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奇特的一生的你, 先别激动.

看到这本书的你, 先别激动.

读完此书, 是不是摩拳擦掌准备做一个时间记录了? 先别急, 想想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相信我, 再仔细想想,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柳比歇夫是在一九一八年时就提出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 而后才创立自己的时间统计法. 而该传记的作者在后记里也写到, 只有一个人向自己提出崇高目标时,这个时间统计法才能成立. 而现在滔滔不绝的对此方法以及本书的介绍里, 几乎都是在说此方法如何如何好, 而忽略了问题的本质——你有一个一生奋斗的目标吗?
美妙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够迷上什么东西, 有一个终其一生而奋斗的坚定目标. 假如没有目标, 时间就无所谓浪费不浪费, 按我说, 浪费时间是一个"伪概念", 你认为自己有事情在人生中占用的优先级更高, 此时去做优先级低的事情, 自然就是浪费时间了. 因此也没有自己有没有时间之说, 忙的没有时间只是此时在忙的事情都比另外的事情优先级高而已.

读完此书后, 我也是跟很多人一样, 选择性的无视了目标这个事儿, 马上就做起时间记录来. 断断续续的坚持了3个月后, 终于在高三以及大一两年可以坚持不懈的实践, 记录了厚厚一大本的时间账本, 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法. 除了记录时间外, 我还会记录此段时间在我看来是做A类正事类型的事情还是B类休闲娱乐的事情, 还记录做A类事情的主观效率, 每天总结对比A,B类的占比; 而且还会在做A类实干类型的事情时, 记录所学到的知识, 以至于每天可以翻着本子复习之前学到的知识. 复习知识的原因就是, 我认为除了那种太惊讶以至于你再也忘不掉的知识, 牢牢的学会一个知识而不忘掉有两个方法: 一是利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原理复习, 二是实践多次, 在实践中学习.

记录这两年的时间开销, 说容易不容易, 说难也不难. 形成习惯后基本就是, 做完一个事情后就添上一笔.

至于大家关心的这两年的收获是? 一是发现自己无论是在高三变态学校的作息管理下, 还是大学自由的状态下, 都需要明天平均8.3小时的睡眠时间. 二是自己这种脑瓜子, 靠艾宾浩斯曲线来复习也救不了...最后一点是原来自己可以坚持做一个事情这么久以及以后回忆一下也不错..

虽然自己写过电脑上R语言的小工具让excel表自动转换为图片方便查看对比来简化步骤, 但后来觉得记录时间帮助不大就没有继续做了. 其实我也质疑李笑来或者说用这个时间记录方法坚持下来的人, 最终有坚持下来吗? 我要是推荐这个方法, 自然可以在写完我如何如何坚持以及改善形成自己的方法后, 再加上一大堆自己的小成就, 来吹这个方法有多棒, 从而鼓动大家转发形成热文. 所以我很怀疑现在推荐这些方法的人, 真的受益大吗?

因此, 在看完此书或者别人的书评后, 跃跃欲试的你, 不妨先想想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ps: 不清楚这本小书是怎么火起来的, 我是6年前读高一时从李笑来的和时间做朋友引申过去找到此书的, 记得当时此书还没有如此热门.

书是好书, 毕竟是柳比歇夫这么多年的人生经验, 连我这么一个乳臭未干的人, 都可以总结出自己的方法论了 遑论一位充满智慧的科学家. 我自己也从此书里收获甚多, 形成了自己的习惯.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到奇特的一生的你, 先别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