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芒智库丨沐渔
“青峰,你们的乐队还好吗?”
“很好,只不过我最近在solo(单独行动)”
“所以就不想回原来那支乐队了吗?”
“我出来放个风而已”
“那你这个风放的时间有点长吧”
《乐队的夏天》中马东频频cue到吴青峰关于苏打绿“休团”一事。
关于乐团,其近年来在华语音乐市场中的日渐式微已无需多言。红极一时的“旧团”逐渐衰落,可以扛起主流大旗的“新团”仍未出现,主流市场上乐团文化的断层,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推荐阅读:《乐团文化衰亡史:超级乐团缺位,“新旧”断层,回归小众》)。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音综《乐队的夏天》的播出更具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意义。而同样聚焦亚文化的“乐队”能否复制当年“嘻哈”的出圈,这对于出品方兼制作方的米未传媒而言,同样关系到其在《奇葩说》之后的下一步发展。
乐团题材是块“硬骨头”,“小众”命门圈层难破
话不多说,《乐队的夏天》首播战绩如何呢?有没有完成S+级综艺应有的市场反响呢?口碑方面,截至目前,其豆瓣评分为7.4分,相比此前的乐团综艺有所提升,但与同为二季度播出的优酷《这就是街舞2》9.5分、腾讯视频《忘不了餐厅》9.4分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市场热度方面,《乐队的夏天》25日晚首播结束后,爱奇艺热度指数显示数据为4500+,位于综艺热度榜的第7名,被《奔跑吧3》《向往的生活3》《我是唱作人》《极限挑战5》等多档节目甩在了身后。客观而言,首播当日的数据还需次日发酵方能更有市场参考意义,截至26日发稿前,《乐队的夏天》位于爱奇艺站内综艺热度榜第3名,相比首播当日有所提升,但距离第一二名仍有差距。
站内尚且如此,放到市场中与其他平台共同角逐时竞争表现又当如何呢?笔者将会继续关注节目的后续变动,以期《乐队的夏天》能为乐团文化带来真正的“夏天”!
有趣的是,小荧屏上乐团大战拉开序幕,大银幕上也正在上演一代乐团“五月天”的故事,音乐纪录片《五月天人生有限公司》24日上映以来累计票房2889.9万,豆瓣8.8分,“圈钱电影”“超长MV”“演唱会录影”在一众粉丝滤镜下的评论中,仍不时会看到这些不太和谐的字眼。小众文化的乐团题材注定只能是粉丝圈层里的狂欢。
而相比乐团电影口碑与票房的不成正比,一直以来乐团综艺在口碑与收视上的双双折戟,则“协调”了很多。2017年江苏卫视播出的《中国乐队》豆瓣仅4.9分,收视上令江苏卫视险些跌出前10,甚至一度被安徽卫视、山东卫视、四川卫视、天津卫视等二三线卫视碾压。2018年CCTV音乐频道也曾推出乐团综艺《超级乐队》,而最终口碑与收视也同样不太可观。
从此前市场情况来看,乐团题材注定是块儿“硬骨头”,而作为首次从语言类节目跨界音乐类节目的米未传媒要想拿下这块儿蛋糕,显然并不容易。
访谈式衔接、插画风后期,缺乏经验能否有可取之处?
口碑与热度均有些不上不下的《乐队的夏天》,究竟是一档怎样的乐团综艺呢?相比此前的乐团综艺、音乐节目是否有不同之处呢?米未传媒首次操刀的音综到底成色几何?
从首期来看,《乐队的夏天》赛制十分简洁,排位赛31支乐队晋级15支,而决定权便掌握在“乐迷”手中。100位大众乐迷每人1票,20位专业乐迷每人2票,由高晓松、张亚东、吴青峰、乔杉、马东(首期暂无欧阳娜娜)组成的超级乐迷每人10票。虽有不同年纪、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标准的“乐迷”们参与,但这样的投票方式在一众节目中并无太多新意。
赛制虽然简洁普通,但《乐队的夏天》相比此前的诸多音乐节目而言也有不少个性之处。马东担任主理人的过程中,在乐团表演间隙穿插访谈,访谈内容十分跳脱,因此便出现了马东追问吴青峰关于苏打绿“休团”一事的热闹场景,也八卦出了皇后皮箱乐队成员之间的爱情故事。这样的节奏把控增加了节目在舞台表演之外的看点,照顾了对乐团知之甚少的部分观众,但弊端在于,对忠实乐迷观众而言,这样的画蛇添足之举难免有些顾此失彼。
除了马东的访谈式衔接,《乐队的夏天》还有一大独特之处便是其插画风格的后期。在节目中随处可见充满夏天元素的系列贴纸,这为节目形成了独特的视觉体验。然而从语言类节目到音乐类节目,米未传媒需要跨越的障碍还有许多,团队过去缺乏音乐节目的制作经验,这反应在节目的最终制作与呈现上的不成熟便十分明显。
