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小希/笔
我读的这个版本,作者梅寒,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私以为, 此书不严谨。书中有几处明显错误,好在前后一联系,虽然不至于妨碍阅读,总有点如鲠在喉。
曾国潘,小学历史书里面的任务,知道的就是他搞洋务运动,评价不是很好。后来很多人说曾国潘这个人很值得一读,也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卖国贼/奸臣。相知到底如何,必须亲自去了解。不过读完此书,最大的感受就是,曾国潘这一生,这是太不容易了。
1811年,曾国潘出生,家境也就是一般小乡绅。虽说他出生时有“巨蟒天降”的传说,可终究也只是以俗人,而和这传说对应的,是折磨他大半生的癣(xuan)疾,可这这也并不是什么好事。路过的和尚给他的谶(chen)语是:恭喜曾门得贵子,二四秋举二七进,八六升迁六一人,三生有幸壮门庭。
曾家读书,得益于曾国潘的爷爷曾玉屏。于是,曾国潘的父亲曾麟书十六次考试,终在四十三岁时第十七次考试得中秀才。
从政之路
1825年,14岁的曾国潘跟父亲一起到长沙应童子试。曾国潘第一次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心境打开。1834年,23岁的曾国潘再次到长沙考试,中举。然1835年京城会试,落败。在父亲的鼓励及支持下,1838年会试得三甲,高中。从他第一次童子试到京试高中,用去了13年。此时他已27岁了。不得不说,他考试确实没什么天赋。
得益于道光帝面试成绩不错,以及老师穆彰阿,接下来曾国潘十年七迁,一路从从七品做到了二品大员。可是“三年清知府,十年雪花银”不适用京官,再加上曾国潘本身不善于结交大臣,开支节俭,导致他这十年来经常捉襟见肘,入不敷出。总感觉这官当的也是憋屈。
1851年咸丰帝上台后,穆彰阿被革职,原来支持曾国潘的老师和皇帝均不在,他的官场之路更是如履薄冰。同时,太平军的兴起,曾国潘的频频谏言,导致咸丰帝大怒,再加上琦善一案,与京中大臣的关系彻底降到冰点。终在1852年得江西乡试正主考官的外差,离开京城,这一走,竟是十二年。
十二年平定太平天国的艰辛自不必说,其中还一年多被放养回乡。到1864年回京,他已经53岁了。太平军刚歼灭,又被派去剿捻军。一年多无功而返。好不容易过了一段相对安定的日子,又于1870年派去处理天津教案,因此背上“卖国贼”的骂名。多年疾病缠身,1872年去世。享年61岁。
回望这一生,也就读书时代过得可能无忧无虑些,进了官场,彻底浮浮沉沉。
戎马生涯
离开官场的曾国潘,怎么也没有想到,未来的路会比官场更不好走。为剿灭太平军,1852年,在左宗棠的见一下,张亮基举荐在家丁忧的曾国潘,并由郭嵩焘(dao)两次上门,这才出山。作者说曾国潘不轻易动身是在为其出山办团练寻找筹码。因为湖南的阶级形势复杂,他虽贵为二品大员,却一无要职,二无帮手。可见当时的曾国潘是能够预见前途之艰辛的。
曾国潘到长沙后,跟左中棠见面,两人也是亦敌亦友,纠缠半生。团练刚搞不久,原本支持他的湖南巡抚张亮基升迁,左中棠北上,在湖南毫无根基的他,“团练大臣”的身份十分尴尬。1853年,他设立审案局,信丰“乱世当用重典”,从这里也可看出,他骨子里还是有阴狠成分的。曾国潘随意抓人杀人的权力,犯了众怒不说,还有越俎代庖之嫌,终于在他将手伸向不该他管辖的绿营兵时,尝了恶果。文中写到绿营兵冲进了曾国潘的公馆,见人就打,为保命,他不得不厚着脸皮向住他隔壁的时任湖南巡抚的骆秉章求助。可惜,小命虽保,却无公正可言。湖南各级官员对他的敌视和反抗,使得他不得不离开长沙。
曾国潘来到了衡州,笼络了一众人才,继续创办湘军,从陆师到水师,从栅板到战舰。1854年,一万多湘军,第一次出战靖港,惨败,曾国潘投水自杀未果。幸好湘潭大捷,并在不久后武昌大胜,这才扭转局面。可惜自古“功高盖主”,咸丰帝的猜忌以及指挥不明,导致东下江西的湘军,于九江再次惨败。曾国潘再次试图自杀,未果。随着得力将领罗泽南的离开,原本就被战争搞得焦头烂额的曾国潘更是举步维艰,他又回到了类似当年长沙的困境。
1857年,曾麟书去世,曾国潘未等到谕旨,就急匆匆离开江西,除了心系家人,也是想早点拜托当前稀烂的局面吧。可惜,他这一走,代价是被迫丢军弃权。在家乡闲赋的一年多,曾国潘也回首过往,为什么在京为管也好,还是在外打仗也好,最后都是仓皇而逃?反思过后,1858年再次出山的曾国潘,终于收起了全身的刺,学会了圆滑。
三河战败,曾国潘失去了六弟曾国华和爱将李续宾。后李鸿章出场,左宗棠也入账中,此时曾国潘接任两江总督。因未听左宗棠劝诫,被困祁门,终在左宗棠帮助下脱险。随着太平天国自身的内讧,安庆克复,攻陷天京,终于1864年平定太平军。
还是“功高盖主”,加封后的曾国潘为减少皇家猜忌,自裁湘军。1865年,其奉命北上镇压捻军时,能调动的湘军只剩陆仟。剿捻一年多无功,还受李鸿章的槐军牵绊,过度操劳且七度接到廷寄责备,他自己也感受到老之将至的衰弱无奈和对清廷的心寒。后李鸿章奉命替换曾,于1868年终剿灭捻军。
从镇压太平军起,到剿灭捻军, 整整17年,曾国潘的日子真是不好过。57岁的他也算是念过半百,原本文官出身的他,却在战场厮杀十几年。不知午夜梦回,有没有觉得他走的是一条错误的路。也一直很奇怪,清廷为何用一个根本不懂调兵遣将的人去打仗。
兴办洋务
镇压太平天国期间,曾国潘就萌芽了“以夷制夷,强我中华”的想法,后付诸行动,就是我们后来知晓的洋务运动。他于1861年兴办了安庆军械所,1865年成立了江南制造总局,并奏请选派幼童西方留学。
惨淡落幕
1970年的曾国潘,身体已接近崩溃。天津教案爆发,清廷也不管其重疾缠身,一道谕旨将其派去处理,此时,他已经预见到了悲惨结局。结果如他所料,尽管他觉得自己是揣摩到清廷的意思,并按章办事,可他也确实误听人言,做了不可挽回之事。这卖国的千古骂名,即使他不是心甘情愿,可也不是毫无来由。此间种种,他不能像任何人抱怨,也不能诉说,无人能理解也无人关心他的苦衷。
1872年, 病魔终究还是没有放过他,于3月12日,在两江总督府,与世长逝。
不论成败,不论功过,仅就这本书描述的曾国潘的一生来说,真是命途多舛,即使位极人臣,也是如履薄冰,不知他在最后的日子里,是否有撼。于我而言,总觉得他这一生太辛苦,为了高举自己心中那杆“治世救人”的大旗,付出多少艰辛。而他誓死效忠的朝廷和要救于水火的百姓,说不清究竟是谁负了谁。为了一个完全不信任自己的主子,到底值不值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