投资这个故事,的确应该赞一个。可是,既然看中了这个题材,既然有了投资,既然要拍出来,那能不能请稍微用点心呢?

首先,这个超长的片名就很有问题,事实是,大汉千里救孤城,最后迎回十三壮士归玉门,除了戊己校尉耿恭,其他全是普通士兵,这十三“将”从何来?而且,早在上映之前,很多人光看这片名,就断定这是个烂片无疑,虽然当时觉得过于武断,可现在老实说,这片名确实连自贬大汉捧高罗马人的《天将雄师》都比不上。

其次,整个剧组从策划到编剧到制片到导演到出品人,没有一个人研究过那段历史的实情,执笔编剧的历史知识别说是通晓这个故事的相关史料了,估计连相关的自媒体文都没好好看过!

当时的西域汉军分为四部,有西域都护陈睦,有大名鼎鼎的西域司马班超,有先于耿恭战死的另一个戊己校尉关宠,这是一个大背景下的故事,可片中,有且只有耿恭一部,一个本该恢弘的画卷,立马就单薄得见底了。

好吧,你们要突出主角,行,可是,堂堂的大汉朝镇守西域的戊己校尉,居然还没开战,手下就只有几十个人?这不就是乡村古惑仔的编制么?要知道,史料中,耿恭首次派出支援车师的就是一支三百人的队伍,后来坚守金蒲城,也有数百汉军出城追击,再后来的疏勒城首战,更是派出数千雇佣骑兵冲击匈奴军阵,而电影中,似乎是为了配合片名,于是永远只有这么点人。

顺便一提,连上派出救援车师的援兵,耿恭的队伍是转战两城三地,最后才死守疏勒城的,片中却成了至始至终就他们这点人一直守在疏勒城,然后去城里放出些死囚,忽悠他们去当炮灰,也不知道编剧是不是没拿足薪酬,要这么毁史诗级剧本的!

再来就是爱情戏,都说没有爱情戏没人看,曾经也有制片人这么和我说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忘了一个女性镜头都没有的《士兵突击》取得了多好的成绩?好吧,加就加吧,老实说,如果爱情戏加的好,的确也是如“小乔初嫁了”一样的点睛之笔。

可惜,我脑中构想的,应该是如《勇敢的心》里威廉华莱士和英国王妃那样的爱情,毕竟真实的历史记载中,确实有个丧夫的车师王后一直在暗中帮助耿恭,可惜,从编剧到剧组的一众人才,都没有好好的挖掘这个细节,而是杜撰出了耿恭和一个女汉子范姜、外加莫名逃亡的车师公主之间的三角恋。

总能把悲壮的史诗拍成乡村古惑仔,我们的编剧导演可真是厉害啊_第2张图片

最可笑的是,为了塑造一个护妹狂魔的形象,让早该离开耿恭去敦煌领取军用物资的范羌一直留在耿恭身边,这让本该顺理成章的范羌带援兵来救,变成了硬尬的战友舍命送范羌出城,对了,这个镜头也极其狗血,赤裸上身的范羌被战友硬出城外,安然无恙的跑了,而身穿铠甲的战友,却被数刀洞穿。

再有就是十三壮士归玉门的时候,按照史料记载,这十三人应该是衣衫褴褛,鞋履洞穿,面容憔悴,形销骨立,伤痕累累。可看看电影上,除了脸上抹了点锅烟灰,一个个都是衣裳整齐,白白胖胖,气血饱满,哪有半点缺衣少粮在大雪中饿着肚子坚守孤城血战数月的样子?

最后,再说说男主角,耿恭,多少历史迷,军迷,汉粉心中的大英雄,神一样的人物,在片中,却活脱脱成了一个爱耍帅却常犯二的乡村古惑仔头头,才看了十分钟,老文我就有了砸电脑的冲动。

整个片子,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打的,因为片中每个人的台词里,这时间是不一样的,耿恭和车师公主说在这里半年多了,朝堂上,汉章帝说他们坚守了数月,从大臣口中说出来,却只是月余了,这到底打了多久,还真是令人迷惑啊!

原本史料中智计百出数次以智谋退敌的耿恭,在片中却成了只会用武力单挑的大侠,恩,铠甲的手腕处还有一把非常拉风的伸缩匕首,这装备到确实是很酷炫,可稍微熟知历史战争的军迷都该知道,这玩意真要用到战场上,特别是马战上,多半最大的作用是害死自己!

总能把悲壮的史诗拍成乡村古惑仔,我们的编剧导演可真是厉害啊_第3张图片

好了,不想再吐槽了,总之,一部手上拿着宋朝的刀身上穿着不知道什么时代的盔甲,描述乡村古惑仔如何打群架的烂片就这样诞生了,因为片中对匈奴的称呼是漠北大军,让正在写《大明危局》的老文我突然有穿越到了明朝的感觉。

刚刚有朋友问我,中国真是没有好作家好编剧么?怎么可能?别的不敢说,就老文我自己写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只写一个人远赴塞外的战斗也多少写出了史诗的感觉,更别说还有很多比我牛叉比我写的好的写作大神。

那为什么中国这么多经典的故事和数不胜数的史诗,愣是拍不出几部《勇敢的心》呢?老实说,这个问题我也很疑惑,只能说一说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曾经,我递交了一个几万字的剧本,制片人看完之后,第一个问题告诉我,感情戏太少,没人会投资,第二个问题告诉我,男二号戏份太多,没人愿意演男一号,第三个问题告诉我,怎么能没有彻头彻尾的反派坏人呢?大反派怎么能有好的一面呢?

可只要看过欧美大片和美剧英剧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三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可在我们这里的很多影视公司里,这就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当然,老文我遇到的只是个例,不代表中国的影视行业都如此,所以,每年偶尔还是能出这么一两部好电影和好剧的。

当然,还有一点也不可否认,那就是欧美也拍烂片和烂剧,而且数量还不少,可是,论优质影片和剧集的占比,大概是好片30%,烂片70%,但在我们这里,基本的占比是,好片1%,烂片99%,也就是说,一百部影片或剧集里,才有可能会出一部好片,很多人觉得这是夸张的说法,可事实却是,我们这里每年最少产出数千部影片和剧集,那就说说去年一年,你见过几部好片好剧?自己算算占比达到1%了么?

以前,老文我总希望有人能拍疏勒城,康居城,开封城,钓鱼城,北京城,嘉定城,汤阴城等等值得大书特书的史诗级战役,可如今,真是宁愿他们别拍了。毕竟历史迷,军迷,汉粉,宋粉,明粉只是少数,大多数观众还都是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这要都拍出这样的乡村古惑仔级别的片子来,那很可能会让这些人真以为历史上这些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就是这么无聊狗血的呢!

悲乎?惜乎?无奈乎?惟有一声长叹两行泪,三春时节四更寒啊!

——撰文——老文(文俊壹)

总能把悲壮的史诗拍成乡村古惑仔,我们的编剧导演可真是厉害啊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总能把悲壮的史诗拍成乡村古惑仔,我们的编剧导演可真是厉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