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反馈阶段的认知偏差

陆蓉的《行为金融学》课,帮大家建立一个更贴近实战的金融思维。

信息反馈阶段有哪些认知偏差?

人在信息反馈阶段,会出现几种常见的认知偏差。包括:

自我归因、后见之明、认知失调、确认性偏差、神奇式思考,这些都是心理学的研究结果。

也就是说,已经看到结果了,但对待结果的态度却与机器人不同,这些认知偏差会重蹈覆辙而不是越来越理性。

自我归因

信息反馈阶段第一种认知偏差就是自我归因偏差。

归因就是追溯事情产生的原因,这种偏差说的就是,人容易把好的结果归于自己的能力,而把坏的结果归于他人或客观原因。

盈利了,统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失败了,统统归因于他人或客观原因。这就是自我归因偏差。

总之,自我归因偏差使得人不知道自己为何会盈利,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亏损,下次投资时并不会变得更聪明,而是会重蹈覆辙。

后见之明

其实是没有这个词的,那个众所周知的成语应该叫“先见之明”。先见之明,指在出现结果之前,就预测到结果的能力。

这个后见之明指的是当事情已经出现结果之后,误以为自己早就知道结果的一种幻觉。

人们经常在某些不确定事件的结果出现后,觉得似乎“我早就知道是这个结果”。这种“后见之明”使人们对自己的判断能力感到自豪。在投资中,后见之明使人们在估计风险时过度乐观,从而导致投资失败。

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说的是,当事情出现的结果与预想不一致时,人感到一种不协调的痛苦,为避免这种痛苦,可能会对事实选择视而不见或故意歪曲。

就如有人花多年积蓄买了房子,就不允许别人提这个房子降价的信息。因为降价会让自己感到认知失调,非常痛苦。所以宁愿选择不听、不看的方式来避免这种痛苦。

投资时也是一样。买入之后,就不去看坏消息。卖出之后,就不去看好消息。

因为这些不利信息都会让自己感到痛苦。而且投资者常常有一种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只关注自己所投资的那个资产的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信息没有发生,而是你在人为规避而已。

确认性偏差

确认性偏差,也非常常见,指的是人一旦形成一种观念,就会从肯定自己的一面寻找证据,而不倾向于从否定自己的一面寻找证据。

正面和反面的信息都有,只是在有目的地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信息。通常,总是能找到自己要的信息,但这并不代表决策就是对的。

神奇式思考

神奇式思考是将相关性误以为因果关系而致。

在金融市场上,因为不可控情形太多,这种认知偏差就更常见了,比如,公司金融里,有些公司的某些投资或管理决策刚好是在业绩提升前做的,公司管理者就会不断重复这些决策,即使这些决策与业绩根本无关。

在投资中,可能也会把一些具有相关性的事物误以为是因果关系,重复着自认为正确的投资模式。

但实际上,它们只是相关而已。成功的话也只不过是概率在发挥作用。例如,大多数笃信股票投资技术分析的人,会根据技术指标来进行投资,盈利后认为某些技术指标对于指导投资非常有用,这很有可能就是一种神奇式的思考。

总结

信息反馈阶段,人的认知偏差主要有自我归因偏差、后见之明偏差、认知失调、确认性偏差和神奇式思考等。

正是因为在信息的反馈阶段存在这些偏差,导致了人们并不能像传统金融学预期的,可以通过不断的反馈学习而纠正自身的错误。

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重蹈覆辙,踩过的坑下次还会再踩。

所以,正确归因、尽量用反例来思考、寻找因果证据,可以帮助改善信息反馈阶段的认知偏差。

你可能感兴趣的:(信息反馈阶段的认知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