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专题第1期话题讨论精选集

【国学与传统文化】专题第1期话题讨论精选集_第1张图片
整理|心海涤尘      修订|一凡


什么是国学?什么是你心目中的国学?相信每一位喜欢国学、研究国学的简友,都有自己的答案。

“国学与传统文化”专题群,于2017年7月1日晚举行了首次话题讨论活动,正本清源,兼容并蓄,正如古人秉烛夜谈。现选录当日讨论精华如下:

刘向雄:国学的范围很广,应该是本土化的,能与其他文化类型相区别的精神、文化、传统、习俗、习惯,甚至是物品。如果把人分为身、智、心、灵四个方面,我们的见闻还是在智这一层次,至于心和灵,心性和灵性,很少有人主动去从古代经典汲取营养。我认为的国学,其实是一种向内的自我修行,儒释道都朝向这个方向,知识可以不断更新,但修养和修身是向后看的,向圣贤、佛陀看齐的。

唔智:我觉得,国学主要是以儒释道三家为载体,是对宇宙、生命、人体学问的“天人合一”不同表达,本质上都在讲“天道人伦”,是一以贯之的。就是说他们都是关于天道观、宇宙观、生命观、人生观、生死观、荣辱观、人际观、得失观等根本观念系统及贯穿于其中的价值观的系统论述。释道着眼于离世修善成真,对世间讲因果以济世。儒家则从孝入手,通过“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修养工夫,逐步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因为大成儒家不离世而修真,中国文化在主线上一直都是以儒为基础,儒释道三家相融相助的圆容文化体系,这是从文化的角度上论说。

童年的流星:从洁癖角度,我不愿用“国学”这个词。如果的确想与西学切割,我更愿意多说俩字:华夏之学或者中国之学。这是文明与蛮夷之别。

心技一体:每一次“国学”都是一次政治运动,看到无数人自觉自愿地使用“国学”,说明这运动比较深入人心。晚清提倡“国学”为了回应西学东渐,民国讨论“国学”基本在辩“国粹”和“国故”,九十年代再提“国学”胎死腹中……现在的“国学”分很多块,在高校建国学院的行为寓意如何讳莫如深,国学院内的老师们倒是出于学科自觉性会为“国学”辩护(尽管他们也未必常常使用“国学”这一概念)。市场上的“国学”盛行,当然是因为有利可图。至于为何有这样的消费需求,恐怕是因为很多人无处安放的生存焦虑。

一凡有话说:我觉得,国学是指以经史子集为代表的,中国固有的传统学术。从时间来说,是集中在近代(姑且以鸦片战争为分界)以前。之后的,多数只能算是对国学的研究,包括所谓汉学。这个只是粗略的表述,无需深究。

九秋之菊:我个人觉得国学是个很宽泛的话题,仅就自己熟悉的书法作品中的对联,谈谈感想。以左宗棠的一副对联为例,书法作品不仅有书法的墨韵之美,对联的寓意也深刻: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左宗棠有深厚的人文学养,他用24个字就把修身、齐家的儒家伦理及政治、经营、处世、做人等哲理蕴含其中。隶书厚重、大气,比较符合这幅对联所蕴含的寓意,用隶书书写,也算是与其寓意相得益彰。

赵大山:李零说,国学是国将不国之学,意谓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学术有灭亡之虞,所以提出国学一说,加以保护。从宽处而言,国学包括中国旧有的所有学术,如此,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马一浮先生认为,国学是六经之学,也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当代社科院研究员刘梦溪教授推祟这一观点。因为六经是诸子学说的源泉。六经之学,也就是立身治国的学问,根本点可落实到做人,所以国学就是做人之学。这么说也可与西方文化做显著区隔。西方宗教文化认为人是上帝的子女,人追求的是回到天堂,也就是上帝身边去。佛教文化追求成佛,佛就是非人,主张脱离现世世界,进入绝对清凉寂静的涅槃世界。而中国文化做人的学问,重现世,重责任,重义务。所以,我赞同马一浮、刘梦溪两先生的观点,国学是六经之学,是做人的学问。

雪花如糖:每一种文化在发展中,都会不由自主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因此很难界定哪些东西完完全全是华夏文明。但清末的西学东渐的确是个分水岭,因为这是中国以主动的姿态大规模地吸收西方文化的开始。所以,如果硬要给国学下个定义,应该是最能体现华夏文明特质的就可叫国学。当然国学中有精华亦有糟粕。

心技一体:学科体系这东西就是西方人搞出来的。蔡元培的学制改革,让中文系读《诗经》,历史系读《尚书》,哲学系读《周易》。经学的传统至此就彻底崩溃了。经学的重建是这十几年才有的事情,很多国学院的主要工作就是做经学。民国时候清华国学院的一个重要口号,就是不分科。

半山半水:赞同,分科严重破坏国学的生存。不过有时,也是没办法,处人之下就要这样,所谓师夷长技。只是现在渐行渐远,民族复兴,很大一部分应该是文化复兴,任重而道远。

童年的流星:没有老庄荀韩,怎么可以叫国学。不赞成国学局限于经学。传统文化都是这样被人为割裂的。

东风槐雪:主流价值观没有那么物质了,文化复兴就有希望了。提及传统文化,感觉多数人都是不理解的状态,就我自身的经历而言,这点感觉很明显,我是工科出身的,爱好诗词古文,结果感觉很另类,甚至有被笑话“古典”的。但是后来进入社会,发现重视传统文化的,大都是物质丰富后,达到一定认知层次的人。觉得中国诗词大会办得比较好,个人也喜欢看典籍。典籍虽然在生活中大都不会转化成实际的价值,但是对于为人处世、个人修养,在长久的实践中还是颇有助益的。人在发展到一定层次的时候,反而会从物质中回归到根本,注重修身养性。

一凡有话说:感谢各位的分享。相信每个人今天都有些收获。我们的讨论,初衷是想听到大家对某一个问题的认识、理解,帮助拓展自己的视野、思维,不刻意去标榜什么。所有的讨论、学习,最后归结到我们自己,我们具体的每一个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是最重要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学与传统文化】专题第1期话题讨论精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