就舞美设计而言,在颜色搭配上,自《中国好声音》以来,国内的音乐节目十分追求舞台的纯净与质感效果,为追求统一协调性,工作人员与嘉宾的衣服都需统筹,如《中国好声音》的黑红经典搭配,《明日之子》深蓝配橙红,《创造101》的粉色系包装,《青春有你》采用蓝黄碰撞……主题色呼应节目主题,主题色之外则往往采用黑色进行统一,但不走寻常路的《乐队的夏天》则延续了“奇葩说”式舞美,五颜六色一样不少,色块组合十分鲜明。
《乐队的夏天》演播厅一角
而在其他舞台设计上,过去音乐节目从舞台功能区划分,到灯光烟雾的配合,往往大繁至简,以帮助观众聚焦作品本身,如《歌手》的灯光舞美便是简约极致。而在《乐队的夏天》中,本就不规则的演播厅被划分为A、B两个舞台,还有观众区、嘉宾区、控制台散落其间,这使得节目不管是全景还是运动镜头都有些杂乱无章。而让观众眼花缭乱的除了零散不规则的功能划分,还少不了全场600多把发光吉他的“功劳”,加上灯光后整个演播厅都在发光,这令观众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
《乐队的夏天》演播厅全景
在拍摄剪辑上,《奇葩说》这类语言节目对拍摄剪辑的要求并不高,几个基础的景别机位便能处理好,而到了音乐类节目中,拍摄与剪辑无疑对节目的最终呈现效果至关重要。《奇葩说》中常常出现的鬼畜剪辑在《乐队的夏天》未必适用,如第一期中为了给观众普及什么叫“朋克”,将“我要吃烤鸭”“我要玩游戏”等表演歌词进行了一番鬼畜剪辑后,不仅没有科普效果,反而容易令观众对“朋克”产生只有肤浅、无脑、口水的认知。
从赛制、后期、舞美、拍摄、剪辑等方面来看,《乐队的夏天》在展现自身独特性的同时,或许还应考虑一下观众的想法。
《奇葩说》后继无“综”,马东与米未也有“冬”年危机?
音乐综艺在前几年的开发中,呈现形式上的创新被挖掘殆尽,如专业竞技的《歌手》、星素结合的《我想和你唱》、悬疑竞猜的《蒙面唱将猜猜猜》、艺人跨界的《跨界歌王》、男女对唱的《这就是歌唱·对唱季》等。而与此同时,在《中国有嘻哈》后,音乐节目的开发进入到了对题材细分的挖掘上,如声乐演唱的《声入人心》、电音文化的《即刻电音》以及这次展现乐团文化的《乐队的夏天》,题材的垂直细分成为音综破解发展难题的着力点。
但对于《乐队的夏天》的出品方兼制作方的米未传媒而言,这档节目不仅关系其综艺板块的发展,更关系到米未自身的转型发展。2015年正式成立后不到一个月,米未传媒便获得了创新工场、真格基金等投资方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有着《奇葩说》成功光环的米未传媒可谓含着金汤勺出身,但米未还想要更大的蛋糕。
北京米未传媒有限公司股权结构
在综艺制作之外,米未传媒签约了从《奇葩说》走红的马薇薇、颜如晶、范湉湉、肖骁等网生艺人,发展艺人经纪业务,并结合自身优势推出付费音频产品《好好说话》,进军数字音频。除此之外,其电商业务也在布局中,通过米未小卖部出售粑粑瓜子、狼人杀卡牌等配套衍生品,商业版图覆盖了产业上下游的各个环节。
米未传媒全链路布局、多条腿走路的战略成绩如何呢?除了自家节目外,米未艺人的发展资源并不多,而比起嘉行、壹心、乐华等公司其在艺人经纪运营上也存在明显的专业差距,因此经纪业务板块儿很难有新的增量;在数字音频方面,《好好说话》在喜马拉雅的播放量为8088.2万,而相比第一部,第二部下滑严重;在电商方面,米未小卖部淘宝店铺已悄然下线,官方微博停留在2018年9月,评论中只留下几位粉丝找不到店铺的困惑……
米未小卖部下线
其他业务不景气的同时,业务线中最核心的综艺制作又如何呢?“奇葩说”IP火爆一时,推出了系列节目《奇葩来了》《奇葩大会》,此外还有《饭局的诱惑》《拜拜啦肉肉》《黑白星球》等节目相继上线,但却没有一档能够从《奇葩说》手中接过大旗,“奇葩说”价值持续消耗,新的爆款姗姗来迟,米未应该如何续命呢?
转型成为了摆在米未传媒前进路上的一道关卡,从语言类节目到音乐类节目的跨界,关系到的是资本对米未内容生产的信心。而对于27岁才开始进入电视行业的马东而言,《奇葩说》之前,其在公众心中的形象离不开父亲马季,直到《奇葩说》爆红后,马东才凭借自己的舌灿莲花、睿智幽默、犀利独到获得大批年轻人的喜爱。
《奇葩说》的马东懂年轻人吗?是的,他很懂,也因此《奇葩说》很成功。但现在的马东还懂年轻人吗?未知。
《乐队的夏天》节目开篇,马东便在一段VCR中表示:“鄙人先天的五音不全,天生音痴,科学家说人类里有百分之三的人因为基因缺陷,7个音里只能听见5个,而我只能听见4个。”并没有音乐天赋甚至基础的马东,开始做音乐节目,这种“避长扬短”的做法是否可取不得而知。
结语
从《乐队的夏天》来看,乐团文化想要实现“嘻哈”当年从小众到大众的复兴,还有一段路要走,这既关系到整个娱乐行业的发展,也关系到一点运气问题。而从语言类节目到音乐类节目,米未和马东都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舒适圈,然而对于音综这个全新的领域而言,他们同样也还需要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