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 商品只是赚钱的载体

比如鸭脖、小龙虾们,它们本身是什么脖、什么虾已经不重要,已经沦为麻辣、十三香、蒜蓉等 味道的载体。吃的不是肉,是味。

开始时,不是这样的。最初大家讲创意、拼体验,靠这些东西胜出。可慢慢的,创意太脆弱,体验太容易被复制,产品慢慢商品化

  • 比如手机,开始拼供应链、拼渠道。
  • 比如口红,是姹紫的还是嫣红,开始不那么重要的;重要的是有带货王替你喊:OMG,买它!

之所以想说这个,是感觉 App 这种出生时便是创意型的产品,也开始慢慢商品化

  • 比如,当一个好的创意 App 上架后,便有跟风者光速进场。如果后来者在运营推广等方面更强势,普通用户是无法分辨真假李逵。且,一般用户的心态是:谁好用、谁便宜,我就用谁。至于有没有抄袭模仿致敬,基本不关心;有点笑贫不笑娼的味道。
  • 比如,如果在 App Store 投放 100 元广告,能有 101 元收入,这种模式便可无限放大。App 的量化追踪,可比普通商品更加细致入微得多。比如,除了能追踪 App 本身的销售,还能追踪到 App 后续的内购、二次软化等。
  • 比如,某某产品 + 马化腾 = QQ 某产品。
  • 比如,拼音上已经有给 App 带货的实例了。

产品和运营是相辅相成的,只是比例问题。对于电商,运营的成份可能达到 9 甚至更高,具体卖的东西是鞋子袜子,还是手机电脑,已不重要,只要好卖就行;商品只是赚钱的载体。软件还没到这个比例,不过也是趋势。

当然,商品化也不能全部垄断,也会有小清新的生存空间。不过,依然,对于个人开发者、小团队,建议还是能组队尽早组队、能抱团尽早抱团、能融资尽早融资,留给小竞争者的机会窗口,越来越窄了


博客原文:0530 - 商品只是赚钱的载体

你可能感兴趣的:(0530 - 商品只是赚钱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