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这么大,两个女孩的头条人生:她19岁,被围观坠楼;她19岁,话题C位出道

19岁,这个夏天,这年纪的大部分人,才刚刚走过高考的“成人礼”,即将面临择取专业,等着大学录取通知书。

也有人没有参加高考,比如占据头条的两位女孩:甘肃庆阳市西峰区的小城女孩小奕,以及江苏盐城市大丰区的农村女孩杨超越。她们都在这几天完成了巅峰转折,只是,命运截然不同。

她们没有任何的直接的关联,也没有太大的可比性。但在这大地上,可能命运会跟很多人有相似之处。你想成为谁?你会走到哪一步?在面临群体性谩骂时,你确定自己不会放弃,你确定能顶得住?

更大的人群是:选择了低成本的围观或谩骂,并构成了这些事件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实,两个女孩的选择,就是群体人性的显影与揭露。

1 、“赶紧跳啊!”“怎么还不跳!”

差距这么大,两个女孩的头条人生:她19岁,被围观坠楼;她19岁,话题C位出道_第1张图片

6月20日下午3点过,穿着黑色长裙的小奕坐在8楼上的一个小露台上准备跳楼。楼下围观的人只有叫好,却没人能正面地劝阻。消防人员紧急营救,几个小时后,小奕放开了消防大叔的手,坠楼身亡。

据报道,小奕有严重的抑郁症,起因是2016年9月刚开学,庆阳六中的班主任吴老师猥亵并强奸未遂,从此给女孩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不仅如此,接受心理治疗后并未有效果,回到学校后,并不被老师和同学接纳。一个受害者,在强大的群体意识下,很可能就变成了“施害者”。

跳楼发生后,6月25日,校方已对吴姓老师进行了降级处理,但面对当前的舆论也可能有后续处理。而最令人愤怒的是,围观跳楼,还喊跳的人。

这群人目前被网友和主流媒体比喻成了鲁迅笔下的“看客”,被口诛笔伐。

2、“就想打杨超越!”


差距这么大,两个女孩的头条人生:她19岁,被围观坠楼;她19岁,话题C位出道_第2张图片

杨超越7月份就要满20岁了,6月23日晚《创造101》的决赛上,最终获得了粉丝投票第3的成绩,成功出道。

“娱乐圈纪委”王思聪第一时间diss:“ycy的出道是侮辱了其他十个人。侮辱了她们的努力,她们的汗水,她们的业务能力。”

大号们也紧追不舍,比如最典型的咪蒙,这是第二次开骂。事实上,这只是喊出了很多网友的心声,杨超越只是凭脸蛋,唱歌和跳舞完全没能力,各种划水。能力差就算了,关键是大家看到的 :她并没有努力。

“GQ报道”做了一篇13000字的深度报道,采访了她本人外还有其父亲、同学、老师、《101》的选手和工作人员,虽然很客观,但是并未改变大家对杨超越的不好印象。不仅如此,这篇报道在杨超越粉丝那里也挨骂。

出生底层的杨超越,可能夹带了太多底层青年的梦想,的确会有大量的人喜欢和支持。但这样的人都能出道,侮辱了自认为还是比较有想法的成熟观众的智商。

3、谁说杨超越没有努力?

差距这么大,两个女孩的头条人生:她19岁,被围观坠楼;她19岁,话题C位出道_第3张图片

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即使杨超越努力了,她至少也得三年才能达到其他女孩的水平。这一点,连她公司的老板都得承认。这是实力差距,而这样的差距,真的公平吗?

就比如现在高考分数公布了,北京或上海的状元,和一个小城的状元,努力程度后者应该会更甚,但是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从小接受的被教育条件根本没可比性。

这就相当于,《创造101》一向高居榜首的孟美岐和只能靠屡上热搜的杨超越,她们的差距就是“状元”成长的差距。

从结果上看,底层的杨超越,走向了目前对她来说的巅峰,这是是幸运的。只是她的上位是被一些人不齿的。但却是被大众投票投出来的。(如果没有作假的话)

一个可怕的现实是,并不是每个人努力了,就会有好的结果,你努力的,你也成为不了杨超越。影响的因素太多,有时候不仅要拼爹,也要拼阅历,拼人品,拼你在压力情况的心理素质。

4、“乌合之众”,变态的群体心理

说杨超越没有努力的那群人,很有可能是认为自己努力了而没有得到好的结果。毕竟站在金字塔尖的人,是少数,其实影响因素太多了。

这是一种可怕的心态,就是唯结果论的盛行。另外,选择在键盘上骂她,或者写篇公号文章,蹭下热点,这太容易了,成本很低。

再说了,杨超越即使成功组建了“火箭少女”女团,但是她在11个人里面能走多远,这个很难预测。她唯有让自己变得更好,才对得起她的粉丝,才经得起质疑,也对得起自己的好运。

说回小奕的跳楼事件,竟然有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想强奸的她的吴老师,也是低成本就能施暴。当女孩跳楼时,楼下围观的群众也就喊几句话,凑热闹的成本是很低的,加上,加入了当时楼下主流的围观人群,大家都那样,谁都不用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毕竟,都认为,责任在小奕自身上。

那就错了,其实我们都是杀手,并且都没意识到这一点,这才是最可怕的。如果现场的环境换一下,在纪念烈士墓园的现场,谁敢第一件时间喊跳?

差距这么大,两个女孩的头条人生:她19岁,被围观坠楼;她19岁,话题C位出道_第4张图片

我很喜欢勒庞的一本著作《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这是100年前的书了,里面提到一个“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定律”,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汇聚的人群,每个人的个性消失了,重新形成了一种短暂的集体心理。这种群体心理还有一定的感染性(现在来说就是传播性),集体意识会被不断强化。

反观两个女孩的例子,围观跳楼的人,被很多人骂。我认为,他们只是简单地加入了一个群体精神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恶人,只是做出了恶人的行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就不讨论了。

而这群围观跳楼的人,很可能和骂杨超越的人有很大的重合。刚大喊跳楼了,然后又回到微博上骂杨超越,这样的从众心理就不足为奇了。而喊跳楼的那些人,被人肉出来,又有其他人去施行所谓正义的指责。

我们都不是圣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都可能成为恶人,也能成为正义的化身,甚至身兼两者。个性与稳定的认知,才是人最宝贵的东西。

此外,无论何时善良都应该成为成年人的基本准则,尽量去做就好。我们都是普通人,但是真的结结实实地参与了不普通的事件。

我就想问:大家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

你可能感兴趣的:(差距这么大,两个女孩的头条人生:她19岁,被围观坠楼;她19岁,话题C位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