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之死:是自杀还是他杀?

文/耿耿

先抛一个题眼:平台还是用户?究竟是谁搞丢了“内涵”?惹“火”还不撒“手”,谁在暗中发“抖”?

昨天,4月10日,我的朋友圈大概可以归为两类:

一种是哇啊啊啊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啦!

另一种是卧槽槽槽内涵段子被封杀啦!

下图这张广电总局为《凉凉》制作的最新歌曲海报刷了朋友圈,顺带炸出了一群痛心的“段友”:

“内涵”之死:是自杀还是他杀?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字里行间恩威并重,威的是对“不当导向”的严肃勒令和明确态度,恩的是“举一反三”一词中给出了杀鸡儆猴的喘息空间。

不少人拍手称快:广电做得好,乌烟瘴气的平台早就该凉了,该封!支持!

也有不少段友不平:有错我们认!但某手某音等app的生态明明恶劣得多,凭啥它们没事?!

而不少非“段友”的旁观者也表示,此次被封的“内涵段子”,对其本身定位和口碑的接受度远远高于现存的几款短视频app。

颇有些“错足量刑,罪不至死”的意味。

而内涵段子被封后,众多段友的大批哀嚎和鸣不平的发声,也让人想去一探究竟:

“内涵段子”究竟做了什么?那么多相似甚至“更该死”的平台,为什么偏偏是它?用户和平台,究竟是谁扒光了“内涵”?

我们先来缅怀一下“内涵”同学的“生平”。

多年以后,当内涵段子面对广电总局公告的时候,它会回忆起自己出生那年,“快播”成为中国市场第一的那个下午。

内涵段子诞生于2012年,算是当前app全盛时代的老前辈了,当年和糗事百科一起,以文字为基础,以网友创作为内容,在软件内共同分享笑话、趣事,或者打个擦边球,来个带颜色的调侃,引得新老司机在手机屏幕前上挑嘴角会心一笑。

深藏功与名。

由于上线较早,发迹在3G网横行的时代,短视频等形式还没兴起,主要内容还是文字为主,最早入驻的段友即便是要夺人眼球,也需要一定的文字功底才能做到,而其中倡导的“内涵”,使得站内被顶较热的帖子,多是行文流畅,叙事清晰,内涵丰富的文字,还有用学科专有名词写段子的,颇有“高射炮打蚊子”的快感。

相比于如今某手上动不动就在美女视频下求这求那的露骨表示,当年的段友们在相同帖子下置顶的回复,顶天儿了也就这么表达:

“如果你有老公 请你尊重你的老公;如果你没有。请你明码标价,尊重我!”

俗吗?俗。

但并不招人恶心,更像是男生宿舍里抖机灵地玩笑。

于是,最早的内涵段子有一道看不见的门槛。即便想红,还是要靠本事。

况且那时候,靠“段子”走红的十有八九在微博兴风作浪,内涵段子里或许占多的还是求个共鸣,寻个开心。

时间长了,段子熟了,社区里的网友开始组织线下活动,甚至还能靠暗号在街头结识段友。

这种一句话表明组织,相视一笑又擦肩而过的新奇感,让现代疏离冷漠多于人情味的年轻人生出一种归属感。

有自发统一佩戴标识车贴的,车有庸豪之分,段友却无贵贱之别。

“内涵”之死:是自杀还是他杀?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还有做线下公益活动的。

“内涵”之死:是自杀还是他杀?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还有段友以忆往昔峥嵘岁月的口吻感叹到:内涵段子里面绝大多数段友都是三观正、善良、义气的人。比方说里面只要有人发了正能量的视频,下面点赞祝福的人绝对是主流;如果有喷子无脑发言,段友们也会发挥自己的控楼能力把他们顶上去让更多的人反喷。

可以说,这么看来,早期的内涵段子是一个非常合格健康甚至优秀的“社区平台”。

然而,还是要说然而,当资本在自媒体圈子流通甚至后来刮起沙尘暴的时候,这样一个无黑历史的“老前辈”还是被一双大手摁在地上摩擦了。

首先是由爱国主义异化出的民族主义和偏执主义突然开始大行其道。

“内涵”之死:是自杀还是他杀?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所谓的“激进爱国”让人心生反感却又无从劝导。

再后来,当在别的平台上没有竞争力的“主播们”开始入驻,内涵段子已经渐渐的把“内涵”甩到了车外,还焊死了车门,在流量的路上一骑绝尘,离幼儿园越来越远……

门槛?早就在主播间的喧嚣中,被炸平了,连声儿都被盖住了。

根据著名的大众心理学专著《乌合之众》所说: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一个坐拥上亿用户基数的app,在不加引导和限制以后,几乎都在后期完美地诠释着上述现象。

终于在2018年的春天,广电总局在网上画了一个圈,门槛没了车门焊死的内涵段子,大门也被焊死了。

内涵段子的一生是短暂、绚烂而又充满段子的一生,死得其所,阿门。

然而,对于“内涵”同志的死因,“自杀还是他杀”的争论就没停过——诚然,“自”即是平台,“他”就是用户。

此问一出,在用户圈,有人拍手称快,举目怒视,有人义愤填膺,愤愤不平;在app圈,有掌柜的按紧了钱袋子,有隔江传来的《后庭花》……一时间可谓是风声鹤唳,难辨真凶。

有人说是用户为博眼球,不惜自降下限,一人不讲原则自是因为更多的人节操已碎,买卖自由各取所需,内容市场不过是占山为王,占水为界的营生。

而这山,是用户碎作一地的节操堆积而成;这水,则是用出位博来的流量汩汩而汇集。

说内涵同志自杀的,自是指平台监管不力,错误引导,只求用户基数而不管平台门槛,只求流量繁荣而不顾乌烟瘴气,终是等到老天变了脸才悟到,这市场买卖即便是自由,到底还是看天吃饭的才算讲究,跑圈太懒散,终究会死在令人猝不及防的天命圈啊。

当然,故事还没有结束,续集就藏在广电公告的“举一反三”里。

在大家心知肚明的网络空间里,在广电爸爸的大手之下,惹“火”还不撒“手”的平台,谁又该在暗中发“抖”呢?

表明身份,本人不玩内涵段子,但早年曾是糗友,加上对于全网转载的段子,和带着鲜明水印标签的图片,还有一两分眼熟的。

表明立场,对于整改甚至查封部分导向不明的网络平台,我是万分赞同的。但对于某些坐拥7亿用户平台的更无下限之导向,我更加厌恶。

对于内涵段子被封,称快者众矣,不平者亦不少。然而称快也好,不平也罢,如果只是纠结于一个网民的容身之所,说到底,一个app的而已,封了它一个,还有后来者。

而这“后来者”和如今的“幸存者”是最应当被关注和探究的——毕竟一种风气或是一种趋向,或是广电公告中的“导向”才是命门所在。

望平台自知欲戴流量王冠,必承舆责之重。如今杀鸡儆猴之势,当严以自省,否则害了用户,也坑了自己。

“内涵”之死:是自杀还是他杀?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最后分享一波app用户鄙视链~( ̄ ̄~)~:

1.玩抖音的看不起玩快手的,玩内涵段子的看不起玩快手的,玩最右的看不起玩快手的,玩快手的看不起他们三个。

2.玩豆瓣的看不起玩微博的,玩微博的看不起玩贴吧的,玩贴吧的看不起玩QQ空间的。

而知乎就比较牛逼了,看不起以上所有软件。

最后也劝用户一句,网络世界,节操易碎,且玩且珍惜啊∠(`ω´*)。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涵”之死:是自杀还是他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