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男女,是谓大同

饮食男女,是谓大同_第1张图片

1.

1990年,李安在纽约郊区的家中烧了六年的饭,那年暑假,小儿子出生。据说当时李安的银行存折只有三十四块美金,用他自己的话说,简直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但小儿子的出生给他人生带来了转机。同年11月,李安的剧本《推手》和《喜宴》相继在台湾“新闻局”第一届扩大优良剧本甄选中获得首奖和次奖,正式拉开了李安导演生涯的序幕。

《推手》和《喜宴》对李安的意义无需多言,但今天我想说说,与这两部电影并列李安“父亲三部曲”系列也是该系列尾声的一部——《饮食男女》。

《饮食男女》是李安第一次拍不是自己写的剧本,剧本想法源自《喜宴》剪辑期间。当时《推手》的缔造者徐立功去纽约探班,聊起他的电视连续剧《四千金》,讲述的是鳏夫老爸与四个女儿的故事。聊至兴起,有了翻炒旧饭的念头。

后来,见李安没动静,徐立功找来了王蕙琳写剧本,十五天内完成了初稿,那便是《饮食男女》的雏形。

故事讲述了孤身一人的大厨父亲,试图通过自己这辈子最拿手的厨艺,维系妻子逝去后与三个女儿的家庭关系。

但纵使饭桌上的饭菜多么可口诱人,也抵挡不住女儿们日渐成长的心事和台面下一系列生活变故引发的暗涌。


2.

片子以一段足以载入华语电影影史的蒙太奇片段开头,眼花缭乱的刀工和蒸、炸、炒、煨的自由切换,吊足了每个观影者的胃口,也就此交代,这个故事离不开“吃”。


电影片段

这是男主老朱每周日的保留节目,为三个女儿做一桌丰盛菜肴,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吃一顿晚饭。这阵仗,李安在影片里用了不止一次,贯穿全片。

李安是个不一样的“场面人”,有别于姜文手笔下两帮人正面相对,一句neng死丫的最后捧起一个王朔欢呼的淋漓尽致。

李安的场面,总是喜欢借助面上的制衡,来表达面下人心的波动。《色戒》借助的是几场床戏,而《饮食男女》借助的,正是桌戏。

饮食男女,是谓大同_第2张图片

片中朱家人所有变故的消息,均来自饭桌。最早是二女儿家倩买房,提出自己搬出去住,接着是三女儿怀孕,然后是大女儿闪婚……

一切违背老朱意愿的消息,都来自他前半生最具有主导权的饭桌,以至故事的高潮,这个家矛盾的集中爆发点——老朱与大女儿好友锦荣相恋——他也选在了饭桌上公布。

可见,一桌饭,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又神圣的场合,宛如一场仪式。而李安亦深谙这背后,包含的中原文化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精髓。

在我家就有这样不成文的规定,一旦母亲喊吃饭,不管你在干嘛,都要放下手中的活儿来到饭桌,除非这一顿你不在家吃。

到了饭桌上,一家人可以不着边际地边吃边聊,但饭桌的礼仪却不能不遵守。在父母们看来,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坐下来吃顿饭更为重要。

而一桌菜的掌勺人,便成了这个家里最柔软的维系,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无声的话语权。

就好比片中的老朱,独自抚养三个女儿成人,在父亲的天然角色之下,也要通过对厨房的掌控,来把一家人聚于餐桌之上。

以至后来大家纷纷搬离,唯独留下二女儿家倩,她终于踏入之前只有老爹才能支配的厨房,拥有了呼唤相亲相爱之人回归的权力。


3.

吃的维系,是我们大多数人乐意采用的维系方式。除却场合下聚拢的仪式感,还在于人与人之间对味觉的记忆。

片中的老朱其实早已失去了味觉,一个失去味觉的大厨,这是剧本改到第三稿时,为了突出影片“食色,性也”的主题而埋下的绝妙伏笔。

老朱同自己的老伙伴老温就着两碟小菜一杯白酒交谈时,感慨味觉全失,老温说道:

“好声音不在耳朵,好滋味不在嘴巴,至于好女人嘛,不知道在哪里哟!”

老朱回应:“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不想也难。忙活一辈子就为了这个?想来气人,好滋味谁尝过了?”


饮食男女,是谓大同_第3张图片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大厨老朱先是失去了妻子,人到老年连味觉也失去了,不禁让人怜悯,这是个忙活了大半辈子,到头来却完全享受不到生活之趣的人,而通过味觉联系的情感记忆,也被一并剥夺了。

好滋味,到底谁尝过了?

味觉记忆对于一个人而言能重要的什么程度,家乡菜自不必多说,而在家乡菜的范畴之外,味觉记忆同样存在。

有一回久别的朋友间约饭,点完广式白切鸡、烧鹅、清蒸鱼一桌子大菜,远在广东省外的一位姗姗来迟。坐下来后,他的第一句话是,有点炒米粉吗?一时间,桌上的人都乐了。

没想到炒米粉这道从前宵夜必点的街边小炒,多年后是在这样的场合被提起,我们赶紧补单点了一个炒米粉,味道虽少了那些年街边的锅气,但对于这位离开广东已久的朋友来说,也是极大的满足与慰藉了。

我夹起一筷炒米粉放入嘴里,心想,大家都变了,只有他没变。

而说到炒米粉,当我听到小时候常吃的那家炒米粉掌勺人去世的消息时,心生一股莫名的失落。

我突然意识到,这个世界上,一种自己喜爱的味道就此消失,而我再也尝不到了。再往下想,那些带给我味觉依赖的人,有一天也终将离去,不得不就此打住。


4.

但庆幸的是,老朱的味觉,最终还是回来了。而且是在尝二女儿家倩煲的一碗汤中意识到的。

大女儿、三女儿都拥有了自己的生活,老朱也与锦荣终成眷属,片中最早有搬离的想法、最终却留守的二女儿家倩接过了老朱给家人做饭的传统。

老朱嫌弃二女儿家倩姜放多了,家倩自觉量正好,还抱怨老朱以前就常因这个与母亲吵架。一来二去之间,味觉回来了,记忆回来了,生活也都回来了。

老朱紧握家倩双手。

有意思的是,重新回到前边老朱与老温的对话,老朱说,想来气人,好滋味谁尝过了?但在锦荣得知老朱给她的女儿做饭而自己却吃锦荣的饭菜而愧疚时,老朱却说:

“反正我没有味觉,吃只是一种心里的感受。”

饮食男女,是谓大同_第4张图片

饮食男女,不外乎此。默默无闻在家烧了六年菜的李安,用这样的结局告诉我们:

饮食男女,是谓大同。


中秋节得空回一趟家,离家前因琐事烦躁,看到老妈坐在我面前摘菜准备午饭让我吃完返程,清脆的声响顿时令人心安。

回到厦门,圆月已经出来,煮一小锅海鲜粥,迫不及待敲下上文。

想写这部电影由来已久,但百般构思,都不如团圆节下的冲动来得畅快。是以珍惜。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 END -

你可能感兴趣的:(饮食男女,是谓大同)