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令你受益一生的30秒习惯(The 30 Second Habit with a Lifelong Impact)

原作者: Robyn Scott

文章来源:Medium

翻译:Joyce Cheng


译文仅供个人学习,不用于任何形式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原作者、文章来源、翻译作者及链接,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


题图

世事捷径。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爱好者,我深知这一点,尤其在读了与之相关的无穷尽的书籍与博客之后,我尝试了许许多多的建议——大多徒劳无功。所以我可不是随随便便写下这篇博文。我敲下键盘只因我深信,在几个月的试验之后,我听过的最简单的建议之一也是最好的建议。

这建议并非来自一本畅销书——确实没有一家出版社希望如此:即使是最有说服力的管理学思想家也会以此为题出一整本书。这建议也并非诞生于我们当今这个充斥着数字化和不满的世界。正相反,这个建议是一个生于19世纪的男人曾给予他那十几岁的孙儿的,那孙儿现在也五十出头了。

这个五十出头的男人,是商业界首屈一指的幕后推手,是我见过的最有趣的人之一。他曾帮助设计过一些家喻户晓的品牌。现在,他只在觉得有价值要分享给世界时才出手,于是他空降到一些公司解决它们股价威胁造成的危机。有时候,如果他足够感兴趣的话,他会为财富500强的CEO和政治家们撰写讲稿。他的讲稿价值六位数。他酷爱阅读,写作上也极其多产。他写小说,但是只为了好玩儿:一旦完成,立即焚毁。他不认为出版自己的作品有任何意义,也毫不追求一般意义上的曝光量。他的朋友都是这个星球上最有权势的人——商界领袖、政治家、演员,及其他艺术名流。但是如果你在谷歌上搜索他,却发现他在网络汪洋中几近无迹可寻。

我第一次遇见他时,是在他的公寓里喝咖啡,当时一群人在那里讨论一项高度政治化的非洲非营利项目的策略。桌边坐的这群人非常活跃,几乎啥人都有。正在为大家做咖啡的主人,则几乎一言不发。但是他难得插嘴的那几次,不论是一个简短的问题还是意见,却都一针见血直指要害——礼貌而巧妙地打断了那些妨碍讨论的陈腔滥调。这简直是大师级的技巧:如同目睹伦敦爱乐乐团的指挥引领一个小镇学生乐团走上正轨。

因此,当他跟大家分享他所得到的一些最好的建议时,我完全洗耳恭听。

如果你只做一件事,那么请做这件事

在他只有十几岁准备开始上高中时,他的祖父把他叫到一边,告诉了他下面这段话:

在每一堂课、每一个会议,或是任何一个重要的事情发生之后,立即花30秒的时间——不多不少——记下要点。如果你坚持这样做,他的祖父说,甚至你只做这件事,不做额外的复习,你都可以学得很好。

他做到了,果真如此。从那时开始,他在各种事情上取得了今日之成就,并仍有足够的空间来体验精彩的生活。后来他把这个忠告给予了他的两个儿子,他们在自己年轻的职业生涯中做得十分出色。

这个习惯我试了好几个月了。迄今为止我发现了以下事实:

1.它并不是记笔记:不要只是因为你记下了一场会议中的每一件事,就认为自己有借口逃避30秒的总结。尽管简短,这个30秒习惯的练习跟记笔记完全不一样。它是解释、确立优先级以及决策的一系列行为。

2.它需要你付出努力:决定哪些是要点有时让人殚精竭虑。这时你会发现,以前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所有要点,于是找借口不去做这种简洁的思维冲刺——大脑的百米赛跑——是多么奇怪。

3.细节是陷阱:由于我们经常肤浅地记下每件事,所以我们会不去努力思忖真正有价值的事情是什么。然而,所谓优秀其实是精简的艺术。30秒的回顾能够防止我们用数量取代质量。

4.你必须迅速行动:如果你等上几个小时再回顾的话,你可能只记得事实,却遗漏了细微差别。而这对决定什么是要点至关重要。可能是别人说话的语气,或是一个看似简单的建议对很多人的启发,或是一句不经意的评论在你的脑海中触发的创意。

5.你学会了更好地聆听,更好地提问:一旦你掌握了这个30秒回顾的习惯,它就会开始改变你集中注意力的方式,无论是听人演讲还是参加讨论。这就好像是在一堆嘈杂的噪音中侦测简单的旋律一样。而正因为你更加集中注意力去听,并且问出的问题更好更能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于是你的30秒回顾也就变得更加有用。

6.你能够为他人提供更多帮助:30秒回顾的习惯主要建立在对他人之需求的察觉上。即使目的在于梳理未来的交谈中不同的兴趣点,它也使你能够更好的理解别人的需要,解决别人的问题。这在我的意料之中,数月内我采访了很多慷慨行善的人,有一点令我震惊,那就是他们其实有着自己独特的30秒回顾习惯:关注于他们如何能为他人提供最佳帮助。

7.这个习惯会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有价值:你每练习一次,它就愈加简单,愈加有用,也愈加有趣。

你可能感兴趣的:([译]令你受益一生的30秒习惯(The 30 Second Habit with a Lifelong Imp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