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芥末专栏」的第二年

我与「芥末专栏」的第二年_第1张图片
新的一年

2017年就这样洋洋洒洒地登场了,像是赢了一样。

以往辞旧迎新,总会有些焦虑,觉得一年一年就这样过去了,生活日复一日,自己好像并没有什么长进。今年却是好了很多,少了突如其来的失落感。可能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 多的让自己不想难为自己了。

我与「芥末专栏」的第二年_第2张图片
行走

2016年,是我与「芥末专栏」结缘的第二个整年,这一年,我像个戴着斗笠在山野间低头行走的人,一边开拓,一边播种,只不过低产得要命。

除了由于装修申请了3个月的假期,还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到芝士会专栏作家的行列中来,我的更新频率也可以慢下来一些。记得当初开设专栏的时候,一个稍显高尚的愿望,是希望身边的人,把写作当作一件平民化的事情来对待,现在看来,也算遂了初愿。

这段坚持的背后,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插曲。

三毛说:“如果我突然停顿了,那只表示我在培养自己、沉淀自己,在告诉自己:写,是重要,而有时搁笔不写,却是更重要。”

「芥末专栏」写到50期的时候,我有一种脑子被掏空的苍白感。我觉得我的那点小情绪,小感伤,小文艺,只够写这么多的,我的积累只够我无病呻吟50次,再多也精彩不到哪里去了。我应该像三毛一样,给自己一大段时间去沉淀。

于是我找到群主,说我要退出,他大概以为我在胡闹,没怎么理会我。我第二次提起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知道我是认真的,便尊重我的选择,要我写一篇告别的文章。

我与「芥末专栏」的第二年_第3张图片
坚持

当时正值芝士会庆祝两周年,其中一次活动是群主讲述社群的故事。那天来的人很多,几乎每个在这里有所收获的人,都会好奇它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吧。

那天的演讲里有一段是有关「芥末专栏」的,他讲我最初加入社群时,是一个如何没有存在感的形象,讲他是如何发现我的写作能力,讲他在怎样的一个情境下给我打电话,邀请我来社群开专栏,讲我这一路的旅程。从最初的茫然不知所措,到后来的驾轻就熟,再到一点点有了我的粉丝群体, 后来的话我没有听下去,因为我扯掉了耳机,在手机这头泣不成声。

我像《百年孤独》里面对行刑队的奥雷连诺,想起了那个去看冰的下午,发现人生的很多事情都起源于一个小小的偶然或一个不经意的决定,走着走着,也忘了为什么要出发。只有回头看,才发现生活里的一连串事件,全是因为当初那个无足轻重的决定。

那天晚上有三个人相继打电话给我,他们大概是了解我,面对未来坚强的像一支队伍,面对回忆却总是溃不成军。

那天晚上,我抱着手机一直在哭,说不出来哭的原因,好像不完全是感动。这种情绪一直延续到第二天下午,只要一静下来,眼泪就莫名其妙地席卷而来。

后来我找群主说,我想我找到原因了,的确不全是感动,而是不舍,是因为我知道,不久后我就要放弃它了。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出群主如释重负的心情,他大概觉得这个人有救了,两个人又讨论了一番利弊,最后的决定是,接着写。

这段插曲很少人知道,如果不是那天群主声情并茂地讲故事,就不会有我与「芥末专栏」的第二个整年,不会有大洋哥和小满的故事,不会有10万阅读量。

我与「芥末专栏」的第二年_第4张图片
绽放

说起10万,那是我停笔三个月后的第一篇文章,我一直在思考要以什么样的主题高调回归,实在没有好的想法,那个时候的我,刚刚结束了装修的日子,精神比物质更匮乏。王老师经常说,治好文艺女青年,就让她生个孩子。在我看来大可不必。 生活的琐碎里,到处都是消毒药水,想不接地气太难。

确定这个主题的时候,我坐在大连通往沈阳的火车上,我看见列车徐徐地使离站台,沿着目光的方向,把近处的高楼甩在身后,把远处的山陵甩在身后,把大片的田野甩在身后。我像是个飞出笼子的鸟儿,面对天地茫茫不知所归,突然有点想家。

