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的前世今生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三种内核的浏览器

WebKit  开源,safari,Maxthon(遨游浏览器,实际采用采用和IE内核搭配的双核),谷歌Chrome

Gecko 开源,跨平台,主要有Mozilla旗下的火狐浏览器

Trident (MSHTML)只使用与windows平台,代表是IE,有大量IE内核的浏览器,比如说qq浏览器,360浏览器。EdgeHTML被edge浏览器使用,基于Trident改进。


Presto 主要应用于Opera浏览器

很多浏览器是双核的,比如说yy浏览器,采用webkit和trident双核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浏览器的发展历史

第一个浏览器的发明人是Tim Berners-Lee.这个人可算是十分著名。1989年,他和她在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同事提出了一个分类互联网信息的协议,这个协议,在1991年被改名名为WWW(万维网)(注意,严格来说,万维网知识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之一)同时,他主管万维网联盟(W3C)他发明的浏览器名称为Nexus

随后,第一款被大众所接受的浏览器是1993年 Marc Andreessen 发明的 Mosaic。他随后创立了自己的公司,起名Netscape(网景),巅峰时期,网景浏览器战友超过90%的市场。Netscape支持框架,而Mosaic不支持,所以服务器端添加了用户代理嗅探功能(user agent)。Netscape将自己的开头写成Mozilla(Mosaic killer缩写),用于和Mosaic区分。微软等一众企业为了兼容这以设定,也采用相同的方式。现代所有浏览器的UA开头都是Mozilla。

1995年,微软捆绑windows发布了自己的IE浏览器,掀起了第一次浏览器大战。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1995年,Netscape推出了浏览器插件NPAPI技术。但是存在性能问题和安全隐患。

1996年,Opera浏览器发布,但是它基本上从来没有在桌面取得成功,随后转战快速成长的移动端设备.

1996年,微软推出了自己的浏览器插件技术ActiveX。从此之后,开发者的每一个模块,都要一个activex版本支持ie,一个npapi版本支持其他浏览器。

1996年,基于NPAPI技术,Macromedia推出了Flash技术。

1998年,网景公司成立了Mosaic组织。网景公司由于业绩不佳最终被迫出售给了AOL公司。随着AOL撤出该组织,该组织最终成为Mozilla基金会。继续Mozilla下浏览器事业(2003),他们在2004年推出了火狐浏览器,获得成功

2003年,苹果推出Safari浏览器 

2005年,adobe收购了Macromedia,把flash纳入自己旗下。

2007年,微软推出了silverlight对标flash。

2008年,谷歌推出chrome浏览器。

2010年,谷歌推出了PPAPI(Pepper Plugin API)用于替代NPAPI。将全部插件放在沙盒中执行。Flash随即推出了自己的PPAPI版本表示认怂。但是其他小伙伴们并不买账。

2014年,千呼万唤下HTML5标准终于尘埃落定。

2015年,微软推出了EDGE浏览器用于取代IE。浏览器放弃了ActiveX技术。

2016年,Mozilla去除了火狐浏览器除flash之外所有NPAPI的支持。要求全部功能使用浏览器API完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业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