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反面教材—《无声告白》读书分享

最近状态不好,就看了一本小说,《无声告白》一个美国华裔写的,据说此书2014年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小说读起来画面感很强。一看本书的主题个人比较喜欢,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追寻真实的自我,还是满足别人的期待?

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反面教材—《无声告白》读书分享_第1张图片

不过看完后我觉得,定义为追求自我,追求梦想,这种文艺腔鸡汤文太虚有毒,从平凡人的视角来看,它更像一个典型的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反面教材,分析一下失败的案例,引以为戒,想想如何才能更好的经营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

小说讲的是个奇葩父母坑娃的故事。这对奇葩父母均把自己没能实现的人生目标都寄托在女儿身上,却不了解女儿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导致女儿失去了自我选择了自杀。直到女儿死后,他们才慢慢的发现真实的女儿和他们认为的女儿是如此的不同。

父亲詹姆斯,来自社会底层的华人,虽然经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上了哈佛,当了教授。但是一直融不入周边的正常社群,由于种族的关系,大家都视他为异类。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融入社群,希望大家视他为普通美国人,但是他走到哪里都他的黄皮肤黑头发,都能成为关注的焦点。他希望女儿不要有他这种格格不入的感觉,所以他非常希望女儿能融入到环境中,能学习多交朋友,在女儿和同学打电话或者参加同学聚会时,他显得非常高兴。詹姆斯总体来说是一个不善于表达情感的任劳任怨的老实人。

母亲玛丽琳,她和詹姆斯恰恰相反,从小就不想做自己母亲那样平凡的主妇过平凡的生活,所以她选择叛逆,逃离母亲,去追求不一样的人生,包括嫁给詹姆斯。结果最终还是过成了像母亲那样普通的家庭妇女,中途为了追求自己当医生的梦想,曾经抛开家庭离家出去继续学业,但最终还是因为已有身孕回归家庭。

如果说在詹姆斯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外来者的自卑和软弱,在玛丽琳身上则是梦想破碎者过分的自恋和心有不甘。

从本质上说,詹姆斯和玛丽琳是一对极度自私的父母,他们更多关注自己的安全感需求,而忽额略了伴侣和儿女的需求,尤其是情感方面的需求。看书的过程蛮压抑的,这个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缺乏正常家庭的温馨和欢笑,死气沉沉。家庭成员之间的缺乏沟通和了解,家庭成员之间解决问题基本靠冷暴力,父母这种躲避问题的态度,让孩子过早的承担起来维系家庭和睦的角色。他们的女儿莉迪亚就这样成了牺牲品,失去自我,从而自杀。好在他们的儿子由于不受到他们关注,反而健康的成长,并且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

看完此书,几点感触:

1.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重要,个人感觉玛丽琳得悲剧在于她太追求表面上的不平凡,以为詹姆斯是华裔就是与众不同?没有想到她要的与众不同到底是什么?在恋爱婚结婚生子这件事上也太草率仓促,貌似只要是叛逆母亲的期望的事儿,她都义无反顾去做。其实她没弄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生活是什么?恋爱结婚生子完全也可以和事业不冲突,可她却偏偏过成了非此即彼的冲突。或者成为医生的梦想只是她一个逃离平凡生活的借口而已。毕竟现实中哪有那么多不平凡的人和事儿,大部分的人都是平凡的过一生。

2.家庭成员之间开诚布公的沟通很重要,彼此的想法要明确的表达,有了冲突要及时的沟通解决,杜绝冷暴力。努力营造积极乐观的家庭氛围,像小说中这种压抑的氛围只会让彼此之间精神距离越来越远。小说中这对夫妻喜欢用逃避来解决问题,以为不去谈这个问题,问题自己会消失解决似的。

3.在家庭的教育上,不要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下一代,帮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顺势推一把这才是为人父母因该做的。詹姆斯和玛丽琳在我看来是一对槽糕的父母。沉溺在自己的成长创伤中不能自拔,无病呻吟。在和子女相处也是,很少关注他们精神层面。他们2个自己也是被精神忽略的一代,却不自觉的把同样的遭遇也给了自己的孩子。

4.关于责任,做好承担家庭为人父母的责任后再成家立业。在没有能力给下一代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之前对于生子报以谨慎态度。如果你不想下一代重复你的悲剧的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反面教材—《无声告白》读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