就在那个时候,我确定了文章的题目——《大连,一座生病的城市》。

那篇文章发出去三四个小时,阅读量突破五千,我有点惊讶。第二天早晨起来,阅读量破万,我觉得不得了了。几个小时之后,两万,五万,十万,文章势不可挡地传播开来,我开始像是个局外人,观看一场闹剧,看它怎么收尾。

有那么几次试验,文章在一关一开的瞬间,就有近百的阅读量增长。我第一次通过一个小小的手机屏幕,切身地感受到互联网传播的力量之大。

开始不断地有朋友过来跟我说,我的朋友圈到处都是你那篇文章,一些不太熟的公司同事,也会用这样的方式打招呼:嘿,文章写的不错。我有一种不适感,像是农村人进城的那种不知所措。

群主说,芥末,以后在大连行走,记得洗头。

我有些懵,或者说后知后觉,哦,原来我写了一件很多人有共鸣的事情。

留言区的回复非常精彩,精彩大过文章本身。有感性的有理性的,有反对的有赞成的,有鼓励的有贬损的。最开始我一一回复,后来实在无力顾及,但那些客观地指出问题的人,我是一定会给予回复的。

当然也有人出言不逊,比如不爱待滚出去啊,满嘴胡言乱语无病呻吟,这样的我基本都会把它们关在后台,让它们不见天日,因为它们有点污染环境。

群主问,你看到后台有人骂你,是什么心情?

我说我还蛮淡定的,总不能人人都捧着你。

10万的故事就这样过去了,余波存留了几天,我像个暴发户一夜返贫,但其实内心是非常平淡的,贫瘠的日子更自由。要说我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什么,那便是越发地相信柔软的力量,网上关于大连的文章,声嘶力竭,有理有据,深入客观的有很多,而我只是讲了一些平常人的故事,却更容易深入人心。

我与「芥末专栏」的第二年_第5张图片
平静

那么,我自身在与「芥末专栏」的第二年里,有什么改变了的呢?有的。

开始喜欢棉麻的东西,浅色的。从年初到夏天买过7件白色棉麻衬衫。喜欢宽松的衣物,不喜欢任何形式的打底裤和丝袜,有一件深红色裤子和一件黄的扎眼的外套,再也没穿过。

开始不好好说话,对的,你没有看错,是“不”。双子座的 两个自己总是争抢着亮相,仿佛文章里正儿八经的话说太多了,生活里就喜欢简单点,嗯对,说话的方式简单点。

开始愈发地心态平和。写作是一种治疗,当我越来越多地一字一句探究自己的内在,我就越有耐心接受人和事物的慢慢改变,也有耐心等待生活中所有的迟到。觉得生活可以被自己所控,便不再那么焦虑了。

当然,积累了更多的感谢。

感谢群主,这个被我夸到男朋友开始吃醋的人,一直都是「芥末专栏」的领路人。

感谢小编,每次都能把我想要表达的东西,通过精心的编排展现出来。她说,从第一次专栏到现在,仿佛已经心有灵犀了。

感谢小光,因为他一直在感谢我的坚持,仿佛我的努力也给了他某种力量,这让我很欣慰。他总是在我的文章不温不火的时候,给我点赞,留言、打赏和转发,可对于那些关注度比较高的文章,他就默默地假装没看见。

感谢绵羊,我心目中最可爱的女生,以前总在朋友圈晒她跑完步的自拍照,照片里红扑扑的小脸蛋,摆出一副逗比的表情,然后说自己好美。最近她结婚了,和同样可爱的人。

绵羊我们没有见过,但她经常告诉我,她有多喜欢我的文章。这或多或少地满足了我的虚荣心,和一份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味。

感谢傻子,超哥,欣欣,bobo,大洋哥,骨头叔,小满,黄师傅......那些出现在我文章的人,我在写你们的时候,其实是为自己的情感寻找模特。

感谢........

2017年就这样洋洋洒洒地登场了,像是赢了一样。 这是我与「芥末专栏」的第三年,会发生一些什么故事呢?突然变得好期待。

期待~
我与「芥末专栏」的第二年_第6张图片
芥末

芥末

芝士会成员

社群签约作家

一个自称IT女民工的文艺女青年

极度理性又极度感性的双子座

本期为芥末专栏第61期

欢迎分享转发,原创专栏每周更新

我与「芥末专栏」的第二年_第7张图片
芝士会,欢迎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与「芥末专栏」的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