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一本书,指出气质是天生应对事物的思维模式,乐观或者悲观,充满活力或者压抑。诚然,随时日和环境变化,气质自然而然重新塑形。
大家很久不见,船舶靠岸了一段时间,是时候出航,领大家晃到瑞士去。学习,无处不在,这趟旅程,我学到了以下三件事。
01
凡事先预约,尊重每个人的时间
如英国,在瑞士去看医生和到银行开户都要先预约,有时候当日就可以办妥,有时候则不,视乎人潮和日程安排。
除了这种预约以外,约见朋友也最好提前安排,避免临时约会,以免影响彼此感情。
和住在同区的朋友,我们也许习惯随时发个信息,打个电话。
「我在你楼下,你下来一起吃个下午茶,聊聊天吧!」
「你吃饭了吗?还没的话,陪我去吃吧!」
虽然不是常常能够应约,但如果成功约见的话,这种随兴确实会转换成当天的小确幸,让人有一丝丝侥幸的快感。
可是,在瑞士,每个人都会规划好自己的时间,有种对生活的掌控感,不太能接受无故随意的拜访。
包括亲戚和朋友间的饭局,最好提前安排、联络和準备,这样大家就能在个人日程中腾出完整的时间,期待着,并全心全意投入到聚会。
到现在,这种习惯也慢慢浸染我的生活模式和时间管理。
在瑞士人眼中,每个人的时间既有限且宝贵,每个人都不应该打扰別人,和受到打扰。
初来瑞士,难免有个错觉,瑞士人好像挺冷漠的。除了迎面走来点头微笑以外,大家仿佛都在自己世界里。可是,当你需要帮忙时,他们却会跑来协助。然后,再次回到自己的泡泡里面,一切如常。
是的,在瑞士,没有人会随意打扰你。
这也许是对你的珍贵时间的尊重,和自重,彼此心中有数,按照个人的日程认真过日子。
02
不是每个行业都是早下班的,学会体谅服务业从事人员
在《初到瑞士,最不习惯的五件事》中,我列举了瑞士超市的营业时间,不只零售,延展至其他行业依然适用。可想而知,工作和生活平衡对于瑞士人的重要性。可是,酒店业却是另一番光景。
经理从早上五点工作到下午两三点,傍晚五点半回到酒店,工作到晚上十一点,周而复此,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
作为小小实习生,纵然得到经理的点点照顾,仍旧不能逃脱这种工作节奏。一点回到住家,睡个不太安稳的午觉,醒来后天还是透着光。悠悠梳洗后,拖曳慵懒的身躯,穿过小区,在大片林荫下踏上往酒店的路。
我那时候常常打趣说,一天掰开两天过,过得何其充实,赚了!
试过连续工作十三天,捧过不知合共多少公斤的盘子,走了多少个马拉松路程,挨过了多少冷言冷语。想想都会为当时的自己而自豪。那算是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在忙碌和慌张中度过了。
每个行业都不容易,能多鼓励就多鼓励,即使什么都不说,耐心的等候,也是对服务业从事人员的尊重和包容。
03
培养多元兴趣
有个瑞士朋友,刚知道他的时候有点恍惚,怎么一时是滑雪教练,一时是机师。我脑海有点错乱,不太能想像这两个梦幻职业,怎么会配对到同一个人身上。
每到狂欢节,就会有一群又一群戴上巨大头套的人,穿梭於大街小巷表演乐器,为宁静的瑞士带来热火朝天的活力。
別以为表演者是专业演奏家。可是,他们对待节日的态度却一点都不业余。合练、彩排一样都不少。一到庆典就会调动起瑞士人音乐的细胞,大家纷纷从兴趣转化成专业,把乐器带上舞台,当个短暂而快乐的演奏家。
翌日,你可能会在滑雪场或者阿尔卑斯山上看到某个他的身姿,是的,这也是他的兴趣。
兴趣,就是你所爱,所以去做。
不为一时名利,为的是生命的探索,和终生的陪伴。
下一篇将会有关小实习生在酒店业的日常,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
更多有关瑞士的文章︰
《初到瑞士,最不习惯的五件事》
《每次放完假,迫不及待要回来的地方》
《最幸运莫过把你的十八廿二花在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